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丨海南的咖啡為啥這麼好喝?背後「玄機」大了……

2020-12-22 海南日報

一粒粒飽滿紅色鮮果,經過脫皮、脫膠、晾曬、脫殼、烘焙等數道工序,成為一顆顆褐色咖啡豆,幾乎如同涅槃重生。它們褪去一身紅彩,卻因歷經高溫烘焙,釋放深藏於內在的香氣。

近日,在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的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園的會客室中,當工作人員將一把剛烘焙出來,帶著些許熱氣的「大豐一號」咖啡豆放入研磨機,隨著咖啡粉末落下,一股馥鬱的香味充盈了整個房間——混合著些許果香、甘香和淡淡草木清香,複雜卻清冽。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下的海墾大豐咖啡產業園,工人們在挑選咖啡豆。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大豐一號」或許鮮為人知。但眾多咖啡愛好者十分熟悉香氣獨特的羅布斯塔。實際上,「大豐一號」便是原海墾大豐農場引種羅布斯塔後,經過數輪篩選,培育而出的高產品種,也是海南目前種植的主要咖啡品種之一。

羅布斯塔咖啡樹喜溫好溼,不甚耐寒,適應種植在低緯度、低海拔地區。正因相對較高的生長環境要求,相對於更為普及的小粒種阿拉比卡咖啡而言,從產量上可算得上是少數派。恰好,終年溫暖溼潤的海南正是它們生長的天堂。

風景如畫的澄邁福豐咖啡山莊。海南日報記者蘇曉傑 通訊員王家專攝

咖啡中的「少數派」

在咖啡界有一個說法,地球上種植咖啡的最佳區域是南北緯回歸線之間,這個區域也被稱為咖啡帶。咖啡帶終年陽光直射,有著豐沛熱量和充足雨水,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十分適宜咖啡的生長。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咖啡主產國都坐落於咖啡帶內。

海南正好位於這一黃金區位。此外,海南島因遠古時期火山活動,很多地方都覆蓋著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十分適合咖啡生長。

「海南咖啡種植歷史悠久,在巔峰時期,全省咖啡種植面積曾突破20萬畝。」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咖啡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香飲所咖啡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林興軍介紹,從19世紀末便有人在海南嘗試引種咖啡,50年代間探索規模種植,在80年代一度達到最高峰,有20餘萬畝之多。由於多種原因,種植規模大面積萎縮。」

林興軍介紹,目前,我省種植咖啡的主要品種是羅布斯塔,也被稱為「羅豆」,主要分布區域為澄邁縣福山鎮、萬寧市興隆鎮、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以及白沙黎族自治縣等地。而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儋州市、五指山市等地也有農戶嘗試種植。但總體而言,種植規模離巔峰時期相去甚遠,估計2萬餘畝。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海南咖啡可以算得上是咖啡中的「少數派」。一方面是因為,海南咖啡以羅布斯塔為主;就我國而言,我省是主產區。另一方面,海南咖啡規模較小,相較於雲南百萬餘畝咖啡種植總量,僅是零頭。

然而,「少數派」也自有姿態,海南咖啡優勢獨特。生長於「四季春常在」的海南,咖啡樹一年可以多次結果,且風味佳、質量高。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大片羅布斯塔咖啡鮮果成熟。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攝

目前,正是海南咖啡大批量成熟上市時節,在黎母山鎮一處咖啡園,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大片波浪形的咖啡葉片向陽而生,在翠綠葉片間,一簇簇的通透紅果相攜而生,其間還偶有點綴幾朵潔白的咖啡花。

林興軍介紹,在海南島部分區域,咖啡採果期甚至能延續小半年,從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能有成熟的果子產出。在11月時,便可看到青果、紅果同時存在的景象。

另一方面,海南咖啡的油脂量高,口味較其他咖啡更為醇厚。「海南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醇而不澀,還略帶些許果味,從口感和品質上都可以說是佳品。」林興軍介紹,該研究中心曾於2017年邀請國外資深咖啡師對不同樣品進行杯測,將海南興隆咖啡與多個其他名產區咖啡對比,結果9支來自海南的咖啡樣品中,有6支的分數超過80分,達到精品咖啡的級別。

