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前世今生」|抑鬱症|精神疾病|神經衰弱

2020-12-16 騰訊網

01

談及「抑鬱症」,上及耄耋之年,下至舞勺之年均有所聞。雖有所聞,卻不知其在我國被正名的「坎坷」。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Kleinman在湖南研究發現,被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的患者,若按照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的診斷標準,有70%以上的患者符合「抑鬱症」的診斷。對於這種診斷結果的差異,Kleinman認為:由於中國文化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認知,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受到周圍親人、朋友和來自社會的歧視,因此,無論是醫護工作者還是患者本人和親屬都極力避免使用「抑鬱症」這一名詞。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對抑鬱症出現避而不談的現象,而神經衰弱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塑造的軀體化現象,是抑鬱症在中國文化中的變相存在形式。

XX大革命期間,無數文人歷經浩劫、慘遭迫害和摧殘,最終抑鬱自殺。這時,「政治迫害」是當下最具有合理性和反思批判性的解釋,也體現出當時人們對抑鬱症病因的認知更是浮於表象。

02

進入新世紀以後,媒體對抑鬱症的傳播作用是不容忽視的。200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始把抑鬱症引入中國大眾的視野,提出「抑鬱影響每一個人」這一主題。隨後大眾媒體對抑鬱症的宣傳、報導越來越多。從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突跳樓自殺,到馬加爵在宿舍連殺四人事件,讓人們開始重視抑鬱症,因為它會「死人的」,不僅僅會自殺,還會殺害他人,是危險的。於是乎,人們開始談抑鬱色變。

2005年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在媒體上正式承認自己患了重度抑鬱症,並宣稱「得抑鬱症的人基本上都是天才」。以致於人們一度認為抑鬱症離我們很遠,以為名人、明星才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

隨著媒體報導視角的改變——抑鬱症可能是社會性疾病,外界環境因素佔主導地位,抑鬱症成了「遮羞布」、「替罪羊」。縱觀近幾年官員的非正常死亡,在官方調查結論中,這些官員的非正常死亡基本上都與精神抑鬱有關,甚至有網友戲稱「凡自殺的官員都有抑鬱症」。不管真相如何,這些官員非正常死後就成了抑鬱症的犧牲品。

03

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抑鬱症對中國老百姓來講還是陌生的話,如今,在大眾傳媒的宣傳下人們越來越習慣抑鬱症的發生,甚至自詡得「抑鬱症」,把抑鬱症當做無冕之王。

下面看幾例發生在我們心理衛生科中醫患間的對話:

對話1:

「醫生,這藥你要多開些。」

「這是處方藥,每次都不能多開的。」

「我有抑鬱症,不吃不行的,會自殺的。」

……

對話2:

「醫生,我就開個藥。」

「嗯,先排好隊,按順序來。」

「我有抑鬱症的……」

……

對話3:

「醫生,這孩子老鬧著不想上學,想開個證明。」

「什麼證明?」

「抑鬱症,辦休學用。」

……

以上種種對話,對於從事精神/心理衛生的工作者來說習以為常了,但不免痛心,何時起抑鬱症竟有如此作用。

04

不管是「避而不談」,還是「談及色變」,甚至是「信手拈來」,抑鬱症在中中國沒有真正得到正名

此時,可能會有一個強烈的反對聲音:「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提高了,就診率也提高了」。是啊,該病的患病率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不可否認,目前尚有一些系統的、規範性的診療指南,但仍有一些醫生是缺少一雙「慧眼」,致使這些發病率中有些是被誤診的。正如包祖曉在「禪療四部曲」之《與自己和解:用禪的智慧治療神經症》一書的前言中所寫:「如果一個病人在醫生面前哭泣,許多醫生都會給他開抗抑鬱藥。」

