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白雲區擺茅村千畝獼猴桃基地豐收在即!預計今年年產100餘萬斤

2020-12-21 貴陽網

貴陽網訊 連片的山坡上T型水泥架整齊排開,藤蔓綠葉覆蓋架身滿眼綠意青翠,棕褐色、毛茸茸的獼猴桃已沉甸甸地掛滿枝頭,長勢良好、豐收在望……8月14日,記者在貴陽白雲區麥架鎮擺茅村獼猴桃基地看到以上場景。作為白雲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四子微園」創建項目之一,麥架鎮擺茅村1100餘畝獼猴桃即將於9月中旬豐收上市,預計今年年產100餘萬斤,目前正在尋覓銷路。

據了解,麥架鎮擺茅村獼猴桃種植基地佔地1100餘畝,於2013年由本村返鄉農民工宋軍牽頭流轉300餘畝土地發展建設。近年來,白雲區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開展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發展「四子微園」(菜籃子、果盤子、花盆子、茶園子、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微茶園)產業建設,擺茅村也在白雲區、麥架鎮等各級各部門的支持指導下,成立了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壯大獼猴桃基地發展「果盤子」產業,基地從最初的300畝擴建至1100餘畝,共有70多戶村民入股參與,每年可解決5000餘人次用工,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目前,該基地正在創建白雲區「四子微園」示範園區。

擺茅村獼猴桃種植基地負責人宋軍正在檢查果子情況。

據獼猴桃種植基地負責人宋軍介紹,基地項目採取「公司+合作社」模式運營,公司負責技術、管理、銷售等。「項目是和修文農投公司合作,採取可溯源、精細化管理,公司派出專業技服人員到基地開展管理指導,肥料使用、除草修枝情況等各項農事活動都嚴格按照標準規定進行管控。每年8月底進行重金屬、藥殘等檢測,指標符合相關標準才能銷售。」宋軍介紹說,2017年起陸續初產掛果,2019年進入盛果期,去年年產獼猴桃60餘萬斤全部銷售一空,還曾出口德國等地。

今年預計獼猴桃產量將達100餘萬斤,一級果、二級果可佔到80%以上。「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銷售渠道受阻,目前我們只接到了5萬斤的訂單。現在我們正在積極對接聯繫,希望能爭取在9月中旬採摘上市之前,聯繫到商超、企業等幫助解決銷路問題。面向市民家庭,我們還籌備了買獼猴桃贈獼猴桃酒的「買贈」採摘體驗活動,歡迎屆時市民到我們擺茅村來入園採摘。」宋軍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文圖)

