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彩電行業年度市場整體平穩,大尺寸成新趨勢

2020-12-16 中華網

這些年來,電視的重要性大不如前,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節目的場景漸漸變成了開著電視玩手機,不得不感慨時代的變遷。轉眼2020年就要結束了,疫情成為貫穿一整年的主旋律,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各個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對彩電行業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工廠停產減產,顯示面板價格上漲。不過,人們對電視的需求不降反升,特別是上半年居家隔離時間長,電視使用率較以往明顯上升。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相較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日均收視總時長上漲22.7%,每日戶均收視時長增長半小時。同時,網課、在線健身等需求增長,也讓大屏電視受到青睞。

市場整體平穩,大尺寸成新趨勢

近兩年家電市場整體一直處於小幅度下滑狀態,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規模為6365億元,相比於2018年下降了4.3%。而彩電行業的表現有些出乎意料,以兩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促銷節點為例。

618期間,根據奧維提供的線上+線下監測數據,電視整體市場銷售量和銷售額增長量分別為45%和30%,這主要是因為上半年疫情防控較嚴,居家時間長,消費者對電視的需求明顯增多。

而雙11期間,彩電市場同比去年線上市場下降5%、線下市場下降2%,需求的小幅度減少一方面是因為上半年已經幫助消化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下半年產能不足和庫存緊張,導致部分產品出現了缺貨和漲價,影響消費者購買。

另一方面,雙11期間電視產品的均價同比上浮23%,接近3000元大關,儘管銷量輕微下滑,但銷售額總體上漲。均價上漲除了面板漲價的原因外,更多是大尺寸電視增長導致,數據顯示65寸以上尺寸同比增長33%,市場份額佔到所有電視的1/3,並且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

總的來看,在家電市場整體表現欠佳的大背景下,可以說彩電市場基本保持了平穩,甚至超出了預期。

8K全面落地,普及仍需時日

480P CRT電視、720P背光彩電、1080P平板電視、4K、8K,每一次解析度的提升,都是一次技術革 命。在4K產品的快速普及後,滲透率增速開始放緩,全民4K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對畫質的進一步追求,8K即是廠商角逐的下一個戰場。

如果說2018年是8K元年,2019年是8K探索年,那麼2020年必然是8K爆發年。今年我們依然能看到各大廠商上至幾萬元的高端8K旗艦,也能看到一兩萬元甚至幾千元的「親民」產品,可以說越來越多的8K電視已經來到了普通消費者身邊。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2年將實現我國4K電視終端全面普及,8K電視佔比則要達到5%。今年,得益於8K電視供應品類豐富化、價格多元化、品牌多樣化,8K電視銷量呈現三位數的高速增長,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8K電視銷量同比增長462.6%。

不僅如此,趁著5G熱潮,8K也積極「抱大腿」。比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社實現了全國第一次「5G+8K+衛星」實況轉發;8月8日,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音樂會在北京進行全球首次舞臺藝術「5G+8K」直播;今年11月,中超冠亞軍決賽8K超高清直播試驗在蘇州完成,實現了國內首次大型體育賽事端到端的8K超高清直播試驗……

其實去年春晚直播已經使用過8K技術,而2021年央視春晚也將開展8K製作和直播,並且相關人士表示這可以視作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8K賽事直播的提前預演和試驗。

相比前兩年空喊概念,今年真正落地的8K項目不少,但也不得不承認基本都是大型項目或者試驗項目,真正落實到普通用戶家中的8K內容還是非常稀少的,因此想要全面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在家中觀看海量8K視頻,仍然為時尚早。

客廳遊戲時代來臨,120Hz高刷將成標配

相比進度緩慢的8K超高清,高刷新率在今年迎來了高光時刻。隨著PS5、xbox次世代遊戲主機的正式發布,4K 120Hz遊戲體驗成為遊戲玩家的終極夢想。正因如此,我們今年能看到不少廠商推出了搭載4K 120Hz面板的電視,並且配備了最新的HDMI2.1接口,以滿足次世代遊戲需求。

當然,光有高刷新率硬體是遠遠不夠的,沒有相應的內容支撐仍然會面臨跟8K電視一樣的囧境。恰好MEMC運動補償技術的誕生彌補了內容與技術之間的脫節,它能夠在傳統的兩幀圖像之間加插一幀運動補償幀,從而提高視頻幀率,達到更加流暢的顯示效果。

這裡的關鍵點是即使前期影視製作沒有拍攝高幀率,也可以通過補幀來實現高幀率的體驗,這一點是解析度無法企及的優勢。最後,我們在選擇高刷電視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帶有HDMI2.1接口,不然帶寬傳輸不夠,支持不了相應的幀率。