另外,醫藥市場在其中間也不乏起到推動作用。如生產百憂解的美國禮來公司,從1996年開始就在中國啟動了「旭日工程」項目,組織了600多場大型的學術會議以及不計其數的小型學術講座,累計培訓了4萬多名醫生,並編輯整理了30多萬冊有關抑鬱症的臨床資料供醫生參考。同時,與政府機構合作,在衛生好新聞獎中特設了「精神衛生好新聞」獎,以鼓勵新聞媒體對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宣傳報導。所以說,抑鬱症的患病率裡有些可能是市場營銷手段的犧牲品。

另外,惡劣心境、混合性抑鬱焦慮障礙曾經在教材或診斷系統中歸入「神經症」範疇,現在也列入了抑鬱症的名下。

如此,人們耳熟能詳的抑鬱症仍需被正名,其道路依舊坎坷。——《走出絕望:心理醫生教你擺脫抑鬱的折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的「前世今生」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Kleinman在湖南研究發現,被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的患者,若按照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的診斷標準,有70%以上的患者符合「抑鬱症」的診斷。
  • 抑鬱症:一種炎症紊亂的精神疾病
    競爭加劇,精神壓力增大,人群抑鬱症患病率也達到了10%~20%(女性高於男性)。抑鬱症每年引起數萬人自殺。 精神壓力誘發抑鬱症的大致免疫學機制 抑鬱症患者表現出各種精神和功能改變,包括睡眠、食慾、認知,情緒等。
  • 抑鬱症≠心情不好 丨 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最嚴重...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和身體的疲勞衰弱為主要特徵,常伴有焦慮和無用、無助、無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多種自傷和自殺傾向。抑鬱狀態下還出現多種軀體不適,常被誤認為軀體疾病。上述主要特徵持續兩周以上時,應及早就診。1.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鬱症困擾。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文/老K當下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大家經常是「談鬱懼色」。但有個類似抑鬱症,卻比抑鬱症更加可怕的心理疾病可能鮮為人知,那就是「躁鬱症」。它有個學名叫「雙相情感障礙」,大家都熟悉的著名畫家梵谷就在晚年患了這種疾病,最終割下自己的耳朵自殺。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常常身處抑鬱和躁狂的「雙面人生」,他們的處境相比抑鬱症似乎更為危險。
  • 8歲就患上抑鬱症,精神疾病需正視!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潘集陽教授結合疫情期間的真實案例提醒大家,預防永遠比治療重要,我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很高,但診治率卻很低,主動就醫是應對精神心理疾病的關鍵一步,因此開展精神疾病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迫在眉睫。
  • 盤點那些治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中藥與西藥
    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群體逐漸上升,那麼這些群體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經常吃的藥物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詳細的來盤點解說一下治療這些精神疾病的那些藥......
  • 抑鬱症的前兆是什麼?
    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常選擇自殺來擺脫自己的痛苦。 9. 其它。老年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有激越、焦慮、性慾低下、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如果你有持久的心境低落並伴有上述3種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排除其它疾病後,便可斷定為抑鬱症。
  • 焦慮症抑鬱症 焦慮症抑鬱症什麼症狀
    焦慮症抑鬱症如今因為很多人的工作繁忙、壓力大,所以難免會出現情緒不穩定,乏力,失眠等症狀,而其中有這些症狀的人很大部分人其實是患有神經衰弱,那麼大家了解神經衰弱嗎,知道什麼情況下會導致神經衰弱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
  • 益生菌能改善躁鬱、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從前理解抑鬱症焦慮症就是心理問題,原因可能是易感基因加上壓力造成的,所以治療手段只有心理輔導和處方藥這兩招。但近年的研究指向腸道菌群失衡,通過腸腦軸影響到中樞神經,原因除了壓力外,抗生素的使用,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造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原因。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躁鬱症的2種典型症狀躁鬱症是指躁狂抑鬱症,全球約有1%-2.5%的人患有躁鬱症,這是一種情緒障礙,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為17歲-25歲的青少年,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躁鬱症是一種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精神障礙疾病,可以分為雙相障礙I型、雙相障礙II型、環境心境障礙和其他類型。
