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ball,一杯幾乎拯救了日本威士忌的雞尾酒,也許還是兩次

2021-02-07 食酒

廣義上說,highball是一類雞尾酒的統稱:烈酒加果汁/碳酸飲料。金湯力是highball,螺絲起子也是highball,自由古巴也是highball.細心的你會發現,這些雞尾酒所用的杯子,也正是highball杯。多說一句,highball杯和柯林(collin)杯子有差別哦。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作為雞尾酒的highball,威士忌加蘇打.我記得剛開店的時候,我的兩個女店員,一個要求我做dry martini,一個要求我做highball.,可見漫畫bartender和深夜食堂對她們的荼毒有多深。

Highball是一杯偉大的酒,她幾乎拯救了戰後的日本威士忌市場,也許還是兩次。


其實威士忌在日本也只是在1920s才發端——這也是個讓人敬佩的故事——日本人再次像世界證明了他們接受先進文化的能力和不停追求極致的執著。他們的初衷雖然是學習蘇格蘭威士忌,甚至從另一個半球的小島搬來了泥煤,甚至特意找了氣候地形類似的餘士小島,但誰知道短短幾十年,他們的酒,山崎,白州,響,已經屢獲世界大獎,穩穩佔據了全球威士忌版圖的一方,原因也許正是他們連釀酒的水,都要執迷去用「16世紀茶道大師泡茶的那捧溪水」。

回到正題,戰後重建的日本迎來了洋酒熱潮。50年代60年代,威士忌成為夢想生活的象徵,一來是日本對威士忌有了等級劃分,威士忌變成身份象徵(和現在的中國並無二致),三得利公司也發起了「喝託利斯,遊夏威夷」的廣告促銷活動」,把威士忌和夢想聯繫在一起。同時流行起來的,還有highball,酒精度的降低大大迎合了日本本土的口味,同時這還意味著:威士忌不止只能出現在餐後了,也變成了霓虹人民喜聞樂見的佐餐佳品。就這樣,highball幫助日本威士忌大開市場版圖。


直至80年代。發展到頂峰的日本威士忌市場開始縮減衰退,在世紀之交的時候陷入低谷。這和經濟環境不無關係,平行進口取代了進口代理商的定價體系,燒酎高杯酒也流行起來(美國「白色革命」的影響,回頭我們可以再聊)。當然,也有相當大程度年輕人覺得威士忌這是老人家入睡前才會喝的酒,一點都沒意思。再一次,三得利站了出來,再一次,三得利用highball成功救市。而這一次,他們不僅花費大量的精力告訴人們highball如何乾爽耐喝,教育市場如何享受一杯威士忌,還用了更有力,更老練的一招:他們打開了居酒屋的渠道,讓highball進入了上萬個居酒屋的memu,還有角牌——這個現在日本全國各地甚至世界任何角落的日式居酒屋都能見到的廉價卻古老的威士忌簡直就是為highball量身定做。

他們成功了。Highball成了日本國最流行的酒精飲料,成為了日本威士忌的英雄。此時我耳機裡播放的是the new earth,太特麼恢弘壯闊,契合主題了。三得利後來推出了罐裝highball風潮勁到連麒麟啤酒都跟著效仿。而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說,這和日本經濟的恢復,工薪階層的崛起,八十年代工薪階層飲酒方式的復興不無關係。


遺憾的是,在威士忌文化裡,純飲(neat)歷來是享受威士忌的最好方式。Highball雖然救活了三得利,卻讓三得利犧牲了品賞威士忌的正統。而為了迎合追求平衡口感的日本人,他們也是選用了角牌這個兌和威士忌而非他們更加優秀的單一麥芽(山崎/白州)配合highball的市場推廣。這不能不說是堅持和市場間的缺憾。然而細思,則有了另一種悲壯美。



我忘記在哪裡看到這樣一句話,日本人需要與他們的飯菜一樣優秀的威士忌,一個世紀後,他們做到了。何止是威士忌,雞尾酒也是如此,雖說誕生在美國,可全世界都在用日本人的bar tools和冰球不是嗎。


Tip 1

威士忌蘇打並不是日本人的原創,最早的出處據說是一個英國演員對一間波士頓酒吧裡酒保的要求「蘇格蘭威士忌和蘇打水」,嚴格說來並不是這位叫Patrick J. Duffy的酒保發明了這款酒。However,他還是在1927年的紐約時報上聲明說是他的酒吧奉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杯highball.

