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問我關於怎麼揉麵包麵團的問題,今天就整理出來,需要的親們可以看看,希望能對你有用。
說起做麵包,相信很多人是又愛又恨,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滿懷高興的做起來,可是出爐後卻不理想,不免失望,其實做麵包最難掌握的恐怕就是怎樣能揉出好的麵團了,很多失敗的例子也都是麵團沒有做好所致。
這裡就介紹一下手揉麵包麵團的方法,其實並不難。(麵包機的直接忽略)
當你麵團越做越軟,越做越順的時候,這種手感真的會愛上它,做出的成品也是非常贊的。
一般當你做麵包時,材料大致分為溼性材料和乾性材料,這次主要是講手法,一般直接法做的麵包麵團都適用。
演示的配方我也說一下好了
【乾性材料】高筋麵粉:250克、鹽:4克、細砂糖:25克、酵母:5克、奶粉:8克
【溼性材料】全蛋液:40克、水:115克、黃油:45克
做法:
1、對材料進行稱重,黃油切小塊待用,酵母先不放,其它的材料全部放入盆中;
2、用刮刀來拌麵粉,把麵粉拌成團,可以邊拌邊壓,成團後加入酵母。很多人說麵團太粘手,麵包麵團水份比例大肯定很粘,請用刮刀來操作,不要用手;
3、酵母加入進去後繼續用刮刀來操作,直到酵母混合在麵團中,取出麵團放到檯面上
4、抓起麵團的一端,進行摔打麵團,其實所謂的揉面不用手揉,如果用手揉後,那麼你的手照樣會粘的不成樣子,摔麵團的時候可以先摔一兩下,然後折兩頭折起再繼續摔,因為一開始麵團彈性並不是很好,很容易斷
摔的手法如下圖(這是麵團摔光滑的時候)
5、看看手,真的很粘的,相信做過的人都知道,沒關係,你只要不用力揉麵團,粘的部份也只限於你的幾個手指;
6、摔了兩三分鐘後再看看麵團,底下已經有點光滑了;
7、繼續摔,十分鐘的樣子麵團彈性就慢慢出來了,彈性好一些可以一次多摔幾下再對摺的,當然根據自己的力道來把握,手抓的那部份感覺要斷了就對摺再摔,摔的時候並不是摔的越響越好,而是麵團摔的越長出膜越快;
8、麵團摔的很光滑的時候就可以暫時先休息一下了;
9、接下來加入黃油,夏天的黃油軟化快,如果是冬天也可以把黃油溶化後加進來;
10、加入黃油後現在可以揉了,不斷的揉,使勁揉;
11、揉至黃油完全吸收桌面上的碎麵團用刮板刮攏一起揉成團;
12、黃油吸收後又開始來摔打麵團了,手法和剛開始一樣,此時的麵團還是很有彈性;
13、加了油後基本上完全就不粘手了,畢竟手上也有一些油的;
14、越摔越長,彈性越來越好;
15、切出一小塊拉開看看,能拉出膜,膜比較厚;
16、繼續摔,當能拉出比較薄的不容易破的膜就可以了,就算膜會破,破洞洞是光滑的圓形,這個也叫麵團擴展階段,一般做軟麵包,這個時候就可以了,可以開始第19步發酵了。
17、如果做吐司還得繼續摔,摔的時候還可以這樣,一頭摔出去多摔幾下,然後感覺手摔的這部分快要抓不住整個的時候把手上這部分折一點抓牢繼續摔;
18、當能拉出很薄不易破的膜時,此時為麵團的完全階段,適合做吐司麵包了。當然,做其它麵包也是OK的;
19、然後在盆底滴幾滴橄欖油,底和四周抹均勻,把麵團滾圓後放入進去,蓋上保鮮膜放溫暖的地方進行基礎發酵;
20、發酵至兩倍大時,手指蘸點乾麵粉插入進去,不會立即回縮,說時發酵完成了,這時就可以拿出來做各種整型麵包了。
因為有很多做麵包食譜是用的麵包機來揉面的,學會了麵包麵團就不用擔心了,一般麵包機揉好的麵團也是帶發酵功能的,也就是手揉法製作時到第20步完成後取出,和麵包機麵團取出是一樣的。
掌握的好的話出膜過程也就十幾二十分鐘
各種麵包,有的是麵包機做的,有的是手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