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唐文成公主,終其一生未歸故土,卻憑一己之力成就唐蕃一心

2020-12-26 煙火清夢

我從未想過離開,江河可鑑,雪山為證

《國家寶藏》楊紫作為法王洞文成公主像的守護人,她所飾演的文成公主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這句話,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感動。

小火苗不知歷史上文成公主是否說過這句話,但卻認為這句話與文成公主最為切合。她終其一生未歸大唐,不是不願,而是因為情深義重:既是對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情意,更是為大唐與吐蕃百姓著想,願雙方交好,唐蕃一心。她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自己的諾言,為唐蕃交好,為百姓生活安樂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文成公主(《國家寶藏》楊紫飾)

今天,小火苗想和大家一起穿越歷史長河,見證這位最成功外交家、最具大德與大才的公主――文成公主的傳奇一生。

1.贊普求娶,被迫和親

縱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有著兩條主線:一條是戰爭史,另一條則是和親史。而文成公主就是和親公主中最為成功,成就最為卓越的一位。

文成公主原本並不是公主,她雖也是大唐宗室女,但並非大唐皇帝的親女兒,只是一位親王的女兒李氏。史書上說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薰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禮,品行高潔,是一位極好的女孩,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

當時在大唐的西面,也出現了一位英雄人物名為松贊幹布,他統一了藏族地區,成為了藏族的贊普,建立了吐蕃王朝。公元640年,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五千兩,珍玩數百,向唐朝求娶一位公主為妻。

最終唐太宗將李氏封為文成公主,送往吐蕃和親。此去一別,恐怕難有再歸之日;舉目無親,孤身前往一個與自己生活數年相差甚遠的地方,前路渺茫,又豈知心之歸處在何方?

更何況松贊幹布當時求娶公主可不是因為愛情,畢竟那個時候他可是沒有見過公主的,松贊幹布請求迎娶唐朝公主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因為他得知突厥、吐谷渾都能娶到唐朝公主,自認為吐蕃政權的國力和地位不次於二者,也要求唐朝給予吐蕃以與突厥、吐谷渾平等的政治地位,此舉是提升民族政治地位的需要。

在得知這一切時,文成公主沒有像以往那些和親女子一樣哭哭啼啼,自怨自艾,哀嘆往後悲慘的命運。她知道命運既已經無法改變,那麼不如迎頭出擊。於是,她主動承擔起和親使命,自此展開了一段入藏傳奇。

2.思念父母,造就傳說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裡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

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裡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後人稱之為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

這雖然只是個傳說,但卻道出了旅途的艱辛以及公主對故土親人的思念。是啊,誰會不思念自己的故鄉親友呢?而公主最終選擇不再回大唐,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這片嶄新的土地,她的情意就更為可貴了。

3.貢獻卓越,功績流傳

文成公主入藏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歷史故事,自然有其歷史意義。首先就是為吐蕃帶來了更多的財富和文學以及各種各樣新奇的物品。

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鑑》等書記載,文成公主帶來的陪嫁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鑑,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治病藥方100種,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帶著大量農業技術人員和各種穀物以及蕪菁種子等。

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了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曆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係。

同時文成公主本身也是一個為民著想,身先士卒的人,她與吐蕃人民一起遍尋吐蕃的每一片土地,結合大唐的先進知識,多次嘗試,成功利用吐蕃獨有的植物野茶花樹和狼毒草製造出了吐蕃紙,造福了吐蕃人民。

文成公主雖為一介弱女子,心中卻有著家國大義,民族情懷,有著百姓和天下,她的心胸是何等的開闊。她就是那天山上的白雪,純潔而又美好;她就是那風中的精靈,帶來了神奇的魔法,創造出美好的世界。她以一己之力換來了邊境數十年的和平,換來了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值得我們所有人欽佩。

小火苗想啊,我們大家應該永遠也不會忘記:有這麼一個姑娘,碧玉年華便遠離故土,承擔起連接兩族情誼的使命;有這麼一個姑娘,心懷大義,不辭辛勞,用自己的一生為百姓謀取了諸多福利,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神話。

