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聲故事集】 20 — 太子入學

2021-02-07 釋本智

☝ 至心聆聽 






太子誕生之後,母親摩耶夫人因為再也不能得到諸天的威力,也不能再感受到太子在胎中時的那種快樂,就越來越憔悴和虛弱,七天之後,這位國大夫人就命終了。命終之後,夫人立即就往生到了忉利天上。在那裡,已經有無量無邊超勝美妙的諸天婇女在等候著,一見到摩耶夫人,就馬上左右圍繞,前後翼從,個個都拿著供養之具和天曼陀羅花,跟隨夫人一起到太子那裡去做供養,從虛空漸漸地降落到淨飯大王的王宮之中。

 

摩耶夫人對淨飯王說:「大王,您要知道,我可是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啊!我前世在人間的這一次出生實在是太好了,往昔腹中懷著這位清淨的小菩薩——就是大王您的兒子的時候,整整十個月都在享受著無比的快樂。現在我已經生到了忉利天,所享受的快樂和懷孕的時候一模一樣。大王!從今以後,願您莫再為我悲傷苦惱了。從今以後,我不會再出生於人間了。」

這時,摩耶夫人就現出忉利天人的形象,讚嘆太子道:

「我這個兒子,對於一切眾生,無論怨親,用的都是平等之心;在菩薩道上精進勇猛地修行,未曾有過片刻的休息。這位菩薩善於思維真如實義的真理,始終住於正念之上,而無有錯亂;身形光輝如同真金,諸根寂靜而善於調御。菩薩能善巧方便地為眾生宣說諸法,因此我頂禮這位最殊勝的尊者!」

然後,夫人就隱身不見,返回天宮了。

 

淨飯王就馬上召集釋迦族中所有年長有德之人,問他們:「你們的眷屬都是王親,現在這個小嬰兒失去了母親,應該託付給誰來哺乳?誰來將他養育長大呢?誰能無時無刻地看護著他?誰能令太子的身心善好得以增長?誰能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來憐他、愛他,把他捧在手心裡呢?這個人一定要有慈愛心,有功德心,有歡喜心才行啊!」

 

這時,有五百個釋迦族的少婦,紛紛說道:「我能養育太子,我能照看太子。」

但是釋迦族的長者們都說:「你們這些人正當年少盛壯,容易沉湎於色慾之中,你們一定不可能對太子時時地勤加照顧撫育,也不可能依法來慈愛憐憫這個孩子。我認為只有摩訶波闍波提,她作為這孩子的嫡親姨母,是最堪能調養撫育太子,而且也是堪能奉事大王的。」

最後,釋迦族的人意見一致,就勸摩訶波闍波提做太子的母親,來養育太子。

於是淨飯王就將太子託付給了摩訶波闍波提,又另外選擇了三十二個女子給予輔助。摩訶波闍波提說道:「我謹依大王的教敕而行,不敢有所違背。」

 

就這樣,波闍波提按照大王的吩咐,將太子漸漸撫養長大。譬如月亮,從每個月的初一開始,一直到十五日就清淨圓滿了,太子也像這樣逐漸成長。

而且奇妙的是,從太子出生以來,淨飯王家中所有的財產都在每天每天地增長,金銀珍寶和畜養的畜生,不再有任何乏少。


 

等太子到了八歲,淨飯王就召集群臣百官,問他們說:「愛卿們,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的國家之中誰最有智慧呢?誰對於各種技能已經具足通達,而可以作為太子的老師,來教導太子學習文字和種種經論的呢?」

大臣們回稟國王:「大王當知,在我們國中,毗奢婆蜜多羅,善於知解各種書論,他的智慧是最勝最妙的,這位大師堪能教導太子學習。」

 

於是,淨飯王就派使者去把毗奢婆蜜多羅召到王宮,對他說道:「尊者大師!您能為我教導太子學習一切技藝和各種書論嗎?」

蜜多羅說:「大王!謹依大王的敕命,我可以。」

淨飯王心裡很歡喜,就令人佔卜星宿和良辰吉時,到時就與釋迦族最有德行的長老們一起,把太子打扮得非常莊嚴,教會他一切禮儀。凡是所需要的物品全部置辦充足,又把五百個釋迦族的童子裝扮得整整齊齊,前後左右圍繞著太子,後面更有數不清的童男童女,他們隨從著太子一起進入學堂。

 

蜜多羅大師遠遠地看見了太子,因為太子的威德之力太大了,使他控制不住自己,而從座位上站起來,又彎下身體頂禮太子的雙足。等他禮拜起來以後,環顧四周,覺得自己很是羞愧。

 

