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外科把皮球踢給內科,內科又踢給誰?

2020-12-14 劉永毅醫生

癌症,某一科的單打獨鬥已經不能滿足它的治療需要了,一種癌症也可能以外科治療為主,也可能以內科治療為主,還可能以放療科治療為主,需要大家去討論、去協作。

昨天,微信群裡胸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就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的問題又討論起來,一個常見問題,也是一個爭論較多的問題。

肺癌以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小細胞肺癌以化療、放療為主,能手術的機會很少。早期非小細胞肺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晚期則以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為主。

肺癌ⅠB期包含哪些情況?T2aN0M0,什麼意思呢?

N0是指腫瘤周圍沒有淋巴結轉移,包括肺葉間淋巴結、支氣管旁淋巴結等。M0是指無遠處轉移,肺癌常轉移至肺內、肝臟、腦、骨骼、腎上腺等部位。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的情況下,原發灶T若是2a則TNM分期為肺癌ⅠB期

T2a有四種情況,腫瘤直徑>3cm而≤4cm,或者腫瘤累及主支氣管(未累及隆突,氣管分叉處),或者腫瘤侵犯髒層胸膜,或腫瘤導致肺不張、阻塞性肺炎,腫瘤大小、部位、浸潤範圍確定T分期

非小細胞肺癌ⅠB期的情況在臨床中非常普遍,術後要不要輔助化療值得討論。

胸外科醫生說,NCCN(美國國立癌症綜合網絡)指南指出非小細胞肺癌ⅠB期術後具有復發高危因素時「考慮」化療,NCCN指南影響力在國內也很大,是腫瘤治療最重要的參考依據之一。

哪些因素屬於復發高危呢?大概有六種情形,低分化腫瘤、脈管浸潤、楔形切除術、腫瘤直徑4cm、胸膜浸潤、淋巴結狀態不明確等。

而國內權威指南、C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指出肺癌ⅠB期不論有沒有高危因素不推薦術後化療,沒有高級別證據證明化療讓病人獲益。

這可咋辦?都是權威性指南,外科醫生就把「皮球」踢給腫瘤內科醫生,術後治療你們內科醫生要比外科醫生更好。

內科醫生說,大家學的指南一個樣,臨界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讓病人、家屬選吧!「皮球」又給病人?

病人、家屬說我們又不懂醫學,這怎麼選呢?沒化療復發了,悔!若化療不僅花錢,對人傷害還大。

群裡的爭論也沒有結果,不過現實當中肺癌ⅠB期術後做化療的病人很多,若是病人耐受性好,也有意願,考慮術後化療4周期,尤其是肺腺癌,易於復發轉移,而化療常用的「培美」副作用非常小。

