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作者應像個雜貨店主| 寫作課

2021-02-20 當代

在我眼裡一個好的寫作者,就像個雜貨店主,無需大店面,無需高檔貨品,無需佔據繁華街市,只管開在尋常百姓家,煙火稠密處。消費者跨進小店門檻,可以兩腿泥,可以醉醺醺,可以哭啼啼,可以罵咧咧;可以抽著劣質煙,可以剔著牙,可以嚼著最後一口飯,可以大聲和誰打著電話;可以用他們粗糙的手,隨意觸摸你貨架上的東西,對著油鹽醬醋、菸酒糖茶、肥皂毛巾、碗盤杯盞、牙膏牙刷、鞋墊手套等等,嘟嘟囔囔,挑挑揀揀。他們拎走的是生計,留到你店裡的是泥、菸蒂、酒氣甚至臭屁。貨架的東西可以被他們翻亂,一瓶醬油可以留有五六個人的指紋;而你擺在門口的花盆,也許會被顧客領來的冒失的狗給打翻;你櫃檯上的秤盤,也許會匍匐著顧客的衣袖攜來的一條毛毛蟲。所以生意好的雜貨店,每天都要重新歸置一下貨架,補充貨品,然後在熄燈時分,傾情打掃一遍店面,等待迎接另一個苦辣酸甜的日子。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有這樣一爿心靈世界的小雜貨店。最初開張的時候,它也許沒什麼人氣,但你捧出的「貨品」,因為樸實,因為天然,因為是潮流之外的耐用產品,消費者得到的是乾貨,所以漸漸成了氣候。很多作家的早期作品,正因薰染了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以樸素為天籟,所呈現的作品也就有筋有骨,活色生香,廣受歡迎。可當你腰包鼓了,顧客多了之後,容易被成功和利益衝昏了頭腦,將店改弦更張,另作他用;或是為了更上層樓,給血液「注水」,盲目擴大店面;更有甚者,以為自己會是文學天地的巴菲特,冒險開分店。要知道富麗堂皇的店面,往往是偽貴族的秀場;而所有的分店,都是主流之下的支流,乾涸風險最大。所以有的作家驚豔亮相後,以探索之名,背離初衷,妄自求大,把自己做成一鍋夾生飯。寫作有野心是對的,但將自己束之高閣的「野心」,離地三千丈,難免缺氧,讓作品變得生硬。所以對寫作者來說,不要妄想著做大富豪,做個小店主,其文學疆域一樣遼闊。也就是說,文學格局的大小,絕不以店的規模來論斷。

其實一個小雜貨店,能贏得持久人心的就是個「真」字。作品的「真」和貨品的「真」一樣,是人體的熱血造就的,帶著經營者的體溫和性情,所以一個作家最不可少的,就是造血功能。它強,則作品飽滿結實,氣象萬千;它衰竭,作品就會渙散,失去魂魄。

而一個作家的「熱血」又是什麼呢?是你對世界的好奇心?對歷史無盡的探索欲?對現實的敏銳洞察力?對萬事萬物的悲憫情懷?對江河與日月的敬畏之心?對高貴靈魂永懷的敬意?對卑微生靈的體恤關愛?對束縛自己的枷鎖勇於說不?對一切醜惡敢於拍案?對肉麻的歌頌能常懷警惕之心?對自己的足跡,能夠清醒承認哪一步是踉蹌的?對別人的成果,能夠發現其中哪怕一絲絲你不具備的優點?對歷史裂隙處和現實泥淖中,那一張張扭曲的臉孔,能夠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眼淚?對五味雜陳的生活,能夠做一個公允的見證人和記錄者?等等等等。它們似乎讓「熱血」具有飽和度,但又不絕對。因為寫作的絢麗之境,可以是繁華落盡的蒼涼,也可以是萬籟俱寂的虛無。但這一切的出發地,都是那爿小店。