寄託華僑緣與情

咖啡在海南「落地」與「生根」,與愛國華僑的努力密不可分。

據記載,1898年,馬來西亞華僑鄺世連從馬來亞帶回種子,在文昌市原南陽鎮石人坡村(現歸文城鎮管轄)栽種,成活12株。

因此次引種規模較小,影響有限,所以長期以來人們誤以為咖啡於1908年才在海南生根。1908年,由僑商曾汪源自馬來亞帶回咖啡種子,在儋州那大開荒種植約15萬株。然而在1916年,這些咖啡因霜害大量死亡。

直到1935年,印尼華僑陳顯彰認為澄邁福山一帶「泉甘土肥」,創辦福民農場,開啟了海南大規模種植咖啡並開展商業化嘗試的歷史。

20世紀30年代,國內「振興實業」「實業救國」氛圍高漲,陳顯彰認為實業是讓中國走向富強繁榮的一條道路,抱著滿腔熱情,帶著家人從印尼回國投資開發,於1935年在福山種植咖啡,並於1942年豐產且遠銷廣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地,「福山咖啡」享譽島內外。

1953年,新加坡歸僑邢傑夫又將咖啡從福山地區引種到了興隆,幾年後,海南的首家咖啡廠——太陽河咖啡廠在此設立。1960年,周恩來總理喝過興隆咖啡後讚嘆不已。從此,這一來自南洋的舶來品便深深打上海南烙印。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腳下的咖啡樹開花時,好像雪壓枝頭。通訊員劉霞攝

在我省咖啡行業專家陳德新所著《福山咖啡》一書中關於中國咖啡早期引種歷史的考證,也印證了海南咖啡的華僑情緣。

陳德新在書中表述,中國三大咖啡產區,雲南、海南和臺灣在早期引種過程中都有各自鮮明特點:如雲南瑞麗弄賢和賓川朱古拉兩地早期引種都得益於傳教士小規模種植促成,臺灣早期引種由外國商人小規模零星進行。唯有海南大規模引種、擴種,這其中凝聚了愛國華僑關於興業興國的思考與努力。

如果說華僑是讓咖啡在海南紮根之人,那麼在咖啡品種的早期選育、栽培和加工上,海南農墾隊伍曾做過不少努力。根據《海南省志·農墾志》等相關資料記載,1956年,原海南農墾大豐育種站引進羅布斯塔並成功試種,1973年設廠加工銷售。20世紀80年代,改革春風吹拂,原大豐農場從200餘個品種中選出「大豐一號」「大豐二號」兩個質量極佳的高產品種,打造推出「瓊豐」品牌咖啡豆,享譽國內外,還曾於1991年代表中國農墾參加美國紐約國際貿易展覽會。然而,由於產業結構調整、缺乏精深產品等原因,「瓊豐」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瓊豐」的經歷具有普遍性。在上個世紀末,海南咖啡雖名聲在外,卻因缺乏精深加工技術、價格下滑、銷路不暢等諸多歷史因素,大量咖啡樹被砍伐,種植面積急劇萎縮。

好在進入21世紀後,隨著市場需求增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一批老咖啡企業重煥新生,一批新咖啡企業輕裝上陣,興隆、福山、侯臣、母山等一眾海南咖啡品牌奮戰市場。

濃香需從磨礪出

要得到一杯香濃的咖啡,好的咖啡鮮果固然至關重要,成熟的加工工藝也必不可少。「過去我們只銷售咖啡豆,如今我們加強技術研發,生產系列咖啡產品。」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豐咖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豫介紹,海南農墾轉企改制後,大豐咖啡應運成立利用「瓊豐」咖啡歷史積累的優質咖啡樹資源,走「產銷一體化」之路,打造精品咖啡農業風情園。

