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粵|今日夏至:防暑防曬防寒涼,穿衣飲食tips都在這了

2020-12-26 瀟湘晨報

2020年6月21日05點43分,太陽到達黃經90°時,我們將迎來夏至節氣。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我國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14小時左右。據《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我國古人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意為鹿角脫落,雄蟬鼓翅而鳴,一種名為「半夏」野生藥草開始生長。

21日,廣東大部晴間多雲,大部分市縣有(雷)陣雨。最高氣溫:南部沿海:30~32℃,其餘大部分市縣33~35℃,中北部的部分市縣有35℃左右高溫。

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攝

夏至時節已入盛夏,暑熱較盛,日曬較強,日間外出勞作活動容易中暑曬傷。

但是天氣越熱人們就越愛趨涼避暑,而貪涼過度又易損傷人體陽氣,引發感冒、咳嗽、胃腸不適、關節疼痛等疾病。

因此,夏至時期調理養生的重點是防暑降溫,護膚防曬,同時避免過度寒涼,以防寒證叢生。

《黃帝內經》云:「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說明夏至之後氣溫更高,氣候更熱,常呈暑熱高溫之勢,戶外工作應謹防中暑。

中暑的主要誘因是外界的高溫環境。

人體在高溫環境下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機體的熱平衡受到破壞,二是出汗過多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常見的中暑症狀是頭暈、噁心、胸悶、心慌、口渴、乏力、四肢發麻等;如未得到及時處理,則會進一步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重症;嚴重者還可出現高熱、意識恍惚、休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南方日報記者 胡國球 攝

夏至時節安排室外工作或體育鍛鍊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特別是中午時分暑熱更重,應儘量避免外出,以防高溫中暑。

戶外工作者尤其注意防暑降溫,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可採取以下措施:

1.迅速撤離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

2.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如頭部冰敷,全身用溼涼毛巾擦拭,或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

3.及時補充水分,可適量飲用淡鹽水及其他清涼飲料。

4.服用治療中暑的藥物,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等。

5.如果出現虛脫、意識障礙等中暑重症,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夏至期間光照強烈,紫外線容易損傷人體皮膚,引起皮膚灼傷、色斑、紅疹等病變,過度照射還會引發皮膚癌,因此夏日外出要格外注意護膚防曬。

使用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是外出防曬的常用措施。其實,選擇合適的衣服也同樣重要。

在炎熱的夏季,穿著深色衣服比白色衣服更能防曬。

南方日報記者 錢文攀 攝

雖然深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熱多,但只要衣著寬鬆,吸收的熱量可以成為衣服內空氣對流的動力,就像夏季午後,地面受熱容易形成局部對流甚至帶來雷陣雨一樣,衣服內的空氣對流,也可將皮膚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熱量帶走,人體自然感覺涼爽。

淺色衣服在隔絕紫外線的作用上不如深色衣服,特別是那些白得耀眼的衣物,常常含有螢光增白劑,它會將紫外線反射到人們的臉部,加速黑色素沉澱。紅色、藏青色、黑色等深色衣服是較為理想的防曬服色。

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攝

在衣服的材質方面,亞麻、大麻等麻質衣物的防曬效果最好,可作為防曬衣著的首選。

滌綸化纖的衣服防曬效果也好,但皮膚的舒適度較差。

而人們平時常穿的棉質衣服,在防紫外線方面則略遜一疇。不過棉質衣服在吸汗透氣、乾爽舒適方面存在優勢,只要尺寸寬鬆,仍可作為夏季防曬衣物的選擇之一。

因此,選擇一身乾爽、寬鬆的深色衣服可以幫你度過炎炎的夏日。

夏至陽盛,暑熱較重,出汗較多,日常飲食可適當進食清涼瓜果、湯水、涼茶以消暑清熱,解渴除煩。

在夏季眾多的時令瓜果中,西瓜是首選的消暑水果。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西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通利小便功效。

其瓜皮又名西瓜翠衣,性味甘涼,煎水煲湯飲用,可治暑熱煩渴、水腫溼困。

另外,冬瓜也是夏季消暑的常吃瓜果。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除煩止渴、祛溼解暑功效。

其瓜皮也能利水,瓜仁清熱化痰,均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冬瓜、薏仁、扁豆煲湯是夏日消暑利溼的常用湯水。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另還有綠豆湯,也是人們夏日消暑的喜愛飲品。

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消暑、利水、解毒功效,尤其清熱解毒之力較強,對熱毒內阻,瘡瘍癰腫效果較好。

至於涼茶方面,推薦廣東人常飲的五花茶。

五花茶是廣東傳統涼茶之一,由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組成,此五花葯性寒涼,合而煎服有清熱解毒、消暑去溼功效,其清熱下火之力較綠豆湯更強,不適宜長期飲用。

南方日報記者 石磊 攝

其實大多數的瓜果及綠色蔬菜性質都偏寒涼,如黃瓜、絲瓜、苦瓜、香蕉、蘋果、梨、甘蔗、西紅柿、萵苣、茄子、菠菜、莧菜、芹菜、空心菜等,在暑熱天氣經常食用均有清熱祛暑效果。

