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南海老林
茶、咖啡、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茶歷來是我國民眾消費量最大的飲料。但近30年來咖啡的消費量增長很快,大城市白領階層飲用咖啡成為時尚。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咖啡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到2020年中國年均每年只飲一杯咖啡的話,市場咖啡容量將達到500億美元規模。隨著消費市場升級,對高檔優質咖啡品種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海南是我國咖啡最早生產地,種植咖啡有近百年歷史。有萬寧興隆與澄邁福山兩個咖啡國家地理標誌品牌。海南種植的中小粒咖啡品質優良,因其處於全球咖啡黃金帶上,2018年海南咖啡產量406噸,為彌補不足,進口咖啡上千噸,加工後充當海南地產咖啡,以海南旅遊商品形式銷售。目前雲南保山、德宏成為我國咖啡主要新產地,產量遠超海南。海南要在我國咖啡市場上保持競爭力,應開發附加值高的極品咖啡——貓尿咖啡,並在普通咖啡加工與製作方面創新產品。
貓尿咖啡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其原於野生麝香貓(椰子貓)夜間進入咖啡園,偷食樹上成熟咖啡果,將不能消化的豆子連同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咖農在野外撿拾這些咖啡豆衝洗曬乾,經烘焙磨碎工藝成為貓尿咖啡。後來咖農將麝香貓捕捉,集中籠養,投餵成熟咖啡豆,方便回收糞便,篩選出咖啡豆,咖啡果在麝香貓腸道中經過自然發酵處理,排出的豆子風味獨特,帶有果香味道。由於產量稀少,價格昂貴,一袋50克咖啡豆價格800多元,只能泡4-5杯,每一杯售價200多人民幣。2010年上海世博會,一杯貓尿咖啡賣到380元,一天限量12杯供不應求。印尼貓尿咖啡產量一年不過500鎊,每磅價格30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視年分而定,每年產量不固定。
目前藉助動物器官進行生物轉化,生產出味道特異的另類咖啡成為市場的搶手貨,除了印尼貓尿咖啡外,越南藉助果子狸產出狸尿咖啡,也成為咖啡市場上新產品。一些咖啡客認為狸尿咖啡可以激發情慾,味道強烈。在越南狸尿咖啡常與普通咖啡混合一起當作貓尿咖啡售賣,誤導消費者。泰國將咖啡果與大米、蔬菜、水果做成混合飼料,投餵給大象,產出象尿咖啡。據喝過的人表示,象尿咖啡味道很特別,帶有巧克力焦糖香氣。「黑象牙咖啡」每公斤售1100美元,大象消化率低,33公斤咖啡豆僅產出1公斤象尿咖啡,因而價格比貓尿咖啡還貴。
海南省白沙縣是地處五指山山區縣,原為國家級貧困縣。林業生態環境良好,白沙縣政府將特種動物養殖作為脫貧致富扶持的重點產業,縣內特種養殖合作社有多家,養殖椰子貓(麝香貓)、果子狸、小靈貓等品種,總規模達到六千多隻,椰子貓六百多隻。另外在海口瓊山區,文昌市也有果子狸養殖場,做到幼苗繁育,飼料加工,防疫治病一條龍作業。目前這些以果子狸為主的養殖場並沒有與咖啡種植業相整合。僅是把果子狸當做野味銷售,如果與咖啡種植業相互配置,不但可產出高價值的貓尿(狸尿)咖啡,服務年限達三年的椰子貓(果子狸)仍可作為野味投放市場,獲得高附加的綜合效益。
椰子貓。靈貓科,椰子貓屬,又名椰子狸、花果狸,是東南亞特有的一種麝香貓,與印尼魯瓦卡同科同屬,體型略似小靈貓,體重一般為2—3千克,體內有五條顯著黑色縱條紋,體側有黑斑點。晝伏夜行,食性雜,該物種已列入國家保護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野生動物名錄。在不影響種群生存條件下,可適量捕獲與貿易物種。在海南五大國家森林保護區內都有野生種群分布。
果子狸,靈貓科果子狸屬,也稱為花面狸、香狸。頭部有七塊大小不等白色斑塊,與棕黑色被毛相間,體重一般4—6千克,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也是名貴藥膳野味。果子狸已排除「非典」病毒載體元兇,今年新冠疫情也與果子狸沒有關係,應堅持執行國家相關文件,果子狸是列入可經營利用的馴養繁殖的54種野生動物,只要獲得林業部門頒布許可證,即可進行商業性飼養宰殺和交易,應力戒政府政策多變,打擊這個剛剛興起的特種養殖扶貧產業。
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靈貓科動物故鄉,靈貓科動物種類齊全。海南又是我國咖啡適生地,種植咖啡歷史悠久,應充分利用二種優越資源條件,整合集成創意生產貓尿咖啡,將海南構建成世界貓尿咖啡新興產地。
海南作為國際旅遊島及正在建設中的自貿島,定位之一是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貓尿咖啡的開發完全與這一定位相契合。與之相關可推出創意農業旅遊、科普(研學)農業旅遊,特色野味餐飲旅遊,貓尿咖啡購物體驗旅遊等。種養業與旅遊的融合,可促進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產業。一產表現在咖啡種植與靈貓科動物養殖,二產表現在咖啡豆的加工包裝與製作上,三產表現在咖啡文化的體驗方面。遊客在養殖園與種植場可親自動手參與,見證整個生產流程,確保購物的真實性,不被欺騙。為此相關政府應大力招商引資,在現有養殖場周邊配置咖啡種植園,或者在同一地開闢新的種植園與養殖場,構建「一村一品」特種種養產業鏈。
在養殖過程中還要十分注意貫徹動物福利理念,精心科學管理,確保養殖動物無傷病,無虐待發生,體現生態環保理念,避免環保主義者評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