在海南農墾大豐咖啡廠,工人在晾曬已經脫皮脫膠的咖啡。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攝

在大豐咖啡集團的加工廠,海南日報記者探尋傳統的水洗式精製咖啡製作過程。

「先是選豆、洗豆、沉沙,然後才開始加工。」廠長李曉秋介紹,工人將色澤鮮紅的成熟鮮果挑出後,便倒入池中,洗去附著的泥沙,隨後排出水分倒入脫皮機脫皮脫膠,再將果粒倒入水池,注水浸泡約20小時進一步脫膠。「脫皮脫膠後,咖啡果的外皮去除,只剩一層薄殼附在豆子上,還需曬乾後藉助機器脫殼。」

在加工廠的廣場上,工人們將溼漉漉的咖啡果擺到曬床上晾曬,不時拿著小木翻滾果實,使其面、背均勻受熱,利於乾燥,同時也避免底部與地面接觸太久導致發黴。「當果子含水量曬到10%到12%,就可以放入機器中去石、脫殼、分級。」李曉秋說,經過繁雜的前期處理,脫殼的咖啡豆便可進入車間烘焙,再經過色選、分級,香氣四溢的咖啡豆便完成了。「咖啡在加工前並沒有特殊的濃香味,只有經過層層磨礪,才散發出誘人香氣。」

海南咖啡味道逐漸得到認可。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近年來,在創新海南咖啡加工技術方面,香飲所咖啡中心作出不少探索。

「市場在變,人們的需求和口味也在變,除了傳統的咖啡加工方式,我們針對用戶需求,探索將凍幹、微研磨等咖啡加工技術運用在羅布斯塔上。」林興軍表示,技術的提升,能更好地保存咖啡風味,也使得消費者能以更便捷的形式隨時隨地品味咖啡。

(編者註:本文原載於2020年3月9日海南日報,見刊略有刪減。)

來源:海南日報海南周刊

記者:鄧鈺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袁鋒

責任編輯:張運桐

最新海南疫情信息地圖

戳下圖就夠了!