但是荔枝、龍眼、榴槤、櫻桃等熱性水果則應少吃,以免助熱生火加重暑熱困阻。

夏至時節正值盛夏,此時氣候炎熱,陽盛於外,人體陽氣走於肌表,人們常感身熱難耐。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至養生就應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切勿貪涼過度。

一旦陽氣受損,陽虛生寒,則會引發各種寒證痛證。夏季傷陽,無以溫養,冬季來時機體抗寒無力,手足不溫,將會更加怕冷。《黃帝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南方日報記者 王良珏 攝

夏至時期暑熱較重,人們喜歡趨涼避暑,如空調製冷、飲冷吃冰等,多又引起陽氣損傷。

夏日養生如何把握好尺度,既能消暑而不傷陽,又能降溫而不生寒呢?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空調製冷溫度不宜低於26℃,或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以免溫度過低、溫差過大損傷體表衛陽。

2.避免空調風口直吹頭背(人體陽位),以免風寒襲陽直損陽氣。

3.避免大量進食冷飲、雪糕等冰冷食品,以免寒涼直中損傷脾陽。

4.進食西瓜、冬瓜、綠豆湯等寒性瓜果、湯水時儘量避免冰鎮而吃,以免寒上加寒重傷脾陽。

5.服食清熱降火、消暑降溫的涼茶、湯水時應適可而止,以免下火過度傷人陽氣。

6.飲冷吃冰後胃腸不適,可適當喝點薑湯、熱茶以溫中散寒,扶陽暖胃。

7.空調受寒,手足不溫可適當增加活動,最好有微微汗出,以昇陽助氣,發汗祛寒,促進氣血流通。

8.避免炎熱高溫下運動勞作,既防中暑,也防汗出太多,氣隨汗洩而損陽傷陰。

銀菊飲

材料: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

製法:金銀花、菊花放茶缸內,沸水衝泡10分鐘,加糖調味,放溫飲用。

功效:消暑清熱解毒。適合暑熱天氣,目赤咽痛,口腔潰瘍之人飲用。

綠豆瓜皮粥

材料:綠豆100克,西瓜皮500克,白米150克。

製法:西瓜皮洗淨切塊,綠豆洗淨浸泡1小時,白米淘洗乾淨,在煲中加水2500ml,先煮綠豆至裂開,然後加入西瓜皮、白米,適時攪拌,煮至粥成,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溼。適合暑溼困阻,舌苔厚膩,皮膚瘡癢之人食用。

消暑防曬湯

材料:西紅柿200克,胡蘿蔔200克。

製法:胡蘿蔔洗淨去皮切粒,西紅柿洗淨切塊。熱鍋,加油少許,倒入胡蘿蔔略炒,然後加水適量,放入西紅柿,大火煮開至熟透後關火,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生津,消暑防曬,益肝明目。適合暑熱天氣,戶外工作之人食用。

