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咖啡: 咖啡中珍貴的「少數派」

2021-01-07 騰訊網

提到海南,你會想起什麼?陽光沙灘,椰風海韻?有多少人知道海南也盛產咖啡,而且品質不遜於世界聞名的南美咖啡?海南是羅伯斯塔種咖啡生長的天堂,這種「少數派」咖啡味道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且略帶一點果味,堪稱咖啡中的上品。

咖啡中的「少數派」

全世界每年有50多個國家生產出3000多種咖啡豆,大體分為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伯斯塔(ROBUSTA)兩大類。從產量上來說,俗稱「中粒種」的羅伯斯塔種咖啡屬於「少數派」。從種植環境上講,雖然南北緯25度之間被稱為「咖啡帶」,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咖啡,但因為羅伯斯塔種咖啡更不耐寒,所以只能種植在最溫暖、最潮溼的低緯度、低海拔地區。而年均溫度在22℃至26℃之間,年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的海南則成了羅伯斯塔種咖啡生長的天堂。

羅伯斯塔種咖啡在海南「落戶」,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據史料記載,1884年咖啡在臺灣首次種植成功,揭開了咖啡在中國發展的序幕。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裡,認為海南從1908年開始引種咖啡,這個「1908年」,指的是僑商曾汪源那時從馬來西亞引進15萬株咖啡,但是8年後,這些咖啡因為霜害而大部分死亡。直到1935年,印尼華僑陳顯彰認為福山一帶「泉甘土肥」,於是創辦了福民農場,海南才開啟了大規模種植咖啡的歷史。

海南處於「咖啡帶」的黃金地點上,再加上很多地方覆蓋著排水良好、富含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咖啡發達的根系可以盡情舒展。如今,澄邁的福山、萬寧的興隆等地,都是羅伯斯塔種的「天堂」。在溫暖溼潤的海南島,從播下種子,經過兩年培育的咖啡樹會開出一種嬌弱的白色小花,其香味仿若茉莉,這些小花會經過葉子柄開放,潔白雅致,遠遠望去猶如一片白色的花海,沒過多久,小小的果子成堆出現,從青綠色變成黃色,再變成紅色褐紅色,咖啡樹一年四季裡結好幾次果,所以經常能看到白花、綠果、紅果滿山的景象。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都可以大量採果。所以,你常會看到白花、青果、紅果同時存在的景象。

如今,中國有三大咖啡產地:雲南、海南和臺灣,雖說這三地的咖啡都是「外來移民」,但從馬尼拉引入臺灣的咖啡和傳教士引入雲南的咖啡一樣,都屬於阿拉比卡種,只有海南咖啡才是珍貴而獨特的羅伯斯塔種。

海南咖啡中的「男人味」

海南咖啡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魔力」,被稱為咖啡中的上品?最近,我有幸在一位對咖啡有著強烈愛好和研究的朋友家裡品嘗到了海南咖啡。剛剛烘焙出來、還帶有熱氣的羅伯斯塔種咖啡豆被放進研磨機裡研磨,一股濃鬱的香味立即充滿了整個房間,沁人肺腑。這是一種類似於糖漿、熱巧克力、炒堅果相混合的濃鬱味道,同時又隱含著某種花果的香氣,這種獨特濃香又不同於上述任何一種香味。品嘗之後,我更是愛上了這種馥鬱芬芳的苦味。朋友介紹,海南咖啡沒有焦味和酸味,苦味偏重,咖啡因含量略高。打個比方,海南咖啡就像男人,味道比較醇厚,而雲南等地產的阿拉比卡種咖啡則像女人,比較淡雅,口味清淡一些,咖啡因含量也低一些。

但是朋友又說,咖啡無所謂好壞,喜歡才是最好的。海南咖啡回味悠長,但香味略顯不足,雲南咖啡酸味和香味還行,但是後味比較薄,二者搭配才是上乘之選。此外,同一種咖啡豆如果烘焙火候和程度不同,咖啡味道也會千差萬別:輕度烘焙的咖啡酸味、果味較重,隨著烘焙時間變長,酸味會越來越小,咖啡特有的焦味、苦味會更加濃鬱。

周總理讓興隆咖啡揚名

就在興隆農場的古村連隊旁,立有一塊石碑,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周總理視察過的咖啡園。碑還在,故事還在,但咖啡已經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橡膠林。

「興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過許多外國咖啡,還是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好喝。」1960年2月7日,周恩來總理到興隆農場視察,喝過興隆咖啡後大為讚賞。

