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芙蓉,歷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愛,隨便就能在詩詞中找到它的身影,如王維的《臨湖亭》寫到:「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清朝唐孫華的《晚秋獅子林小集》也有:「三徑林香穿竹樹,一池波影漾芙蓉。」。要是你以為他們寫的是芙蓉花,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說的是荷花,比如我們常說的「出水芙蓉」,這裡的芙蓉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了。當然,也真有歌頌芙蓉的,如隋朝江總《南越木槿賦》:「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 宋朝宋祁 的《木芙蓉》:「芙蓉本作樹,花葉兩相宜。慎勿迷蓮子,分明立券辭。」……說的就是現在官方的木芙蓉,木芙蓉的名字居然也是因為它像長在樹上的荷花而得名。相對於芙蓉的魅力,菊花更是大名鼎鼎,陶淵明的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秒殺一切關於菊花的描述,它更是讓陶淵明成為菊花的形象代理人。當芙蓉遇到菊,會發生什麼故事呢?它們生下芙蓉菊麼?
![]()
芙蓉菊,菊科芙蓉菊屬常綠半灌木。日常的芙蓉菊銀裝素裹,是綠色植物難得一見的「白色植物」,而到了秋冬季節,正是它開花之時,頭狀花序像一個個金黃色的小球長於枝端,興許就這樣被冠之「芙蓉」之名吧。由於植株白色,又帶有芳香,別稱白香菊、白艾、海芙蓉等,嶺南一帶大家給它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玉芙蓉。它還叫香菊,千年艾,蘄艾。芙蓉菊的拉丁名是Crossostephium chinense,其屬名由希臘語的krossoi(纓,遂)+stephos(冠)組成,指這個屬的特徵——花冠具流蘇狀緣飾。而種加詞無疑昭示它的中國身份。產中國中南及東南部(廣東、臺灣),中南地區時有栽培。中南半島、菲律賓、日本也有栽培。
![]()
話說「小雪」剛過,這天氣卻反其道而行之,30+的溫度讓你一度懷疑人生,還好,這天三兩好友走在中山樹木園,遠處幾叢植物跟「小雪」這個節氣絕配。你看它們葉片銀白如雪,像下了一層厚厚的霜,又像準備融化的雪,而神奇的是,「白雪」以上,還有一個個小小的,金黃色的「小球」點綴著,特別的惹眼。還好,我也是見過世面的,可不能隨便被它的外邊所蒙蔽,轉眼一想,那就是傳說中的芙蓉菊了。這名字早就如雷貫耳,依稀也見過,只是一直漠視它吧。眼前的芙蓉菊看上去是草本植物,可仔細一摸,它居然還是灌木的。充其量也是半灌木狀,也因此居然可以把它當做盆景來養。芙蓉菊抗逆性強,在園藝圈特別受歡迎,不僅可以用來做盆景,還可以用於綠化,花葉均可觀賞,花色淡黃,清新典雅,花境層次更加豐富。芙蓉菊的根幹蒼勁古樸,枝葉緊湊,製作樹樁盆景很有意境。
![]()
(圖片由@目標提供)說到芙蓉菊受歡迎,有個秘密不得不講,因為嶺南民俗把芙蓉菊為闢邪吉祥植物,它默默無聞地充當風水植物呢。芙蓉菊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人們常常把芙蓉菊作為闢邪吉祥植物栽種於家中,能夠起到闢邪驅魔的風水作用,在一些地方,人們會在新房門口擺放芙蓉菊的傳統。這預示著吉祥如意,護宅驅邪。這種事,可信可不信,反正好看,還能驅邪就行。
![]()
不過,很實在的,那就是它有藥用價值。芙蓉菊的根部分叫做芙蓉菊根,植株形態生長類似香菊條。芙蓉菊入藥有著很久的醫學歷史,相關史書有記載道,芙蓉菊根性溫味辛苦,芙蓉菊根可以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祛風溼,驅寒祛凍,因為芙蓉菊根含有蒲公英賽醛等有效抑制風溼性疾病的藥用成分。更特別的是,它對治療小兒疾病有特效。芙蓉菊主要功能主治小兒腹瀉,小兒咳嗽,小兒麻痘作癢。取適量的芙蓉菊藥品,和川貝末一起煎湯內服,因為芙蓉菊味道些許苦澀,可以加入些許蜂蜜去去苦味,更容易讓小兒服用不排斥,能讓小孩子的身體更容易吸收藥物成分,有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
![]()