  • 抑鬱症 不只是精神障礙
    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礙。全世界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面臨精神健康的困擾;而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中,約四分之三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療。 到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少有的健康問題之一。世衛組織的研究也顯示,全球抑鬱症的年患病率約為11%。
  • 神經衰弱,抑鬱症,失眠怎麼辦,我的親身經歷
    小編前幾年得了很嚴重的神經衰弱還伴有抑鬱症,通常這兩個病是有關聯的,現在基本康復。當時的症狀就是心口疼,心率不齊,腦鳴,不能思考問題,記憶力衰退,到醫院檢查,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醫生說是心裡的問題,你的心臟一點事沒有,醫生開了治療神經衰弱和抑鬱的藥,緩和了一些,但是工作能力下降了很多,被迫辭職,在家裡調養。
  • 抑鬱症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
    「抑鬱症不分年齡、身份,任何人在人生某一階段都可能患上抑鬱症,這並不可恥,也不可怕,它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 馮旭明說,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是情緒病,得了抑鬱症的人「小心眼」「想不開」「愛鑽牛角尖」「意志脆弱」等,實際上這種認識相當偏頗,抑鬱症就是一種病,有著和其他疾病一樣完整的生化過程,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的臨床特徵,與心胸狹窄或意志薄弱沒有直接關係,歷史上患有此病而性格堅韌的偉人比比皆是。
  • 什麼是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這類疾病越早治療,患者恢復的希望就會越大。在之前的30年間,我國的抑鬱患者發病比以往上漲了將近30倍,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現象。抑鬱症已經成了當今人類的第4大疾病。這些都會給他們造成不愉快的經歷,導致他們的精神失常。4、疾病因素疾病因素也是導致患上抑鬱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老人長年吃藥,身體非常不好,患上了一些疾病。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一:6成抑鬱症患者伴有一種疾病!
    難治性抑鬱症為何那麼難治?這些患者的抑鬱症有什麼特殊之處?有的學者認為,所謂的難治性抑鬱症,應該是抑鬱症同時合併有其它精神疾病或共病其它疾病。比如抑鬱症共病人格障礙、強迫症、成癮疾病或嚴重的軀體疾病等。甚至有學者認為,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共病,單純的抑鬱症患者反而較少見。
  • 抑鬱症就是精神疾病?全網最熱門的10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關於抑鬱症,你可能有很多問題想了解。本文,我們總結了臨床最常遇到的 10 個關於抑鬱症的問題,並一一解答。 1、抑鬱症是精神疾病嗎?
  • 焦慮症抑鬱症 焦慮症或者抑鬱症一般發病到結束需要多久
    焦慮症抑鬱症孕婦得了神經衰弱怎麼辦?這是很多即將稱為新媽媽的婦女所關心的一個問題,孕婦神經衰弱不僅能夠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還有可能影響到胎兒,那麼,孕婦神經衰弱怎麼辦呢?以下為您做詳細的介紹。
  • 經方辨治「精神抑鬱症」
    從中醫的角度看抑鬱症,既是情志的疾患,也涉及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症狀表現千變萬化,就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記載看,仲景已從多個章節中表述了此病的辨治。黃老師辨治精神抑鬱症,其重點抓住兩端,一為炙甘草湯,一為柴胡加龍牡湯。(編輯/張亞娟)
  • 患抑鬱症是精神原因還是身體原因?
    患抑鬱症是精神原因還是身體原因?抑鬱症不是玻璃心,更不是矯情做作,它是一種疾病,疾病的成因往往是複雜的。(1)生物學因素①遺傳學因素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險性較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鬱症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鬱症的遺傳性更高些。
  • 為什麼抑鬱症好轉後會再次發作?(附抑鬱症sds復發症狀測試題)
    其實這種想法有失偏頗,抑鬱症患者好轉後的復發情況是很常見的,除了常規藥物之外,還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生活節律,外部因素和心理因素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治療抑鬱症。抑鬱症的治療講究一個規範化的治療。也就是說要按照一定的服藥周期規律治療,什麼時候服用多少劑量的藥是很專業的問題,不是像日常感冒之類按量吃下去就可以。抑鬱症不一樣,有急性期、緩解期、鞏固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