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一種印度尼西亞的古老瑰寶

2021-02-08 大階小象

在印度尼西亞,最發達的藝術形式之一就是蠟染。蠟染店的許多顏色,圖案和實際氣味,會給蠟染商店或工廠帶來無窮的探索樂趣。


蠟染是印尼文化的重要標誌~

傳統上,

蠟染中使用的顏色是藍色代表地球,

棕色代表火,

白色代表空氣和水。


蠟染是印度尼西亞的古老瑰寶之一,並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傳統上,蠟染布放在陽光下晾乾,自然的紫外線輻射會活化布中的染料化合物。在印度尼西亞等熱帶國家,這意味著在雨季可能會停止生產。

蠟染布在印度尼西亞馬杜拉的Tanjungbumi村被染上



一個簡短的歷史

蠟染藝術在印度尼西亞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一種傳統的藝術風格。如果沒有購買蠟染畫,無論是藝術品還是印度尼西亞的服裝,沒有人會捨得回來。

蠟染畫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它實質上利用了用於在織物上創建圖案和設計的手動染色技術。



傳統的蠟染

沿著印尼市場街走下去,豐富多彩的各種場合的服裝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但是,這些服裝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大多數服裝都是在工廠批量生產的,沒有為人們量身定製的名牌或者個性的服裝。

然而,印尼人並沒有遭受同樣的命運,因為他們穿著標榜蠟染圖案的衣服。要了解蠟染服的價值和美觀,你必須首先熟悉設計過程,過程既費時又費力。蠟染是利用抗蝕劑染色技術的傳統設計過程。

印度尼西亞的蠟染布尤其以其手工藝人而聞名,據信這裡的蠟染工具有很強的技能和豐富的蠟染圖案知識。由於這種設計技術具有文化意義,因此教科文組織將印度尼西亞蠟染布指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傑作。

傳統印尼蠟染設計



蠟染設計的目的

為了創建蠟染設計,工匠首先在一塊棉布上繪製設計草圖。然後,使用由竹子和銅製成的斜口(一種類似壺嘴的工具),將石蠟或蜂蠟塗在設計或圖案的各個部分上。為了獲得顏色,將覆蓋蠟的布浸入一盆染料中。

用蠟覆蓋的部分不吸收顏色,而其餘的布則吸收顏色。因此,雖然沒有顏色,但是突出了設計。如果設計複雜且有多種顏色,則重複上蠟和染色的過程。在每個著色階段之後,通過將布浸入沸水中將蠟洗去。

通過傾斜施加蠟



現代蠟染

蠟染印刷非常耗時,需要大量的耐心。由於設計相當複雜,必須精確地塗抹蠟。對於每個需要突出顯示的設計,都必須重複上蠟和染色的過程,因此,用複雜的蠟染設計裝飾一塊布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然而,近來,為了滿足對蠟染布磨損的不斷增長的需求,銅印章被用於施加蠟。這些銅印章雖然有助於加快設計過程,但卻搶奪了複雜的手工申請許可的設計。

銅印章用於上蠟



印尼的時尚單品

大家可能知道蠟染是一種裝飾有精美圖案的紡織品。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蠟染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珍貴的古老工藝和傳統。許多印尼人在正式和休閒場合都將蠟染布作為珍貴的時尚品穿著,不僅出於尊重,而且還因為它的美觀和用途廣泛。


蠟染外套:蠟染由於其生動的圖案而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層次。

披肩蠟染:帶有民族風的感覺將立即使簡單的服裝變成具有波西米亞風平和感覺的更加迷人的外觀。

蠟染裙:一旦掌握了將蠟染布包裹在腰上的技巧,就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長度,層數和不對稱性。