Tip 2

雖然highball就是威士忌加蘇打,但是你知道既然是一杯雞尾酒,就會出現很多精細化的可能性。

比如威士忌的選用(角牌,黑方,百齡壇,山崎,白州,甚至是響)冰塊的選用(小冰塊,大冰塊或者不加冰)蘇打水(起泡水,蘇打水,乾薑水甚至可樂),要不要檸檬(檸檬皮還是檸檬片)等等。我自己的選擇?角牌和黑方是最常見的選擇,日系威士忌或雪梨桶威士忌我想都可以嘗試。小顆冰塊,檸檬皮或者不加,

Tip 3

日本本土據說還有一種喝法是威士忌和冰凍的玄米茶。



訂閱號:deepdrink(食酒)

店址:杭州長寧街五號二層(墨水酒吧)


相關焦點

  • [調酒知識] 風靡日本的威士忌蘇打調酒- Highball
    炎炎夏日,直接純飲威士忌是不是讓人覺得壓力有點大呢?這個時候不如喝一杯Highball吧~清爽的蘇打氣泡感,在夏天好解熱啊!可以說眾說紛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有網站說Highball名字是Suntory取的,這個一定是錯的啊~)說到Highball的流行,日本Suntory絕對功不可沒。現在到處看得到的Highball,其實在十多年前根本沒人喝,威士忌還被日本人當成是「老頭子才喝的東西」。2008年三得利為了促進威士忌的販售,開始大力推行Highball喝法。
  • 如何做一杯完美的威士忌Highball?
    但有道是「最簡單的往往也是最難的」,認真過了頭的日本調酒師,卻也喜歡在它上面埋頭鑽研,相信威士忌的種類、冰塊的選擇、蘇打水的比例都會對它的風味造成巨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像日本人一樣認真一次,看看究竟要用怎樣的威士忌,才能做出一杯比較完美的威士忌Highball?
  • 他為了喝杯highball,專門釀了款威士忌!!
    有個哥們想喝highball,他先釀出了一瓶威士忌。來認識一下勞倫斯,他是著名酒吧集團Mr Lyan 的全球主管。以威士忌為例,越優質,價值越高的威士忌,蘊含的味道越複雜,這些酒往往被用作純飲,以便讓人欣賞其風味的精妙之處。而用於調製雞尾酒的,則大多是那些基礎的,價值相對較低的酒款,它們作為基酒,提供基本的味覺框架,而雞尾酒的整體風味如何,大概率還是看調酒師的功力。
  • 風靡日本的威士忌調酒 | Highball
    不過叔這次想嘮的不是街邊啤酒配烤串,這次咱們嘮5塊錢的霓虹蘇打水——日式嗨棒(Japanese Highball)。一口嗨棒一口串燒,爽到魂魄幾乎出竅。不過,通常在酒吧,寶寶要跟調酒師說「來一杯嗨棒」,他給你端上來的就會是一杯「威士忌嗨棒」。
  • 去居酒屋調一杯highball 感受清爽威士忌的無窮魅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highball和居酒屋的不解之緣各類酒吧都有各式各樣的highball,都以爽朗入口而受大家歡迎,這款碳酸飲料與酒類混合的雞尾酒,起源地實際上是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一般而言,居酒屋中的highball特指蘇打水和威士忌混合的飲用方式。曾經,做為舶來品的威士忌對於當時的日本民眾來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是昂貴的價格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為了打開日本威士忌的市場,當時一家公司推出蘇打水兌加冰威士忌的飲用方式(即highball),這種飲用方式不僅降低了酒精度,迎合了日本本土的口味,而且其價格也大大降低,在普通日本民眾之中打開了市場。
  • Highball?是的,我也要威士忌蘇打!
    威士忌+蘇打的搭配,也就是大眾更為熟知的highball。highball這個詞最早以書面形式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當時的作家Ha  Du  Souchet在1894年創作的戲劇《我的朋友來自印度》,也就是短短的200多年裡,隔壁的日本人硬是把這個舶來品合成了國民雞尾酒。
  • Whisky Highball / 威士忌嗨棒
    正是這些雞尾酒的存在讓燥熱夏夜涼風習習,近些年隨著威士忌文化的興起,有一款含氣泡的威士忌雞尾酒也開始流行開來,我想不少小姐姐已經猜到了吧,她就是威士忌Highball。但他還是在1927年的紐約時報上聲明說是他的酒吧奉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杯highball。
  • 淺談日本威士忌文化見聞 | HighBall
    不過今天我們先不說這個,先介紹一下highball,你在日本便利店,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highball飲料,這個是日本才獨有的,highball雖然不是日本起源,但是卻在日本發揚光大了。我們就特意買了三種三得利旗下的highball來品嘗一下。