一杯香味濃鬱的咖啡,一位和藹可親的總理,為興隆咖啡寫下了一段美名。

在會議室,服務員給總理送上興隆咖啡,總理喝了後說:「興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過許多外國咖啡,還是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好喝。」就這樣,總理一連喝了三杯,當打算喝第四杯的時候,被夫人鄧穎超勸阻。在此之後,有關部門還特意派上海咖啡生產廠的一位科長到興隆來學習炒制咖啡的技術。

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劉少奇、鄧小平、董必武、彭真、葉劍英等也先後來過興隆,漸漸地,興隆咖啡成了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品。

除了中央首長,許多國外專家對興隆咖啡也讚譽有加。1959年初,一位民主德國的專家到興隆訪問,他在品嘗了興隆咖啡後說:「你們的咖啡味道比我們以前喝過的都要好,希望你們能大量的種植。但願在不久的將來,在德國能買到印有『興隆牌』的咖啡。」遺憾的是,直到今天,這位德國專家的美好願望也未能實現。

除了興隆,澄邁縣福山鎮也是海南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之一,據海南史料記載,1933年愛國華僑陳顯彰先生在實業救國思想的感召下,懷著「振興實業、實業救國」的抱負,從印度尼西亞回到海南考察。經考察他認定福山地區「平蕪綿邈,泉甘土肥,四季常綠,交通方便」,是發展熱帶種植業極為理想的天然場所。

1935年夏天,陳顯彰從印度尼西亞帶回約200公斤羅伯斯塔咖啡種子,在福山大吉村創辦福民農場種植咖啡取得成功,咖啡產品遠銷廣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地。上世紀中葉福山咖啡遠銷國內許多大城市和東南亞一帶,陳顯彰的名字從此與味香色美、獨樹一幟的「福山咖啡」聯繫在一起,並飲譽島內外,福山咖啡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讚賞。

「老爸茶」似的咖啡

上個世紀30年代,歸國華僑將種咖啡的方法和種苗引進來後,也將咖啡文化與本土文化巧妙的融合,帶給了家鄉父老。海南普通百姓不僅認識了咖啡,還培植了自己的咖啡,並將之納入自己的生活習慣,成為海南獨有的文化現象。

在上世紀在80年代,大部分中國人剛開始接觸咖啡這種優雅、高貴又奢侈的東西時,海南島的農民、漁民們喝咖啡就像喝茶一樣大眾。在海南民間有一句順口溜:潮州粉條福建面,海南咖啡人人傳。來到興隆或福山鎮,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是清晨徜徉在小巷,還是夜晚漫步街頭,都能感覺到濃濃的咖啡香。

數百年來,咖啡以一種最靜謐、最溫婉的美麗,閃亮於人類飲料的歷史長河。跟咖啡有關的故事,大多也都是浪漫多情,但在海南,一種樸實融入一杯杯咖啡裡,咖啡有了另外一種味道,變得更加隨性快意。

從在家自煮到上茶店——「吃咖啡」是海南人由來已久的生活方式,每到下午,許多集市上的茶館座無虛席,人聲沸揚,工作勞累了一上午的人們,悠閒地圍坐在一起,天南地北聊天,桌上擺放的杯碟中染著黑濃的咖啡痕跡。而且在海南,大部分茶館喝咖啡是無限續杯的,這讓來自大陸其他地方的遊客感慨不已,羨慕起海南人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其實,海南咖啡除了香味獨特,炒制技術也讓它的味道變得更加濃鬱芬芳。興隆咖啡炒制技術沿襲和超越了東南亞的方法,在炒制過程中不但恰當掌握了火候,而且還適時地加上白糖、食鹽和牛油,以「色味俱佳、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特點揚名。採用傳統工藝精心焙炒的咖啡一經衝出,咖啡的原香原味、醇厚濃鬱滿屋飄香,且回味悠長,乃色香味俱佳的上品。

海南咖啡發展之惑

很多人來到海南,總要購買一些咖啡回去當做土特產贈送親朋好友,但有業內人士稱,目前遊客在海南買到的興隆咖啡或福山咖啡,大部分產自越南和雲南。

儘管海南咖啡佔據天時地利,卻因為各種原因而產量低迷,作為「海南特產」,咖啡為何勢衰至此?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海南本地咖啡豆的品質很好,但產量低,成本高,所以很多企業會購買價格低廉的雲南或越南咖啡加工當做「興隆咖啡」出售,此外,中國消費者沒有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大多數人喝不出咖啡的好壞,也助長了部分企業以次充優。