有個兜率天宮的天人名叫淨妙,他和無量無邊諸天神王恆常守護著太子。這時他看到蜜多羅大師的羞愧,就在虛空中隱身不現而發出聲音說:「這位超勝一切眾生的太子,為了教化眾生而隨順世間的禮法,現在做了需要跟從師長學習的示現,其實菩薩往昔無數世就一直在學習各種技藝和經論,不僅沒有他不知道的,還足以教導其他一切人。就算是出世間的所有智慧、真理和力用等等,太子一念就能明白,而且還能親自證知,更何況是這些書本上的文字呢!」

 淨妙天人說完之後,就以種種天花散在太子的身上,回到了天宮。

 

這時,淨飯王將種種無價的珍寶和百味飲食,來供養諸婆羅門,然後就把太子交託給大師毗奢婆蜜多羅,也讓乳母們留下來照顧侍奉,自己就回王宮去了。

 

太子最初跟著大師學習時,就用最上好的牛頭栴檀做成書板,用七寶來裝飾書板的四邊,又將種種殊特的妙香塗在書板之上,然後捧著走到毘奢蜜多前,說道:「尊者阿闍梨,您要教我什麼書呢?」

然後,太子一一說出六十四種書的名稱, 「不知尊師要教我這六十四種書中的哪一種?」

 

毘奢婆蜜多羅聽到太子說出這麼多書名,感到既喜悅又慚愧,頓時折伏了自己的貢高我慢,對太子說道:「您是世間稀有難得的清淨而又智慧的人,精通各種世間之法。您自己通達了一切的論著,反而又來進入我的學堂。像您剛才所說的那些書的名字我都不曾知曉,您現在卻全都讀誦受持,得到要旨。您是天人尊貴的大導師,現在反而又來尋找老師啊!」

 

於是,五百個釋迦族大臣的男孩和太子一起,進入學堂學習書論唱誦。


 

後來,淨飯大王又在大臣們的推薦下,請到了釋迦族的羼提提婆來教太子各種兵法武術。又為太子建造了勤劬園,讓太子可以在裡面遊戲。

羼提提婆帶著好幾種兵器來到勤劬園,想要教太子,太子見了全都丟到一邊說:「請您去教其他釋迦族的童子們吧,這些我都懂,不需要再學了。」 羼提提婆於是就去教其他釋迦族的童子們領兵技擊的本領,不久之後人人都學會通達了二十九種兵法武術。

 

提婆又準備教太子學習帝王所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技能中最最善巧殊勝的技法,但是太子又都不肯學,說道:「這些我自己都已經了解掌握,不需要再由其他人來教授了。」

 

在接下來的四年之中,羼提提婆就教太子和釋迦族的童子們學習各種王族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法,像天文、祭祀、佔察等等的一切書典,那些世間人需要用很多年學習,或者學得成或者學不成的知識、技藝以及一切的論著,他們全都學得通達無礙,運用自如。






佛本行集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姨母養育品第十


「爾時太子既以誕生,適滿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更不能得諸天威力,復不能得太子在胎所受快樂,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便命終。

爾時,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往生忉利天上。生彼天已,即有勝妙無量無邊諸天婇女,左右圍繞,前後翼從,各各持於無量無邊供養之具、曼陀羅等,詣菩薩所,處處遍散。為欲供養於菩薩故,從虛空下,漸漸而墜到於人間淨飯王宮。

到王宮已,語淨飯王,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我得善利,善生人間,我於往昔,胎懷於彼清淨眾生大王童子,滿足十月受於快樂,今我生於三十三天,還受快樂如前不異,彼樂此樂,一種無殊。大王!從今已往,願莫為我受大憂苦。從今已去,我更不生。』

時彼摩耶,即以天身而說偈言:

『一切怨親平等心,精進勇猛無暫息,

善思真如實諦理,念無錯亂有始終。

形體炳著真金容,諸根寂靜善調御,

我子巧能說諸法,善行頂禮最勝尊。』

爾時摩耶說此偈已,即便隱身忽然不現,還彼天宮。 


時,淨飯王見其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喚召諸釋種親年德長者,皆令雲集,而告之言:『汝等眷屬並是國親,今是童子嬰孩失母,乳哺之寄將付囑誰,教令養育使得存活?誰能依時看視瞻護?誰能至心令善增長?誰能憐愍,愛如己生,攜抱捧持?以慈心故,功德心故,歡喜心故。』

時有五百釋種新婦,彼等新婦各各唱言:『我能養育,我能瞻看。』

時釋種族語彼婦言:『汝等一切,年少盛壯,意耽色慾,汝等不能依時養育,亦復不能依法慈憐;唯此摩訶波闍波提,親是童子真正姨母,是故堪能將息養育童子之身,亦復堪能奉事大王。』 彼諸釋種一切和合,勸彼摩訶波闍波提,為母養育。

