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5千年文化中,經常可以看到「芙蓉」,它代指美人;在古詩中也常常可以見到用她來表達對女性的讚美和欣賞。所以,它的花語是高潔之士、美人、漂亮、純潔。
芙蓉花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
唐朝時,南康有一地主的女兒貌美如花,名叫芙蓉。芙蓉長到16歲,真是花姿綽約……,地主只生這一女,把女兒視為掌上明珠,一心想為芙蓉尋一門好人家。可她偏偏愛上的卻是自己家的長工阿來。兩人彼此有情,彼此相約,同生共死,互不相負。
地主強硬要把芙蓉與阿來分開。可是芙蓉以死示之,毫不退縮。春江水漲的三月,阿來隨地主搭大船北上,地主趁阿來一個不注意,將阿來推進了江心……。地主回來後與女兒重新說了一門好媒。芙蓉成親那天,轎子行至章江邊,芙蓉衝出,躍入江中,她為尋心愛的阿來而與江去……
次年,章江兩岸生出一種樹,11月花開,花色先紅而粉,後為白,或為紫,墮入江中,順流而去,大家都說這是芙蓉的精魂,便將此花名為芙蓉。花開時節,江中墮滿芙蓉,於是章江從此又叫芙蓉江。有鎮在傍,遂名蓉江鎮。
芙蓉花的還有一個「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傳說: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神農氏不僅教導人們播種五穀,解決了基本的民生問題,他還遍走深山大澤,找尋百草做藥,為百姓治病療痛,以減少民生疾苦。他找藥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將採來的藥草,先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然後再將其經驗轉述他人。
他用這種原始方法,雖然找到了不少妙方,然而,最後他卻因嘗試一種紅花而不幸中毒身亡。終生為人民謀求幸福的他,直到最後一口氣,仍用他寶貴的生命告訴人們:這種在秋冬之際開放的美麗花朵是有毒的,不要入口,真是令人敬仰。神農死後,人們為了哀悼他的猝死,和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轍,便將這種開紅花的植物叫做「斷腸草」。而這種要人命的花,不是別的,正是芙蓉花。詩仙李白曾經為此寫下「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等詩句!
芙蓉花的傳說之三:大學士石曼卿就是花神!
木芙蓉的花神相傳是宋真宗的大學士石曼卿。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後,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
贏在七夕,孫楊用實力證明誰是王者!
本文系汾水濤聲原創稿件
【版權聲明】
轉載請務必註明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汾水濤聲」
及ID:gh_b39fa8baab9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
fenheshui@sina.com
豐厚稿酬等著您,快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