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能改善躁鬱、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2021-12-26 給與官方發布平臺

從前理解抑鬱症焦慮症就是心理問題,原因可能是易感基因加上壓力造成的,所以治療手段只有心理輔導和處方藥這兩招。但近年的研究指向腸道菌群失衡,通過腸腦軸影響到中樞神經,原因除了壓力外,抗生素的使用,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造成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原因。治療抑鬱症關鍵就是腸道,通過健康飲食,對精神健康友好的益生菌(psych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腸道菌群移植等手段,可以對抑鬱症焦慮症更有效果。

腸道跟中樞神有非常緊密的關係,腸道跟大腦有「專線」聯繫,稱為腸腦軸 (gut brain axis),而且專線不止一條,最少3條

1 免疫系統:

當腸漏出現或脂肪過多飲食,都會增加血液中的內毒素LPS,刺激免疫系統,血液中的飽和脂肪跟LPS一樣可以刺激細胞的TLR4信號觸發致炎症細胞因子。

2 神經系統:

交集神經和副交集神經都跟腸道有直接聯繫,交集神經掌管人體戰鬥或逃跑機制,例如其中一個作用是減少腸道的蠕動,副交集神經剛好相反,讓腸道放鬆增加腸道的蠕動。腸道產生的化學物質,例如血清素和穀氨酸等,都是神經遞質,雖然一般不能通過健康的血腦屏障,但在血腦屏障因為炎症失效時,可以到達中樞神經。

3 內分泌系統:腸道產生的荷爾蒙,例如多肽YY可以到達中樞神經影響我們的食慾。但腸道分泌的荷爾蒙不單單跟吃有關,現今發現腸道分泌的荷爾蒙超過20種,在中樞神經也有功能。例如飢餓素(ghrelin)可以調整人體的壓力和焦慮感,膽囊收縮素在中樞神經也有受體影響情緒和焦慮。

隨機對照試驗中共納入 66 名經住院治療後擬出院的躁狂患者,隨機將受試分為兩組,兩組受試分別接受為期 24 周的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結合乳雙歧桿菌 BB-12(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strain Bb12)輔助治療(每天一片含以上兩種益生菌藥片)或安慰劑輔助治療。研究使用 Cox 回歸模型對治療組患者復發再住院風險進行統計學處理,益生菌的炎症調節作用則依靠特定免疫球蛋白水平進以表示。試驗開始時收集患者一次數據,以後每四周收集患者數據數據一次。

在為期 24 周的觀察期間,對照組 33 名受試中的 24 名患者出現了復發再住院的情況,而試驗組 33 名受試中僅有 8 名出現了復發再住院(z = 2.63,P = 0.009)。危險函數(hazard function)提示,益生菌在降低因精神障礙再住院風險在時間縱軸上有其顯著優勢(風險比 [HR]= 0.26,95% 可信區間 [95%CI] 為 [0.10,0.69];P = 0.007)。

這些結果表明益生菌不僅可較好的降低躁狂患者再住院風險,大幅降低躁狂患者復發再住院率,而且益生菌有減少患者再住院天數的作用,實驗中益生菌治療組再住院的 8 名患者再住院平均天數為 2.8 天,而對照組 24 名再住院患者再住院平均天數則達 8.3 天。

2011 年出版的一篇匈牙利科學評論發表了以下觀點:

抑鬱症通常與胃腸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同時出現。慢性低度炎症是所有這些疾病的重要促成因素。因此,「抑鬱症可能是慢性炎症症候群的神經精神症狀

許多臨床研究表明,用益生菌、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D 治療胃腸道炎症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減少對大腦的促炎刺激,從而改善抑鬱症狀。

另一項研究發現,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對大腦某些區域的GABA(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在調節多種生理與心理進程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水平以及降低壓力誘導性激素皮質酮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因而緩解了焦慮、抑鬱相關行為。

【給與】益生菌系列產品中所含有的鼠李糖乳桿菌LGG在研究證明、活性、菌株之間的互相作用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每款產品皆含1000億LGG活性益生菌,適合全家食用。

LGG是全球聞名的明星菌株,經過科學研究證實,LGG有以下健康功能:平衡腸道菌群、預防呼吸道感染、雙向調節便秘與腹瀉、提高免疫力、預防與促進過敏恢復、預防齲齒、排除毒素。

益生菌酸奶~小杯大健康。益生菌凍乾粉~小條大能量!是您全家人補充益生菌的不二選擇!