Micro LED、Mini LED……顯示技術多點開花

大部分電視使用的面板都是液晶面板,它產量大、成本低,但是顯示效果上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而下一代顯示技術業內普遍認為是OLED、Mini LED和Micro LED。

OLED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雖然產量相比液晶少很多,但也發展了很多年,技術基本成熟,常常被各大品牌的高端產品所採用。Mini LED和Micro LED是近幾年才開始大力投入的新顯示技術,其中Micro LED更是被譽為「完美的顯示面板」。

和OLED一樣,Micro LED也是像素級自發光,它將傳統的無機LED陣列微小化,每個尺寸在10微米尺寸的LED像素點均可以被獨立的定址、點亮。

簡單來說,可以看作是小間距LED的尺寸進一步縮小至10微米量級。Micro LED的顯示方式十分直接,將10微米尺度的LED連接到TFT驅動基板上,從而精確控制每個像素點的亮度。更簡單地說,Micro LED其實和我們在路上看到的LED發光廣告牌差不多,只不過Micro LED把每個小燈珠做到了微米級別。

Micro LED和OLED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它使用了傳統無機材料,從根本上解決了壽命問題。壽命問題解決,自然也無需搞什麼白光OLED犧牲色彩換取壽命,Micro LED直接由像素點產生顏色,從而提高了色彩表現。

僅從產品特性角度來看,Micro LED確實是一種非常完美的顯示技術,因此理論上它可以取代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統治下一代顯示行業。

遺憾的是,Micro LED的製造難度比OLED更大,想要大批量規模化生產更是難上艱難,直到今天也沒有正式量產的產品出現。儘管三星近日宣布將在明年一季度發布一款110英寸的MicroLED電視,但其價格高達100萬人民幣 ,顯然不是給普通消費者準備的。

相對而言,Mini LED才是一種更接近大眾的技術路線,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種顯示面板,而是一種背光技術,本質上還是依託於液晶面板,有效提升液晶電視的對比度,讓液晶電視具有OLED等自發光技術的顯示效果。

通過增加局部調光區的數量,在不犧牲亮度的情況下,Mini LED背光液晶面板就可以實現超過1000000:1的對比度和更高的解析度。與此同時,通過將Mini LED背光源與量子點膜結合在一起,所得的液晶電視具有99%以上DCI-P3標準的寬色域,綜合顯示效果可以直接與OLED競爭。

最新報告顯示,隨著TCL、三星等品牌推出帶有Mini 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預計Mini LED技術在2021年將獲得較快速發展,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50萬臺增加到2021年的890萬臺,同比增長約17倍。

中國顯示行業崛起,液晶面板全面國產化

近兩年裡,液晶面板產能整體快速擴充,行業持續洗牌,隨著韓國面板廠陸續關停LCD產線,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廠商聚集,而中國廠商在這裡面佔據絕對的領先優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在全球電視面板市場份額達到55.5%。

具體到廠商,TCL華星今年的表現尤為亮眼,上半年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排名已躍居第二名,僅次於京東方。技術方面,在10月份的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上,TCL華星接連發布了全球首款142吋IGZO玻璃基主動式MLED顯示屏、全球首款48吋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車載屏、全球首款6.7吋AMOLED雲卷屏、全球首款17吋列印式OLED捲軸屏。

在Mini-LED/Micro-LED方面,TCL華星與三安半導體共同投資成立聯合實驗室,聚焦於Micro-LED技術開發。TCL華星生產的MLED星曜屏是國內首家使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顯示屏,擁有超高的對比度、超薄的屏幕的厚度、HDR高亮度、低能耗以及超強的色彩表現力。

在OLED領域,此前國內一直處於空白狀態,如今OLED行業發展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根據市場預測,隨著國內OLED產能的釋放,到2022年,中國大陸地區的OLED面板總產能佔比將接近45%,屆時中國將有望取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供應商。

不過我們要理性看待,因為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大多集中在OLED產業鏈中遊,也就是生產製造階段,而原材料生產、設備製造、晶片驅動研發等環節基本還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這是我們以後要努力的方向。