據統計,這些年來,因缺乏財政投入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尤其是一些老百姓採用家庭式、作坊式經營,種植成本過高,再加上咖啡產業發展周期長,從而導致咖啡種植面積從上世紀80年代出的20多萬畝萎縮到目前的幾千畝。

相比之下,小粒種咖啡可以粗放式管理而且畝產量高,加上雲南土地便宜、政府扶持政策多,所以如今雲南種植咖啡面積達到了100多萬畝,是海南的100多倍,產量則可達六七萬噸。

此外,由於缺乏品牌價值的保護意識,也導致了海南咖啡一直走不出狹窄的市場圈子,跨不出瓊州海峽。

海南咖啡糕

咖啡種類介紹:

牙買加咖啡

有一定的酸、苦、甜味,香味亦佳。其中以「藍山」的風味、香味、濃度、酸味都很平均,號稱咖啡中的極品。

巴西山多士咖啡

產於南美洲巴西,產量佔世界第一,屬於阿拉比卡種。由山多士港輸出之山多士咖啡量最多,品質亦最好,並按每千克中所含不良豆的數目編為1-5號。是調配咖啡時所不可或缺的,味屬中性而帶有苦味及少許酸性。

哥倫比亞咖啡

產於南美洲哥倫比亞,種植於1500-2200米的高山上,屬於阿拉比卡種;哥倫比亞產的曼德林區生產的咖啡聞名全球,味道香醇甘滑而帶有酸性,不論調配或單獨飲用都受歡迎。

藍山咖啡

產於加勒比海牙買加島的藍山上,但是需採自1500米以上者始能稱為藍山咖啡,屬於阿拉比卡種,味道甘美柔和而滑口,堪稱咖啡中的極品,其味道被視為品評之基準。

爪哇羅巴斯達咖啡

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屬於耐旱耐蟲害、易於在平地生長的羅巴斯達種,味道苦,但苦中帶香,尤其是冷卻後更具獨特的香甘味道,故極適於調配冷咖啡用。曼特林咖啡產於蘇門答臘島。

瓜地馬拉咖啡

產於中南美洲的瓜地馬拉國,種植於300-1670米的山地,豆子略呈長形,表面青色似打蠟而有光澤,酸性高,為芳香高雅,適於調配其他咖啡。

衣索比亞哈拉利摩卡咖啡

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國,屬於阿拉比卡種,豆子呈青綠色,豆子瘦小具有特殊的高貴香味與甘酸,調配或單品飲用都佳。