我喜歡託爾斯泰和巴爾扎克的寫作。其實託爾斯泰從出身上,是可以做金碧輝煌的宮殿的殿主的,但他的志趣更喜歡小雜貨店。作為法國小說之父的巴爾扎克,他從一個小小的窗口,望見了大千世界,用筆打造了一隻他文學海洋的航空母艦,所向披靡。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蒲寧、福克納、亨利·勞森、魯迅、沈從文等等,都是以小博大的高手。出入這些作家雜貨店的,是內心備受煎熬的貴族,是失敗的革命者,是破落地主,是讓人滿懷同情的寡婦和妓女,是蒙冤的囚犯,是放高利貸的嗜血者,是小公務員、農民、淘金工、酒鬼、擺渡人等等。這些人物背後,是戰爭的硝煙,腐敗的權力場,貪婪而愚昧的社會,囚禁人性的牢籠,以及人間無處不在的泥濘。而為人物提供呼吸的,是他們背後的森林草原,是溪流湖泊,是鵝毛大雪和綿綿細雨,是輕輕陽光和溶溶月色。

當然還有一類作家,也是這種寫作的成功範例。喬伊斯、卡爾維諾、愛倫坡、加繆、卡夫卡、馬爾克斯、薩拉馬戈等等,他們從誇張中看合理,從怪誕中洞悉人類的荒誕劇,也極為偉大。我相信他們身上洋溢著叛逆的熱血,不然不會實現藝術的飛升。

我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寫作,在創作路上走了快四十年了。我守著的小雜貨店,紮根凍土,面向熟悉的城市鄉村、山巒田野、江河日月、動物植物。出入我小店的,也多是我熟悉的人物。經營近四十年的小店,如果還有一點人氣,仰賴的是我所提供的貨品,沒有摻假。當然沒有摻假的貨品,也未必都是上品,但至少是心血之作。

一個作家在文學的海洋中徜徉近四十年,也會有彷徨之時,懈怠之時。而一個小店歷經風霜雨雪侵蝕,也許房梁承重力減弱了,窗口歪斜了,門口下沉了,地面凹陷了,那麼你要及時修葺,以對歷史更透徹的回溯,對現實更深入的體察,對未來更廣闊的遐思,以及對審美不懈的追求,不讓它扭曲變形甚至坍塌。還有,在一個店裡待久了,是否會變得木訥遲鈍、僵化保守?所以更要開窗透氣,看看日新月異的大千世界,捕捉它的脈搏,你才能與出入的人物無隔閡對話,與他們的歡笑共融,也與他們的嘆息合拍。還有你開的一爿小店,也許會遭到無賴的撒潑,遭遇到莫名的棍棒,當你無比委屈時,只要想想這人也許在冷雨中一路走來,腳上也有自己的荊棘,你便能夠憐惜地遞上一杯熱茶。因為沒有誰家的店,會是被惡人砸了招牌而倒閉的。大河依然滔滔奔流,高空的雲雀也依然歌唱!

一個作家的「身體」失去了「熱血」,還剩下什麼呢?也許剩下的是一層乾澀的皮,還妄想著做月亮的彩衣;也許剩下的是一雙空洞的眼睛,還貪戀世俗的狂歡;也許剩下的是凸起的青筋,還想冒充雷電劈向烏雲;也許剩下的是雙瘦骨嶙峋的手,還做著捧起金碗的黃粱夢;也許剩下的是喪失了語言功能的嘴,還憧憬著浮泛的情話。當然如果一個作家在藝術上向死而生,有大覺悟,也會絕境逢生,給自己打入強心劑,演繹文學傳奇。如同福克納的《紀念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那乾枯的屍體旁的一縷「長長的鐵灰色頭髮」,在腐敗的氣息中,告訴我們歲月和婚姻的真相,告訴我們愛情的相守,有多掙扎和艱難!

哦,當一個作家喪失了「熱血」,還可能變成一個耽於說俏皮話的饒舌者,對什麼都敢張大嘴巴評頭品足,再沒有馳騁於創作疆場的霸氣,成為一個只會寫創作談的傢伙,所以我還是少說多做,趕緊打住吧——俺家的雜貨店也來人了。

