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2日深夜,前爵士主帥,NBA傳奇名帥傑裡·斯隆去世,享年78歲。斯隆在2016年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此前曾經做過病危搶救。在與病魔抗爭了四年之後,最終這位「硬鼻子」老頭,終究還是未能抗爭過命運。
有趣的是,就在這周周一,喬丹最後一冠的十集紀錄片《最後之舞》落下帷幕,斯隆和他的猶他爵士,成為喬丹封神最後的註腳,最偉大的背景。一如,他漫長的執教生涯,兩手空空,甚至從未得到過最佳教練的青睞,而那高高懸掛的1223個勝場旗幟,也不過是漫長執教生涯的自然積累。比起禪師、萊利、波波維奇榮譽等身,或許實在不值一提。
一將功成萬骨枯,縱使執著、強硬、律己如斯隆,喬丹、公牛,也成為其未能跨過的大山。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斯隆與公牛的淵源,遠不止1997、1998賽季帶領爵士殺入總決賽,然後看著希望被一點點摧毀那麼簡單。
芝加哥公牛1965年進入聯盟後選中的第一個球員是誰?沒錯,正是傑裡·斯隆。1978年2月17日,斯隆的4號球衣被公牛隊退役,他也成為也是第一個享受球衣退役榮耀的公牛球員,而傑裡·斯隆執教生涯的起點,還是是芝加哥公牛(1977-1982),公牛是斯隆職業籃球運動員與職業教練起航的地方。
從1988年開始,斯隆執掌起爵士教鞭,並一步步將這支球隊帶向巔峰。然而造化弄人,在斯隆帶隊連續兩年闖入總決賽,最接近總冠軍的那兩年(1997、1998),卻被喬丹率領的芝加哥公牛用同樣的比分(4:2)連續擊敗。在公牛王朝的歷史上,強硬、執著的斯隆、猶他二老,也成了最大的反派。
2011年2月中旬,斯隆與當時爵士當家球星德隆·威廉士賽後因為戰術問題,在更衣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2月10日,德隆和斯隆發生爭執後第二天,斯隆宣布辭去爵士隊主帥一職,隨後在交易截止日臨近的時候,爵士選擇將德隆交易到了籃網隊,這支西部強敵正式開始重建。那也是斯隆執掌爵士的最後一年,前後23個賽季,而斯隆與德隆衝突的直接誘因,則是球隊輸給了芝加哥公牛。
多年後,告別爵士的斯隆已難復當年之勇,漸漸悔不當初,「這是我的錯……我真的很幸運能為他打球,他是我遇到過的最好的教練。」然而一切已經無法重來。
從公牛出道,於公牛執教,最終成名於猶他爵士,究其職業生涯,斯隆卻始終未能翻越老東家那座五指山。看完曼妙的《最後之舞》,我們會曠世奇才、人生贏家的喬丹,然而更多人是斯隆、尤因、巴克利、猶他二老那樣,窮極一生,努力抗爭,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歷史塵埃。
喬丹偉大,但他身後那些不屈服於命運,頑強抗爭的斯隆們,依舊值得我們送上最崇高的敬意。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記者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