時,淨飯王即將太子,付囑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以是太子親姨母故,而告之言:『善來夫人!如是童子,應當養育,善須護持,應令增長,依時澡浴。』 又別簡取三十二女,令助養育,以八女人擬抱太子,以八女人洗浴太子,以八女人令乳太子,以八女人令其戲弄。


其淨飯王,產生二子;一者太子,字悉達多;二名難陀。

其白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難提迦,第二名為婆提唎迦。

其斛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阿難多,第二名為提婆達多。

甘露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為阿尼盧豆(即阿那律尊者),第二名為摩訶那摩(即摩訶男,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

淨飯王妹,名阿彌多質多,生於一子,名為底沙。


是時摩訶波闍波提,太子姨母,白淨飯王作如是言:『謹依王敕,不敢乖違。』 

時波闍波提依於王命,養育太子。譬如日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清淨圓滿,養育太子,亦復如是,漸漸增長。又復譬如尼拘陀樹,得種好地,而漸增長,後成大樹,太子如是,日日增長。

從其太子出生已來,淨飯王家,日日增長一切財利,金銀珍寶,二足四足,無所乏少,而說偈言:

『五穀及財寶,金銀諸衣服,

或造或不造,自然得充足。

童子及慈母,乳酪酥常豐,

慈母少乳者,悉皆得盈溢。』」





學技藝品第十一


「時,淨飯王知其太子年已八歲,即會百官群臣宰相,而告之言:『卿等當知!今我化內,誰最有智?誰具技能,種種悉通,堪為太子作於師匠,教使學書及餘諸論?』

時諸臣等,即報王言:『大王!當知,今有毗奢婆蜜多羅,善知諸論,最勝最妙,如是大師,堪教太子種種書論。』

時,淨飯王即遣使人召彼毗奢婆蜜多羅,而告之言:『尊者大師!汝能為我,教此太子一切技藝諸書論不?』

時蜜多羅報言:『大王!謹依王命,我今堪能。』

時淨飯王心生歡喜,即佔好日善宿吉時,共大釋種耆舊有德,令其莊飾一切禮儀,種種所須悉令充備。復嚴五百諸釋種童,前後左右周匝圍繞,更復別有無量無邊童男童女,隨從太子,將升學堂。


時彼大師毗奢蜜多,遙見太子威德力大,不能自禁,遂使其身,從座匆起,屈身頂禮於太子足,禮拜起已,四面顧視生大羞慚。

時蜜多羅,生慚愧已,於虛空中,有一天子,名曰淨妙,從兜率宮,共於無量無邊最大諸天神王,恆常守護是大子者,在彼虛空,隱身不現而說偈言:

『世間諸技藝,及餘諸經論,

此人悉能知,亦能教示他。

是勝眾生者,隨順世間故,

往昔久習來,今示從師學。

出世所有智,諸諦及諸力,

因緣所生法,生已及滅無。

一念知彼等,名色現不現,

猶尚能證知,況復諸文字。』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以種種華,散太子上,即還本宮。時,淨飯王即持種種無價珍寶,以用布施諸婆羅門,復持種種百味飲食,施設眾座諸婆羅門,將是太子,付彼大師毗奢蜜多,留諸乳母,令侍太子,即還王宮。


爾時,太子既初就學,將好最妙牛頭栴檀,作於書板,純用七寶莊嚴四緣,以天種種殊特妙香塗其背上,執持至於毘奢蜜多阿闍梨前,而作是言:

