孩子「玻璃心」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變得更堅強

2020-12-18 育兒小能手璐璐

最近,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奇的差。隨便說兩句孩子就承受不了了,開啟又是哭又是鬧,一宿一宿不睡覺的模式。家長忍不住納悶,我真的不是養了個玻璃娃娃嗎?其實這樣的現象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什麼樣的孩子屬於「玻璃心」

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很多孩子都希望別人眼中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當別人對自己持否定看法,孩子就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輕者會委屈,哭泣,重者甚至會產生厭世的心理。這種孩子的自尊心過於強烈,凡事很容易「鑽牛角尖」,過於追求完美。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遇見困難的時候壓力會很大,面對別人的否定可能會承受不了。

無法接受挫折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中寶,心頭肉。無論什麼家長都會儘量去滿足,如同溫室裡面的小花一般。但是這樣的孩子是接受不了風吹雨打的。也就是說,這種孩子的「受挫能力」會很差。面對挫折,這些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家長幫忙解決麻煩,自己沒有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一旦家長想讓其自己解決麻煩,就開始哭鬧。這也是典型的「玻璃心」特徵。

情緒控制能力差如果家長無意之間碰了自己的東西,孩子就會大吵大鬧發脾氣,或者自己內心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開始無理取鬧,這些並不是任性,其實都是「玻璃心」的特徵。像個小火藥桶一般,「易燃易爆炸」,情緒控制能力非常的差。這樣的孩子在家裡面是小霸王,但是一旦進入社會,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這種孩子是很容易吃虧,因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無條件忍讓他的。

據調查,我國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如果「玻璃心」的程度太嚴重,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如何改善孩子的玻璃心

1. 家長要學會放手,敢讓孩子「試錯」

進化心理學家哈瑟爾頓和列託曾說:人類是以不斷犯錯的方式,來適應世界的,不允許孩子試錯,意味著在謀殺孩子的生命力。

家長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要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可以犯錯的。未來的道路崎嶇,孩子必須要有跌倒了自己能爬起來的能力,這樣孩子在面對風吹雨打的時候才不會被擊垮。

2. 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適當

表揚的時候要有限度,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

有的家長表揚孩子的方式很奇怪。比如看到孩子打了下牆壁,會說:「寶寶真厲害。」這種迷惑行為不僅讓我覺得費解,也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

表揚的時候要具體一些,不要籠統的說「你真棒,真厲害。」而是要落實在具體的事情上:「你今天幫媽媽做了家務,真是個勤快的乖孩子。」或者「你這次的成績很好,說明你很努力地學習了,真棒,再接再厲。」要對孩子進行鼓勵,而不是敷衍了事。

當孩子犯了錯誤,也要給予批評和處罰。告訴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很好的孩子,但是這件事情這樣做是不對的,希望你下次要改正。」而不是放任自流,任其發展。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樣孩子才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如果一直在順境中成長,一旦遭受逆境,孩子是無法接受的,很容易產生極端的想法,因此,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多傾聽,和孩子產生共情

阿黛爾·法伯說:「如果家長能真正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產生共情。」

父母要學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接納孩子的情緒。當父母能和孩子「共情」的時候,孩子就會明白:「爸媽是能理解我現在的心情的,他們懂我。」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慢慢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了。

只要我們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孩子就能冷靜下來思考問題。之後再去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一直是支持你的,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有父母的陪伴和理解。

「玻璃心」的孩子都是脆弱而敏感的。他們都會以自己為中心,他們希望世界的焦點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一旦沒有實現,就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從而情緒低落,輕則委屈哭鬧,重則抑鬱厭世。因此,父母一定要從小教導孩子,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避免孩子形成「玻璃心」。

有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培養,可以使孩子形成好性格,讓孩子不再「玻璃心」。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自己懂得了怎麼做,家長們自然也就比較省心了。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這套《做最好的自己》,全書一共有10冊, 採用畫面精美、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作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除此之外,還有這套《3-6歲培養強大內心》,該書既能培養社交能力,也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既能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也能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讓孩子獨立、勇敢、堅強,學會肯定自己,正確為人處事