不知大家對文成公主或本文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評論哦~小火苗期待收到大家的回覆。

――END――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楊紫:上央視熱播綜藝飾演文成公主,古裝造型驚豔臺詞功底超級好
    2020年12月20號晚上20:30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了《國家寶藏》第三季,其中由知名女演員楊紫出演的《法王洞文成公主像前世今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本次楊紫飾演的文成公主為了維繫唐蕃和平,千方百計地把大唐的造紙術教給了吐蕃,成為了一段佳話。
  • 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幹布?
    ——雨果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多猜測為江夏郡王李道宗女兒。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因戰功被封為任城王,他的女兒就生在任城。史書中沒有記載),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並於次年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 文成公主:嫁松贊幹布9年,守寡31年,晚年真的靠裝瘋賣傻苟活嗎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凡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 大唐公主出嫁到吐蕃後,唐與大食作戰,吐蕃偷襲造成了什麼後果?
    7世紀上半葉,吐蕃在其傑出的贊普松贊幹布領導下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今拉薩)。松贊幹布還制定了法律,建立起自己的官制、兵制,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同時,吐蕃在發展經濟上也取得重大成就,成為擁有40多萬兵員的強大政權。
  • 當代文成公主,源於愛情,終於大愛
    1972年,來自北京的漢族姑娘張廷芳沿著跟文成公主幾乎一樣的路線進藏,在這裡安家,教書半生。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張廷芳受邀成為法王洞文成公主像的守護者。1300年前,文成公主因為民族大義進藏,聯姻吐蕃,促進唐蕃友好。
  • 十三姨聊畫 | 考試題目全答對,松贊幹布終於娶到文成公主啦!
    十三姨聊畫 | 考試題目全答對,松贊幹布終於娶到文成公主啦!知識點1文成公主入藏使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 松贊幹布在娶文成公主前已有妻子,為何文成公主的地位還能如此高
    圖片: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劇照一、成為和親公主在影視劇中,如果哪個國家必須與別國和親,皇帝又捨不得讓自己女兒成為和親公主,或者自己沒有合適的女兒的話,就會從宗室當中尋一個女子,把她封為公主,再送去和親。影視劇之所以這樣演,可不是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就有很多讓宗室之女前去和親的例子,文成公主同樣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兒,而是宗氏之女。唐朝時期的吐蕃,也就是現在的西藏,哪怕是科技和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到了海拔極高的西藏後還會有很嚴重的高原反應,更別說在唐朝了。
  • 文成公主沒有子嗣?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聯姻非佳話,而是悲劇
    文成公主入藏遠嫁吐蕃,成了兩國和平的代表。但是,你知道嗎,但凡歷史上為了和親而犧牲自己愛情的人,最終都只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最後並不會幸福,文成公主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在遠嫁吐蕃以後的十幾年,松贊幹布就與世長辭,晚年裝瘋賣傻,只是想擺脫這種政治高壓罷了。
  • 林梅村 試論唐蕃古道
    內容提要:本文介紹了溝通唐都長安與印度名寺那蘭陀寺之間的唐蕃古道沿線的考古發現。全文共分四部分:一是藏族的形成及其與外界的交往;二、唐蕃古道的開闢;三、唐蕃會盟碑與《大唐天竺使出銘》;四、吐谷渾與青海都蘭吐蕃大墓。
  • 文成公主入藏給藏族帶去了文化,可她自己又得到了什麼呢
