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中描繪的敕勒川,我才懂什麼是水草豐美,一幅安靜祥和的畫面

2020-12-23 旅途琪遇記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耳熟能詳的敕勒歌就是我小的時候對草原的全部想像,天像一頂巨大的帳篷,想必應該是一幅天高雲淡的景象,水草十分豐美,只有趕上一陣微風才能看見草後悠閒吃草的牛羊,一幅絕美的畫卷曾多次出現在夢中,從那時起就想來敕勒川一探究竟。

那這個敕勒川究竟在哪?眾說紛紜,有的說敕勒川是在如今的朔州寧武一帶,有的說敕勒川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大黑河流域和包頭昆都侖河流域。還有一種說是在內蒙古土默川平原,就是包頭的土右旗大部分和呼和浩特的土左旗小部分。

而我認為敕勒歌是由少數民族語言翻譯而來,敕勒族就生活在如今的土默川一帶,所以我更願意相信敕勒川指的就是如今的哈素海附近。所以我為了探索那熟悉而陌生的敕勒川決定前往哈素海。

再去之前看了網上很多關於哈素海的說法,不過說法不一,有的說很貴,很不值,有的說收取50元的門票,各種說法都有,看來想要了解還是要實際前往一探究竟才能瞭然於胸。從呼和浩特出發交通十分方便,沿著G6京藏高速或者110國道過了土左旗就到了陰山腳下的哈素海。

其實在這裡敕勒川文化旅遊區和哈素海算是一個整體的旅遊目的地,但是兩個地方卻分別有自己的入口,雖然裡面可以連通,可初到此處的遊客卻未必能找到,那就不妨一個一個的遊覽,總之知道自己置身於陰山下的敕勒川,就好好感受一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吧。

敕勒川的大門氣勢磅礴,可走進一看卻是一片蕭條,這裡完全不像是個旅遊區,碩大的停車場看不見一輛車,景區工作人員同樣一個也找不到,當然也就免費進入了,我想也許正是這樣,我才能欣賞到最純淨的敕勒川風光,想到這心情大好,馬上進入草原深處。

在敕勒川其實是有開發痕跡的,裡面設有好幾個小景點,其中最美的當屬可汗大帳和聖主廣場。可汗大帳複製出一個蒙古營地,有五座羊毛氈的敖包,篝火盆擺滿一地,感覺像是時刻就要舉辦一場宴會,歡迎遠方的客人。

聖主廣場上巨大的成吉思汗銅像讓人折服,在廣場下面還分布著一個個騎著駿馬的勇士,離近一看他們也不是「凡人」,分別是成吉思汗的四勇、四傑、四弟、四子,每一位都身經百戰,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哲別、木華黎、拖雷、窩闊臺……在這裡還有許多成吉思汗說過的至理名言,讓我們再一次了解那段蒙元文化。

草原的美只有近距離接觸才能有所體會,雖是九月,野花依舊遍地可見,開得正豔的張大人花用五顏六色去裝點著草原的美。

遠看陰山,正是應了那句天蒼蒼、野茫茫。陰山稜角分明,像是一幅水墨畫,烏雲緩緩飄過,讓陰山顯得更加冷酷無情,又像是有強敵壓境,不一會從烏雲中透出一抹陽光,又讓人的心胸一下子變得寬廣起來,陰晴不定的天氣讓敕勒川顯得更加神秘。

走在草原上,忽然抬頭一看,光禿禿的一棵樹下,一輛勒勒車就在那靜靜的佇立,如果一旁再有一位蒙古族少女擠著馬奶,那必然是一幅祥和到極致的畫面,草原總能給人無限的遐想,更別說此刻正在陰山之下的敕勒川。

這裡絕對稱得上是水草豐美,每一株草都長得很高,微風拂過,草叢也隨風搖擺,忽然間在草叢中出現了羊群和牛群,我想也只有在此處水草豐美的地方才能感受到究竟什麼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不來敕勒川這種場景也只能是停留在腦海之中。

遊完敕勒川,別錯過哈素海,哈素海被稱為塞外西湖,就光聽這個名字也不一般,24.7公裡的環湖路每一處皆是風景,遠看哈素海水天一色,連接到天邊。不禁讓人感嘆眼前的場景,仿佛置身天空之鏡。

