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開幕
12月8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灣中原大學開幕,臺灣各界人士代表80餘人出席。展覽精選了近50幅出土於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等唐代高等級墓葬中的「國寶級」壁畫,從宮殿建築、服飾藝術、時尚運動、交流交往等多方面呈現出唐代的藝術與文化風貌。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藏區壁畫中原服飾風格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現存的這一時期藏區壁畫中,也體現出了較多的中原風格。壁畫中體現出典型漢地藝術風格的部分包括人物、服飾、器皿、建築等級為寫實的細節,例如畫面中的飛簷鬥拱歇山頂式的漢式樓閣,以及在很多幅壁畫場景中出現的著各式中原服飾的人物,具體可辨的如著中原朝服的帝王、官員,著交領右衽或左衽長衫的普通百姓,女好的衣著款式更是豐富多彩,或上襦下裙,或長裙外加套半袖長衫,等等。
-
中國法治微電影展全國校園巡展在中國政法大學正式啟動
本網訊(記者邵春雷)12月10日下午,中國法治微電影展全國校園巡展在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正式啟動。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琳琳,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楊軍,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前院長、法治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兵,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俞學明,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首屆中國法治微電影展組委會副主任李勃,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羅世琴,組委會策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網絡電影(短視頻)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滕剛以及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
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看唐代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的意義
西域原住民及移民對從中原傳播來的漢文化持接受態度,與文化強國的現實需求密不可分。我們將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切入點,看唐代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的意義。在我看來,唐代中原與西域文化的交流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促進兩地文化的互動與融合;二是推動唐詩迅速傳播;三是為文獻校勘和文學研究提供史料。
-
李秀實墨骨油畫作品在臺灣展出
「李秀實與墨骨油畫2015-2016東南亞巡展」臺灣站巡展開啟儀式於2015年3月12日下午2點,在臺北寒舍艾美酒店啟動主題為「墨骨油畫」擂響「油畫中國風」旌鼓開幕禮。開幕禮中,特聘由臺灣目前唯一研究西非傳統樂器演奏的團體、並在西非傳統樂曲演奏中融入臺灣藝術元素之鼓舞大自由樂團,擂響巡迴展開幕旌鼓,並盛情邀約臺灣政要長官、各界貴賓、藝術家、藝術學者、媒體等百餘人共襄盛舉。
-
敦煌壁畫裡的千年舞蹈文化
可見唐代寺院樂舞活動是很興盛的。又據《南部新書》載:「( 唐 )長安戲場多集於慈恩 ( 寺 ),小者在青龍,其次薦福,永壽。」由此可知,唐代寺院樂舞等技藝表演活動是相當興盛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動的中心,又是群眾娛樂的場所,與後世的「廟會」有某些相似之處。
-
「品讀北京」京版圖書開啟臺灣巡迴展
原標題:「品讀北京」京版圖書開啟臺灣巡迴展 中新社臺北8月14日電(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800餘種4000多冊優秀京版圖書14日登陸臺灣,將在臺北誠品書店、臺中文創園區以及全臺12家金石堂連鎖書店亮相,帶給臺灣讀者特別的京韻書香。
-
「行動中的民藝」巡展二月登陸臺北誠品書店
活動海報「行動中的民藝:從黟縣百工出發」巡展第五回臺北誠品站將於2015年2月12日-15日登陸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注1)。河北夏源關帝廟內的百工圖壁畫,內容為清代各個行業、商肆店鋪、行商坐賈的生活生產畫卷誠品站首次邀請到徽州竹編大師俞日華舉辦工作坊。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看展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 16件(套)展品和豐富的圖文資料,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青銅文化、玉文化、自然崇拜以及與古蜀文明又一發展高峰——金沙遺址的內在聯繫。11月21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介紹展品。
-
「六塵視界」曼舞翩躚的敦煌壁畫
今天我們就以時間為脈絡,來講述敦煌舞蹈壁畫的發展過程以及每個時期的舞蹈風格和表演形式。 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處,在敦煌這片土地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以及他的佛教藝術也就應運而生了。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五座唐宋窟簷。
-
潮眼re丨奈良美智回顧展全球巡展!四大站:洛杉磯上海西班牙荷蘭
周店欄目奈良美智 2020 年回顧展,此次回顧展將在全球巡展,會在 4 個國家展出,其中包括洛杉磯、上海、西班牙以及荷蘭。展出 1984 年到 2020 年間的 100多件重要作品。///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LACMA 最近已經公布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的首次國際回顧展,展出作品包括繪畫、素描、雕塑和裝置藝術作品。展出 1984 年到 2020 年間的 100 多件重要作品,其回顧程度相當之大,可以說是大飽眼福的一次全球巡展。
-
史努比巡展大熱 解析主題活動能為購物中心帶來哪些效應?