克裡曼加羅咖啡

產於非洲東岸坦尚尼亞國境內的第一高山上,屬於阿拉比卡種,豆子大而均勻,酸性高。

葉門咖啡

微酸而後勁強,亦有甜味。與巴西、哥倫比亞所產的咖啡同是被選用來做為混合式咖啡的三劍客。

印尼咖啡

苦而濃鬱、亦有甜味。

來自東洋的豐富醇厚,如蜂蜜般潤滑的口感,使它在藍山未出現前,曾被視為極品,獨特的風味至今仍受許多人的喜愛。

肯亞咖啡

強酸而香,德國人的最愛。在味道上以「肯亞AA」尤其深受好評。

相關焦點

  • 海南羅布斯塔咖啡:南國佳果寄僑情
    實際上,「大豐一號」便是原海墾大豐農場引種羅布斯塔後,經過數輪篩選,培育而出的高產品種,也是海南目前種植的主要咖啡品種之一。  羅布斯塔咖啡樹喜溫好溼,不甚耐寒,適應種植在低緯度、低海拔地區。正因相對較高的生長環境要求,相對於更為普及的小粒種阿拉比卡咖啡而言,從產量上可算得上是少數派。恰好,終年溫暖溼潤的海南正是它們生長的天堂。海南咖啡味道逐漸得到認可。
  • 慢讀丨海南的咖啡為啥這麼好喝?背後「玄機」大了……
    正因相對較高的生長環境要求,相對於更為普及的小粒種阿拉比卡咖啡而言,從產量上可算得上是少數派。恰好,終年溫暖溼潤的海南正是它們生長的天堂。風景如畫的澄邁福豐咖啡山莊。海南日報記者蘇曉傑 通訊員王家專攝咖啡中的「少數派」在咖啡界有一個說法,地球上種植咖啡的最佳區域是南北緯回歸線之間,這個區域也被稱為咖啡帶。咖啡帶終年陽光直射,有著豐沛熱量和充足雨水,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十分適宜咖啡的生長。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咖啡主產國都坐落於咖啡帶內。
  • 海南咖啡,香醇背後的苦澀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萬寧興隆、澄邁福山兩個以咖啡聞名的小鎮上擠滿了天南海北的遊客。他們坐在頗具南洋風情的咖啡館裡,怡然品嘗著慕名已久的海南咖啡,喝完後還不忘大包小包塞進行李箱裡,作為特產禮品帶回家鄉,讓親朋好友分享「海南的味道」。海南咖啡產業的繁榮和咖啡文化的興盛,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中國種植咖啡最早的地區,海南咖啡早就享譽全國。
  • 海南咖啡出新品:「凍」咖啡3秒溶於礦泉水
    首席記者康景林 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興隆4月9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把咖啡粉「凍」一下,3秒即溶於礦泉水,化身一杯純咖啡。日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下稱香飲所)研發的凍幹咖啡粉在試驗室成功出品,這是對咖啡飲用方式顛覆性的改變,隨時隨地喝咖啡正在成為可能。
  • 南洋咖啡:南洋海南人的血淚汗
    不是Coffeetiam,不是coffeeshop,必須說Kopitiam才明白;Kopi是「咖啡」的馬來語,Tiam是福建/客家話的「店」,但卻都是海南人開的。這種店很多都叫「瓊X咖啡」,很明顯……「瓊」=海南。我家是海南人,前面說的新加坡名店亞坤也是;現在東馬最出名的「瓊萬豐」也明顯是(我家的店是第一家,叫」萬豐」,很出名;它開在隔壁街,叫「瓊萬豐」……[怒][怒][怒])。
  • 海南海墾母山咖啡牽手雲南農墾咖啡拓展市場
    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李豫應邀赴滇出席「2020亞洲咖啡年會」,當日上午專程帶隊赴國內知名咖啡企業雲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原雲南咖啡廠)學習考察,洽談合作,受到雲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徐智勇,黨支部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力,副總經理馬曉東等領導的熱情接待。
  • 海南能產出極品咖啡貓尿咖啡嗎?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咖啡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到2020年中國年均每年只飲一杯咖啡的話,市場咖啡容量將達到500億美元規模。隨著消費市場升級,對高檔優質咖啡品種的需求也水漲船高。海南是我國咖啡最早生產地,種植咖啡有近百年歷史。有萬寧興隆與澄邁福山兩個咖啡國家地理標誌品牌。
  • 2020海南虹吸壺咖啡師冠軍邀請賽圓滿收官 海墾母山咖啡入選咖啡...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0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2020海南虹吸壺咖啡師冠軍邀請賽在澄邁縣福山鎮圓滿收官,參賽選手任意選擇產於海南地區的羅布斯塔(中粒種)咖啡用作比賽用豆。其中,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母山咖啡豆,憑藉其咖啡濃鬱香醇、回甘持久的獨特品質成為咖啡賽事用豆,廣受選手和評委的喜愛。2020海南虹吸壺咖啡師冠軍邀請賽在澄邁縣福山鎮圓滿收官。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 供圖據了解,本次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共有來自省內各市縣的24名咖啡師參加。
