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一個女孩的青春期都有豐富的腦洞,幻想著一樁又一樁的故事。感謝觸漫,把它變成了精美的畫面,努力地為更多新生作者保駕護航。」在觸漫上線5周年之際,一個加入觸漫三年的00後用戶發帖表白道。
諸如此類的留言,在觸漫5周年活動評論區底下,還能看到很多。作為泛二次元創作社區,觸漫聚集了很多UGC達人,以「Z世代」用戶居多。豐富的興趣圈層、對自我表達的熱愛,讓觸漫成為了新生代00後的精神家園。
那麼,對外宣稱「不會畫畫也能製作漫畫」的觸漫到底是個怎樣的平臺?觸漫用戶又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有趣的二次元集聚地 悄然崛起的「超Z少年」
在創立之初,觸漫就給了自己一個定位,做面向「Z世代」的UGC泛二次元創作社區。用戶通過使用觸漫自帶的漫畫編輯器,不需要手繪,也可快速創作出優秀的漫畫作品,並通過創意吸粉,結交朋友。憑藉新穎的產品理念,觸漫初期運營即受廣泛好評。而在原有編輯器基礎上,觸漫不斷拓展對話式劇本、四格漫畫等新的內容形式,目前註冊用戶已超過5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觸漫還上線了C2C素材商城,宣布面向畫手圈全面開放素材合作,以給用戶提供更多樣化的原創、正版素材和虛擬交易服務。
據觸漫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近期發布的《2020「超Z少年」創造力洞察報告》顯示,觸漫上超過130萬人通過漫畫創作獲得收益,用戶在平臺上產出作品數量也超過1億。越來越多的「Z世代」,通過在觸漫創作來表達對於動漫、二次元的熱愛。
而了解平臺上的這群年輕人,對於我們準確抓住中國未來文化娛樂消費的主力軍,也變得尤其重要。在《2020「超Z少年」創造力洞察報告》中,通過賦予這群有擔當、愛創作、敢追夢的二次元新生力量一個新代名詞——超Z少年,讓我們對「Z世代」有了更新的認識。
超Z少年:通過創作表達熱愛,找尋自我
隨著Z世代年輕人的成長,更年輕的00後「超Z少年」逐漸嶄露頭角。據統計,我國Z世代約有2.6億人,其中「超Z少年」人群約1.49億。他們在更優渥的物質條件下長大,成長軌跡與中國經濟和網際網路發展的各個重要節點相互交疊,他們的個性態度、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帶著時代賦予的印記。
根據觸漫×CBNData《報告》,超9成的「超Z少年」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7成擁有自己的社交圈。作為網際網路真正意義上的原住民,年輕的他們習慣接觸海量的信息,擁有細緻敏銳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願意把自己的「人設」展現在網絡上,並熱衷內容創造來實現自我價值,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想法並獲取收入。
同時,數據顯示,觸漫平臺中「超Z少年」創作佔比遠高於其他代際的人群,「超Z少年」的月度人均創作頻率可達到18次之高。他們展現了驚人的創造力,腦洞是他們天馬行空想像的特權。而從近期觸漫聯合知名博主設計青年發起的「超Z少年創造力挑戰賽」活動中,我們也能窺知一二。
以觸漫吉祥物輪廓改造為主的創意命題成功點燃了「超Z少年」的激情烈焰,在網上掀起了一波腦洞創作熱潮。短短一周的時間內,觸漫站內便徵集到了近4000份創意作品。萌新大大各顯神通,新穎有趣的作品屢見不鮮,都快將觸漫吉祥物輪廓玩壞了。
呵護「超Z」創造力, 讓素質教育回歸本色
近年來,藝術素質教育已成為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項政策中,國家明確強調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鼓勵發展課外興趣活動。研究顯示,藝術體驗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愉悅,還能給孩子帶來多方面的益處,無論是數學,閱讀,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還是口語技能。
在近期舉辦的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也提出要完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並將藝術課程納入必修。這意味著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然而,當我們驚詫於「超Z少年」小小年紀便已成為了藝術海洋弄潮兒時,他們中的許多家長卻並不理解二次元文化,從而也不能理解孩子所感知、所表達的這些內容。觸漫×CBNData《報告》顯示,僅有38%的觸漫平臺用戶家人對他們創作漫畫持支持態度。
事實上,「超Z少年」雖然有著強大的創造力,外在表現獨立而自立,但是其內心依然是渴望讚賞與支持的,尤其是來自家人的鼓勵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在心理專家看來,為了呵護孩子的創造力,家長應該嘗試以更加開放平和的心態去了解孩子,學會和孩子進行平等有效的溝通,讓藝術「塑造」孩子,形成更高的生命境界。
不僅如此,青少年的創造力作為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還需要社會、學校、平臺共同努力,為青少年打造包容、安全的良性環境,讓他們有更廣闊的空間來揮灑自己的創造力,並進一步推動我國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