手機廠商做電視不賺錢,先交朋友

早在7年前,小米成為了第一家「吃螃蟹」的手機廠商,或許誰也沒想到今天的小米電視能成為網際網路電視第一品牌,牢牢佔據電視線上市場份額第一多年。

後來,隨著華為、榮耀、OPPO接連入局,跨界做電視似乎已經成為每個手機品牌的「必修課」。但遺憾的是,國內電視市場早已飽和,近年來都無太大增長。彩電品牌集中度也很高,海信、小米、創維、TCL和索尼瓜分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因此,手機廠商們紛紛涉足電視領域,與其說是要和傳統電視企業搶奪市場份額,其實它們更在意的是打造AIoT生態。據行業調研機構IDC預測,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超過14億臺,五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4%,顯而易見,智能家居市場前景廣闊,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電視作為客廳「C位」,不僅擁有大屏顯示、影音娛樂、社交互動等優勢,還能帶動一整套智能家居生態鏈,可以說是萬物互聯下家庭場景的重要內容生態入口之一。所以電視市場份額的爭奪,主要不是利潤的爭奪,本質上是搶佔流量,一旦攻下了家庭智能中心,就有資格讓消費者持續性消費,並產生生態依賴。

總結:乘風破浪,重回客廳C位

不可否認的是,看電視這一娛樂活動在人們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少,大家可以想想這些年春節,電視幾乎就是開著聽個響,連父母長輩們都熱衷於玩手機搶紅包了。儘管如此,電視憑藉其更大的屏幕、更好的畫質和音質,仍然有著手機無法比擬的優勢。

未來電視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有兩個,一方面是在新顯示技術的引領下,電視成為更加專業、富有針對性的娛樂設備,結合4K、8K、HDR等優質視頻資源,為用戶帶來極致的影音享受。同時,針對遊戲用戶、體育愛好者等,電視利用自身的技術特點,能提供更棒的體驗。

另一方面,電視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變得更加智能化,和手機、冰箱、空調等各種設備形成聯動,打造出真正實用好用的智能家居生態。電視不再單單是顯示設備這一個身份,而是完美融入生活,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中樞。