↓↓↓

更多第一手資訊,請下載安裝海南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慢讀丨海南咖啡起源於哪兒?一起來Get「歌必歐」往事……
    這幾株咖啡樹枝頭仍有新生枝葉,葉片肥厚,葉脈清晰,果實碩大。鄺祥垂告訴記者:這是利比利卡大粒種,幾十年間,不乏有人來求購種子,甚至想把整棵樹買走。老樹森森,遠山如黛,日出月落,時光在靜默中交替。這幾株咖啡樹就這樣佇立在鄺家庭院,守著海南第一棵咖啡樹的基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 海南咖啡,香醇背後的苦澀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萬寧興隆、澄邁福山兩個以咖啡聞名的小鎮上擠滿了天南海北的遊客。他們坐在頗具南洋風情的咖啡館裡,怡然品嘗著慕名已久的海南咖啡,喝完後還不忘大包小包塞進行李箱裡,作為特產禮品帶回家鄉,讓親朋好友分享「海南的味道」。海南咖啡產業的繁榮和咖啡文化的興盛,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中國種植咖啡最早的地區,海南咖啡早就享譽全國。
  • 慢讀丨海南出土的宋代窖藏銅錢,背後蘊含著哪些時代信息?
    這樣的宋代窖藏古錢,在海南並非第一次發現,2015年在海口市瓊山區也曾出土過130多斤的宋代銅錢。銅錢為何要窖藏?為何海南兩次發現的窖藏銅錢都出自宋代?小小的錢幣背後蘊含著哪些關於時代的信息呢?北宋宣和通寶。
  • 海南咖啡: 咖啡中珍貴的「少數派」
    海南是羅伯斯塔種咖啡生長的天堂,這種「少數派」咖啡味道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且略帶一點果味,堪稱咖啡中的上品。 咖啡中的「少數派」 全世界每年有50多個國家生產出3000多種咖啡豆,大體分為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伯斯塔(ROBUSTA)兩大類。
  • 慢讀丨海南山柚油為啥這麼神奇?竟被譽為「液體黃金」
    山柚油其實是我國茶油的一種,它的藥食同源的功效,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山柚油還能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要做大這個產業,還面臨著較多的掣肘,業內人士認為主要難點有:優良品種少,目前的20個品種都是無性系,真正優良的不多,尚未開展雜交育種;種植不規範;種苗混亂;加工無標準。
  • 星巴克貓爪杯的背後玄機!
    因為星巴克的品牌在咖啡飲品界裡一直是高端的,所以在產品的品控上一直做得很嚴格。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視覺上的賞心悅目。比如店面的設計,新品的宣傳圖,保溫杯和咖啡杯的設計。用一句話來概括:「怎麼看都舒服,怎麼看都想買!」慢慢的這種印象,便潛移默化的積累在消費者的心理了。
  • 慢讀丨海南東方這個村,被稱作「黎族最後一個原始村落」
    羅林濤 攝「原來沒有想像過白查村的船形屋能保存得這麼完整,簡直大開眼界。它們承載著一個民族漫長的時代記憶,反映了黎族先民的生活軌跡和生存理念,這裡面充滿了創造力與智慧,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十分鮮明的。」來自山東的媒體人王川和朋友一行人慕名而來,雖然白查舊村已經人跡罕至,但留在地上的建築還有歷史的痕跡。
  • 星巴克美式咖啡真的好喝嗎?原以為價格使然,沒想到有「玄機」
    ,特別是當我們談及咖啡的時候,星巴克這個詞就會浮現在我們腦海中。這裡從美式咖啡賣得最火可以或多或少地讓我們瞧出一絲端倪;於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想像,那就是前面我們所言的:美式咖啡真的非常好喝嗎?為什麼那麼多去星巴克的朋友只愛喝這款而且每次去都是點它?更為讓我不懂的是今天去點美式,明天去一樣是如此,甚至有看過中午點美式咖啡晚上再來一杯的。
  • 為啥自己泡的咖啡不香?學會這個正確的方法,保證咖啡香濃喝不夠
    為啥自己泡的咖啡不香?學會這個正確的方法,保證咖啡香濃喝不夠。現在其實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喝咖啡的,他們在喝咖啡的時候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的有精神,因為現在人們的工作也是非常的忙碌,用咖啡可以幫助我們提神,但是對於這種新式飲品,我們在喝的時候就會發現每一個人衝泡出來的味道似乎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衝泡出來的咖啡喝起來就特別的香,而有的人衝泡出來的咖啡就特別的難喝,為什麼自己泡出來的咖啡不夠好喝呢?