哈素海周圍有許多棧道可以直通湖邊,各種野生動物隨處可見,天鵝、水鳥發出好聽的聲音,當然還有湖邊一片片的牛群,總能讓你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魅力。最後如果有機會的話嘗一嘗哈素海的魚,鮮美無比。

敕勒川和哈素海相距非常近,而且現在都是免門票,在這裡隨處都可以體會到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風光,讓人心胸開闊。

相關焦點

  • 一舟縹緲,一翁獨釣:少時不懂詩中意,讀懂已是詩中人
    《江雪》是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的畫面。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
  • 一首清代詩,短短四句就描繪了無比絢爛的星月夜
    這裡詩人說「月黑見魚燈」,沒有月亮,自然顯得分外漆黑,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點點的漁燈,那是河上的打魚的船上的燈火。詩人在夜裡輾轉反側睡不著,遙望 漆黑的夜空,看到的是只是一點漁燈。魚燈像什麼呢?詩人說:「孤光一點螢」,微弱的燈光就像是螢火蟲。螢火蟲是夏夜裡特有的景色,螢火蟲的光亮非常得微弱,就像螢光棒似的,顯得非常柔和。
  • 王安石這首詩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描繪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圖
    「暮林搖落獻南山」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它和陶淵明的詩句「悠然見南山」在意境上不同,試作簡要分析。答1. D D項,「委婉地表達出其對官場束縛人身自由的厭倦」說法錯誤。「得往還」是說詩人自己來也自由,去也自由。
  • 世界上最「古怪」湖泊,中國這邊水草豐美,另外一頭卻寸草不生
    我喜歡生活,用心去傾聽自然的一切美好,我喜歡旅行,徒步行走在樸實的路上,觀看那些我所能看到的,這時的我與自由同行。一邊是水草豐美,一邊是荒蕪,資源稀缺。因此,不少遊客調侃。這是世界上最古怪的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湖裡的景色非常美麗,令人愉悅。很多遊客到西藏旅遊,都會到這裡欣賞美景。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這裡是《戌時鯨見》,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想像畫面,品讀詩句。觀察插圖,說說山寺給自己的感覺。識記「危」,「危」的本義是人在山巔或高崖,從而理解詩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樓」即「高樓」,全詩是圍繞著「高」來寫的。再讀古詩,找找詩中哪些字句寫出了樓之高。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眾多的館藏中,有一幅名為《骷髏幻戲圖》的畫作,這幅畫有800多年的歷史,該幅作品上赫然畫著兩個詭異的骷髏:大骷髏通過繩索操縱的小骷髏,大骷髏附近放著行李,後面則是一位正在給嬰兒哺乳的婦人,畫面右側地上有一個正在爬向骷髏玩偶的的兒童,兒童後面則是一位意圖勸阻的大人。
  • 水草缸中水草的作用你能了解多少,我把養殖水草得到的結論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0631,關注我,你一定會有收穫,讓我們輕鬆養草,簡單養魚,快樂分享,用行動創造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話題,可能一說大家好像都很理解,也都能懂,因為感覺上太簡單了,那麼真的有那麼簡單嗎?我就來說一下我在養水草的過程中發現的它們的一些作用,大家也可以多觀察,可能一些小細節就決定了一個大的問題。水草顧名思義就是在水裡長的草,我們也不用過多的講這個詞的含義,作為普通的愛好者,你知道水草就可以了,無須去研究水草的那麼多的解析,簡單玩草,並不代表我們連什麼是水草都不知道。
  •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這首詩的寫景有什麼可學之處
    一個牧童在牛背上吹笛,旁邊的池塘水草豐茂,遠處的落日半掩在山後.....那麼,詩人是怎樣給我們展示這樣的畫面呢?不防從這首詩的每一句細細品來。一、草滿池塘水滿陂這幅畫的中心是一個人物:牛童。不過詩人在描繪這副畫面的時候,前兩句並沒有人物,而是先刻畫了一個背景:草滿池塘水滿陂。草滿池塘,令人想起謝靈運的名句:池塘生春草。不過在雷震詩中的池塘裡,已經長滿了青草。可見時間已經不是初春了。
  • 雪後的冬天,安靜而祥和
