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六月,是銀魚的季節,看著這些晶瑩剔透、柔弱無骨的小精靈躍然盤中,真是感謝上蒼造化。處理銀魚應是魚中最簡,只需稍事清洗,便可集體入饌。銀魚特別適合與雞蛋為伍,兩種隱忍的味道相互映襯,口感和諧統一,是一道簡單至極又風味絕佳的菜餚。
橫陳在菜市裡的銀魚,
土耳其風的女浴場,
銀魚,堆成了柔白的床巾,
魅人的小眼睛從四面八方投過來。
銀魚,初戀的少女,
連心都要袒露出來了。
當年施蟄存發表在《現代》雜誌的新詩,把這種晶瑩剔透,柔弱無骨的小魚賦予了絲絲柔情。
銀魚是一種小型魚,古稱膾殘魚,又名白小,很多地方叫炮仗魚、麵條魚、麵杖魚。大者身長為6至7釐米,小不到3釐米,略圓,無鱗無刺,它在水中遊,周身透明,一旦離水,銀魚身體便逐漸變得雪白,好似一枚溫潤的和田玉簪。
銀魚屬於鮭形目、銀魚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尤以我國種類最多,共6屬19種,我國的水庫和湖泊中的主要種類有大銀魚、太湖短吻銀魚、近太湖新銀魚、寡齒新銀魚、白肌銀魚和喬氏新銀魚等6種,太湖、西湖、馬湖是三大銀魚盛產湖。著名的地域品種有:鄱陽縣珠湖銀魚、洞庭湖銀魚、長江間銀魚、太湖銀魚。
銀魚個個嬌小玲瓏,但整個魚體均能食用,肉細鮮美,清香爽口,營養豐富。
歐洲人也吃銀魚,但此銀魚非彼銀魚,這些所謂的銀魚,大多是其他魚的幼魚,英國的銀魚通常指幼青魚或鯡魚;而新英格蘭地區指幼銀河魚或者長喙海鱒;在紐西蘭是些小的淡水魚,如南乳魚;而義大利的銀魚通常是指幼沙丁魚和鳳尾魚。
歐洲人向來把生銀魚當做春藥。羅馬人用銀魚的膽,血,肉,加上鹽,發酵成為一種醬汁,叫做garum。現代的吃法則簡化得多,大多是裹上面糊油炸,再淋上些檸檬汁去腥。
銀魚是中國名貴水產品之一,被視為席上珍品,每年五六月,是銀魚最肥美的季節。在江蘇太湖,銀魚和白魚、白蝦並稱為「太湖三白」,均是這個季節鮮中鮮,所謂「五月枇杷黃,太湖銀魚肥」。
▲製作銀魚乾:把剛打上的銀魚直接晾曬在漁船的棚頂
銀魚的內臟、頭尾、鰭都不用去掉,可以一起吃,再加上它肉質雪白透細膩,無鱗無刺,無骨無腸,又無腥味,因此被尊為魚中皇后。經過曝曬製成的銀魚乾,色、香、味,形經久不變。冰鮮銀魚大部分遠銷海外,日本愛它尤甚,稱為「魚參」。
銀魚的做法多種多樣,煎炒熘炸,蒸煮燴燉皆可,最適合的莫過於炸炒煎和做湯羹。常用的做法有銀魚炒蛋、銀魚煎餅、香酥銀魚、芙蓉銀魚、銀魚蛋羹、三絲銀魚羹、菲菜炒銀魚、銀魚豆芽、花生小銀魚等
▲最地道的蓴菜吃法肯定是「銀魚蓴菜羹」。五六月時,潔白如玉的太湖銀魚進入產期,彼時正是捕撈的好時候,也正當「春蓴菜」的採摘季。
▲堆雲簇雪的芙蓉銀魚,撒著點點翠綠,吃起來鬆軟凝滑,那個鮮嫩,足以喚醒整個味蕾。
▲高麗銀魚居然是道天津名菜,系以蛋泡糊(津門飲食業稱為「高麗糊」)將銀魚裹而溫炸,再蘸以花椒鹽、辣醬油、鹹口白汁進食。
▲紫菜銀魚煎餅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