編輯:宋德政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

相關焦點

  • 貴陽白雲區「蓬萊仙界」再升級
    俯瞰蓬萊仙界景區蓬萊仙界地處白雲區牛場布依族鄉蓬萊村,距貴陽市區10餘公裡,周邊公共運輸發達。盛夏時節,這裡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精品果園、神農莊園、荷塘月色等景點遊人如織,由此帶動周邊村民辦起了農家樂,吃起了「旅遊飯」。
  • 麻陽楠木橋村千畝獼猴桃花開 紅心黃心藍心夏天任你pick!
    獼猴桃果園。獼猴桃花。花開正盛。貧困戶在基地為獼猴桃人工授粉。村支書譚澤勇與基地技術指導員交流授粉事宜。四月,湖南省麻陽縣譚家寨鄉楠木橋村千畝獼猴桃花開正盛。天氣晴好,乳白淺黃的小花簇擁著,繁星般綴在果架。果架下,村民忙碌穿梭,正抓緊時間進行人工授粉。獼猴桃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這個基地種植有3個不同的獼猴桃品種,除了常見的黃心、紅心,還有藍心獼猴桃,其中藍心較另外兩品種更香。
  • 貴陽白雲區沙文鎮蒙臺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力鄉村振興一瞥
    7月1日一大早,五十歲出頭的白雲區沙文鎮蒙臺村村民陳萬友就出門準備「上班」去。他上班的這個地方離他家步行也就十來分鐘,是蒙臺村蘋果桃生態種植基地。今年由於疫情關係,陳萬友沒有出門打工,從4月份開始到基地來做工,負責400餘畝基地近5000棵果樹的日常管護。
  • 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海水稻再獲豐收
    11月23日,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今年第二期海水稻開始收割,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一片忙碌豐收的景象。 海水稻喜獲豐收。一大早,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便在稻田旁整裝待發。2019年,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茅嶺鎮崬軍村開始在閒置丟荒多年的草坡鹽鹼地試種海水稻,今年是該村第二年種植收穫。崬軍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臣一直守在收割現場,看著一包包稻穀越堆越高,他非常高興和自豪:「今年我們村種植海水稻150畝,完成集體經濟5萬元目標的同時,還增收了6萬元集體經濟!
  • 貴陽修文縣灑坪鎮蜈蚣橋村:2500畝「蜈蚣橋蜜李」喜獲豐收
    貴頭條訊近日,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蜈蚣橋村2500畝「蜈蚣橋蜜李」喜獲豐收,上百萬斤果實密密麻麻綴滿枝頭,等待著八方遊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村民正在採摘蜜李在蜈蚣坡奢香古驛道旁,果實壓彎了的枝丫與附近農家青瓦白牆的嶄新小康房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獨特的田園畫卷,讓人領略到豐收的喜悅與富美鄉村的甜蜜氣息。果園裡,果農們帶著背簍、竹籃忙著採摘果實。摘下的果實或送往市場,或直接賣給前來遊山玩水的市民和遊客。
  • 陝西獼猴桃「東擴南移」 科技加持效果棒!
    2019年獼猴桃面積達到93.68萬畝,產量達到107.24萬噸,在全國乃至世界獼猴桃生產格局中佔據重要位置。 今年我省獼猴桃又是一個豐收年,總產預計達到120萬噸以上。
  • 龍山縣洛塔鄉千畝錐慄喜豐收
    龍山縣洛塔鄉千畝錐慄喜豐收 2020-10-12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是一年豐收季 三秦各地鬧歡騰
    據了解,芝川鎮富村漁業養殖基地有效養殖面積750畝,不僅養殖長江蟹、小龍蝦、加州鱸魚,還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苗種供應與養殖基地,年漁業養殖總產值達1500萬元 商洛 今年商洛市洛南縣的紅辣椒也豐收了,今年預計收穫紅辣椒1.5噸,可以加工60噸的辣椒產品。
  • 南京:田間地頭話豐收 綠水青山展笑顏
    橫梁街道三友湖水庫旁的艾津稻園裡,擁有18名研究生學歷員工的艾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傳來豐收喜訊——100畝早稻產量達到55噸。國慶節當天,這批早稻已經全部順利烘乾,通過傳送帶送進了基地淨高11米的貯存罐裡儲藏,國慶期間將變成新米,提前上市。「這批早稻預計能夠產米38噸,換算成5公斤的成品包裝可以達到7600袋左右,供應南京市民餐桌。」
  • 舟曲坪定鎮:千畝油菜喜獲豐收
    舟曲坪定鎮:千畝油菜喜獲豐收 2020-07-12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雲區開展新任駐村幹部和鄉村幹部實戰訓練