  • 海南人常喝的這一杯咖啡,竟然變得如此洋氣……
    上班途中捎一杯冰美式閒適午後盡享一份飄香拿鐵咖啡已愈發成為現代生活中重要一部分在熱帶島嶼性氣候的浸潤中,興隆歸僑追尋記憶中的味道和對口感的不斷追求,歷經幾代人近百年培育,終於成就了興隆咖啡豆顆粒飽滿、圓滑光潔、味濃香醇的獨特品質。2016年,海南興隆咖啡被授予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興隆咖啡成了海南的味道。
  • 慢讀丨海南咖啡起源於哪兒?一起來Get「歌必歐」往事……
    福山咖啡、興隆咖啡名揚四海引得遊人不辭路遙只為一品殊不知海南咖啡的起源、第一棵咖啡樹的引種是在文昌一顆咖啡豆漂洋過海,歷經沉浮,落地生根當你端起一杯咖啡可曾想過百年前它的飄搖之旅;當你抿過一口咖啡腦海中又是否會浮現古老的鐵鍋炒咖啡之景?
  • 尋遍海南,只為南洋咖啡的原始味道
    我望了望四周,氣氛特別混搭,一群身著興隆籃球隊隊服的年輕人正圍著桌子埋頭吃海南米粉,每人邊上配一杯咖啡。離他們不遠,一群中老年人在下象棋,棋盤邊上,也放著幾杯咖啡。▲ 興隆茶鋪裡,一壺茶、一杯咖啡、一盤棋便能消磨一整個下午。陳鵬原籍海南儋州,蘇東坡被發配的地方。
  • 女神總決賽刷爆海南咖啡展 | 八強名單及創意咖啡配方公開!
    2018咖啡女神衝煮大賽已經進行到初賽第二天,2018海南國際咖啡大會暨咖啡及飲品展覽會B館女神賽現場的熱情較之昨日不減反增。把咖啡基底與與創意食材倒入氮氣瓶中打入氮氣,放掉氮氣之後倒出。蔣小麗的創意咖啡《追夢者》
  • 南洋咖啡,最有中國味道的咖啡...
    其實在南洋咖啡店的招牌上,我們能瞥見其中暗藏的玄機,帶有「瓊」「泉」「海」字的招牌,一般都是海南人經營的,南洋咖啡,嚴格來說最早是海南人發明的。早在19世紀50年代,新加坡的咖啡店老闆就基本上是海南人的天下了。
  • 人物 「少數派」吳凌波:我是個大結巴,但自從學會了「撒謊」,我的話就傾瀉如水
    (圖片來自少數派咖啡淘寶店)一直以來,「少數派」的咖啡都飽受著廣大咖啡愛好者以及同行們的好評,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關心,這位曾代表中國在墨爾本出戰2014世界咖啡三角杯測大賽的「噴子」,是在使用什麼咖啡烘焙機
  • 喝咖啡星巴克未必適合你,海南本土咖啡帶你領略不一樣的咖啡文化
    譬如那「目之所及,皆是回憶」——本以為是傷痕文學必備金句,直到去到了這家咖啡小店,發現咖啡小店裡儘是回憶,啊,內心的情緒開始起伏。熱咖啡店裡招牌,興隆咖啡先來一杯!黑咖啡+糖+煉乳的經典組合。服務員搖搖晃晃的,撒了一些咖啡在小託盤上。因為不太喝得慣純咖啡,所以一來就把煉乳倒進杯子裡。
  • 白咖啡——最符合國人口味的咖啡!
    黑咖啡不加糖,又苦又澀,難以下咽,很多人因此對咖啡喜歡不起來。但是今天向您推薦的舊街場正宗白咖啡可能會打破您對咖啡的固有印象。白咖啡好不好?很多國內的消費者偶然聽說了白咖啡這樣一個東西,但又對它不太了解,就很容易問出這樣的問題。白咖啡是一種特殊的咖啡,問白咖啡好不好,其實跟問黑咖啡好不是一樣的。想要做出判斷,最好先了解一番,什麼是白咖啡,白咖啡的品牌有哪些。
  • 時空隧道中的咖啡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時間珍貴當你沒辦法把握的時候但正因為這樣,時間的輪盤才使你的生活有意義。秒針的走動都有聲音,放佛時刻都在提醒我們,趁擁有時,留住你正擁有的。淺烘焙(CINNAMON Roast):外觀上呈現肉桂色,臭青味已除,香味尚可,酸度強,為美式咖啡常採用的一種烘焙程度。微中烘焙(MEDIUM Roast):中度的烘焙火候和淺烘焙同屬美式的,除了酸味外,苦味亦出現了,口感不錯。香度、酸度、醇度適中,常用於混合咖啡的烘焙。
  • 咖啡的起源與發展
    據記載15世紀在大馬士革,麥加等地已經出現了咖啡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徵服阿拉伯世界之後,更是把咖啡發展為「國飲」,還發展了流傳至今的咖啡禮儀和神秘的咖啡佔卜。在16世紀之前,咖啡被阿拉伯世界視為非常珍貴的飲料,而阿拉伯人特別是種植咖啡的葉門也壟斷了咖啡生產並且嚴格禁止咖啡種子和樹苗外流。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粒咖啡帶出一大產業
    11月2日,在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大豐居的大豐咖啡種植園中,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豐咖啡產業集團)職工何新權細心查看咖啡豆的長勢。  咖啡豆背後,是一段段奮鬥與脫貧的勵志故事。
  • 你真的了解咖啡嗎?也包括南洋咖啡?
    你說你了解咖啡,嗯~~~小編想說,你要是能夠將南洋的咖啡解釋清楚,那就算你真正的了解咖啡了~~~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