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的晶片禁令導致華為陷入了一個窘境當中,也有人說,美國晶片禁令不僅沒有擊垮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反而是刺激中國半導體行業加速前進迅速發展。不管怎麼說,美國的晶片禁令對我們國家而言都是利弊參半。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反而是晶片禁令下的最大輸家。
12月28日,來自國外媒體的一則消息進一步證明了美國封鎖晶片的不良後果!文章說,美國晶片禁令不僅影響華為,而且導致了全球半導體行業承受了巨大的損失。您要知道,我國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晶片進口國,我國在晶片進口上花費的錢幾乎與石油相同,並且佔據了全球晶片進口總額的一半。
美國切斷華為的晶片供應鏈,無疑損害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利益,美國半導體協會算了一筆帳,因為晶片禁令而導致全美半導體行業損失高達1700億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還隨著晶片禁令的持續下去而不斷增加。並且導致美國半導體企業嚴重的晶片積壓。
作為晶片領域最大的出口國,美國的損失無疑是最大的,而日本和韓國也是半導體大國,各自損失了數百億人民幣。美國將潘多拉魔盒打開來了,如今就是想關也關不上了。原因很簡單,中國不再進口美國的晶片,而是轉為自研晶片。
國家拿出了1.4萬億美元去扶持國內的半導體行業,制定了半導體5年計劃,5年內將晶片自給率提升到70%。比爾蓋茨曾經就說過,不要試圖通過禁令的方式打壓中國的發展,那樣只會令中國的發展更加迅速。美國給中國的壓力反而成了中國發展的巨大動力。
如今我們國家自研晶片可謂是熱火朝天,儘管短時間內還無法完全突破封鎖,但是中芯國際,華為,上海微電子等多家企業以及中科院都有所突破,相信要不了多久,中國的就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禁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