頂級蠟染和傳統kebaya:傳統的kebaya上衣可能是蠟染最自然的搭配。Kebaya是上古爪哇的傳統上衣,帶有華麗的蕾絲或刺繡。

蠟染波西米亞風褲子:蠟染的民族圖案給人一種鎮定的感覺,使其成為波西米亞風褲子的理想材料。


- End -

發現美好世界

責編- rita | 文編- phoebe | 美編- 大E

※ 部分圖片視頻來源於網絡,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古老的蠟染點燃倫敦時裝周之夜,東方的魅力亮瞎了
    一場頗為有趣也頗具韻味的「傳統與時尚的碰撞」,燃起了人們對於東方古老蠟染技藝驚豔的目光。來自黔東南州的寧航蠟染的5位繡娘和設計師受英中時尚藝術文化公司(UK-CHINA FASHION ARTS AND CULTURE Ltd,簡稱UKCFAC)的邀請參加本次時裝周「中國之夜」。
  • 蠟染布藝天堂 ‖ 印尼巴迪克
    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印度尼西亞的蠟染工藝,是圍繞其手工染色的棉和絲綢服裝的技巧、象徵和文化,滲透到了印度尼西亞人的整個一生中。攜帶嬰兒用的蠟染布吊帶的裝飾圖案象徵著帶給孩子運氣,而去世的人也有葬禮用的蠟染印花布。
  • 感受原始的蠟染之美——BATIK文化之旅
    蠟染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技藝,在學術界,關於蠟染的起源一直沒有定論,主要有四種說法:埃及、中國、印度、馬來群島。大約在公元6-7世紀,蠟染技術由印度或斯裡蘭卡地區傳到了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地區,在這裡,蠟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樣式和顏色上都有了更多的變化。
  • 著名現代繪畫蠟染大師劉子龍先生蠟染教學視頻與現代繪畫蠟染作品欣賞
    現代蠟染繪畫強調獨創性、符號化和個性化的形式表現,表現性的繪畫語言成為蠟染藝術的主體。
  • 是蠟染,不是扎染
    導語:蠟染和扎染,同樣是我國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的手工防染工藝。但是相對於扎染來說,蠟染好像沒有那麼耳熟能詳,人們只知道有扎染,而不知有蠟染。01什麼是蠟染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灰纈(鏤空印花
  • 服裝面料設計——蠟染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灰纈(鏤空印花)、夾纈(夾染)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
  • 藏在深山裡的千年史詩——丹寨蠟染
    蠟染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一種古老的印染手工藝,與扎染、夾纈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工藝;不同的民族分支都有著各自的紋樣特色。
  • 蠟染:民族的工與藝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起於秦漢,盛於隋唐,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
  • 【文化】走進非遺|山花綻放 古韻蠟染——丹寨蠟染藝術主題展
    但是她們依然將祖輩傳下的蠟染技術,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終於,她們的作品載著她們的夢想不僅走出大山,還走出國門,成了無數展覽上嘆為觀止的蠟染作品。與黃道婆一樣,這又是一群中國女性不屈服於命運,勇敢抗爭的故事。
  • 貴州丹寨蠟染 驚豔倫敦時裝周
    蠟染製作的花朵美到極致畫娘正在畫蠟蠟染製作的服飾在時裝周上大放異彩蝴蝶紋、旋渦紋、蜈蚣紋、魚鳥紋、梨花紋……丹寨蠟染,常以深山中的花鳥魚蟲做素材,被稱作「畫在布上的自然」。前不久,丹寨蠟染走出大山,登上了國際時裝周的T臺。
  • 蠟染面料掉色怎麼辦?蠟染的衣服很掉色嗎?
    蠟染面料掉色怎麼辦?蠟染的衣服很掉色嗎? 2019-06-17 10:50: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蠟染面料掉色怎麼辦?蠟染的衣服很掉色嗎?
  • 蠟染,以蠟為藝造藍底白花盛景