相關焦點

  • 十六年回顧性研究表明,益生菌可緩解抑鬱症
    後來,研究人員發現,益生菌可能是抑鬱症的潛在有效方法。現有研究對過去十六年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證據。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對腸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大腦和消化道之間存在一種雙向關係,稱為腸-腦軸。
  • 抑鬱症的「前世今生」|抑鬱症|精神疾病|神經衰弱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Kleinman在湖南研究發現,被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的患者,若按照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的診斷標準,有70%以上的患者符合「抑鬱症」的診斷。
  • 抑鬱症:一種炎症紊亂的精神疾病
    競爭加劇,精神壓力增大,人群抑鬱症患病率也達到了10%~20%(女性高於男性)。抑鬱症每年引起數萬人自殺。 精神壓力誘發抑鬱症的大致免疫學機制 抑鬱症患者表現出各種精神和功能改變,包括睡眠、食慾、認知,情緒等。
  • 盤點那些治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中藥與西藥
    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群體逐漸上升,那麼這些群體在治療的過程當中,經常吃的藥物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詳細的來盤點解說一下治療這些精神疾病的那些藥......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文/老K當下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大家經常是「談鬱懼色」。但有個類似抑鬱症,卻比抑鬱症更加可怕的心理疾病可能鮮為人知,那就是「躁鬱症」。它有個學名叫「雙相情感障礙」,大家都熟悉的著名畫家梵谷就在晚年患了這種疾病,最終割下自己的耳朵自殺。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常常身處抑鬱和躁狂的「雙面人生」,他們的處境相比抑鬱症似乎更為危險。
  • 抑鬱症≠心情不好 丨 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最嚴重...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可發生於各個年齡,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和身體的疲勞衰弱為主要特徵,常伴有焦慮和無用、無助、無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多種自傷和自殺傾向。抑鬱狀態下還出現多種軀體不適,常被誤認為軀體疾病。上述主要特徵持續兩周以上時,應及早就診。1.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抑鬱症困擾。
  • 益生菌能治療多種疾病?益生菌=乳酸菌?
    益生菌能治療多種疾病、益生菌=乳酸菌、死菌也算益生菌、菌種越多越好……近年來,益生菌及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在國內市場「大熱」,不少商家也有意誇大益生菌功效。 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知和合理選擇健康食品,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四大專業機構,發布《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認知誤區》(以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報告),對益生菌的十大常見誤區加以科學澄清和專業解讀。據悉,這也是迄今首個針對消費者的 「益生菌科普手冊」。
  • 8歲就患上抑鬱症,精神疾病需正視!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潘集陽教授結合疫情期間的真實案例提醒大家,預防永遠比治療重要,我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很高,但診治率卻很低,主動就醫是應對精神心理疾病的關鍵一步,因此開展精神疾病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迫在眉睫。
  • 益生菌:腸胃疾病的剋星
    二、晚餐過飽晚餐過飽或臨睡前吃夜宵,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 中,胃液分泌過量會腐蝕胃黏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糜爛、潰瘍等疾病。六、精神緊張當一個人長期處在緊張、煩惱或憤怒時,這些不良情緒就會影響胃的分泌、運動、消化等功能。七、酗酒無度每天喝少量的紅酒有利於身體健康。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躁鬱症的2種典型症狀躁鬱症是指躁狂抑鬱症,全球約有1%-2.5%的人患有躁鬱症,這是一種情緒障礙,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為17歲-25歲的青少年,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躁鬱症是一種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精神障礙疾病,可以分為雙相障礙I型、雙相障礙II型、環境心境障礙和其他類型。
  • 近年「最熱門」的6個抑鬱症治療方法,千萬不要盲從!