今年有研究顯示肺癌ⅠB期、EGFR突變者術後輔助三代靶向藥物,預後明顯要好!現在還沒有寫進指南,或許將來成為術後輔助治療的首先推薦。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有什麼區別?太精闢了
    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比如,外科護士像漢子,內科護士是妹子。對這一結論,不少外科護士可能不太服氣,別不服,連教科書上也是這樣的... 好啦,就從工作日常來看,外科護士和內科護士有啥區別,一起來看看有關於內外科護士的精闢總結。 護士日常  1.吃飯不花錢的是外科,吃飯多花錢是內科。2.一天到晚找醫生的是外科,一天到晚被醫生找的是內科。3.讓你滿病房跑的,是一年四季的外科;讓你天天恨不得踩風火輪上班的,是冬天的內科。
  • 肺腺癌Ⅰ期有兩種情況,ⅠA和ⅠB,二者之間有什麼不一樣? - 劉永毅...
    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類型之一,佔到35%左右,以其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法歸非小細胞肺癌,腫瘤源於支氣管分泌粘液的腺上皮細胞。以TNM分期除了原位癌外,還有Ⅰ、Ⅱ、Ⅲ、Ⅳ期4個期別,其中Ⅰ期又分為ⅠA期和ⅠB期,有哪些不同呢?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其中一個變化就是可手術的患者從過去的不足30%增加到現在的80%,也就是說他們現在收治的患者中80%都是早期肺癌。這些可手術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自然要比III期、IV期患者高出很多。 楊帆教授:外科手術既往創傷性大,併發症多,很多患者即使早期發現了肺癌,也可能不會選擇接受手術治療。
  • 什麼是下肢水腫 看外科還是內科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術後輔助治療(1)完整切除切緣陰性(R0切除)NSCLC後續治療:①ⅠA(T1a/b/cN0)期患者術後定期隨訪(1類推薦證據)。②ⅠB(T2aN0)期患者術後可隨訪。ⅠB期患者術後輔助治療需行多學科評估,對每一例患者評估術後輔助化療的益處與風險,有高危險因素者[如低分化腫瘤(包括神經內分泌腫瘤但不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脈管侵犯、腫瘤直徑>4 cm、髒層胸膜侵犯、氣腔內播散(STAS)、姑息性楔形切除]推薦進行術後輔助化療(2A類推薦證據)。病理亞型以實體型或微乳頭為主的ⅠB期腺癌患者也可考慮輔助化療(2B類推薦證據)。
  • 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專訪中國醫大一院腫瘤內科劉雲鵬教授
    在第六屆中國·瀋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大會主席、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的劉雲鵬教授認為,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重大。 過去,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多數以外科治療為主。最近二三十年內科治療才逐步發展起來。
  • 下肢水腫到底該看內科?還是外科?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四科醫生張凡帆根據臨床上常見的情況,給大家提出一些就醫建議。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如果在下肢水腫的基礎上,合併有嚴重的高血壓,尿裡有泡沫,或者體檢提示尿裡有蛋白,腎功能異常,需要到腎病內科就診。
  • 食管胃腸內科聯合內鏡中心成功完成泰安市首例Heller術後再發賁門...
    近日,食管胃腸內科王常會主任醫師、內鏡中心胡月華主任醫師帶領食管胃腸內科內鏡微創治療團隊成功完成泰安市首例外科Heller手術後再發賁門失弛緩症患者的POEM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行上消化道造影后開始進食流質,無進食阻擋感,第三天順利出院。2月後患者來院複查,進食通暢,上消化道造影檢查提示賁門明顯鬆弛,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體重增加。患者及家屬對於治療效果非常滿意。賁門失遲緩症又稱為賁門痙攣,是由於食管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導致的食管功能障礙,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遲緩不全。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9月20日,國際臨床醫學頂尖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ADAURA研究成果,這一成果為NSCLC術後治療揭開了新方向,彰顯了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創新力與領先力。
  • ...山醫大一院呼吸介入團隊成功開展山西省首例內科胸腔鏡(APC...
    近日,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為一例難治性氣胸患者實施了內科胸腔鏡(APC pIus)下肺大皰切除十氣胸根治術。患者是一名青年男性,因左側胸部疼痛來一院就診。術中操作術前、術後胸部CT對比吳世滿主任醫師講到,氣胸是呼吸科常見病之一,經胸腔閉式引流7天以上仍持續漏氣者稱為難治性氣胸,引流持續時間長,往往存在胸膜下肺大皰,大皰反覆破裂,導致氣胸反覆發作。常規的內科治療方法效果差,遠期復發率高,而外科手術(包括外科胸腔鏡)創傷大、費用高、對麻醉要求高。
  • 這些表現都是肺癌晚期的典型症狀,一旦發生就只能在內科保守治療
    這些表現都是肺癌晚期的典型症狀,一旦發生就只能在內科保守治療 2020-11-2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下肢水腫到底該看內科還是外科?專家:分情況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四科醫生張凡帆根據臨床上常見的情況,給大家提出一些就醫建議。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如果在下肢水腫的基礎上,合併有嚴重的高血壓,尿裡有泡沫,或者體檢提示尿裡有蛋白,腎功能異常,需要到腎病內科就診。
  • 替雷利珠單抗+化療,肺癌一線治療有效率生存期雙雙...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隨著多種治療藥物和技術的革新,肺癌死亡率大大降低,生存率不斷提高。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過去,晚期肺癌患者只有化療一種治療手段。如今,隨著分子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肺癌治療走向了更精準更多元化的局面,患者也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專訪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一個和藹可親的「腫瘤殺手」
    「打化療就如同下棋一樣,大夫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梁榮祥教授形象地把這比喻成「廚子炒菜」,先下哪個藥後下哪個藥,如何用藥,用多少藥,全在手下經驗。「大家都知道,化療的副作用相當大,很多患者化療一周期以後就拒絕化療了,大多數體會是『生不如死』,我可以出個方案,用『漸進式』打化療,如果患者能夠承受馬上追量打,這樣患者感受能輕一些。」
  • 博格巴感覺像是皮球,曼聯和尤文輪著踢來踢去!
    波霸:這裡只有一個老大,我奉勸你,不要惹錯人,看看那誰的下場。 波霸感覺像是皮球,曼聯和尤文輪著踢來踢去!他不是那種耍花活的球員,隊友被盯防,他被圍搶的時候,如果他能拿球擺脫那麼空擋一下子就出來了,如果他被搶斷那危險就來了。曼聯現在也就只有他有這種拿球護球擺脫這種能力,也只有他能執行這種戰術。
  • 綜合東京醫院呼吸器外科部長教授森川利昭
    > 綜合東京醫院 呼吸器外科 部長 教授 專業領域 呼吸器官外科·肺癌胸腔鏡手術著名醫生 專業資格 醫學博士(北海道大學) 日本內視鏡外科學會理事·評議員、呼吸器官胸腔鏡手術研究會會長
  •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Ⅲ期肺癌診療中心啟動
    崔新耀攝人民網天津12月4日電 12月3日,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舉行Ⅲ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儀式,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陳兵、天津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孫大強、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腫瘤科主任王海濤以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燕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張衛東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江教授等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該院Ⅲ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建設情況及多學科會診在
  • 小細胞肺癌合併副癌症候群,還能用免疫治療嗎?專家討論太精彩了!|...
    小細胞肺癌(SCLC)在所有肺癌中佔比約15%,它的特點是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治療手段匱乏,患者預後較差。免疫治療的出現顯著改善了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目前指南推薦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度伐利尤單抗的劑量為1500mg,化療期間每三周一次。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位患者最終選擇了620mg劑量,會影響治療效果嗎?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踢屁股功的好處---誰踢誰知道
    點擊標題下『民間養生』字體,按『關注』鍵,即可每天收到類似養生文章踢屁股功是看了中裡巴人的《膝蓋是治病養生的關鍵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