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補保健藥品、近視眼矯形術等不納入醫保
今後,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開展一次醫保三項目錄的準入調整工作,每年1-3月和7-9月分別受理申報;4-6月和10-12月分別啟動實施準入調整工作並完成調整工作;每年7月1日和次年1月1日起新確定的調整項目上線實施。
-
今天起,補藥、保健藥品等8類藥不納入醫保報銷!
《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從今天起(9月1日)施行,補藥、保健藥品等8類藥不再納入醫保報銷。不再納入醫保報銷8類藥1.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2.含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3.保健藥品;4.預防性疫苗和避孕藥品;5.主要起增強性功能、治療脫髮、減肥
-
保健藥品被踢出醫保!究竟啥是「保健藥品」?
日前,國家醫保局公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將保健藥品踢出醫保藥品目錄。 也就是說,這類批文為「國藥準字B」的藥品,是不可以納入醫保目錄的。
-
9月1日起,治療脫髮、減肥等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發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暫行辦法》)明確,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該暫行辦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9月新規 保健品等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保
原標題:9月,一批涉及民生的新規開始施行保健品、避孕藥等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保即將到來的9月,又一批涉及民生的新規開始施行。長期以來,「報廢車賣不上價」是車主報廢機動車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吃不飽」「收車難」現象較為普遍。與以往的回收「論斤賣」相比,細則確認允許將具有循環利用價值的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出售給具有再製造能力的企業,經再製造後予以再利用。
-
這些藥品不納入醫保
《暫行辦法》明確,醫保藥品目錄建立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滋補品、保健品、疫苗等不納入目錄,被有關部門列入負面清單的藥品將被調出目錄,價格或費用明顯偏高且沒有合理理由的藥品、臨床價值不確切可以被更好替代的藥品也可以被調出目錄。
-
9月起,滋補品、保健品等不納入醫保!市民:理所當然,早就該這樣
《暫行辦法》明確,醫保藥品目錄建立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滋補品、保健品、疫苗等不納入醫保藥品目錄。《暫行辦法》明確,國家《藥品目錄》中的西藥和中成藥分為「甲類藥品」和「乙類藥品」。「甲類藥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確切、同類藥品中價格或治療費用較低的藥品。
-
醫保目錄修改,八類藥品不能報銷!不注意要吃虧!
>病時花費在這三大目錄內才能報銷,不在目錄內花銷只能自付。02醫保目錄有哪些改變?在《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第二章第八條中,明確指出八類藥品不納入藥品目錄。不納入藥品目錄的八類藥品中,包含了滋補保健、美容等非治療必需的藥品,這八類藥品都無法用醫保報銷。但其實這些藥品在之前就不在醫保目錄中,這次只是寫在了裡面。
-
國家醫保局:9月1日起保健藥等8類藥品不納入醫保
《辦法》規定,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藥品目錄》)的藥品應當是經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取得藥品註冊證書的化學藥、生物製品、中成藥(民族藥),以及按國家標準炮製的中藥飲片,並符合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等基本條件。
-
詳解2020醫保「騰籠換鳥」術:藥品申報納入時限拉長
加快新藥入醫保速度不久前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及其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以「70萬一針藥」上了熱搜並引發輿論爭議,研發、生產該藥物的公司渤健在發布回應聲明時提及了上一年的醫保談判時限: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藥品必須是2018年12月31日前獲得批准的藥品,而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於2019年2月獲批,不符合條件
-
又一批藥品轉為OTC,多數恐「無緣」醫保目錄
該意見稿明確提到,醫保目錄中不納入保健藥品、乙類OTC等。 今天這批轉為非處方藥裡,有5款被調到乙類OTC。據查證,百令片、八珍片皆在國家醫保目錄裡,分別按照乙類、甲類報銷。(註:醫保甲類藥品和乙類藥品報銷比例是,甲類藥品100%按照報銷比例報銷;乙類是患者自付+報銷,具體的報銷比例根據各地政策等。)
-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已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12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8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披露了國家醫保局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提出的將狂犬病發作的救治納入醫保等建議的具體內容。《答覆》指出,長期以來,醫保部門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工作。
-
你知道嗎,竟有十幾萬種藥醫保不報銷……
辦法明確了包括預防性疫苗,滋補藥品,保健藥品,脫髮、美容減肥類等在內的八類不得進入《藥品目錄》的藥品;我們今天便來詳細了解下這個將要執行的新規 不納入《藥品目錄》的8類藥品 1.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 2.含國家珍、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 3.