夏枯木棉脊骨湯

材料:夏枯草30克,幹木棉花30克,扁豆20克,陳皮5克,蜜棗3枚,生薑2片,豬脊骨500克。

製法:上述材料洗淨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溼,消暑解毒。適合暑溼困阻,煩熱難眠,目赤尿黃之人食用。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 成傑輝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019夏至節氣祝福語
    導語:夏至之後,天氣將會越來越熱,尤其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我國開始進入最炎熱的三伏天,一定要多多注意防暑降溫。
  • 夏至後外出要謹記防暑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夏至以後,立秋以前,暑熱為盛,在高溫天氣下,人很容易中暑。
  • 夏至養生喝這兩種湯,降火祛溼!
    今日,迎來夏至節氣,夏至預示著盛夏的開始。過了今天,一年中最熱、雨量最大的時期就到了。夏至是晝夜變化的界限,這一天北半球各地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將走「回頭路」,北半球的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時節,氣候炎熱,需更加注重養生與保健!
  • 2020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時間
    2020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日期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此時節,荷花別樣紅,蟬鳴聲聲響。
  • 【防暑降溫】防暑降溫全攻略
    3、出門注意防曬。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過盛又是誘發4、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5、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 今日夏至丨想你的夜漸漸變長
    今日夏至丨想你的夜漸漸變長 應知應會
  • 微信夏至節氣快樂動圖表情包,發朋友圈的夏至早安句子
    歲月拈花,淡看浮華,夏至更添幾分嬌豔。又到夏至,願你清涼舒爽,幸福一夏!2.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情,聽聽別人的奉勸,也有好處,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但是,化解矛盾主要靠自己。相信你自己,大千世界,總有屬於你的角落。要相信自己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著,總有一天會帶著驕傲的翅膀回來。夏至早安!
  • 河北稱霸全國高溫排行榜 這份防暑防曬防病秘籍快收好!
    夏季天氣越來越熱,如何防暑防曬,防病養生?希望下面這份防暑秘籍能幫到你。6月3日中午13時,「全副武裝」的市民們騎行在石家莊市中山東路上。遮陽傘必須是防UV的,且不要選擇晴雨兩用的傘,因為傘的防曬大多依靠防曬塗層,如果再做雨傘往往容易把防曬塗層衝刷掉,起不到防曬效果。>>某些食物有助於防曬西瓜、番石榴、葡萄柚和西紅柿等富含番茄紅素的水果蔬菜,都有助於防曬。西紅柿熟吃,番茄紅素攝入量更大。
  • 今日夏至,吃入伏涼麵
    一到夏至節氣,就意味著暑氣襲來,為了清洩暑熱,是時候大啖涼麵了。北方一直都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在夏至這一天,很多北方人家是要聚在一起吃涼麵條的,也就是過水麵。講究些的,還會編一個精緻的笊籬,用來撈麵吃。
  • 夏至節氣吃什麼養胃 夏至飲食養生要點
    夏至養生可是很重要的,因為夏至到了很快就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可是相當熱的階段。想要在炎熱的天氣中,健康度過不生病的話,需要想法子注意飲食。因為人們需要從飲食攝入營養,滋養身體。因此,快來看看夏至養生要知道的飲食要點,一點都不能落下。
  • 2020夏至快樂早安祝福圖片,最美暖心的夏至問候句子
    2.夏至不請自來,生活別樣精彩渲染雲彩的裳,悠閒一路滿載解開心中的結,快樂就會盛開撐起綠蔭小傘,不怕太陽直曬風扇轉得挺歡,吹跑悶熱不快邁開輕鬆步伐,走出自我風採還有我的問候,願你喜笑顏開!早安~3.蟬鳴聲聲不間斷,稻花香裡說豐年。花開半夏,滿園鮮豔。花開花落,風輕雲淡。今日,夏至,已至。
  • 自然陽光給出4大實用防暑tips
    炎炎夏日,大家在盡享激情,暢玩之時,也要注意防暑哦。前幾天,全民偶像林俊傑在襄陽舉辦演唱會,奈何天氣太熱,導致JJ在表演過程中頻頻擦汗,但是面對粉絲的熱情,JJ不想讓粉絲失望,故堅稱不熱。可是表演到一半的時候,JJ突然呼吸困難,頭暈目眩,出現了中暑症狀。粉絲紛紛呼籲:心疼JJ,要好好休息。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在最熱的夏季中,伏天又是最熱的時候。伏天在農業曆法又是怎樣的來確定的呢?這是我國古代人的智慧的結晶,是依據農曆曆法來確定的。農曆曆法是古人依據月球繞著地球轉動,產生的一些客觀規律來決定的。
  • 今日大暑「炎」值爆表,做到這個字就能樂不思「暑」|談天說粵
    >我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來了,大暑養生攻略請收好↓↓↓大暑高溫,酷熱難耐防暑措施必須做好!
  • 穿衣tips百科全書
    穿衣tips百科全書我來拯救你們了!tips無限量大放送馬上開啟!添兩個小夾子保證你去蹦迪都跳不掉!,無論你是360度還是720度旋轉都不怕帽子忽然不翼而飛啦!tips就放送到這裡啦!
  • 夏至: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今日起,「有禮有節」將按節氣順序陸續刊載趙學敏的相關作品,以飱讀者。本期主題為二十四節氣之十夏至。  2、飲食清淡多吃點「苦」  炎熱季節飲食應清淡為宜,早晚喝點粥,可以生津止渴,補養身體。同時,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享用;除了飲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溼、清涼解暑、促進食慾等作用,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 夏至已至 專家提醒要從飲食起居各方面進行養生保健
    半島記者 齊娟6月21日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提醒市民,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天氣炎熱而生機旺盛,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暢旺起來。養生要順應時節,從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養生保健。
  • 夏天來了,盤點我們用過的防曬防暑物件
    現在的太陽傘幾乎都是晴雨兩用,骨架輕便小巧,還能阻擋一些熱量,是款夏日防曬好手。太陽傘雖好,但僅限於走路時用,騎自行車就不太方便了。別著急,騎自行車有全套的防曬護具~防曬衣很多不透氣,穿上熱的很;一體化的防曬護具,容易把頭髮壓扁;掛在耳朵上的防曬,套進頭時,丸子頭容易被弄亂;而且戴上這兩個全副武裝,走在路上總會被行人觀望。
  • 換季功課把防曬穿衣防疫都說清了
    4月27日,中國天氣網發布了「全國光腿預警地圖」,來看看你家的穿衣指數。「夏裝+光腿出行「地區華南南部、華北東部、黃淮大部地區氣溫能達到30℃以上,局地甚至會突破35℃,夏裝出行無壓力,外出需注意防暑降溫。
  • 夏至節氣,記得吃它,既營養又有寓意,涼爽開胃,清涼一整夏
    一年一度的夏至節氣又到了,中國人講究應季而食,到什麼季節吃什麼,夏至的飲食文化各有特色,其中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按照習俗,在燥熱的盛夏吃一碗代表性的夏至涼麵最應景不過了!一是為了取一個好彩頭,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