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年輕人看上去總像沒睡醒的樣子?上眼皮耷拉著,額頭還有深深的皺紋……其實這並不是他們沒睡好精神差,也不是他們眼睛小,而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上瞼下垂。
上瞼下垂是指上瞼遮蓋部分或全部視軸,患者為了擺脫下垂之上瞼的幹擾,常利用額肌的過度收縮或採用昂頭姿勢來視物,從而造成額部皺紋深而多、眉毛上抬等畸形外觀。
正常人睜眼平視時,上眼皮不會過多地覆蓋黑眼球。但是上瞼下垂的人,因為主管睜眼的那塊肌肉功能不給力,上眼皮抬不上去,上瞼緣就會遮蓋黑眼球超過2mm,甚至會遮蓋瞳孔。主管睜眼的肌肉沒有力氣,抬不起來上眼皮,就叫鄰居抬眉毛的肌肉來幫忙,所以很多上瞼下垂的年輕人常常眉毛上抬,導致二十幾歲就有深深的額紋,有些年輕人如果上眼皮遮蓋瞳孔還會影響視力。
先天性上瞼下垂,自出生後即可發現,表現為平視時受累,上瞼位置低於正常,即遮蓋角膜上緣超過2mm,重者部分或全部遮擋瞳孔。為了克服下垂的上瞼對視線的遮擋,患兒往往抬眉、抬頭視物,導致額部皺紋增加,眉毛抬高,甚至引起頸部肌肉或頸椎的畸形。如上瞼完全遮擋瞳孔可能引起弱視。
「上瞼下垂」的分類
上瞼下垂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先天性上瞼下垂又分為: ①單純性;②上瞼下垂症候群伴小瞼裂症候群;③協同性下頜 - 瞬目症候群。
後天性上瞼下垂分為: ①神經源性( 神經麻癖) ;②肌源性( 肌無力) ;③外傷性及假性上瞼下垂、上瞼皮膚鬆弛。
根據下垂程度又分為 輕、中、重度。①輕度:遮蓋角膜上緣≤4 mm,此時下垂量為≤2 mm;②中度:遮蓋角膜上緣4~6 mm,2<下垂量≤4 mm;③重度:遮蓋角膜上緣>6 mm,此時下垂量>4 mm。
眼科醫院提醒:有些老人年齡大了,皮膚鬆弛了,眼皮也會下垂。但這並不是上瞼下垂,而是眼瞼鬆弛。隨著年齡的增長,眼部皮膚逐漸老化、彈性減弱,眼瞼皮膚開始鬆弛,形成下垂表現,眼型變小、變形,影響美觀,嚴重了還可能將外眼角遮蓋住,影響視物,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上瞼下垂」的治療
術前檢查::① 新斯的明試驗、排除重症肌無力;② 咀嚼下頜運動試驗、排除下頜 - 瞬目症候群;③ 遠近視力、眼疾病與眼底檢查,角膜知覺試驗,淚液試驗;④ 提上瞼肌肌力的測量,良好大於等於 10mm,中等 4-9mm,弱小於 4mm;⑤ 額肌肌力的測定,利用額肌的手術肌力大於 7mm 預後良好,小於 7mm 預後較差。
對於 6 歲以上提上瞼肌肌力大於 4mm 選擇提上瞼肌縮短術。
對於 2 - 6歲提上瞼肌肌力小於 4mm 的上瞼下垂患者選擇額肌瓣懸吊術。
後天性上瞼下垂在查明原因後,經治療病情穩定時間在 6 - 12 個月以上可考慮手術。
先天性上瞼下垂是常見的眼部畸形,對患者視力、容貌及心理均有較大的影響,該類患者應儘早矯正上瞼下垂,挽救視功能。
術後注意事項: 預防暴露性角膜炎。術後加壓包紮, 防止出血,減輕腫脹。對不合作兒童白天可將健眼遮蓋。矯正不足再次手術至少在3個月後實施。
[1]馬朝霞.上瞼下垂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法[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5(19):50-51.
[2]李冬梅,艾立坤.重視上瞼下垂手術的術前評估[J].眼科,2008(06):364-367.
[3]健康時報《為何有人眼睛總睜不大?》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