-
醫保局下令,九類藥品被踢出醫保目錄
這意味著千呼萬喚的醫保採購價和支付價都要確定了,很有可能以全國最低價作為醫保採購價。此次徵求意見稿還提到了一些藥品將調出醫保。其中以下六類藥品今後將直接調出醫保目錄,三類藥品經專家評審及相應程序後可調出目錄。
-
「保健藥品」,是藥品還是保健品?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了《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八條明確規定,「保健藥品」不納入《藥品目錄》。這讓很多人產生了疑惑,何謂「保健藥品」?二、保健藥品的前世今生其實,保健藥品並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1987年,我國就實行了保健藥品的審批,並在《中藥保健藥品的管理規定》中指出:「本規定所指的中藥保健藥品是指對人體有一定程度的滋補營養、保健康復作用,長期服用對人體無害的藥品。」
-
多批藥品轉為OTC,一部分或被醫保目錄踢出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組織論證和審定,疏清顆粒等17種藥品由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其中,還有5款藥品被調到乙類OTC。 事實上,在4月27日,國家藥監局才剛發布了8種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
-
9月1日起,這些常用藥品將不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銀翹片丁桂兒臍貼等調出醫保目錄 長沙晚報7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黃潯 曹亮) 感冒解毒片、銀翹片、藿香正氣滴丸、腸炎寧膠囊、川貝枇杷露、止咳枇杷糖漿、阿膠補血顆粒、古漢養生精口服液、丁桂兒臍貼……這些生活中常用的藥品,從2020年9月1日起,將不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治療脫髮、減肥等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保 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發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暫行辦法》)明確,八類藥品不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該暫行辦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暫行辦法》明確的這八類藥品為: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含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保健藥品;預防性疫苗和避孕藥品;主要起增強性功能、治療脫髮、減肥、美容、戒菸、戒酒等作用的藥品;因被納入診療項目等原因,無法單獨收費的藥品;酒製劑、茶製劑,各類果味製劑(特別情況下的兒童用藥除外),口腔含服劑和口服泡騰劑(特別規定情形的除外)等;其他不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規定的藥品。
-
2020年最新醫保目錄|大批藥品「消失」,98%藥物仍需自費
我們都知道,醫保的報銷僅限醫保目錄範圍,而國家醫保局會不定期對醫保藥品目錄進行調整,新納入某些藥品,也有可能移出某些藥品,這一舉措與我們日常就醫購藥時享有的保障密切關聯。(圖源:賽柏藍)從整體來看,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收錄的藥品共有16萬種,納入醫保範圍的有2643種,剩下的98.35%的藥品還是需要自費的。醫保目錄調整有什麼意義?
-
國家醫保局徵求意見:乙類OTC、保健品等或將不能用醫保
(以下簡稱《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指出,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含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藥材的藥品、保健藥品、乙類OTC藥品等相關藥品不納入《藥品目錄》。《徵求意見》共包括總則、《藥品目錄》的制定和調整、《藥品目錄》的使用、醫保用藥的支付、醫保用藥的管理與監督、附則6章35條。《徵求意見》提出,納入《藥品目錄》的藥品應當是經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取得藥品註冊證書的化學藥、生物製品、中成藥(民族藥),以及按標準炮製的中藥飲片,並符合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等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