芙蓉菊屬於半灌木,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它的葉聚生枝頂,狹匙形或狹倒披針形,全緣或有時3-5裂,頂端鈍,基部漸狹,兩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質地厚。
![]()
它的花並不好看,只是金黃色的花序點綴在銀裝素裹中,特別的美麗。
專業上對它的花是這樣描述的:頭狀花序盤狀,生於枝端葉腋,排成有葉的總狀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外中層等長,橢圓形,鈍或急尖,葉質,內層較短小,矩圓形,幾無毛,具寬膜質邊緣。邊花雌性,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2-3裂齒,具腺點;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5裂齒,外面密生腺點。
![]()
芙蓉菊很好打理,它性喜溫暖,溼潤氣候,喜愛充足陽光、不耐陰,不宜長期擺放室內。土質以有機質豐富的疏鬆壤土為佳。生長期間每月追施含營養元素全面的肥料1次。生育期適宜溫度為20~32攝氏度。本種植物具有耐熱、耐旱、耐大風、耐鹼的特性,不耐水漬。由於它不耐寒冷,華東地區及北方各省只能盆栽,溫室越冬。
![]()
說到銀裝素裹的葉片,這裡不妨介紹兩個新優園林植物——紅花玉芙蓉和珍珠相思樹,它們跟芙蓉菊雖然拉不上親戚關係,可卻都因為「銀葉」而出名,它們可以相約成立「白色植物協會」了。紅花玉芙蓉(點擊閱讀),玄參科、玉芙蓉屬多年生常綠小灌木。它並非我國國貨,原產於北美洲的墨西哥至美國德州,來到中國後起了這個很有詩意的中國式名字,它正因為形似菊科的芙蓉菊、花色紫紅而得名紅花玉芙蓉。紅花玉芙蓉全株葉茂密,葉色獨特,可用於觀葉用;且花期長,為庭園美化、修剪成型、低籬或盆栽之優雅矮灌木。▼ 紅花玉芙蓉 Leucophyllum frutescens玄參科 玉芙蓉屬
![]()
還有就是珍珠相思樹(點擊閱讀)了,它是豆科、相思樹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這個名字顯然太過矯情,那是說它金燦燦的花如同珍珠,而歸於相思樹屬而得名。它更學術的名字應該是銀葉金合歡,銀葉是指它銀裝素裹的葉片。它來自澳洲的昆士蘭,它的對葉像極了銀條,因此也稱之昆士蘭銀條。冬季和早春盛開朵朵芬芳的金黃毛球狀花。最特別的是她幼年的葉片和成熟後的葉片形態截然不同,前者似輕柔白羽毛,後者卻呈橢圓形,為迷人的銀綠色。無論植於山坡或是水邊,其優雅自樹姿都是一道亮麗的景觀。▼珍珠相思樹 Acacia podalyriifolia豆科 相思樹屬
![]()
以下文字來自中國植物志,僅供備查。半灌木,高10-40釐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葉聚生枝頂,狹匙形或狹倒披針形,長2-4釐米,寬5-4毫米,全緣或有時3-5裂,頂端鈍,基部漸狹,兩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質地厚。頭狀花序盤狀,直徑約7毫米,有長6-15毫米的細梗,生於枝端葉腋,排成有葉的總狀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外中層等長,橢圓形,鈍或急尖,葉質,內層較短小,矩圓形,幾無毛,具寬膜質邊緣。邊花雌性,1列,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2-3裂齒,具腺點;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5裂齒,外面密生腺點。瘦果矩圓形,長約1.5毫米,基部收狹,具5(-7)稜,被腺點;冠狀冠毛長約0.5毫米,撕裂狀。花果期全年。
![]()
中文正名 芙蓉菊拉丁學名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別稱 香菊,玉芙蓉,千年艾,蘄艾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目 桔梗目科 菊科亞科 管狀花亞科族 春黃菊族屬 芙蓉菊屬種 芙蓉菊
![]()
![]()
![]()
![]()
![]()
![]()
(本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原創,拍自中山樹木園,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