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有受虐傾向?

2021-02-22 心理朱文波

標題是頭條推送的問題解答,為了把問題闡述得更清晰,只有更系統地寫篇文字。要說真相是所有人而不是「有的人」,都有受虐傾向。它是唯有人類獨有的高級情感,它超越了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它是一種趨害求利。先說說受虐的定義:在一個令人痛苦的過程中,享受它。我估計大多數人僅從離奇的感情或性關係中來理解受虐,這經驗過於狹窄。求虐受虐對於人生的行為影響巨大而深刻,並且一直隨處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至於各個宗教修煉中,更以趨於極致的自虐與受虐手段顯示超越世俗的精神力量。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裡吃辣椒就很典型,這種痛並快樂著很讓人上癮。你還可以隨時補充最初排斥然後慢慢愛上的食譜。玩過山車蹦極看恐怖電影,這過程就是受虐而得到最後的快感。由此還可以繼續將腦洞打開,你會發現,所有朝向成功的努力,既是挑戰又是一個受虐的過程。也就是說大成功者必是受虐狂。這一點很有趣。我們清楚知道,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預測未來成功的機率要更大,那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讓我們清楚了一個孩子可能的未來。可以看見,延遲滿足的過程就是一個受虐的過程,各種糾結、掙扎、隨機出現的各種誘惑。就因為是受虐,才導致不同的人隨時在途中選擇放棄。

我們繼續走在顛覆你以往的認知之路上。我們說一個擁有積極樂觀性格的人,要比陰鬱消極的人擁有更快樂更健康的前景。換句話說,他們在逆境中擁有更好的應對策略,遇到障礙他們能夠更專注於控制和改變,而不是輕易地放棄或選擇迴避。怎麼去理解人的行為上的差異?一個絕對的快樂主義者,是個即時滿足的人,他們最容易隨時放棄。而有受虐傾向加上對於未來樂觀的預期才是關鍵的驅動力,它保證了了在未來充滿崎嶇荊棘的長途跋涉中,保持感覺良好,並爭取獲得最終的快感。

兩性關係裡,一個流行的偏見影響甚廣,女性被認為更具受虐傾向。她們更有可能按照男性的主導,將他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代替自己的需要。這種性別偏見導致對於另一個性別的觀察和理解發生偏差。女性從性別屬性上善於照顧他人情感,確實樂於自我犧牲。並且在文化差異裡行為規範不同,個體因為經濟或其他方面制約而表現出依賴和從屬性。但是在真正尊重和解放的文化中,女性的自由意志和拒絕隨時可以自由表達,她們對痛苦的耐受性絕不是出自天然。

施虐和虐戀由於成人片的普及而被人熟悉。實際上施虐應該是單獨提出的病態人格,它是由權力、權威意識主導下的侵犯行為,以對他人造成痛苦而迫使就範,從而獲得控制感的樂趣。虐戀中的施虐和受虐是一對搭檔,其「痛苦」是在互相控制的範圍內的主動設計,完全沒有感情包袱。在虐戀關係裡的施虐並非作惡。

如果是單獨的性受虐狂是指那些主動尋求折磨、屈辱、限制來喚起性興奮。越出乎意料越具有吸引力。這種自尋痛苦的性需求目前尚未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理論來解釋原因,但是一些研究指出一些維度,比如自我的補償。越是被嚴格禁止的,人們既有困擾但也會格外興奮。這是涉足禁區的刺激。童年的創傷經歷,被虐待或目睹施虐或者在自虐中衍生出快感,表現為一種模仿和反叛。

虐戀中的受虐狂,通常都有極強的內疚感和承載不起的責任感。它以替罪羊式的自薦,將自己放置在一個安全的依賴角色上,由它來做親密的代理。不要以為受虐者就是全然的被動,在TA看來,這種犧牲指揮了施虐者的注意力,某種意義上從這份控制中獲得了快樂。

應該說,受虐是種神奇的機制。疼痛讓人不爽,照理該被厭惡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人類的進化之路確實彪悍,走向迎難而上的徵途。為擺脫困境,為擺脫疼痛的誘發條件,我們的神經衝動開始預演跟想像威脅的來臨,由此走向自虐之路。所以在這個原理上,重口味的遊戲永遠是令人興奮和追逐的熱點,體現在現實中就如同冒險跟創業。受虐是一種犧牲的代價,但是它探求了我們自我實現的邊界,人類也由此贏得驕傲和自尊。


