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曾有媒體報導,警方控制了一起銷售假冒奢侈品的案件,他們的銷售渠道包括京東、一號店等網絡平臺,而仿冒的奢侈品包括雷朋眼鏡、Coach包、阿尼瑪手錶以及MK手袋等等。近日,記者發現,京東全球購上涉及此事的相關奢侈品牌產品在大批量下架,僅Coach包的下架率就一度高達90%。不過,發稿前,新金融記者發現,平臺上已有部分商品重新上架,即便如此,上架率依然不足此前的一半。
老實說,假貨已不算什麼大新聞,雖然政府和平臺一直致力於打假,但依然沒有辦法杜絕,線上流量已趨於集中,幾大電商平臺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假貨的集散地。此次售假事件,僅在京東全球購這一個平臺上,就發現,Coach銷量前十的店鋪全部查實為假貨。
全球購出現大批假貨,對京東的品牌傷害有多大?這件事一經報導,就在輿論圈引起了軒然大波。
對此,京東全球購的反應很大,直接下架了大量相關奢侈品。
之前在京東全球購搜索Coach,大約有7500個商品信息:
而如今在京東全球購搜索Coach,商品的數量已縮水至800個:
下架的比例非常誇張,幾乎達到了90%。
不光是Coach,記者在搜索LV的時候,同樣發現平臺上僅剩下500多件產品。
在發稿前,新金融記者發現,已有部分商品重新上架,但上架率依然不足此前的一半。
曾有一位店主透露,除了花錢通過代辦機構進駐京東全球購平臺,自己利用假證或者過期證件也能註冊成功,「都是人工審核,很容易混過去」。針對店鋪涉假一事,京東對媒體表示,目前尚未收到警方相關調查信息,為了謹慎起見,保障消費者權益,已將三家店鋪進行了貨款凍結和店鋪商品下架,並等待警方的最終調查結果。
同時,有媒體報導,京東正在對商家店鋪的身份和資質進行重新的審核。
這一次的審核中,京東加大了審核的力度,對店鋪的資質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除了常規的生產環節的全供應鏈證明,海外註冊公司實體、境外對公銀行帳戶(美金結算)、品牌授權以及從品牌方開始完整鏈路的商品進貨憑證外,還要求進貨憑證上必須加蓋供應商公章、與官網合作的快遞公司以及官網連結對應的發貨運單號,甚至包括備案清單中收貨單位和店鋪之間合作關係的證明等一系列非常詳細的資料證明。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商品下架,或許是因為京東前期對於第三方商鋪的審核並不嚴格,因此京東要重新對此進行篩查。
另外也有少部分是符合規則並且是正品授權的店鋪也被下架了,難怪有商家在微博上抱怨吐槽:
知乎上一位疑似前京東員工的爆料更是讓人細思恐極。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是真貨假貨摻著賣,但京東更勝一籌,為什麼呢,京東有一套大倉存款調撥系統。這個怎麼理解,就是全國劃分成幾大區塊,比如華東華南等,各地的商品都是從這些大倉運輸到用戶所在的城市的分支倉庫。如果用戶買完發現是假貨,投訴或者要求換貨,客戶會第一時間處理,等到某個大區的投訴值到了某個警告閾值,比如20%,京東的智能調撥系統就會將投訴比較高的大倉的貨,調撥到別的大倉裡,以降低某個大區的投訴值。」。
該言論的真假尚無定論,但劉強東此前曾經對售假表態:任何一個商家只要敢在京東平臺賣假貨,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破產。賣出一件假貨罰 100 萬,或者 5 倍年營收。
毫不懷疑東哥對於打假的態度,也理解京東整治商戶的決心,但從下架90%這件事來看,京東打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根據北京時間、科技唆麻整理
責編 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