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9月15日
地點:上海星巴克東郊中心店
人物:2017世界衝煮冠軍王策和星巴克的小夥伴們
在華東咖啡教育小組美麗的薛阿姨的邀請以及公司的支持下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2017年世界衝煮冠軍王策來到我們星巴克為我們的小夥伴做一場分享會
對於咖啡粉來說這真的是非常珍貴的福利
男主:王策(笑容真的是無敵了)
在做分享之前王策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他的歷程
在英國完成食品管理學獲得碩士學位
學習了紅酒和芝士的評鑑
在一家巧克力工廠實習,發現了風味的不同
回到臺服代替役
來到上海王力咖啡學習咖啡知識
到日本oshikazulwase學習顧客服務
每一條看似簡單的經歷,其實都和之後拿到冠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食品管理的學習中,學習了時至今日人們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紅酒和芝士的評鑑,在為日後咖啡的品鑑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或者說豐富的經驗,巧克力風味的區別,例如馬達加斯加的巧克力就像非洲的咖啡,酸度比較高,伴隨著紅色梅果的味道,而巴西的巧克力,又有著焦糖和堅果的味道,正如他自己所說這些經驗讓他在之後的咖啡道路上獲益良多。最後專業的咖啡知識的學習和顧客服務的學習,為他在日後比賽中非常紳士又特別的賽場禮儀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各位夥伴們顧客服務真的非常重要哦)
在準備中的冠軍背影是不是也特別帥氣呢
忙到沒有時間吃飯,來一個凱撒雞肉卷補充能量
(凱撒雞肉卷硬廣時間)
開頭以簡單的方式通過PPT的圖片分享自己與咖啡相關的經歷,著重分享了在衣索比亞種植區的體驗,在當地體會到了種植者的艱辛,和環境的惡劣,缺水、日曬等自然因素,並倡導我們珍惜每一顆咖啡豆,認真對待每一杯咖啡!
一場比賽經過一千多次的練習,將一切所有可控的都控制在自己掌握之中,然後在分出多餘的精力用來應變臨場的突發情況
臺上十分鐘,臺下一千個十分鐘
當時比賽規定用時是十分鐘,而我們冠軍比賽用時是9分59秒
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衝煮分享和品嘗環節
(三組器具之間的距離是王策用手丈量的)
現場演示,兩壺三杯,三杯最後同時完成
王策為大家分發咖啡,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後面的小哥哥呢,後面的小哥哥是王策咖啡團隊的一員,負責咖啡風味的校準,同時也是2015年世界衝煮比賽中國區的冠軍哦——阿光
所以好的團隊非常重要,嗯哼
與兩位冠軍一起開始品嘗
在整個品嘗過程中,兩位冠軍與現場的夥伴從以下的角度一起品嘗
酸苦平衡
醇厚度
強度
質感
負面風味
品嘗結束後一起分享了配方:
咖啡豆:20g臻選瓜地馬拉聖伊莎貝爾 +5g坦尚尼亞什維瓦卡
粉水比:1:8
粉顆粒:60um
溫度:90℃-
水量:200g
滴濾完成:1'30''
在之後的煮製四要素中,著重與我們分享了,粉水比,和研磨
回過頭我們在看看我們品嘗的維度
酸苦平衡
醇厚度(強度和質感)
負面風味
小編鬥膽給大家簡單總結了一下
通過改變粉水比來改變口感上的強度
通過研磨度在改變咖啡在你口中的質感
通過減少萃取來減少負面的風味(慎用萃取不足和過度萃取等詞彙)
接下來使用了最近刷爆朋友圈的chemex壺為大家製作品嘗了咖啡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裡折好的濾紙和朋友圈的是不是不太一樣呢
對比了篩粉後的咖啡粉用chemex製作和沒篩粉的咖啡粉用chemex製作
我們發現使用chemex這個器具在沒有篩粉的情況下,香氣會更勝一籌
在口感上篩粉後的入口更加乾淨
篩粉和不篩粉各有千秋
大家好我是特大號篩粉器(迷之尷尬)
對了我們使用的磨豆機是BabyDitting kr 804
磨豆機中的戰鬥機,給我們的磨豆機來一波硬廣,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到我們星巴克任意到手衝門市去看看他長什麼樣子哦
最後放上大家美美的照片
視頻是分享一個chemex的摺紙方法,僅作為分享,並不是標準
PS:大家在製作過程中請一定按照標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