相關焦點

  • 心理探究:受虐癖、受虐傾向與心理受虐欲
    與受虐癖緊密關聯的,是「心理受虐欲」,有時也稱受虐心理、受虐傾向等等。當生活中的順從、乖巧等等,或者隱晦的精神暴力,已經無法滿足受虐願望,則會在性愛這一特殊領域,以直白、強烈的方式進行宣洩。從生活中的習慣性弱勢,到受虐傾向,再到典型的受虐癖,是一個暴烈程度遞增的過程,其心理動機、行為特徵等等,有諸多延伸、關聯之處,也有一些不同因素在參與、幹擾,使之有所不同。
  • 關於受虐傾向與女性氣質的關係
    "弗洛伊德的另一句話更加典型:"因此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受虐傾向是真正的女性氣質。"從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受虐傾向就是真正的女性氣質這一論點以來,許多人都對此深信不疑,因此如果男性有受虐傾向,他就會被認為有女性氣質,也就是說他的男性氣質不夠強;如果女性有受虐傾向,她就會被認為不僅有女性氣質,而且其女性氣質比沒有受虐傾向的女人要強烈。
  • 犯賤(受虐傾向)是怎麼回事?
    他們經常去討好那些對他們不好的人,卻對對他們好的人非常不好。我們在生活中通常稱這種人為「賤人」,賤人這種行為被稱為「犯賤」。那麼從心理學上來說,犯賤是怎麼回事?其實「犯賤」的心理學學術用語是:受虐傾向。受虐傾向的人有兩個核心點:1.認同了虐待自己的人的邏輯,我不好好對你,都是因為你不好,因此潛意識深處一直認為是自己不好才導致了被不好的對待。
  • 孩子有「受虐傾向」,多半是童年時留下的陰影,家長責任最大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生活中,擁有受虐型性格的人不乏少數,往往擁有受虐型格的人,通常喜歡有虐待自己的方式來獲取到自我滿足。這在常人看來,是一種自虐的非正常心理。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童年經歷,這些經歷影響著他們是否有「受虐傾向」,是否已經形成了「受虐型性格」。餘華曾說過:「一個人的童年決定了他的一生。」這句話不置可否的明確指出孩子小時候的「受虐傾向」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產生影響。為什麼孩子會從小就出現「受虐傾向」?
  • 女人為何床上多多少少都有受虐傾向
    ✎ 不知那位高人曾經說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確女人受虐的「可憐」其實在我們了解實情之後必然會被人認為很「可恨」。
  • 最讓人想交往的星座,巨蟹座溫柔體貼,白羊座有受虐傾向
    也許每個人在單身的時候,都會想像過未來的另一半會是什麼樣子的,也會想要跟對方進行一段甜蜜的愛情,有的星座在別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不屑一顧的存在。但是還有的星座,極其具有魅力,心心念念都想要跟他們談戀愛,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網友票選最想交往的星座都有哪一些的。
  • 性受虐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性受虐怎麼治療?
  • 冒昧問一句,你有SM傾向嗎?
    有什麼值得炫耀呀?」她狐疑地盯著我:「項圈不僅僅是首飾,它有束縛、奴役的暗示,是一個小M的標誌。所以說尋一個主人,從項圈開始。你不懂?」我笑而不語。好吧,我略懂。她又問我:「你有SM傾向嗎?」 冒昧問一下,你有SM傾向嗎?
  • 據說,愛吃辣的人都有受虐傾向?
    而且,不像希拉蕊·柯林頓,我沒有帶上辣椒醬。努力咽下蕉葉包豬肉、木薯沙拉炸豬皮和紅豆飯,我多麼渴望能來一口蘇格蘭帽椒,或者一點兒墨西哥辣椒。(譯者註:今年4月,希拉蕊在接受一檔嘻哈電臺節目採訪時表示自己不管去哪裡都要帶上辣椒醬,被指刻意迎合少數族裔。)
  • 李銀河:男人更喜歡在性幻想中選擇受虐角色
    從生活方式的角度看,對有些人來說,虐戀的角色是「全天候」或「專職」的生活方式,譬如一些男女「主人」和他們的男女「奴隸」的關係就是這樣;對另一些人來說,虐戀只是「臨時工作」式的或「兼職」式的,周末相聚或假期共同出去度假。從虐戀的角色扮演來看,有的像父與子的關係;有的是主人和奴隸的關係;有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有的是典獄長與囚徒的關係;有的是軍官與士兵的關係等等。
  • 自我挫敗受虐型人格及治療|理解人格結構九
