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是9月的頭一個節氣,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中醫把四季當中出現的氣候變化稱為"風寒暑溼燥火",秋季的氣候變化便是"燥"。若孩子出現上火、乾咳等秋燥症狀出現也不必著急,可適當食用如蜂蜜、百合、蓮藕、山藥、梨等柔潤食品,以益胃生津,養肺潤燥。
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
清肺去燥、降火止咳的「秋膏」,
大人孩子都可以喝。
沒加中藥也沒加蜂蜜,
卻是清甜口感,
孩子不排斥、大人也不覺過甜。
建議家長都做一罐家裡備著。
1、羅漢果去殼掰碎,紅棗去核切片,梨切塊,幹百合用溫水泡10分鐘▼
2、梨塊加水打泥▼
3、把梨泥小火煮開▼
4、將所有食材扔到鍋裡小火煮20-30分鐘▼
5、用紗布把汁過濾出來▼
6、把過濾的汁小火繼續煮20分鐘▼
7、熬成粘稠的汁狀就可以了▼
8、晾涼保存▼
9、喝的時候舀一勺衝泡即可▼
食材簡單、做法簡單
做好了用玻璃瓶子儲存起來
一般能儲存15-30天
喝的時候取一勺用溫水化開就可以
大人可以衝的濃一些
孩子可以衝的淡一些
周末在家試著做一罐吧。
和孩子讀一讀白露有關詩詞
《蒹葭·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為霜》
唐·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
應鐘鳴遠寺,擁雁度三湘。
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
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
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裡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宿煙含白露》
唐·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淨,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 手繪節氣 |
「白露」之露從何來?
9月7日18時39分,進入「白露」節氣,此時天氣轉涼,溫度降低,在清晨或夜晚,近地面空氣裡的水汽遇冷,會在花草或石頭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所以人們把這個節氣稱為「白露」。
《手繪節氣 · 白露》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製作
本文部分內容整理自央視新聞,圖/視覺中國,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