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汪慧)訊,拼多多在微信小程序中上線了一款名為「多潮」的小程序,開發者是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即拼多多母公司。
從社區內容來看,「多潮」很像一個以街頭時尚元素為主的青年社區。多潮BIU社區中,你會看到AJ等潮鞋、時尚街拍照、穿搭、遊戲機等用戶分享內容。在做社交上,拼多多今年2月還上線了拼小圈,互為好友後,可以看到對方購買的商品及評價。
「多潮「熱門推薦中獲贊最高的帳號是「我們都是球鞋控」,隨後還有耐克的nikesportswear、陳冠希創辦的潮牌clot、flightclub中文網站、6叔(藝人餘文樂)、Kenzo等,這也分別對應了推薦、品牌、穿搭、主理人、媒體等幾大個欄目。
跟即刻的圈子文化一樣,「多潮」也鼓勵用戶加入特定的時尚小圈子,分享自己的潮流好物。在內容上,無論是限量潮鞋、穿搭和日常精緻的自拍,還是極限漂流等運動,總之社區基調離不開「酷」字。
目前,「多潮」還在試水階段,入駐的帳號以品牌和潮牌達人為主,社群活躍度也不高,大部分帳號的發帖時間從8月6號開始。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潮鞋玩家日」,在百億補貼活動裡面,一雙市場價5019元的Off-White x Air Jordan 4 Sail活動價為1元。
不過當然依然繞不開拼多多的套路,你得拉好友們助力,跟你一起拼。針對潮鞋,拼多多專門推出了一個「多多潮鞋館」,對600多款潮鞋進行補貼銷售,補貼也一度拉低了新款的「市場價」。
針對擔心買到「莆田鞋」假貨問題,拼多多也上線了正品鑑別服務,先鑑別再發貨,並出具「正品鑑別報告書」。
愛潮牌的年輕人在哪裡?潮牌商品的屬性往往需要品牌具有特定調性,吸引粉絲。這個時候,「多潮」的出現,好比萬事俱備裡的「東風」。沒有什麼比一個ins風的精緻且小眾的潮玩社區,更能解拼多多的「土氣」了。
「PDD目前的重點,其實是品牌升級、調性轉換,這個青年潮流社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位潮牌電商創業者評論道,「起碼通過這個小程序,PDD觸達到我了,而我之前並不是PDD的用戶。」
此前「毒」以潮鞋文化聚集社群,進而電商化。2020年1月1日,「毒」改名為「得物」,旨在拓展業務品類,不過改名後卻少了一點品牌獨特性。
實際上,以圈群文化起家的電商APP,自我擴類發展中,最直接的問題還遠不是遇到淘寶、天貓、京東等巨頭,而是供應鏈問題,「因為他們都是供應鏈的末端,對整個供應鏈沒什麼話語權。」
但是供應鏈、流量、增長率對於拼多多都不是問題。在電商大盤只有不到20%增速背景下,但是拼多多活躍買家依然保持40%以上的增長。更何況,「多潮」倚靠的騰訊社交大樹依然很香。
但直言多潮社區承接PDD的潮牌電商變現,還為時過早。
「說實話,這麼變現太曲折了,不如百億補貼來的快。我不認為它是奔著變現出的。」業內人士評論道。
從社區建構到種草消費,多潮如果想做成類似潮牌版的小紅書,還需有長久的內容沉澱。
「社區沒有三年根本起不來,」超聲波創始人楊子超評論表示,如果拼多多要做精品,就必須要有精品的社區,未來還要看這個社區的運營能力。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多潮目前呈現的內容分享中有不少女性潮牌玩家,以避免做成男性風格過強的社區。顯然,拼多多的目標是不是男版小紅書,而是性別兼容的潮牌愛好者社區。
一位券商分析師認為,拼多多的機會更多還是白牌產品(即沒有品牌的商品),而做品牌升級更多是為了獲客。
可以說,在其他電商巨頭紛紛喊著「下沉」時,拼多多正轉頭髮掘一二線城市的「酷」青年。也許就如越來越多的人感嘆在拼多多上買蘋果手機真香,或許不久之後,你我也在多潮上搶1元的AJ。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