    《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南希·麥克威廉斯理解人格結構九自我挫敗受虐型人格及治療施受虐Sadomasochism(SM)這個命名是心理學家艾賓創造的,來自於施虐傾向(Sadism)和受虐傾向(Masochism)二者的合成詞,Sadism與Masochism是兩位男性作家,他們分別創作了一些跟施虐與受虐的文學作品,當然他們本人也是具有相應特徵的
  • 姑娘,受虐是會令人上癮的
    因為養狗的人多,狗屎也多起來。但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奇特了:這個女生直愣愣地戳在屎上,悲傷地哭泣。接下來,路人紛紛發表建議。有人說:「你得跳起來狂踩,把屎踢得到處都是,把事搞大,屎不讓你好過,你也別讓屎好過!」有人說:「為什麼就你踩到,別人沒踩到?這說明,你就是一個屎人。」還有中年女人苦口婆心地說:「這是你的命。誰不踩點屎?
  • 為什麼有的人會害羞?
    許多害羞的人同時也是內向的人;他們採用獨居的方式生活,沒有社會活動。還有一些是 「外向性害羞」 的人,在公共場合表現活躍但內心是害羞的,他們喜歡參加社會活動,也有社交技巧來有效地完成這些活動。但是,他們仍然擔心別人是否會真正喜歡和尊重他們。◆ 為什麼有些人害羞,有些人不害羞?❶ 其中一個解釋是 天性 。
  • 錄音+文字 性倒錯系列之五——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在性生活中,要求對方施加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作為達到性滿足的慣用與偏愛方式者為性受虐癖。性施虐癖多見於男性,有鞭打、繩勒、撕割對方軀體,在對方的痛苦中感受性的快樂,甚至於施虐成為滿足性慾所必需的方式。有些人童年曾有虐待動物的歷史。成年後在性生活中不斷對待對方甚至造成對方死亡,有的患者因妻子不配合,繼而在妓女中尋求滿足。動物行為學家研究發現性行為和性攻擊行為可有重疊。
  • 加拿大受虐華人女大學生,笑著談自己的受虐過程!
    加拿大受虐女大學生首次露相,笑著談自己的受虐過程!這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莫娜,莫娜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奧卡納幹分校讀書,專業是護理專業,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學校隨便可以進,俗稱野雞大學!雖然她流著的是華人的血液,但是她已經狠心放下祖國改了加拿大國籍,所以,今後請叫她加拿大人!事發地的房間,是她和男朋友的一個公寓,男朋友是正版的加拿大人,兩人長期住在一起!
  • 你有自虐傾向嗎?——深度簡析自虐型人格
    關於自虐,通常是指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自我傷害行為。
  • 童年越幸福,成年後越容易有SM傾向 虐戀成因
    所以呢,臨床的醫生為了讓患者性奮起來,會用皮鞭抽打他們。 情咬和鞭笞治陽痿,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在人體受到疼痛刺激時,大腦神經會分泌一種名為「安多酚」的化學物質,它會減輕疼痛感,並使人心情愉悅、獲得安多酚快感(Endorphin High)。
  • 《陽光之下》:為何施虐者終究愛上了受虐者?
    《陽光之下》已經陸陸續續播了20集,在最新的劇情中申世傑和柯瀅的感情線剛剛鋪開,施虐者和受虐者的愛情故事並不被人接受,大部分觀眾會很疑惑為什麼罪惡滔天的申世傑會這麼輕易地愛上柯瀅?按理說像他這樣十惡不赦的人不是很難交出自己的真心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千山暮雪》,大家看過以後只記得悽美的愛情故事,但是卻忘記了其實莫紹謙也是個罪犯。
  • 為什麼有的人會有窺陰癖?
    心理世界是個極其複雜的神秘地帶,正如屠格涅夫所說:「人的心靈是一片幽暗的森林。」
  • 此星座的受虐意識一般人看不到,雖然它經常被冠以絕情冷血的名號
    這皆因無法真面真實或者逃避真實,甚至於這種無法直面真實、逃避真實的想法、心理也會慢慢變成一種習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很多很多,就比如你與一個人交談,而他字裡行間總是自己怎麼了、去過那裡、有什麼好東西、總以自我感受為主題,那你就應該想到一個問題了,這個與你交流的人內心中多多少少都有著自卑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