受益於「大黃鴨」在香港展出帶來的巨大人流,主辦方海港城購物中心當月的零售額按年增長16.3%,人流在展覽期間增長了20%;上海新天地進行的「100哆啦A夢秘密道具博覽」期間,人流是同期的500%~700%;上海K11去年舉辦莫奈特展,觀展人數40萬,營業額增長20%……蠟筆造型展、羽毛雕刻展、立體書展、泰迪熊主題展、HelloKitty40周年全球巡展等層出不窮,主題營銷活動成為了當下購物中心的
-
唐代安國相王孺人唐氏墓壁畫:胡人牽駝入畫中 浩蕩西行販絲綢
孺人,唐代對皇室宗王之妾的稱謂,官職相當於三品。據考證,唐代安國相王孺人唐氏,墓葬的年代是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據考證,唐代安國相王孺人唐氏,墓葬的年代是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該墓有兩幅駝馬出行壁畫,左右對稱繪於墓道的東西兩壁上,從中即可一窺神態逼真生動的胡人形象,也可找尋到更多絲綢之路上的「洛陽印記」。 胡人牽駝形象逼真 提起胡人,許多人都會想到唐代詩人陸巖夢的詩句:「眼睛深卻湘江水,鼻孔高於華嶽山。」
-
萬國拜冕琉——絲綢之路的「老照片」:唐墓壁畫裡的胡漢交融盛況
壁畫中的仕女圖包括對服侍貴族、遊園、樂舞等活動的描述,常常可以看到,一個主人同時擁有侍女、宮女、伎樂、舞女等多人侍奉,不僅體現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貴,也顯露出了其富貴奢靡的上層階級生活。同時壁畫中也描繪了唐代既零碎稀少的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內容。除了上面所說的大量侍女捧著瓜果點心、美酒佳餚侍奉的畫面,還有奢華富麗的宮殿內部陳設、廊園布局,更有各種中原與外域精彩的歌舞等場景。
-
2020 TDC巡迴展暨字體設計展臺灣站即將在臺科大舉行
自1946年開始,已舉辦了73屆競賽展,是全球非常重要的字體設計年度活動。每年均吸引來自全球超過34個國家、兩千多件優秀作品參賽;獲獎作品作品集發行至全球,並於紐約首展後在亞洲、南美洲、東西歐等多地全球巡迴展出,為世界受注目的國際設計競賽。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服飾文化:從敦煌壁畫入手,品味唐朝時期供養人的服飾文化
這些洞窟蘊藏著文化內涵和時代印記,有著豐富的壁畫,雕塑等圖像資料。這些洞窟有著豐富的壁畫、雕塑等圖像資料。其中的石窟壁畫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體現了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更是記錄了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式各樣場面。
-
紀念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國際書法邀請展巡展(張掖站)線上...
紀念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國際書法邀請展巡展(張掖站)線上展覽(二) 2021-01-0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冠服之豐美華麗」,敦煌壁畫中唐朝服飾文化的演變
不僅僅是我國的各個民族都嚮往中原唐朝的文化,到唐朝來交流學習是當時各個國家所信奉的觀念。與此同時,唐朝給了各個國家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服飾的變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飾的開發,款式、圖案的製作工藝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