    近日,白雲區組織全區15名新選派駐村幹部和新任鄉村幹部開展實戰訓練培訓,配強攻堅隊伍,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能力,助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據了解,根據全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和「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全省組織系統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會議精神,為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幹部培訓, 白雲區在組織幹部參加省、市線上培訓的基礎上,精心籌備訓練理論課程和實戰訓練點,組織開展此次新選派駐村幹部和鄉村幹部實戰訓練。此次培訓分為理論課程和實戰訓練兩個方面。
  • 「豐收禮讚 大地頌歌」紫雲:豐收節裡話豐收 農民增收笑顏展
    紫雲自治縣白石巖鄉幸福園村磨茹壩紅芯紅薯基地裡,一位村民用牛在前面翻耕紅芯紅薯,後面10多位村民將翻耕出土的紅芯紅薯撿拾打理、裝箱搬運等,忙著挖收第一季紅芯紅薯;另一邊,一位村民用機器耕地起壠,10多位村民緊隨其後剪裁薯苗、打窩、放苗、澆水、蓋土等,忙著栽種第二季紅芯紅薯。
  • 古藺縣首屆獼猴桃豐收節開幕 金果王現場拍出1.4萬元
    四川新聞網消息(文/袁愛平 圖/李驍)又是一年豐收季,在東新鎮吶喊村,上萬畝獼猴桃樹掛滿碩果,熟透的獼猴桃瀰漫著果香,待人採摘品嘗。10月11日,數千名遊客紛紛各方趕來,共嘗豐收果實,共慶古藺縣首屆獼猴桃豐收節盛大開幕。
  • 貴州丹寨:「椪柑村」喜豐收(高清組圖)
    時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排調鎮方勝村種植的近千畝椪柑迎來了豐收期,當地村民在種植基地裡忙著採摘、挑運、分揀、包裝椪柑,一派喜獲豐收的繁忙景象。2005年以來,方勝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椪柑種植,把椪柑產業作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要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碰柑種植從幾十畝發展到了近千畝,產值達430多萬元,帶動全村180餘村民增收,椪柑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生態富民產業,方勝村也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椪柑村」。
  • 貴陽青秀2046青寓約37㎡ 約5.5米層高LOFT公寓發售在即
    中國網地產貴陽訊/近日,青秀2046青寓,建築面積約37㎡,約5.5米層高LOFT,發售在即,敬請期待。據了解,青秀2046位於南明主城,不僅享有南嶽山、森林公園等兩大城市綠肺,地鐵4號線和2號線軌道交通,逸天城、愛琴海等繁華商圈……更規劃有櫻花大道,知名公立學府,在進一步提升居住品質的同時也將進一步賦能市政基礎配套升級。
  • 河南杞縣:千畝「金谷」香飄四方
    央廣網開封9月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焦宏昌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真的沒想到,沒幾天時間,我的家庭農場通過有機種植的千畝『蔡文姬綠色小米』還沒收割完畢就被廣州、福建、北京等地客戶通過網絡給訂購了近百噸,今年我帶動的50多戶貧困群眾全部都能實現穩定脫貧
  • 白雲區石龍村駐村工作組副書記陳興波:駐村工作的每件小事都有意義
    我叫陳興波,是白雲區牛場鄉石龍村駐村工作組副書記。2019 年 1 月,我從白雲區稅務局被選派到石龍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駐村第一個月,我就幾乎跑遍了石龍村的每一個角落,與村民交流的內容記滿了兩個筆記本。
  • 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廖興號:發展海棠產業 助力...
    我叫廖興號,是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對門山村位於沙文鎮政府東北面,全村總面積 5.18 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 1310 畝、海棠種植面積 1000 餘畝,轄村民組 5 個,共 234 戶、891 人,有黨員 23 名。
  • 「花木助脫貧,鄉村走新路①」白雲區石龍村:村企齊發力,鄉村煥新顏
    伴著盛夏的陽光,走進白雲區牛場鄉石龍村一合石龍生態園,田園景致映入眼帘。20多個家長帶著孩子體驗田園耕作樂趣,50多人的捕魚隊伍正熱鬧地進行著捕撈比賽。貴陽牛場鄉石龍村一合石龍生態園,花農正在務工。「我們以『生態石龍、富美家園』的發展目標,依託現有自然資源、生態風光、溶洞景觀、民族民俗文化和一合石龍生態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石龍村駐村第一書記袁國科介紹。
  • 白雲區麥架鎮下堰村盤活閒置資源,闖出發展新路
    五月的貴陽已迎來了熱情的夏日,在位於白雲區麥架鎮下堰村金銀路旁的一處佔地20餘畝的項目工地上,挖掘機聲聲轟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30餘工人各就其位,戴著安全帽頂著炙熱的太陽,正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建設中,這裡正在建設的是下堰村「三變」項目標準化廠房工程,預計今年十月底將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