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巧手精編織,送給城市最美的人

2020-12-23 騰訊網

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也是最溫暖的日子

暖暖的圍巾

熱騰騰的餃子

驅逐了冷冽的寒冬

溫暖了每位環衛工人的心

12月21日,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為了讓辛勤工作在一線的環衛工人過一個溫暖的冬日,凱裡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巧手精編織,溫暖城市美容師」的愛心活動,學生們用親手編織的圍巾給寒冷冬日裡的環衛工人送上一份溫暖。

「謝謝您們的堅守,謝謝您們為城市美麗環境的默默付出。」同學們拿著親手編織的圍巾,幫環衛工人們圍上,再送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充滿感謝的話語,讓環衛工人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開心、感動

沒有太多的語言

只有感謝二字

環衛工人王大姐說,每天起早貪黑勞作雖然很辛苦,但看著自己掃過的道路那樣乾淨,自己心裡也是非常欣慰的,「今天又一次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心裡頭真的非常熱乎,讓我們覺得很暖心。」

在活動中,凱裡市一職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還會組織學生開展更多公益活動,同時呼籲更多的人關心、關愛環衛工人,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共同維護好城市的環境衛生。

嚴寒無情人有情,

圍巾、餃子暖人心。

環衛工人一年四季風裡來雨裡去,

很辛苦,不容易。

希望更多的市民

能看到並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

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

來源:凱裡市一職業

編審:吳映璇 肖茜

主辦:凱裡市融媒體中心

(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 不得去除圖片水印!)