『尊者闍梨,教我何書?或復梵天所說之書、佉盧蝨吒書(驢唇)、富沙迦羅仙人說書(蓮花)、阿迦羅書(節分)、瞢伽羅書(吉祥)、耶寐尼書(大秦國書)、鴦瞿梨書(指書)、耶那尼迦書(駄乘)、娑伽婆書(牸牛)、波羅婆尼書(樹葉)、波流沙書(惡言)、毘多荼書(起屍)、陀毘荼國書(南天竺)、脂羅低書(裸形人)、度其差那婆多書(右旋)、優伽書(嚴熾)、僧佉書(算計)、阿婆勿陀書(覆)、阿㝹盧摩書(順)、毘耶寐奢羅書(雜)、陀羅多書(烏場邊山)、西瞿耶尼書,珂沙書(疏勒)、脂那國書(大隋)、摩那書(鬥升)、未荼叉羅書(中字)、毘多悉底書(尺)、富數波書(花)、提婆書(天)、那伽書(龍)、夜叉書、幹闥婆書(天音聲)、阿修羅書(不飲酒)、迦婁羅書(金翅鳥)、緊那羅書(非人)、摩睺羅伽書(大蛇),彌伽遮迦書(諸獸音),迦迦婁多書(烏音),浮摩提婆書(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書(虛空天)、欝多羅拘盧書(須彌北)、逋婁婆毘提呵書(須彌東)、烏差波書(舉)、膩差波書(擲)、娑伽羅書(海)、䟦闍羅書(金剛)、梨伽波羅低梨伽書(往復)、毘棄多書(食殘)、阿㝹浮多書(未曾有)、奢娑多羅跋多書(如伏轉)、伽那那跋多書(算轉)、優差波跋多書(舉轉)、尼差波跋多書(擲轉)、波陀梨佉書(足)、毘拘多羅波陀那地書(從二增上句)、耶婆陀輸多羅書(增十句已上)、未荼婆哂尼書(中流)、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書(諸仙苦行)、陀羅尼卑叉梨書(觀地)、伽伽那卑麗叉尼書(觀虛空)、薩蒱沙地尼山陀書(一切藥果因)、沙羅僧伽何尼書(總覽)、薩婆婁多書(一切種音)。』

爾時太子說是書已,復諮蜜多阿闍梨言:『此書凡有六十四種,未審尊欲教我何書?』

是時毘奢婆蜜多羅,聞於太子說是書已,內心歡喜,悅豫熈怡,密懷私慚,折伏貢高我慢之心,向於太子,而說偈言:

『希有清淨智慧人,善順於諸世間法,

自已該通一切論,復更來入我學堂。

如是書名我未知,其今悉皆誦持得,

是為天人大尊導,今復更欲覓於師。』


爾時,復有五百釋種諸臣童子,俱共太子,齊入學堂學書唱字,以是太子威德力故,復有諸天神力加故,諸音響中出種種聲。」

.


「時,淨飯王又復集聚群臣議言:『卿諸臣等!一切誰知,何處有師,最便武技善巧軍戎兵仗智略,堪教於我悉達大子?』

時諸臣等,奉報王言:『大王!當知,此處有釋,名為善覺,其善覺子,羼提提婆(忍天),堪教太子兵戌法式。其所解知,一切凡有二十九種,善巧善妙,技術精微,所作輕便,勁捷剿勇。

二十九者,所謂騰象跨車,跳坎越馬,射妙走疾,志猛性剛,身體輕便,所為諦審,善能調習,捉象搭鉤,巧解安施,擲象罥索,又工將養,飲飼畜生,處分指撝,善總兵馬,諳練曲直,斜正山川,手握拳牢,腳蹋地穩,㧧頭結髻,靳固甚牢,能破能開,能劈能斬,射不虛落,挽䩕無雙,遙聞響聲,射即懸著,所放之處,箭入甚深,黠慧聰明,辭清辯捷,謀謨策算,巧解多知,討古論今,方便善詐。

諸如是等,所有兵家秘要神能,悉皆通達,唯應是彼乃可堪教大王太子一切戎技。』


時,淨飯王聞是語已,心大歡喜,即敕諸臣,令喚忍天。其忍天至,王敕之言:『羼提提婆!汝能教我悉達太子戎仗智不?』

是時忍天,即白王言:『臣甚能教。』

王復敕言:『汝若知時,好教我子,令得成就。』

時,淨飯王為於太子,欲遊戲故,造一園苑,名曰勤劬。是時太子,入彼苑內,遊戲歡娛,或令按摩。時彼五百諸釋種臣,悉為其兒,各造園苑,擬以戲笑,按摩遨遊。


時忍提婆,將引太子入勤劬園,教戎仗智;彼諸釋種,各各自入其園苑中,遊戲學習。時忍提婆,將其數種兵戎器仗,欲教太子。

太子見已,悉皆棄捨,即語忍天,作如是言:『汝教其餘諸釋種子,我自解此,不須更學。』 時忍提婆,即以教於其餘釋種此戎仗智。而彼學已,不久人人悉得成就二十九種,並皆通達。所謂騰跳白象車馬,乃至挽強,於一切處,皆成就得最第一智,輕便最能,聰明智慧。

又如是等諸王技中,最善最勝,所謂書算,解諸計數,雕刻印文,宮商律呂,舞歌戲笑,䶢漫談,或造諸珍,瑰奇異寶,染衣出色,圖畫草葉,種種諸事,和合薰香,或弄手筆,草正諸書,能制文章,又復能於白象背上,能回能轉,旋鞍騙馬,所有象駝,頭項尾腳,種種諸技,並悉便能。

