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不得不說古人挺樂觀的,有點閒工夫就琢磨怎麼能長生不老?而現代人忙完一天的事,靜下心來躺在床上心裡想的卻是:好累,不想活了!
也難怪,五花八門的廣告,價值不菲的各種藥,現代人維持健康的代價越來越大;
更別提那些不重視產品,把錢都砸在了廣告上,利用人性弱點賺昧心錢的不良藥企,讓人防不勝防!
生命一號、三株口服液、太陽神、太太口服液...這些所謂的「神藥」都曾瘋狂收割了一波智商稅,好在如今已消失殆盡。
不過,還有一家企業靠著「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 13字的爭議廣告,一年營收7.5億元。
如今,「神藥」莎普愛思(603168.SH)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生死考驗,停產or重生皆在一念之間!
壹
2020年的莎普愛思,毫無疑問遭遇水逆了!
大環境不好促使業務受限在所難免;結果年中又經歷了經營主體變更,引發一片質疑和猜測;雪上加霜的是被寄予厚望的莎普愛思一致性評價進入瓶頸,面臨停產的危險!
10月28日晚間,莎普愛思發布公告稱,苄達賴氨酸滴眼液(莎普愛思滴眼液)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存在無法按照國家藥監局的要求在三年內完成的可能,已向國家藥監局申請延期。
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發輿論震蕩,一時之間關於「或將停產」、「大限已至」等言論甚囂塵上。
一致性評價真這麼重要嗎?能讓一個上市公司直接 「死刑」了嗎?
首先,一致性評價是讓很多藥企都頭疼的「考試」,投入大,通過率不高。
藥物一致性評價:即藥品一致性研究,是《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中的一項藥品質量要求,即國家要求仿製藥品要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具體來講,要求雜誌譜一樣、穩定性一致、體外溶出規律一致。
自2017年遭到自媒體發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質疑後,一致性評價似乎成了莎普愛思自證清白的最後一張底牌,而這次一致性評價延期,又給莎普愛思的生存留下了不少問號。
鑑於部分醫生對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療效提出質疑,2017年國家藥監局按照《藥品管理法》及一致性評價的有關規定,督促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生產企業儘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並於三年內將評價結果報至CDE。
據界面的報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莎普愛思基本確定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述一致性評價工作,其今年4月才啟動上市後再評價的臨床研究,計劃到2022年。
無法按時完成評價對艾普愛思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無法按時完成要求的結果就是,莎普愛思的批准文號將可能被註銷或到期後不予再註冊,從而導致該產品不能繼續生產銷售。
莎普愛思也確實在努力嘗試、彌補損失。
莎普愛思相關人士第一時間向媒體表示,莎普愛思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目前仍在正常生產銷售,並無停產計劃。公告只是按信披要求進行風險提示,公司仍在盡最大努力推進一致性評價各項工作。
貳
值得一提的是,苄達賴氨酸滴眼液一直是莎普愛思的「王牌」產品,若無法繼續生產銷售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將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即莎普愛思滴眼液,其於1995年12月完成Ⅱ期臨床試驗,1997年獲得新藥證書,1998年8月Ⅲ期臨床試驗結束後,獲得生產批件,是國內獨家產品,是莎普愛思的拳頭產品,也是主要的營收大品種之一;
據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莎普愛思滴眼液營業收入佔比高達44.6%,毛利佔比62.08%,2020年1-9月,營業收入佔比為36.15%,毛利率佔比為62.4%。
2014至2017年,莎普愛思滴眼液產品分別實現營收5.07億元、6.64億元、7.54億元和6.85億元,佔當年營收比重的66.19%、72.02%、77.02%和72.95%莎普愛思滴眼液賣出超過18億,平均營收貢獻佔比超過72%。
「神藥」莎普愛思賣得這麼好,怎麼能停產呢?