相關焦點

  • 巧手「編織」脫貧夢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3日電題:巧手「編織」脫貧夢新華社記者楊喆寒風凜冽,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最低氣溫達零下20攝氏度,44歲的宏偉鄉宏偉村脫貧戶馬長蘭坐在炕頭,熟練地編織著籃子,家裡暖意融融。「編這個籃子可比織毛衣難多了,這塑料條硬,手勁小的人堅持不了多久,還有這個提手,全都是用一根塑料條編成,沒點經驗也不好弄!」馬長蘭說。在宏偉村黨支部副書記貫春民記憶裡,由於耕地少,加上遭受自然災害,馬長蘭家欠了外債,一度連供孩子上大學的錢都沒有,2015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就住個小土房,一到冬天就四處漏風。」
  • 西安巧手志願者加班加點編織,熱心奶奶自費購買暖冬衣物送給山區孩子
    12月14日,長樂中路街道東尚社區會議室,「針心針意」愛心毛線全部編織完成,「交工」現場,「愛心編織團」的奶奶們在粉色書籤上親手寫下對山區孩子們的祝福。橘色、粉色、藍色…….色彩鮮豔的毛線經過東尚社區28位志願者的巧手,變成了一件件溫暖又好看的圍巾、帽子、手套。
  • 平南縣平山鎮:巧手編織鄉村振興美好生活
    12月7日,在平南縣平山鎮百思特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脫貧戶農民李青蘭熟練地整理修剪編織條,然後編織籃底、籃身,包籃口,最後給籃子上拎手。10來分鐘後,一個籃子在她的巧手下誕生了。百思特公司屬扶貧車間,負責人莫思明介紹,每天到廠裡上班的農民近百人,其中已脫貧的農民8人,此外還有400多人在家編織,由公司統一送材料上門,統一回收成品。公司產品以出口俄羅斯和日本為主,今年至目前出口創匯已超300萬美元。
  • 老湖鎮:巧手編織促脫貧,勤勞生出致富花
    老湖鎮依託巾幗編織協會,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生活」培訓行動,牽頭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實施巾幗巧手脫貧工程,通過創造靈活就業機會,幫助農村婦女和貧困群眾巧增收、促脫貧。在鳳凰家園社區,巾幗編織協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編織物料送到劉培社老人家。
  • 巧手編織茶杯墊 「築民心」編織隊首次開課
    編織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小到只是一種愛好或一門手藝,大到藝術或行業的傳承與發展。編織是一種休閒生活方式,一針一線,既能享受勞動成果,又能放鬆身心。近日,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金築社區舉辦「夕陽編織濃情社區」主題活動,鍛鍊社區居民動手能力的同時,編織出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物品。
  • 大發奧園·融悅灣|@永康人,為城市最美守護者點讚,拆國潮盲盒抽好禮
    我們深愛一座城市,往往是因為城市中那些打動我們的溫暖可愛的人。致敬城市最美守護者,傳遞愛與溫度。大發奧園·融悅灣溫情開啟「點讚永康城市守護者·拆國潮盲盒好禮」線上溫情活動,喚醒愛的表達,向每一位平凡且偉大的城市守護者致以最溫暖的敬意,感恩他們的守護與奉獻。
  • 匯川耄耋老人高桂芳:手工編織人生 巧手剪出幸福
    小女孩張瑞洋暑假才到高桂芳的少兒培訓班學習剪紙,她剪的毛澤東、雷鋒頭像十分逼真,讓人想像不到是出自一個幼女之手。  已是77歲的居民張玉蘭也來拜師高桂芳,這位老奶奶心直口快:「我跟高老師學習兩個月了,學剪紙、學編織。學會後,教我孫孫,讓剪紙這門中國傳統文化子子孫孫傳承下去。」  走進高桂芳的工作室,上百種剪紙、布貼、編織掛件等作品琳琅滿目,五彩繽紛。
  •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這個村的留守婦女又多了一項技能
    12月5日下午,新洲區辛衝街高橋村村委會活動室,「巧手編織幸福生活」留守婦女手工技能培訓活動在這裡舉行,高橋村30多名留守婦女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啟航社工帶領大家玩起了破冰遊戲。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環節,社工給大家準備了很漂亮的五彩線團,將編織材料發給現場每位村民手中,現場教大家做軸線和編線,並耐心地講解編織方式。學習編織精美的款式、巧妙的編織手法讓在場婦女們的學習熱情高漲。
  • 蘊藏關愛與溫情 嘉興經開區志願者巧手織圍巾送老人
    近日,在嘉興市經開區嘉北街道陽海社區紅色嘉園驛站裡,有一群巧手志願者正在利用休息時間,為孤寡和生活困難老人親手編織愛心圍巾。暖融融的毛線裡有溫暖的情誼,經過巧手編織,一條條厚實的圍巾裡蘊藏著關愛與溫情。圍坐在長桌旁的志願者們手拿毛線和棒針,一邊切磋編織方法,一邊討論編織款式,一針一線都承載著她們濃濃的心意。
  • 路尚集團"179·一起修"巧手編織圓滿成功 關愛老人路尚集團在行動
    為積極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用實際行動彰顯企業社會責任,路尚集團愛心委員會攜手林山寨街道農業銀行社區及管城回族區信望愛社工服務中心共同開展了"179·一起修"巧手編織
  • 他們穿的時裝來自楊浦巧手媽媽~
    本次走秀大賽根據編織風格共分為四個主題:中國風服裝,巧手媽媽們將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融入到其中,諸如立領、盤扣、刺繡,還有清代的披領,箭袖,官帽等,時尚與中國元素相結合,可愛的小模特個性演繹凸顯出其獨有的文化魅力
  • 天台新聞網丨「白鶴麗人」項目開啟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本報訊(通訊員潘海瑛)「先起針鉤7針辮子,再把它圍成圈……」近日,白鶴鎮婦聯、泰隆銀行白鶴支行共同舉辦了免費手工編織培訓活動,吸引了30多位婦女群眾參與。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白鶴麗人」手工編織夢想,邀請了巾幗創業先鋒、專業鉤針老師邢積雪傳授編織技藝。邢老師從事手工編織行業30餘年,目前還是一名職業女主播,她的抖音帳號「雪兒手工」擁有粉絲12.8萬,點讚量超過46萬,學員遍布世界各地。
  • 巧手編織犛牛絨 織出牧民增收夢
    紅原縣牧民逐水草而居,帳篷和家具等在轉場時靠人背馬馱。為了防止碗等瓷器的損壞,便從犛牛絨製作技術中誕生出了碗袋製作。碗袋的製作相當精巧,利用新鮮的竹子搭建好碗形的骨架,然後把犛牛絨沿著這個骨架慢慢纏繞上,外觀做好後,在底部中間放一塊加工後的牛皮縫製上,成了一個個碗形的犛牛絨袋。碗放入碗袋中就不容易損壞,而且還十分好看。做碗袋,第一道工序就是選犛牛絨。
  • 百名愛心媽媽編織溫暖牌圍巾
    12月8日,一群愛心媽媽紛紛來到紹興市上虞區城北婦幼活動中心領取毛線和棒針,作為城市微光暖冬活動的愛心媽媽編織志願者,她們將在未來半個月內每人編織一條溫暖牌圍巾,在2021年之際送給紹興市上虞區龍山學校的一百名孩子。
  • 小小燈籠成致富「法寶」,一雙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逢年過節咱中國人都有掛燈籠的傳統和習俗,紅紅的燈籠掛上牆非常的喜慶,您看我手中的這個燈籠啊,是不是特別的精緻呢,而這樣一個燈籠,全部是靠這樣一根一根的鐵絲編織而來的。我們是來到了承德豐寧縣鐵藝燈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阿姨們也正在進行鐵藝燈籠的編織,我們也來學習一下。
  • 南坪鎮:巧手編織圍巾 助山區留守兒童溫暖過冬
    本報訊 (記者 楊雪婷)近日,南坪鎮積極響應「紅櫻桃」冬日針愛志願服務活動,動員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將一針一線化為巧手編織的圍巾,為山區兒童送去冬日溫暖。      「兒童用的圍巾多少針合適?」「我這個起了個頭,你看行不行?」南坪鎮各社區內,志願者們圍坐在一起,一雙雙巧手快速地舞動著,將滿滿的暖意和關愛織進每一條圍巾。
  • 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楊金花供圖中新網臨汾12月9日電 題:六旬農婦傳承傳統草編技藝 巧手「編織」助脫貧增收作者 楊靜將玉米皮染色、編織綑紮、用剪刀將多餘的部分精心修剪掉……一根根「廢草」經過楊金花的一雙巧手精心編織後,煥發新生,變成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 商洛殘疾群眾用巧手編出脫貧路
    商洛市洛南縣就業扶貧基地。巧手工藝草編合作社。新華網詹樂遊 攝近日,中國殘聯組織「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秋冬季主題採訪團走進陝西省殘疾人扶貧基地——商洛市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對殘障人士脫貧攻堅的舉措與成效進行走訪。
  • 玩編織、送福利︱一起玩個手指編織唄(內附毛襪編織教程)
    前天的留言、點讚送福利活動還在繼續哦,昨天忙著沒顧上,今天打開一看,已經有盆友後來居上了呢。
  • 松江這群阿姨織出的禦寒用品,卻送給了他人
    一名阿姨說:「昨天織到10點多去睡覺的,不覺得累,覺得開心。」從十月份開始布置任務,目前,大家斷斷續續已經織好了12條,「我們準備到元旦,為老人統一送上門。」無獨有偶,在長橋居民區,一批巧手阿姨最近也開始籌劃要為社區老人送溫暖。長橋編織隊的隊長顧碧蓉介紹,編織隊成立於2012年,吸納的都是既熱心公益事業,又心靈手巧的社區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