    貞觀八年(634),松贊幹布於內亂未平時,為謀求我中土大國支持,遂向太宗皇帝請婚,遭拒!未幾,再次求婚,亦未獲準!後來松贊幹布見軟的不行,來硬的了,他兵發鬆州(今四川松潘),被唐軍所敗,和親之議也就暫時擱淺了。貞觀十四年(640),松贊幹布以武力一統吐蕃,大亂之後急需大治,想要大治則更需借重我中土之力,遂陳兵邊境,再度遣使請婚,並將工匠、農書、文教、政體等方面的幫助列為嫁妝。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嗎?尺尊的真實地位如何?
    但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吐蕃軍隊經常侵擾大唐邊境,搶劫財物,屠殺邊民,要迫使與自己和親,李世民被松贊幹布搞得焦頭爛額,不勝其煩,最終為了一方安穩,便同意與之和親。而吐蕃在文成公主入藏前,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不深,在那裡沒有「妻」與「妾」的差別,松贊幹布有六位妻子,地位各有不同,但並不是只有一位正妻,他是多位妻子並存,不存在「妾」這一說法。
  • 松贊幹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個人,她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唐朝?
    在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的說法,但也許是「天妒紅顏」,這四位因美貌而得名的女子,下場都無一例外的悲涼。比如和親匈奴的王昭君,在匈奴單于死後,不僅不能返回家鄉,還被迫繼續給新繼位的單于之子為妻。而這種命運,幾乎是漢代和親公主共同的遭遇。相比於漢代,唐代的和親公主們的境況可能更加人性化。
  • 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到底有什麼特別的歷史意義?
    (說歷史的女人——第852期)提起大唐的和親公主,我們總是會想到文成公主,而忽視金城公主的存在。比起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對大唐發展有更突出的貢獻。她不被人想起,我覺得是因為金城公主沒有文成公主嫁得好。
  • 松贊幹布去世之後,文成公主為什麼不回中原呢?
    一提到文成公主,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布達拉宮,想到的都是和親。
  • 文成公主入藏40年,為何寧願為松贊幹布守寡30餘年而不回唐朝
    所謂和親,就是中原王朝將宗室之女遠嫁給周邊國家,以達到換取和平的目的,換言之是一種柔和的外交手段。一般只在中原王朝比較弱小時才會動用,但也有例外,即使中原王朝強大起來,也會利用和親來維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係,文成公主遠嫁入藏就是這種情況。
  • 金城公主:遠嫁吐蕃,雖不如文成公主名氣大,但為兩國邦交盡了力
    說到金城公主,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就是被寫進初中課本,但名氣不如文成公主的那位,之所以把她也算作李顯的女兒,是因為她算是名義上被李顯夫婦收養了,一直養在宮裡長大的。此時李顯的女兒們都已經嫁出去了,再加上又不能真將自己的女兒遠嫁,既是捨不得,也多少有種外邦人配不上大唐真正的金枝玉葉,侄女、外甥女封的公主嫁過去已是你們的福分的意思在裡面。當時的情況可能就是需要和吐蕃和親,而且養在宮裡的李奴奴也12歲了,條件也正好合適,所以就選定了她。
  • 趣談歷史上最美的公主是誰?歷代美麗公主的命運
    第二位:永泰公主死因謎  永泰公主,香魂依依;眾說紛紜,撲朔迷離。生於帝王之家,唐中宗李顯之女,武則天之孫女;喜榮華正好,年僅妙齡十之有七;恨無常早降,禍起蕭牆一命歸西。生之尊貴,葬之顯赫,死因神秘。  一說永泰公主被武則天處死。《新唐書·則天順聖武皇后紀》中說: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殺邵王重潤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
  • 憑一己之力養活公司?權志龍續約YG股票暴漲,IU給公司換樓
    不過他們卻憑一己之力,養活了整個公司。權志龍權志龍入伍前為YG創下了80%的純利潤,貢獻率佔YG全部的37%。身為版權富人,出道至今對YG的銷售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權志龍入伍期間,YG營業陸潤只有20億韓元,還發生了投資人撤資的事件,而其他投資人則處於觀望狀態。
  • 唐蕃古道上的金銀器和絲織品
    祿東贊這個人在吐蕃地位很高,掌握大權,文成公主入藏就是由他向大唐請婚、迎娶文成公主去吐蕃的。當時祿東贊奉命來唐王朝進貢,進貢了什麼呢?文獻記載禮品中有一件用黃金鑄成的鵝,「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屬於高大的酒器。到了唐高宗時期,公元657年,吐蕃又向唐王朝進貢,這次貢物中有一座「金城」,城上有獅子、象、駝、馬等動物形象。此外還有金甕、金頗羅等。唐中宗時期,吐蕃迎娶唐朝金城公主,又進貢了一批金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