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這個詞是女性最不願聽到詞彙,不管是哪個年齡階段她們都希望自己身材苗條,這不僅能夠提高顏值,而且勻稱的身材也能彰顯一定的氣質,所以女性朋友才說"減肥是一生的事業",當然那句"一胖毀所有"也只有真正胖過的人才感同身受。
但讓諸多女性苦惱的是明明身材很好,體重也較輕,可懷孕以後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體重噌噌長,飯量也不停的加,甚至懷孕月份越大,肥胖的程度越嚴重。而大部分孕媽也都擔心"我一直這樣胖下去,生完寶寶就無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我的好閨蜜小李就是如此。
沒有結婚之前,小李可以說是人人羨慕的大美女,不僅五官方面顏值出眾,身材也好的不得了。只不過,結婚懷孕後,小李卻發現自己一天比一天胖,就連臉上也出現了討厭的贅肉。
小李整天悶悶不樂,甚至還有點孕期抑鬱症的情況。其實有很多孕媽都和小李這樣,孕前和孕後反差特別大,當然,懷孕必胖的現象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01為什麼懷孕會導致身體肥胖?
原因1:激素的過度分泌
女性一旦懷孕身體內的激素水平就會發生變化,而過度分泌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身體內血流速度的增加,再加上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導致內分泌的改變,所以才會出現了身體肥胖的現象。
原因2:營養的不斷攝入
隨著胎兒的不斷長大,他們需求的營養也越來越多,而這時孕媽媽就要通過吃大量的食物來不斷的攝入營養,再加上活動量的減少,導致體內的脂肪逐漸淤積,因此才產生肥胖現象。
其實孕期媽媽們要放平心態,畢竟身體肥胖也是一個好的預兆,證明胎寶寶正在不斷的生長。可是,也有一些孕媽反應,為什麼有的人懷孕體型沒怎麼改變,只是肚子看著大了呢?
其實,這些孕媽除了身體體質不同以外,還與孕期的保養和保健有很大的關聯,懷孕身體胖的孕媽們別著急,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5個妙招,只要都做到那麼孕媽媽就會只長肚子不長肉。
① 烹飪方式,儘量蒸煮
生活中有不少孕媽在做飯的時候往往會放上好多油,而且她們的口味也比較重,其實這樣也很容易導致脂肪的出現。因此懷孕期間烹飪方式儘量以蒸煮為主要,即使炒菜也要放少量的油,這樣既保證了食物營養的不流失,而且還對孕媽本身的健康有利。尤其是在孕晚期階段,這樣吃既好消化有利於吸收,還能防止便秘。
② 細嚼慢咽,別暴飲暴食
不少孕媽都是一些急脾氣,吃飯的時候速度很快,而且每次都要吃撐才肯罷休,其實這也是導致過度肥胖的一個原因。所以不管是食用任何食物都要細嚼慢咽,這樣才能易於消化。而且也要少食多餐,一天可以把吃飯的次數增加到4次或者5次,但每次都不要吃得太飽,這樣才能保證身體苗條,只長肚子不長肉。
③ 科學搭配,保證營養
基本上所有的孕媽懷孕早期都會有一些孕吐反應,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因此身體缺少營養也就很難保證胎寶寶的健康成長,所以,剛懷孕階段最好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同時也要合理的補充葉酸。
但是到了孕中期以後,隨著孕吐反應的消失,孕媽媽的口味就會大開,但這個時候一定要保證營養的情況下再合理搭配,不要吃太多油膩高熱量的食物,而是以蔬菜水果以及粗糧蛋白質為主要。
④ 愉悅心情,充足睡眠
其實有一些孕媽之所以懷孕過程中身體肥胖還與心情不好有關,這會導致孕媽身體內激素水平的失衡,最後引起了肥胖現象。因此懷孕期間一定要保證愉悅的心情,還要放平心態。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過糟糕,一切要以胎寶寶的發育為主,當然睡眠也要達到充足水平,因為熬夜也會使身體各方面的水平都處在失衡的狀態,最後引起孕期的肥胖。
⑤ 適當鍛鍊,可別偷懶
雖然懷孕會導致孕媽媽活動量減少,但也要適當鍛鍊才能減少脂肪的堆積,而且孕晚期階段合適的體育鍛鍊,還能在生產時加快產程避免難產現象的發生。
只不過有的孕媽總是偷懶,吃飽了飯以後就喜歡躺在床上或者沙發上,可是這樣真的會引起過度的肥胖,因此想要只長肚子不長肉,那麼孕媽就要適當的運動。這樣不僅利於胎兒的發育,也能使孕媽身體內的血液循環暢通,使身材變得越來越好。
02孕期飲食幾個方面需注意
辛辣刺激食物儘量少碰有一些孕媽無辣不歡,再加上口味的變化使孕媽們必須要吃點辛辣的食物才覺得胃口大開,其實偶爾少吃一點,不會對孕媽以及胎寶寶有太大的損傷,但長期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胎兒的上火現象。
有一些小寶寶生下來眼睛甚至發紅或者有很多的眼屎,所以,避免寶寶受罪,媽媽們還是要管住自己的嘴,而且孕早期階段吃太過辛辣的東西,還有可能引起流產現象呢。
夏天飲食別過度貪涼懷孕以後體溫基本上都會有所升高,因此孕媽們都會比較怕熱,尤其是在夏天,很多孕媽為了貪涼會吃大量的冷飲,還會喝一些冰鎮的碳酸飲料。其實這對胎兒的發育很不利,而且太涼也會導致孕媽在生產時胎盤滯留子宮,所以這一點月,孕媽們一定要注意。
懷孕對媽媽們來說是一個幸福又辛苦的旅程,而且懷孕過程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媽媽注意,尤其是在飲食方面,一定要科學有營養,還要做到以上5個方面。
這樣才能避免肥胖現象,也才能讓自己只長肚子不長肉,那麼你懷孕的時候是不是也很胖呢?生了寶寶以後體重是不是恢復到正常了呢?歡迎分享你的答案,我們在評論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