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大提出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晶片人才的培育更是迫在眉睫。
12月4日,位育中學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藤薈教科,共同啟動了位育中學晶片教育項目。以期通過將芯苗的栽培與高中生的職業規劃相結合,能夠「彎道超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此舉在上海尚屬首創。
一次中心組成員的參觀學習,讓位育中學校長王亦群萌生了在學校開展晶片科創教育的想法。
"
從來只知道晶片,也知道製作晶片的原料是矽,但是在上海中科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晶片創新實驗基地,我們第一次親眼見識並親手觸摸了神秘的晶片製作原料矽錠,第一次知道在這個晶片的大家族裡有AI芯、雷射芯、超導芯、存儲芯、生物芯、傳感芯、矽光芯、物聯芯等各種晶片。
"
至今,這次參觀學習讓王亦群記憶猶新。
有了這個想法,王亦群與專家們一起對位育中學是否具備建設晶片實驗室和開發晶片創新課程進行了可行性與價值鏈分析。
雙方一致認為,位育中學在該項目建設上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近一年來,徐匯區圍繞打造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慧高地新地標和核心區目標,抓住並放大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溢出效應,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知曉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位育中學地處AI人工智慧產業高地和機場聯絡線重要站點華涇區域,離位育不到兩公裡的地區將建造北洋人工智慧小鎮,此處將成為未來徐匯區高端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
依託全球高校集成電路的學術聯盟,加強產學研的深度合作,位育中學搶佔晶片科創教育發展和青少年人才培養的「制高點」,可謂順勢而為,因勢而新。
由此,位育中學成為了上海首家實施晶片教育體系的中學,與中科院強強聯手共同培育國家未來科技的頂梁柱。
啟動儀式上,上海中科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接過聘書,他們將與位育中學挑選出的優秀學科帶頭教師一起共同組建全國第一支中學晶片教育導師團隊。
未來的三年,位育中學將聯手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最早從事集成電路、生物晶片、矽光晶片和具備晶片全產業鏈布局的藤薈教科等研究機構為學校打造一整套晶片教育的實施方案,包括晶片實驗室建設、完善配套軟硬體設施設備、完成晶片教育的課程課件設置及相關項目孵化和培育的實施。
並且順應國家戰略性科創方向的轉變,在科普性教育的基礎上,發展「更具體,更明確,更基礎」的相關技術人才教育和培養,結合高考「綜合評價體系」的改革新要求,從晶片理論基礎、晶片材料認知、晶片設計、晶片製備、晶片封裝、晶片測試、晶片創新應用等層面培養理化生綜合發展能力的中學生,為學生今後升入高等院校做更專業具體的研究性學習打好紮實理論基礎,養成科學世界觀,也希望「芯動位育」項目能夠為學生打造一片屬於他們的晶片科創天地,實現科技強國的「中國芯」夢想。
記者:姚麗敏
原標題:《強強聯手!位育中學攜中科院開啟科創「芯」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