    最近看到一些腦科學自媒體推送了一篇簡短的、關於抑鬱症療法的科普文章。一些患者、家屬看了之後詢問我的意見:這些治療方法到底該選哪個?而且,其中談及致幻劑、益生菌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似乎從未聽說過,靠譜嗎?還有,吃益生菌也能治療抑鬱症?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臨床上確實有相關發現。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腸-腦軸功能紊亂參與許多腦部疾病的發生,包括自閉症、帕金森、情緒和情感障礙以及慢性疼痛等等。近年來,腸道菌群與精神障礙的相關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注意,而糞菌移植(FMT)也被視為精神障礙有潛力的治療手段。
  • 飲食影響抑鬱症的八種可能的生物學途徑
    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飲食炎症水平通常大大高於普通人群,比如,促炎症食物(精製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更大,抗炎症的營養(主要來源於天然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攝入低。縱向追蹤研究也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更具炎症性的飲食模式的個體,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因此,將飲食從促炎症的模式改變成抗炎症的模式,幫助對抗炎症,或許可以降低精神疾病的發作和嚴重程度。
  • 抑鬱症新藥!Caplyta輔助治療雙相抑鬱症III期成功:顯著改善抑鬱...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每日一次lumateperone 42mg顯著改善了抑鬱症狀,在主要終點(改善抑鬱症,p=0.0206)和關鍵次要終點(改善抑鬱嚴重程度,p=0.0082)均取得了統計學上意義的結果。數據發布後,ICT公司股價暴漲74%。
  • 益生菌發酵酸奶可以改善睡眠
    長期嚴重的失眠會對患者的精神狀態產生影響,比如引起焦慮、抑鬱或恐懼心理,並對生理健康造成危害,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許多遭受失眠困擾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並不希望使用常規的安眠藥物來助眠,主要是因為其依賴性,耐藥性及長期服用後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副作用。因此,尋找安全可靠的助眠藥物顯得極為重要。
  • 研究發現:腸道不健康或會誘發精神類疾病,腸道是人類第二大腦?
    那麼究竟腸道健康和精神健康有什麼關係,腸道能影響哪些情緒呢?改變情緒反應及行為研究者對一些小白鼠實驗發現,腸道菌群改變的小鼠在行為上和神經反饋上有明顯的變化。降低對消極情緒的體驗這次進行實驗的是我們人類自己了,55名健康人分成兩組,分別服用益生菌(瑞士乳桿菌和長雙歧桿菌的複合益生菌)或安慰劑30天,之後進行量表測評。
  • 說說歷史上患有精神疾病的名人
    梵谷患有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嚴重的精神疾病。他曾割掉自己的耳朵,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病院,又進而在37歲時舉槍自盡。在他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高峰期。他在死前的短短15個月中,一共創作了200幅油畫,200幅素描以及100多封信。牛頓,英國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跟他的才能成正比的是他患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抑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等,至今沒法統計。
  • 嚴重抑鬱症出現幻覺,會變成精神分裂症嗎?
    抑鬱症讓人很痛苦,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美好和未來。有些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往往還會出現幻覺等症狀。大家都知道,幻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大典型症狀,所以很多人擔心,抑鬱症久治不愈會慢慢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那麼,究竟有沒有這個可能呢?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分屬兩種精神心理疾病,大多數情況下不會互相轉化。
  • 抑鬱症就是精神疾病?全網最熱門的10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關於抑鬱症,你可能有很多問題想了解。本文,我們總結了臨床最常遇到的 10 個關於抑鬱症的問題,並一一解答。 1、抑鬱症是精神疾病嗎?
  • 小心是輕度抑鬱症潛伏
    ,如果不加以甄別和防治,後期發展為重度抑鬱症就會導致自殺等嚴重後果。 為什麼會抑鬱 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缺乏進取精神,也缺乏主動性,每天就像混日子一樣,過一天是一天,,還伴隨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反應變慢等變現
  • 什麼是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這類疾病越早治療,患者恢復的希望就會越大。在之前的30年間,我國的抑鬱患者發病比以往上漲了將近30倍,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現象。抑鬱症已經成了當今人類的第4大疾病。這些都會給他們造成不愉快的經歷,導致他們的精神失常。4、疾病因素疾病因素也是導致患上抑鬱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老人長年吃藥,身體非常不好,患上了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