    蠟染是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主要源於苗族生活,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等地區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蠟染於唐代開始盛行。蠟染產生的歷史背景:一般而言,染色材料的利用、染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應該早於蠟染工藝,也就是說蠟染工藝的產生,必然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對染色材料認識與應用過程。這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與過程,為蠟防染工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家紡也能扎染蠟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扎蠟染藝術作為我國西南雲貴川地區民族民間的一種染織形式,可追溯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獨特的圖案形式,反映出了西南地區人民生活的風土人情、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扎染蠟染的傳承與現代視覺藝術的有機結合,對於扎染蠟染藝術的視覺化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平常的生活中,家紡產品是應用最多而且具有日常屬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將扎染蠟染技術與家紡產品相結合,可以使扎染和蠟染融入尋常百姓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流傳。
  • 守護這一抹藍白色的傳承 小夥的蠟染秀講述著苗族的故事
    它承載著我們苗族兩千五百多年蠟染的手藝,那在傳承的同時,有著經典的紋樣的同時,也用一種新的蠟染方式描繪著我們祖國的一些山河,和我們一些文化寓意裡面的一些內容、故事、人物等等這樣的一個蠟染的主題服飾秀。貴州丹寨蠟染工坊創始人 寧曼麗:苗族蠟染它表達的是苗族的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文化,蠟染技術
    今天,苗族頭戴銀花帽、龍鳳冠、銀牛角,穿銀花衣,頸掛銀項圈、銀鏈等富於了一種新的內容,由過去的僅為避邪而演變成為一種光明和美的象徵。苗族是廣泛使用蠟染的民族。苗族人民盛穿蠟染衣裙。五彩斑爛的蠟染布及其製品不斷受到國內外人民的喜愛,蠟染的起源為何?
  • 扎染|蠟染|苗繡,邊城敘永讓苗鄉千年技藝,再現獨特魅力
    比如梘槽苗族鄉,就保留著傳統的扎染、蠟染、苗繡,曾經的鄉土民俗服飾文化,如今卻成了脫貧致富和非遺項目的寵兒。對於不了解的朋友,肯定會疑惑什麼是扎染、蠟染、苗繡呢?沽酒客之前了解也不多,在查閱和研究了相關資料後,也給自己增加了新的知識點。
  • 安順蠟染館:聚力打造蠟染行業標杆
    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由兩棟3層樓房組成,集蠟染創作、展示、研發、體驗為一體。由經開區工管委積極引導籌備,中隆盛達集團提供場地,經開區蠟染協會共同籌建。匯集蠟染名家,聚力打造安順蠟染行業標杆,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目前,安順蠟染館已有7家蠟染工藝大師工作室及蠟染企業入駐。
  • 文化十分丨守護這一抹藍白色的傳承 小夥的蠟染秀講述著苗族的故事
    它承載著我們苗族兩千五百多年蠟染的手藝,那在傳承的同時,有著經典的紋樣的同時,也用一種新的蠟染方式描繪著我們祖國的一些山河,和我們一些文化寓意裡面的一些內容、故事、人物等等這樣的一個蠟染的主題服飾秀。出生於哈爾濱的成昊,受家庭薰陶,從小向裁縫出身的母親學習服裝剪裁,17歲時跟隨專業老師學習,26歲加入設計師郭培的工作室。
  • 走進中國蠟染藝術之鄉,感受濃鬱苗族風情,丹寨非遺文化體驗
    非遺小鎮是一座以苗族、侗族傳統建築風格為基礎,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苗侗少數民族文化為內核,全方位了解體驗苗族蠟染、刺繡、古法造紙、銀飾鍛造等非遺項目。丹寨是中國最著名的蠟染藝術之鄉,苗寨中的女性學習蠟染技藝,著裝精美,繡有古色古香的苗繡圖案,極為耀眼。進入丹寨這些苗族鄉村中,會體驗到濃鬱的苗族風情。苗族蠟染,是一種以蠟紡染的傳統手工印染技藝。
  • 蠟染
    大廳銀灰背景上,飾以五根蠟染布包裹的立柱,上面是甲骨文、金文中各種「女」字圖案。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意!原始的「女」字是一個象形字:一個女人側身跪坐,雙手交於胸前。後來,「女」字數經演化,成了今天的字形。蠟染也是我的喜愛,粗糙,天然,變化無窮……可是,如何才能得到一塊蠟染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