本期微信編輯:lyj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遲子建:寫作過程是生命的過程 生命的過程印在文字裡
    從1983年開始寫作,到今年,遲子建整整寫了30個春秋,出版80餘部單行本,共計五百餘萬字。近來,她又新出版了小說集《黃雞白酒》,即將問世的還有新作《晚安玫瑰》。遲子建:的確,你提到的這幾位作家當時都是魯院第一期研究生班的學員。那時我們開設了一些專題課程,都是與文學有關的。我記得那時還學過一段時間英語,很初級的,但大家興趣不高,這門課後來就不了了之。當時同學中只要有人有重要作品發表,我們都會互相傳看,文學氣氛很濃。那時大家都愛談文學,不像現在,大家對文學都不屑談了。
  • 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在溫頒獎 馮驥才、遲子建等獲獎
    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寧肯、朱山坡、哲貴獲「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頒獎典禮上,《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致辭。施戰軍在致辭中表示:這個獎坐落在林斤瀾先生的家鄉溫州,已經是第十個年頭。十年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近30位評委評出的25位獲獎作家,構成了我國短篇小說最強大的矩陣。
  • 遲子建《煙火漫捲》:獻給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
    常將視野放諸額爾古納河、偽滿洲國等宏大題材的遲子建,也常在一個個普通的家族或者家庭故事之間流連。在繼講述了雪域北疆龍盞鎮上三個家族悲歡離合故事的《群山之巔》以後,2019年4月,遲子建執筆開始寫作《煙火漫捲》這部關注哈爾濱城市景觀與其中生活的都市百姓的作品,於同年的歲末寫就,並於最近推出。
  • 遲子建:我覺得在文學上還可以壓榨自己
    當然也不只是劉建國,總得說來,小說裡幾乎每個人物都各有各的身世秘密,他們的一段段往事都像是聯結著一個個秘密,這可以說是一部勘探人性秘密的小說。你這麼寫,除了故事本身的需要,大概還和你對人生和人性的觀感有關吧。遲子建:沒有劉建國,這個故事不可能成立。所以確定了寫這部以哈爾濱為背景的長篇後,劉建國和故事應該是同時出現的。而我找到的切入點,就是這種「愛心護送」的救護車。
  • 遲子建的《鬼魅丹青》:悲劇性格,註定了3個女人的愛情悲劇
    小說內容的講述是從拉林小城銀樹大街西側花燭巷盡頭,一家名為霞布的布店寫起,小店的店主卓霞以及和她有聯繫的一群人互相糾葛的情感故事。讓人在行雲流水般的文字中遊走,餘味無窮01、卓霞的2次婚姻和1個已婚男人的不倫愛情。她敢愛敢恨的性格,活出了自我。
  • 遲子建丨我的筆和我的腳,都是有根的
    寫作《偽滿洲國》的時候,我做的筆記太多太多了。我上高中的時候地理成績並不很好,但在寫作長篇小說的時候是一個好的地圖學家、一個田野考察者,我會繪製一幅小說地圖。實際上作家有的時候也真像一個田野考察者,再把從資料中獲得的,和實地體驗得來的都融匯在一起。
  • 如何設計、講好一堂英語寫作課?
    明老師說 作為英語教師,如何設計一堂好的寫作課?又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掌握英語寫作?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寫作技巧呢?
  • 遲子建:白雪與烏鴉,微光與生機
    小說共22章,前半部分的章節,每章帶出一個或若干個人物,有時則是一個關鍵物象或意境。比如小說第一章「出青」,帶出了王春申這一貫穿小說始末的人物。他為人和善但膽小怯懦,因妻子吳芬無法生育而被迫納醜女金蘭為妾,可是妻妾不和,家中是無休止的爭吵,無望的生活銷蝕了他對家庭的熱情,於是放棄對三鋪炕客棧的掌控權,帶著心愛的黑馬出去拉車,用早出晚歸來逃避面對現實。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股神」巴菲特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發起了一個「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活動,一頓飯的價格甚至可以拍賣到上千萬。而巴菲特會跟所有與他共進午餐的人講:在財富裡面,最重要的不是現在這一筆賺多少錢,而是複利效應。
  • 李笑來寫作課第一節課
    關於寫作,從小到現在,我也學過很多這方面的知識,不管是在學校裡,還是在書本裡,關於寫作的知識都大同小異。可是李笑來的這一節課裡關於寫作的知識,對於我來說確實是首次聽過。關鍵是聽了之後會突然有頓悟:確實是這樣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 你知道遲子建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你知道遲子建的文學作品有哪些?遲子建,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進她的文學中。農村的故事看起來很平凡,但也蘊含人生哲理,作者如畫的筆觸中,引人深思。《額爾古納河右岸》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口吻,講述了一個弱小民族頑強的抗爭和優美的愛情。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