成也蕭何敗蕭何!產品結構單一也成了莎普愛思真正致命的短板。
從其最新公告看,莎普愛思業績持續承壓,這也意味著「神藥」光環褪色後,莎普愛思只剩下裸泳。
據其招股書,2010年莎普愛思滴眼液在國內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產品市場中佔有率達到92.14%,在全國白內障藥物市場佔有率15.88%。
十年後,若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則其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已出現兩年又一期虧損了。
其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相應淨利潤分別虧損1.56億元、3870萬元和4910萬元,2019年憑著4656萬元非經常性損益的支撐,暫時讓其沒被披星戴帽。
一代「神藥」莎普愛思就此跌下神壇!
叄
作為王牌拳頭產品,苄達賴氨酸滴眼液能否通過一致性評價工作,將決定著莎普愛思的生死存亡。
2017年12月2日,《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一文發布,針對莎普愛思滴眼液的療效和廣告進行了質疑,稱莎普愛思能預防和治療白內障,是彌天大謊;是用洗腦式的廣告營銷,來「坑害」千萬老年人。
文章一出,莎普愛思做了緊急澄清,但也無濟於事,股價連續下跌9個交易日,其中有兩天還是跌停。
信任危機的影響是緩慢而綿長的:
自此次風波後,莎普愛思負面消息不斷,一致性評價就成了莎普愛思自證清白的最後一張王牌。
評價進程的戰線拖得越長,莎普愛思就越難走出輿論漩渦,對公司本身的影響也就越大。
也難怪,莎普愛思上市幾年,花在廣告上的錢超過了11億!
2014年-2017年,莎普愛思的廣告宣傳推廣費與銷售費用合計分別為2.35億元、3.04億元、3.24億元、3.08億元;
隨著莎普愛思滴眼液廣告整改,其瘋狂砸錢投入廣告的模式也不復存在。
到了2018年,莎普愛思的廣告宣傳推廣費和銷售費用驟降為1.82億元,2019年進一步縮水為1.47億元。
雖然當初的「神藥風波」曾對莎普愛思造成重大影響,其後為了走出「神藥」風波,莎普愛思曾在2018上半年低調推出十全大補丸、鎖陽固精丸等新的銷售產品品種,但據藥智數據企業版醫院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苄達賴氨酸滴眼液樣本醫院的市場份額佔比依然高達30.48%,僅次於長春普華製藥。
肆
就在公司面臨風雨飄搖之際,今年5月,莎普愛思創始人,原實際控制人陳德康卻已通過股權轉讓等形式,套現逾10億從公司脫身,並於8月,正式卸任董事長一職。
而上市公司新實際控制人,林弘立、林弘遠兩兄弟,背後則是"莆田系"林氏家族。這次轉手不久,莎普愛思就豪擲5億元現金,高溢價收購了林氏家族旗下的泰州市婦女兒童醫院。
對於這一投資,業內分析者認為莎普愛思著手布局醫療服務,也是向「大健康」產業方向進軍的一步棋,進一步實現企業自救。
不過,莎普愛思或存在對泰州醫院超高溢價收購。9月30日、10月12日,莎普愛思先後收到上交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問詢函,進一步暴露了這一問題。
對莎普愛思來說,滴眼液命數未知,裝入能獲得穩定收益的婦幼醫院資產某種意義上也算利好消息。不過「莆田系」的資本算盤多少還是讓投資者心存警惕。
水逆不可怕,沉下心扛過去就好了。
但對於莎普愛思來說,目前的首要目標還是儘快完成莎普愛思的一致性評價工作!
這一拖就是四年,業內人士說,可能是評價實驗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問題,大概率是療效數據不顯著。
「神藥」莎普愛思水逆的2020,前路幾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大貓財經《「神藥」莎普愛思早該跌下神壇了》、
野馬財經《背靠莆田系,「神藥」遇危機,莎普愛思前路幾何?》、
新浪醫藥《莎普愛思超高溢價收購「莆田系」醫院被質疑,轉型之路維艱!》、
21世紀經濟報導《曾一年狂賣7.5億!莎普愛思王牌眼藥水或將停產?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