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我們最常見的肉食之一,在我們小的時候,只要過春節,家裡的餐桌上就會有一盤雞肉,那時候雞肉很便宜,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幾隻雞,所以能吃到雞肉,是很平常的事!那時家裡做飯,不用任何調料,只用蔥姜蒜、八角、生抽、醋等配料,我媽就喜歡將雞煎一下,雞肉出鍋鮮嫩多汁,不柴,很入味下飯!今天正好是周六在家休息,突然我想吃媽媽做的雞肉,於是我就按照媽媽自己的步驟做了這雞肉,弄得滿屋都是雞肉的香味,吃起來實在是太開胃了,比外面買的紅燒雞、烤雞還解膩!你家裡的雞通常是怎樣吃的?以下我就把媽媽做雞肉積累了很多年的小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雞肉從來不熬湯烤著吃,一煎一蒸,雞肉鮮嫩可口,家裡人都喜歡吃!
「雞」
[原料]雞肉,鹽,生抽,八角,大蔥,蒜。
[生產步驟]
步驟一:準備一塊雞肉,均勻地塗上鹽醃製1小時,將蔥頭和蒜頭切成小片,生薑切成小片備用。
步驟二:將油倒入鍋中,油溫5度,放入雞肉,開小火慢煎,雞肉可多煎一會兒,煎到一面焦黃,煎到兩面焦黃,再加八角蔥姜蒜片炒香。
步驟三:加生抽翻拌均勻,然後將生抽汁淋到雞肉上,中間可以翻一面,不停地給雞肉澆上汁水,直到湯汁變得黏稠,雞肉才出鍋。
步驟四:將冷水放入鍋中蒸,水開後再蒸20分鐘,時間到將雞肉取出晾涼,然後切成小塊,再淋上湯汁,就可以吃了。
【嘮叨幾句】
一、準備一塊雞肉,先別切成小塊,先均勻抹上一層鹽,醃1小時,然後下油鍋煎,煎到兩面焦黃時,放上蔥姜蒜和八角炒香,然後放上生抽攪拌均勻,再向雞肉上澆汁,中間要記得翻面,還要不斷往上澆汁,等湯汁變濃時,將雞肉從鍋裡盛出來。
二、雞出鍋後,涼水鍋蒸,開水再蒸20分鐘,時間到出鍋時,切成小塊,淋上煎雞汁,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