  • 初入手衝咖啡「坑」,從一杯好喝的掛耳包開始
    這次的主題是手衝咖啡,包括單品手衝咖啡的介紹、品嘗和親手製作。我們與8位成功搶到課程名額的小夥伴們一起,抓住端午假期的尾巴,好好在咖啡世界裡浪了一把。 話不多說,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充滿香氣的上午吧~【單品咖啡知多少?】
  • 美麗中國 海南篇丨綠色正能量 美好新海南
    今天,讓我們去海南看看「美麗中國」~海南省圖丨《原生態的邂逅——萬寧大洲島》攝影:袁琛圖丨《萬寧大洲島古沉船》攝影:袁琛圖丨《醉美五指山》 攝影:林愛和圖丨《生態宜居之城正崛起——海口》 攝影:袁琛圖丨《騰飛的博鰲小鎮》攝影:袁琛圖丨《生態景觀路穿行雲霧間——海南中線高速》 攝影:袁琛圖丨《茶園小鎮——海南白沙》攝影:蒙明珠
  • 為啥麥當勞的可樂要比我們的好喝?只因麥當勞做到了這一點
    就拿麥當勞的可樂來說,麥當勞的可樂估計也是很多人最愛也是最能吐槽的一款可樂了,這是為啥呢?其實大家喜歡是因為麥當勞裡的可樂應該是所有快餐店裡最喝的了,但是同樣的麥當勞裡的可樂太貴了。在麥當勞這一大杯可樂就是九塊錢,而我們花七塊錢就能買一大桶可樂,量還是它的三倍。
  • 咖啡好喝的最高境界:好喝到捨不得喝!
    不知不覺,企鵝的全球精品咖啡閃購已經做了大半年。
  • 慢讀丨這些海南美食滿滿都是煙火味兒,看完我餓了……
    港門粉的湯頭多為豬肉、海鮮、豬大骨混合燉煮而成,配上醃製好的豬瘦肉、新鮮的豬肝,以及鮮蝦、魚餅、酸菜、豆芽、花生等配料,海鮮的香濃鮮味與嫩滑的粉相融,每吃一口都能感受到飽滿的鮮度。此外,還有手指餅、港門酸粉、蝦餅、椰子糕、糯米糕等本土小吃,種類豐富、價格實惠,「老三亞」的味道盡在這一道道的小吃中。
  • 慢讀丨這款海南「椰寶」,為何越來越稀缺?
    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經多番打探,聽說文昌市東郊鎮有阿婆堅持在做手工的椰棕繩,海南日報記者專程前往尋找,恰逢77歲的「菸斗公」騎著電動三輪車在椰林下穿行。「現在不好找了,但是以前多得很!」聽說記者來意,阿公立馬熱情當起了嚮導,打開了話匣子。
  • 為啥海南人壽命、心臟、身材領先全國?真相有八條
    為啥海南人壽命、心臟、身材全面都優?真相有八條,看了讓人不得不服。 海南是一個盛產水果的地方,街道兩邊就滿滿都是椰子樹,海南的香蕉更加是每個去旅遊的人必須帶回來的食物。仿不來055大驅就抄襲052D?韓新驅逐艦剛亮相就挨批國產航母艦體疑似重新刷漆 甲板仍擺放活動板房(圖)研製航空發動機從沒一帆風順 美國吃的虧比全球都多熱點解析|中國同時引進美俄直升機 為何只仿製美國貨組圖:神州第一艦!回顧南海艦隊051B深圳艦的光輝歲月組圖:空地協同插翅虎!中國陸軍合成營山地戰術演練組圖:圖16倍感親切!
  • 經常喝速溶咖啡,怎樣泡才會更好喝?掌握小技巧,咖啡更高大上
    現在很多人都是經常喜歡喝咖啡的,有些是一些上班族在平時都會買上一些松茸咖啡,放在辦公室裡面來喝喝一袋也是能夠提神醒腦的,那麼大家在喝這些速溶咖啡的時候怎麼泡才會更好喝呢?今天就跟著我來一起看一下吧。經常喝速溶咖啡,怎樣泡才會更好喝?
  • 量子躍遷:「無用」研究背後的玄機
    也許是機緣巧合,看似「不經意」湊在一起的文章,讓我突然有了一種義不容辭的寫作衝動,迫切地希望與讀者分享文章背後的玄機,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由此而觸發內心所湧動的感想。量子力學自誕生以來,其數學形式,包括薛丁格方程本身都是精確可計算,並確定性地給出系統各種可能的本徵狀態。而歷史上引起長期爭論的焦點是有關以玻爾、海森堡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的統計詮釋規則。
  • 海南人常喝的這一杯咖啡,竟然變得如此洋氣……
    海南人喝咖啡的歷史始於一批闖蕩「南洋」的海南人他們帶回了異鄉的故事也帶回了南洋的風味其中的佼佼者當屬興隆咖啡上個世紀初,歸來的華僑在萬寧太陽河畔的興隆墟破土開荒2016年,海南興隆咖啡被授予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興隆咖啡成了海南的味道。如今,已與興隆鄉土共融百年的南洋咖啡,在被興隆深厚的華僑歷史和現代生活節奏的喚醒後,其僑味和洋味不僅感動著土生土養的海南人,也吸引了一批愛上「興隆味道」的「新海南人」。
  • 海河牛奶你怎麼那麼好喝!
    好喝就夠了,要什麼自行車!小時候不太喜歡咖啡牛奶,覺得這個有點苦!不過現在感覺咖啡牛奶還是很好喝的!喜歡喝咖啡的請PICK這個,很咖啡冰淇淋的味道不會很苦,不喝咖啡也能接受️!熱量每100g也只有294kj,早上一袋提神醒腦哦!好像小時候有一陣早餐奶很火,就是這種麥香牛奶啦!麥香味很濃,甜甜的蠻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