  • Whisky Highball,是怎麼被日本人玩出花來?
    杰倫的Mojito大火之後,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款年老又年輕的雞尾酒:Highball。
  • High Ball到底是什麼?
    大家對high ball (ハイボール)這款飲品應該不太陌生,尤其在日本的各種餐館裡常常都可以點到。在酒吧裡,如果想要點上一杯威士忌可能需要一點基礎知識,如果感覺稍有負擔,那麼從highball入手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 關於Highball以及做法
    國內有時會把Highball譯為海波或者高球,它是一類雞尾酒的統稱:烈酒加入碳酸飲料或者果汁混合後放在長杯子(即Highball杯)裡,同時杯內有冰塊保持溫度
  • 出口No.4: 雞尾酒BomB篇-Whisk(e)y Highball
    "最簡單"的、在家就能做的、材料隨處可得的雞尾酒是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可不就是水割威士忌嘛,材料隨處可得、在家能做、雙引號的最簡單。當然,實際上,水割威士忌並不簡單。這篇,想談的也並非水割威士忌,而是材料比水割威士忌複雜一丁點的Whisk(e)y Highball。
  • Highball中的那杯年輕氣息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今天,醺崽要講年老又年輕的一杯酒:Highball。這個名字不知道怎麼翻譯合適……高俅?在高玻璃杯或Highball 杯裡放兩三塊冰塊,加入威士忌和蘇打水,其餘空間用檸檬皮裝飾,就是一杯Highball。如果威士忌是歷史,蘇打水是現代,將二者融合在一起,就是Highball。
  • 酒吧裡的珍珠奶茶 不會點錯的酒:Highball · 高球雞尾酒 非要喝的話
    記得第一次和心儀的女生(現在已經是女室友)去小資咖啡館晚餐,為了耍帥,掃了眼酒單就故作老司機狀,點了杯「白俄羅斯」(White Russian)。最牛的是飯後我又來了一杯「黑俄羅斯」(Black Russian),以為「黑俄羅斯」是截然不同的酒。現在想想,店裡的人應該覺得我是單純討厭裡面的奶油吧……(白俄羅斯只是比黑俄羅斯多了奶油)。而這只是無數酒場新手會遇到的災難現場之一。
  • 自製一杯威士忌嗨棒,這個夏天high起來!
    雖然已經到了夏天的尾聲,但是空氣的悶熱還是未能散去,甚至很多地方都有秋老虎一說,既然還要承受那麼長時間的高溫,不如自己來調製一杯消暑降溫的威士忌嗨棒吧!選一個周末的晚上,約上知己好友,自製幾杯清爽的嗨棒,在剩餘的夏日high起來!
  • 在原產地喝一杯日式手工Highball【附】法師的隱藏酒單
    Highball主打清淡易飲,裝飾檸檬角或是薄荷葉,無疑是夏天裡最靚的解暑神器。Highball儘管是一款經典的雞尾酒,知名度和普及度卻遠不及古典、威士忌酸、金湯力...對很多人來說,恐怕還很陌生。託三得利的福,日本可以說是Highball的主場。無論是餐廳還是路邊小店,甚至是在便利店,想喝到Highball都不成問題。
  • 威士忌黑話裡的「高球」到底是個什麼球?
    威士忌要怎么喝,真的不必再糾結了,純飲還是加冰?小孩子才做選擇。並且,當一部分人還在喝威士忌加不加冰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另一部分「先鋒」早已經在更離經叛道的威士忌兌蘇打上開闢了一片新天地。沒錯,說的就是highball,因為清涼易飲,算是最簡單、最流行的長飲型威士忌調酒,尤其是在日本。今天嚴肅聊一聊「高球」這個東西。
  • 光知道Highball當然不夠 夏日雞尾酒還有它!
    在上回我們介紹了夏天打開威士忌的最佳方式—Highball 雞尾酒,在家躺著就能做,十分簡單
  • 告訴你一款highball的土豪喝法,敢不敢試一試!
    都說沒有一起喝過highball的都不算真正的朋友,highball還有一個英文的諧音叫做——嗨棒。嗨棒的起源地是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在那裡嗨棒泛指碳酸飲料與酒類混合的雞尾酒。其中最常見的嗨棒就是威士忌加蘇打水,有時還會加一些檸檬。
  • 威士忌愛好者在苦夏的救贖,就是Ta了!
    在紐約東村最近風頭正勁的「小蜜蜂酒吧」(Honey Bee's)裡,制霸夏天的日本國飲「highball」,就加入了一些「小花招」——用美國本土黑麥威士忌代替日本威士忌,製成了「Ryeball」(麥波),打破了很多人心中「重口味威士忌不好做highball」的迷思這杯加入了美國花樣的「Ryeball」,和它的日本親戚從外表上看沒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