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屬於節肢動物,身體長而略側扁,雌雄異體,成體雌蝦體色灰清,雄蝦體色發黃,對蝦體外包被著一層幾丁質的外骨骼—甲殼,它由下方的表皮細胞分泌而成。
對蝦的身體可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共有20節。除最前和最後一節外,各節皆有一堆附肢,共19對付附肢,對蝦的附肢為雙肢型,據功能分為口器,步足和遊泳足。
對蝦重要的器官有肝胰腺,胃,腸道,鰓。
蝦的肝臟與胰臟長在一起,是大型的消化腺,由大大小小的肝管組成,肝管又由不同功能的細胞組成,肝胰臟負責營養的吸收,消化液的分泌,它也是免疫器官,解毒器官。
肝胰臟是蝦體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容易受到病侵的器官,水體中的有害物質,致病菌,不當投餵等都會傷害到肝胰臟,所以保肝首先要減少水中有害物,還要選擇優質飼料並精準投料。
蝦腸道分前腸,中腸,後腸,基本上蝦體多長,腸道就有多長,其中從口到幽門胃後端為前腸。
對蝦攝入食物後,胃主要負責消化,肝胰臟和中腸負責養分吸收,並在45-60分鐘排出體外,對蝦的腸道具有吸收營養與防禦疾病的雙重能力,而且對蝦的70%左右免疫功能都在腸胃系統:
對蝦腸胃中寄生大量的微生物,因而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決定著腸胃的健康程度
此外,對蝦鰓有三大功能:呼吸(相當於人的鼻子和肺),排洩(泌氮。相當於人的腎)以及調節體液的酸鹼平衡,維持穩定的滲透壓,過濾作用。
鰓病變,呼吸,泌氮排毒主要通道堵塞,就會導致對蝦體內缺氧和中毒!此外水質惡化會損傷蝦鰓,當水體缺氧渾濁,發粘,Ph高,毒素偏高時首先損傷的還是鰓,因此對蝦發病有「治病先治鰓」之說
對蝦屬於底棲動物,平時棲息在水底,因此對地質的要求較高;並且對食物蛋白含量要求較高,此外,對蝦食性雜,可以攝食藻類,浮遊動物,有機碎屑等。
我國常見的養殖品種有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和日本對蝦等,其對環境水質的適應性大體一致,由於種間和原產地的區別,日本對蝦對低溫高鹽的環境適應較好;而南美對蝦適應能力強,海淡水都能適應
蝦吃料慢,水中有弧菌老是解決不了,建議用上料王和噬弧剋星一包拌料60斤料,使用3-5天效果明顯的可以看見蝦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