  • ZAKKA: 雜貨裡的生活美學
    [坐標: 思明區思明南路402號之14/16店面]對於多數廈門本地人來說,Zakka是個小店,但是又不僅僅是家普通的,售賣日雜產品的店鋪。因為一旦你來到這裡,你定會收穫很多奇特的好玩意。這家位於思明南路的ZAKKA雜貨,形象具體地解釋了這個詞的意義;這裡既有西洋藝術品,又有中式古董,涵蓋所有衣食住行等民生物品。
  • 米茶的十二堂寫作課|7月-9月
    ——畢卡索日期:7.6-9.28(三個月)時間:每周三晚上20:30-22:30地點:QQ群視頻小班制,限20人●這是一門什麼樣的寫作課這是一門學吃米喝茶的寫作課,所以叫米茶寫作課。哈,和你開個玩笑。是否有農藥殘留?是何時加工出來的?營養價值怎樣?怎樣才是好米?怎麼吃米才能留住營養?你能區分稻穀、糙米、胚芽米、白米之間的不同嗎?由米聯想到我們隨時隨地都會見到的文字,像公交地鐵站、電梯裡、小區門口的廣告,飯館的店招菜單,超市的商品包裝,有時我們也會寫寫東西,像微信朋友圈,工作郵件,求職簡歷,活動文案,但我們可曾和寫作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 秋葉寫作第五課 結構式寫作
    結構化寫作方法,可以理解為寫作的框架。想想當你發現一個話題,而你有10種寫作框架可以選擇,框架含有好的寫作套路,只要你慢慢堅持下來,用寫作習慣去戰勝你的情緒。結構式寫作:用熟練的習慣戰勝情緒。日記體固定格式:比較統一的開頭,比較統一的寫作碎碎念。讓自己有一個記錄的窗口,一個抒發情緒的窗口,有個結束,這就是日記體寫作。
  • 科技論文寫作過程應重視的兩個問題
    在達晉編譯看來,科技論文的寫作其實就是將科學研究提煉、總結形成文字的過程,因此,在科技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應重視以下兩個問題。一、科技論文寫作必須與科研過程緊密相連。科研過程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研究者根據前期的初步試驗、文獻調研或自身的經驗確定科學問題,並對這一科學問題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有較清晰的認識。
  • 寫作課|如何從一個「點」設計出完整而精彩的故事?
    為什麼那些大作家,像託爾斯泰,像福樓拜,他們寫筆下的人物會把自己寫哭,寫到不忍心寫下去,而還是要寫?因為故事到了後期,人物都是自己在走,作者是無能為力改變他走向的。這種無能為力是好事,是絕佳的寫作狀態。
  • 心靈寫作:你的藝術天分就像個孩子
    創意寫作指南主要有兩大類型,基本上與這兩種寫作觀一致:一是「靈感類」寫作指南;二是實踐操作類寫作指南。不管是哪種情況,指南中都會涉及不同的自動寫作技巧。有趣的是,「靈感類」寫作指南提供的方法,往往用來解決完美主義者潛在的心理問題,而實操性寫作指南常常被當作一種接近繆斯的方式(在我們這個後弗洛伊德時代,則稱之為無意識方式)。
  • 《藍獅子寫作課》:吳曉波教你寫文案(合集)| 馮志林
    日更第 2 年 / 每天一篇第 548篇作者 l 馮志林來源金句文案(ID:fengshaoye30)春節期間,為你精讀文案書籍,提取有關文案寫作的知識,以下是第19本——《藍獅子寫作課:如何進行財經創作》:
  • 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的基本步驟
    在醫刊彙編譯看來,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八個步驟,即:確定選題,收集資料,擬定提綱,撰寫初稿,反覆修改,審閱定稿,定向投稿,諮詢稿件處理情況。當然,這八個步驟的先後順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有了一個大概的寫作意圖後,可以先確定選題,再收集資料、擬定提綱,也可以先收集資料,再確定選題、擬定提綱。對於這八個步驟,以下做簡要說明。一、確定選題。也就是確定打算要寫的論文究竟準備要研究、探討什麼學術問題,然後給它擬定一個文章題名。
  •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來自英國金牌編輯的寫作建議與忠告
    愛麗斯·馬蒂森在她的《寫作課》一書中說:「一部好作品,像一隻高飛的風箏,風與線,張弛有度,情與理,收放自如。」寫作有方法,古今中外的大師們關於寫作的方法論從來沒有吝嗇過,只要你想學習,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好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