2020年接近尾聲,展望明年,新的技術、新的玩法、新的品牌還將給彩電行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電視究竟能否重回客廳C位,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2020彩電行業年度回顧:逆勢崛起 乘風破浪
    對彩電行業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工廠停產減產,顯示面板價格上漲。不過,人們對電視的需求不降反升,特別是上半年居家隔離時間長,電視使用率較以往明顯上升。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相較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日均收視總時長上漲22.7%,每日戶均收視時長增長半小時。同時,網課、在線健身等需求增長,也讓大屏電視受到青睞。
  • 彩電行業2019年回顧 2020年展望
    而回到現在,55寸的電視機都無法滿足用戶的觀影需求,電視機尺寸還在持續步向65寸、70寸以上發展。業內相關人士均表示,電視機大尺寸化將會是未來的趨勢。從今年整體彩電市場來看,超大尺寸電視面板供給大幅增加,價格持續下滑,帶動65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電視需求成長,讓消費者採購電視尺寸從40、50寸英寸轉換到60英寸以上,將刺激超大尺寸電視替換潮。
  • 2020年彩電行業回顧 展望2021年仍需砥礪前行
    回顧2020年的彩電行業,可謂砥礪前行,這一年的彩電市場沒有擺脫此前的陰霾籠罩,甚至遇上了更難面對的難題。彩電行業激烈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2020整個彩電市場容量下滑,受全球液晶面板的價格連續上漲等因素影響,彩電利潤空間近一步壓縮,對整機企業、終端市場形成壓力。
  • 轉轉大家電行情:二手市場彩電也在漲
    自8月開始,轉轉平臺B2C大家電業務中,二手彩電的交易價格也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9月以來平臺的二手彩電成交均價環比增長了14%,銷量則穩中有升。  告別「白菜價」?彩電行業迎來漲價潮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產品的普及,年輕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長時間不再打開電視機。
  • 【解鎖2020】:大屏圍城 彩電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_垂直頻道產經中心...
    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後來者進軍電視大屏市場的步伐,在小米和華為之後,手機廠商OPPO和一加也紛紛推出電視產品,可能還有更多追隨者還在路上。然而,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彩電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尤其明顯,這點從各大彩電廠商的財報中可以看出,在傳統電視廠商已佔據制高點的情況下,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呢?
  • 奧維雲網:2019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
    彩電行業經過60餘年的發展,已經是一個高度成熟產業。隨著中國經濟邁入新周期,彩電行業也發生各種變化。2019年可以用四個關鍵詞對彩電市場發展變化進行總結。
  • 大屏圍城 彩電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
    12月8日,據TCL一張海報顯示的信息,即日起該品牌所有尺寸電視將全面上調價格,而由於面板漲價,這已經不是今年彩電行業第一次上調價格。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後來者進軍電視大屏市場的步伐,在小米和華為之後,手機廠商OPPO和一加也紛紛推出電視產品,可能還有更多追隨者還在路上。
  • 彩電行業的未來趨勢是什麼 大屏電視必成彩電市場的下一個藍海
    此後,由於各類影音資訊內容的豐富,人們對於大屏的需求與日俱增,手機全面屏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時代的潮流,而這種需求同樣在彩電行業得到了解放。對於電視,我們不可否認它仍舊是家庭客廳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並且電視與手機相比,沒有了便攜性的需求,所以大屏更是成為了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電視的標準之一。
  • 全球彩電市場剖析:前七名佔6成以上份額,尾部品牌該如何是好?
    在疫情和上遊液晶面板持續漲價的「衝擊」下,在多個行業機構預估看來,今年國內彩電市場整體出貨量同比萎縮已成定局。不過,雖然國內彩電市場今年整體銷量不振,但全球彩電市場卻因為疫情催生宅家經濟,智能電視成為人們主要的娛樂工具。
  • 疫情陰霾之下的雙十一彩電市場,為何索尼總能站穩高端?
    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相較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日均收視總時長上漲22.7%,每日戶均收視時長增長半小時。另一方面,網課、健身等需求增長,也讓電視的作用凸顯出來。
  • 與往年截然不同,什麼原因導致今年雙十一彩電市場量降額增?
    2020年的雙十一大促已經結束,剩下的返場活動仍在繼續。不過今年的雙十一大家也都有感覺,那就是來勢兇猛,根據各大電商平臺截止11日的戰報,今年雙十一期間線上市場整體的消費規模有望接近一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 2019年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召開 飛利浦歐風系列新品獲雙項大獎
    【每日科技網】  7月1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運營監測協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指導,奧維雲網(AVC)主辦的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暨CRC第52屆2019年度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在京召開。
  • 行業呼籲「組件標準化」!大尺寸是發展趨勢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業內人士也就此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光春認為,「尺寸標準化後,矽片、電池片廠商不僅可以大幅減少庫存,也不用再去考慮多種產品兼容的複雜設備,有利於提升產能利用率,促進成本的節約、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
  • 一年內多次調價 彩電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
    12月8日,據TCL一張海報顯示的信息,即日起該品牌所有尺寸電視將全面上調價格,而由於面板漲價,這已經不是今年彩電行業第一次上調價格。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後來者進軍電視大屏市場的步伐,在小米和華為之後,手機廠商OPPO和一加也紛紛推出電視產品,可能還有更多追隨者在路上。
  • 2018年度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致敬電視工業60年」
    1月17日,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暨CRC 2018年度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成功在京召開。本次會議以 「致敬電視工業」為主題,主管單位、行業專家、研究機構、整機企業、渠道領袖對2018年中國電視行業進行盤點總結和展望,會議還圍繞前沿技術、創新產品、用戶需求、渠道發展、消費分級等行業熱點展開互動交流。
  • 一季度智能電視平均尺寸突破50英寸,大屏是未來趨勢
    日前,奧維雲網(AVC)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第一季度電視零售市場的尺寸結構兩極分化,但大尺寸化總趨勢未變,市場平均尺寸達到50.3英寸,首次在第一季度突破50英寸。
  • 機遇與考驗並存 2019年彩電行業十大熱門事件盤點
    2019年是彩電行業新聞頻出的一年,這一年,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戰況前所未有的激烈。特別是諸多彩電企業在產品上、技術上的不斷更新換代, 使得2019年的彩電市場經歷了不小的挑戰和考驗。而每逢年終時,回顧一年之中的彩電行業大事兒是慣例,卻也是又一個開始。
  • 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發布
    行業穩中有增,「大美舒智健」引領潮流2018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穩健的經濟環境成為了我國家電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雖然有房地產銷售下行,人口紅利消失等制約因素,行業整體依然穩中有增。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研究部部長宋敬學進行報告解讀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研究部部長宋敬學發布《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
  • 中怡康:2019年度彩電暢銷榜Top20海信居首索尼次之
    隨著中怡康公布第52周(12月23日—29日)數據出爐,2019年度中國彩電市場生態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海信有7款產品位居年度彩電暢銷榜Top20,數量最多,索尼以5款產品入圍,位居第二。
  • 解鎖2020:大屏圍城 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
    石飛月拍攝12月8日,據TCL一張海報顯示的信息,即日起該品牌所有尺寸電視將全面上調價格,而由於面板漲價,這已經不是今年彩電行業第一次上調價格。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後來者進軍電視大屏市場的步伐,在小米和華為之後,手機廠商OPPO和一加也紛紛推出電視產品,可能還有更多追隨者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