教育是隨時隨地的,陪孩子看一本好書,生活中做孩子的好榜樣。努力雖小,貴在堅持,只要做了就一定有收穫。

#育兒有方法#

相關焦點

  • 假期孩子「作息混亂」怎麼辦?學會這3招,讓娃變得有時間觀念
    一眨眼,孩子的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剛剛放假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管教都是比較松的,總覺得孩子平時上課挺累的,好不容易放假了,就讓他歇歇吧,所以孩子多睡會兒懶覺、多看會兒電視、多玩會兒遊戲,都是被允許的。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做好這4點,把嫉妒心變成正能量
    專家建議家長們應該注意從以下4點著手。4招幫孩子將嫉妒心化為正能量1、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在孩子的閒暇時間家長可以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多做有益身心的事情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充實,心情愉悅,慢慢的就不沒有時間感受嫉妒。
  • 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孩子愛說謊其實並不嚴重,及時要求孩子改正就好了,但是這方法可是卻至關重要。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時真的是一點都沒有察覺嗎?察覺到了該怎麼引導孩子不再說謊呢?孩子撒謊成性家長怎麼辦?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 孩子有「幼兒園恐懼症」?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緩解孩子哭鬧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出現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應,而這個時候孩子更需要的是愛和歸屬感。家長應該儘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幫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才能恢復到健康的心理需求上去。家長如果想要孩子順利入園,減輕焦慮,那麼可以提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孩子做好入園的準備。①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讓孩子學會獨立穿衣幼兒園都有午睡的習慣,孩子能否獨立穿衣體現出了自理能力的強弱。對於入園的孩子來說,自己脫衣服很簡單,讓他們穿衣服,就比較困難了。
  • 面對「玻璃心」的孩子,用這3點破解蛋殼效應,培養自信強大內心
    不少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容易放棄和喜歡逃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玻璃心,是因為他們被寵溺太嚴重,只要不理會孩子就不會存在玻璃心,其實玻璃心並非孩子矯情,而是一種內心疾病。父母應該多自省教育方式,從相處上多改善,讓孩子多一點自信,玻璃心自然就會被治癒。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僅要時刻反省,還要轉變教養方式!
  • 如何幫助孩子告別自卑?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培養孩子自信心
    這就是說,自卑的孩子甚至會因為身邊某個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產生心理波動,進而會更自卑甚至會有自暴自棄的想法。因為自己的膽小懦弱而喪失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甚至慢慢的會失去朋友,會讓孩子的心理壓力更大、問題更多。3、孩子本就自卑,父母還出爛招孩子自卑,本來自己就很難受了,有些家長卻覺得這是小問題,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就自己安排方法改變孩子。
  •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難題輕鬆解決
    孩子「拖延症」產生的原因1.家長的催促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急脾氣的父母卻有一個慢性子的孩子,很多家長會抱怨「這孩子,一點兒也不像我。」很多時候,家長的催促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拖延,當孩子不斷被催促時,他們對自己完成的任務,內心並無法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對於家長催促自己完成的任務,完全沒有動力,所以做起來難免會拖拖拉拉進行磨蹭。2.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
  • 孩子被說兩句就哭了?這不是「玻璃心」,是父母的問題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孩子「說兩句就哭」肯定不是天生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2、家長關心不足這和第一點完全相反,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很多家長的工作也比較忙,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有些孩子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早上起來,爸爸媽媽就去上班了,班上睡覺,他們還沒下班。
  • 孩子被開水燙傷,家長可別犯這3大誤區,不然會讓孩子傷情更嚴重
    文|西紅柿媽媽冬天來了,孩子穿得越來越厚實,活動起來也越來越不方便了,這就更加重了孩子們的安全隱患。這不,同事小陳家就出現了驚險一幕:小陳這天剛加完班回家,就聽見孩子哭得很慘,她循聲走向廁所,只見媽媽抱著2歲的孩子,身上冒著熱氣,一旁的老公嚇得臉色煞白,一地都是滾燙的開水。應該是老公在給孩子洗漱時,不小心燙到孩子了。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是因為「玻璃心」?也許家長還需要學習!
    什麼是「玻璃心」?玻璃心是一個網絡用語,指內心脆弱敏感,非常容易受到打擊。而孩子玻璃心的標準是,沒說兩句就開始哭,扛不住事。有些人遇到困難不以為然,能夠調整好自己,積極樂觀尋找戰勝困難的方法,而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表現得畏畏縮縮,如同面對強大敵人一般。
  • 孩子虛榮心強家長應該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們基本都生活在物質的社會裡面,小時候還好,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開始變得虛榮起來,喜歡和別人攀比,這時候家長就很無奈,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那麼孩子虛榮心強怎麼辦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孩子膽小懦弱,是這三個因素造成的,家長要幫孩子改正
    只要認真觀察,不難發現,現在的社會中,男孩子的脾氣性格變得越來越缺少陽剛氣,顯得有些膽小懦弱。一些女孩子的膽子反而更大一些,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孩子膽小懦弱是怎麼形成的呢?家長們一定要找準原因,幫孩子改正這樣的性格。
  •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明明是大人自己挖的「坑」,卻怪孩子不行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有著一定的關係。有很多都是家長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埋下的坑」。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要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斷對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懂得換位思考,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學會這4招,輕鬆化解孩子的嫉妒情緒
    我們平時有聽自家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嗎?有人會說:從來沒有,我家孩子怎麼可能會這樣!有人說:這不是我家常態嗎?不管別的孩子有什麼,她都想要!上面所說的情況也確實存在,但潛藏於這背後孩子存在的問題我們一定不可忽視。當孩子常常喜歡關注別人,就要考慮他們是不是存在「嫉妒」情緒。
  • 孩子內心脆弱怎麼辦?家長學會感同身受,和孩子共築「心世界」
    其實孩子之所以出現了內向、怕生、敏感的情況,這也表明了孩子的心理在逐步形成,只是未以積極陽光的方向去發展。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內心脆弱?孩子因為不清楚要做什麼,就會變得隨波逐流沒有方向。就以學習為例:簡單的題目做會了,就沾沾自喜;倘若題目再難一點點,孩子就會覺得困難而逃避。3、性格天生的缺陷。敏感,受到一點壓力情緒就變得不穩定。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上幼兒園之後尿褲子的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可能習慣了被把尿,但是在幼兒園沒有人幫他,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去上廁所,要讓孩子慢慢獨立的去完成如廁這件事。
  • 孩子太愛嫉妒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的嫉妒心會越來越嚴重。案例晶晶今年上三年級了,她在父母的眼中一直都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但是最近晶晶媽媽卻發現,晶晶的表現好像有點不對勁,好像跟誰較勁似的,情緒總是不愉快。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一、首先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開導,還有就是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的性格更加的開朗,更加的外向,這樣才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才能更好地去開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