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和合本聖經出版100周年。百年間,和合本印刷過億,流傳甚廣,為廣大華人基督徒所喜愛。
和合本聖經是如何翻譯而成的?我們若知曉其中的艱辛與上帝僕人的奉獻,該怎樣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聖經呢?
今天分享的4篇文章,內容包括和合本歷史、特點的簡要介紹,並鼓勵大家以謙卑、渴慕的心,每日領受神的話。
- 1 -
1919年,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這一年,爆發了五四運動。而早在五四運動前12天,1919年4月22日,《官話和合譯本新舊約全書》出版,其對福音的傳入影響無可估量。
《上帝在中國啟動的創世之工——紀念和合本聖經出版100周年》一文,從1807年宣教士馬禮遜來華起,逐步介紹當時聖經翻譯的背景、問題、理念、團隊等。
文章特別介紹了才華卓越、且具有強烈使命感的傳教士們。如富善牧師,來華後入鄉隨俗,留長辮、穿中式服裝,出版《中英袖珍字典》與《官話特性研究》,並親眼見證中文白話文聖經的出版。又如狄考文牧師,齊魯大學的創辦者,亦是官話和合譯本聖經委員會主席,一生與中國近代基督教傳播、近現代教育事業、博物館公益事業緊密相連。
如文中所指出的:「上帝掌管著世界和人類歷史,上帝的話語是一切社會變遷、時代轉移的創造者、推動者和設計者,中國的歷史,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2 -
公眾號約瑟的家v的《誰知富善?》一文,更詳細地記載了富善牧師為主所用的一生:
1865年,29歲的他被按立牧師,前往「鴉片流弊甚大」的中國;
1873年,到華北大學和通州神學院擔任教授,所教科目包括天文學、講道學、教牧神學、教會歷史和舊約歷史等;
1890年起,參與和合本聖經的翻譯工作;
1908年,接替因病逝世的狄考文擔任翻譯委員會主席;
1919年,親眼見證和合本聖經出版,成為唯一一位從始至終參與該譯事並活著看到該譯本出版的人;
1925年,離開人世,安葬於通州教會墓地。
回顧富善牧師一生殷勤侍奉的足跡,作者寫道: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3 -
來自公眾號世代Kosmos的《百年之後的致敬》一文,作者張鶴老師是「新漢語譯本」聖經潤飾與審閱工作的參與者。親身參與聖經翻譯過程,讓她更深認識到和合本「對原文之忠實、選詞之準確、用字之典雅以及影響力之巨」。
例如,《傳道書》1章2節:「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הֲבֵל הֲבָלִים אָמַר קֹהֶלֶת, הֲבֵל הֲבָלִים הַכֹּל הָבֶל)「虛空」(הֲבֵל)一詞,其他中文譯本或跟隨和合本譯作「虛空」,或翻譯成「空虛」、「泡影」、「徒勞」等。張鶴老師結合中國古代典籍,指出「虛空」一詞的豐富含義:從空間上的空曠、荒蕪之地,到形而上的空無、虛妄、虛浮、徒然等語義,貼切地傳遞出原文中傳道者對世事人生的洞察與認知。
張鶴老師進一步寫道: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4 -
聖經是上帝的話語。聖經翻譯工作,凝聚了無數忠心僕人夜以繼日的努力。今天的我們,該怎樣珍惜神的話語、每日用心研讀呢?
禱告和聖靈的帶領是必不可少的。David Mathis的《幫助你讀聖經的4個禱告》,分享我們打開聖經前可以做的四個禱告:
讀聖經前,我們若謙卑下來,為眼睛、思想和心禱告,會幫助我們在閱讀和研究過程中經歷神持續的帶領。願我們都能享受與神甜美的互動,透過神的話語沉浸在他的同在中。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主耶穌面對試探時,曾引用《申命記》的經文: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願先賢忠心的翻譯工作,激勵我們更深愛神的話、珍惜神的話,把他的話語刻在心裡,努力踐行,活出神所應許的生命。
你可能還喜歡
如何發現聖經的「精意」?
別把聖經讀成心靈雞湯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微讀聖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