    草坪中,也不再是光禿禿的一片,而是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大樹下,那枯黃的樹枝像是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開出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那潔白的雪花,點綴著雪中的風景。看上去,像是一塵不染的樣子。遠遠望去,整個環境變得是明亮了許多,也乾淨了許多。雪後的冬天,顯得是格外安靜、祥和。鳥兒停止了鳴叫,人們減少了外出。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詩歌雖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描寫喚起聯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卷。  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就是鋪彩著色的好例子。連用兩組色彩,綠中含黃,青中帶白,色彩分明,色調柔和,展現出春天的明媚景色,表現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  南宋詩人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日本第一水彩女神撩人的意境之美畫面
    像是一首流淌在畫紙上 清雅的詩 這些畫面都擁有著 最獨特、動人的美麗 每一幅,都讓人深深著迷 它們就是出自
  •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這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讓畫面顯得十分絢麗,使情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著色的情感」,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感染力,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完美境界。詩人還善用色彩的明暗對比,初看似不覺得,稍加玩味,就會感到含蓄的畫面美。
  • 「我為敕勒川代言」優質創作者大賽收官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6日電 16日,「我為敕勒川代言」優質創作者大賽成果展示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經過近三個多月激烈比拼,大賽各項結果新鮮出爐,十部優秀作品在近千部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大賽抖音話題「我為敕勒川代言」播放量達1.3億次。
  • 黃庭堅一首思鄉詩,仿若一幅畫卷,道盡遊子心緒,讀完令人動容
    這首詩是黃庭堅在葉縣任職時,因為思念家鄉所做,他本是江西人,這是他在中了進士之後所擔任的第一個官職,生於好山好水的江南之地的他遠離家鄉到中原任職,自然對家鄉倍感思念。在這首詩中,他描寫了多個不同的場景,用文字將其連綴在一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特有的風俗畫卷,在感受他的思念的同時,還可以了解特有的風土人情。
  • 呼倫貝爾草原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的草原
    這裡的呼倫貝爾草原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的草原,松濤激蕩的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低見牛羊,就是這裡最好的寫照。這片草原自古便是最好的牧場,是眾多遊牧民族的搖籃,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幾個遊牧民族在這個搖籃裡長大,創造了燦爛的遊牧文化。
  • 【賽罕動態】新年新氣象,敕勒川綠地小學開展迎新年活動
    【賽罕動態】新年新氣象,敕勒川綠地小學開展迎新年活動 2020-01-0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看見,不一樣的故宮》有感:中華文化帶來的祥和
    這本書使得我對中國的人文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真的非常喜歡。我覺得蘇唐詩先生拍攝的故宮畫面美感十足,不是那種驚豔,而是一種平淡地敘述,敘述故宮的古往今來,前世今生,娓娓道來。故宮的一磚一瓦,透露出千百年來的祥和,那確實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不知是不是大部分的人都有?故宮的深邃不是幽怨的,而是寧靜的,具有親和力。
  • 祥和路……
    窗外,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很輕很柔,仿佛不想讓我聽見,但還是被我聽到了。我起身拉開窗幔,凝神望著這溼漉漉的煙霧,獨自呢喃!一場恍然若夢的愛,一場隔世的恩怨一不小心就被雨竊聽了去。紛亂的雨,只下了一會兒,卻解讀了全部。
  • 王之渙一首寫「離愁」詩,卻美成了春天一幅清麗明快的山水畫
    王之煥在一場宴席上寫的一首贈別友人的詩,卻美成了春天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宴詞》長提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看,春光中,長提逶迤,水色碧清,東風鼓帆,桃花逐波,不正是一幅色彩清麗明快的山水畫嗎?春天已是萬象復甦,生機盎然,詩人為友人踐行,一想到宴席散去朋友就要離開,心生離愁。大美春景,他看到的卻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悠悠」二字撩撥起讀者富於聯想的心弦,一個「綠」字點明現在是春天,同時也暗示了詩人一片惜別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