又於車邊,亦善巧弄,出諸異法,刀槊弓箭,身中得悉,意氣容與,相撲拗腕,捔力稱斤,按摩築擠,拗脛搦臂。能擲能走,乃至不空,及聞聲射,入䩕挽強,箭連如雨。

太子於此,一切諸技,皆悉棄捨,更不肯學,云:『我自解,何假須教?』


復欲教習諸王要法,所謂天文祭祀佔察,懸射前事,謬語巧誦,知諸獸音,達於聲論,造作諸技,因伎報答,咒術雜事,十餘種名,治化古先,一切書典,教於太子,及自他釋亦如是教。又復世人積年累月所學問者,或成不成,彼等眾技,一切諸論,太子能於四年之中,及餘釋種,皆悉學得通達無礙,一切自在。


是時忍天,即為太子,而說偈言:

『汝於年幼時,安庠而學問,

不用多功力,須臾而自解。

於少日月學,勝他多年歲,

所得諸技藝,成就悉過人。』」



大正藏第03冊 No.0190

.





本《佛教有聲故事集》來源於本公眾號另一系列《釋迦牟尼佛傳記》,《釋迦牟尼佛傳記》系統、完整地介紹,覺、無上覺、無上正等正覺的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的示跡,從部分佛經中輯錄,以經典原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釋迦佛因地作菩薩時,積集福德智慧資糧,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的本生事跡,以及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從兜率天下、託胎、誕生、出家、降魔、成道、說法、涅槃的聖跡,以及佛涅槃後佛法的傳承乃至傳入中國的整個過程。

本故事集選取部分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內容,以白話文的形式進行改寫與朗誦,以期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可以從小種下佛陀慈悲、智慧的種子。







本智法師微信號:benzhifashi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新浪微博號: 本智法師



相關焦點

  • 【佛教有聲故事集】 25 — 夜半逾城
    車匿老實地回答:「昔日阿私陀仙人說太子一定會成佛,而不會在家做轉輪聖王。為什麼呢?因為佛的三十二相是明了的,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是不明了的,而太子您已經具足了三十二相。但是釋迦族的人把這段預言隱藏了起來,不讓流傳出去,害怕太子會出家學道,卻不知道太子您居然還記得這件事情。」菩薩說:「車匿啊!
  • 【佛教有聲故事集】 43 — 阿難與提婆達多
    可是,往昔在悉達多太子未出家前,阿難的母親對於太子的出類拔萃和巍巍功德非常嫉妒,由此而心生煩惱,常常說太子的壞話。由於阿難的母親是自己的姨母,太子對於這些話就默然而不回應,因為這個緣故,阿難的母親對於世尊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所以就一直不放自己的兒子去隨佛出家。提婆達多聽人說阿難想要舍家出家,但是他們的父母不允許,於是他就到阿難那裡對他說:「你很想要出家,但父母不同意,對吧?」
  • 敦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
    佛教為了宣揚其教理,往往用一些淺顯的故事來講解很多深奧的道理;同時,為了強化釋迦牟尼這一崇拜對象在信徒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十分重視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宣傳。所以佛教寺院和石窟中,雕刻或繪製的有關釋迦牟尼傳記的故事(簡稱佛傳故事)隨處可見。
  • 沙門與鬼 | 佛教有聲故事
    長按二維碼收聽『佛教故事』
  • 沈括《夢溪筆談》,與寶相寺太子靈蹤塔的佛牙舍利
    《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可謂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予乃齋潔取視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颯然湧出,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墜地,人以手承之,即透過,著床榻,摘然有聲,復透下,光明瑩徹,爛然滿目。予到京師,盛傳於公卿間,後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異之跡,不可悉數。
  • 談日本最早的佛教說話集《日本靈異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兩個故事,收錄在一本名為《日本靈異記》的書中。《日本靈異記》(下稱《靈異記》),是日本最早的佛教說話集。說話(せつわ)是日本古典文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體栽,簡單來說可理解為收集神話、傳說、民間習俗、歷史等內容而整理成為故事形式的作品。《靈異記》全名是《日本國現報善惡靈異記》(日本國現報善悪霊異記),著者為奈良藥師寺的僧人景戒。
  • 推進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有聲化 懶人聽書上線路遙人生短篇集
    推進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有聲化 懶人聽書上線路遙人生短篇集    7 月 24 日,知名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的短篇小說合集《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有聲書在懶人聽書上線。
  • 悉達多太子的頭髮
    《僧伽羅剎所集經》裡,就記載了一篇有關頭髮的故事。當年,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他不要江山,不愛美人,對華麗的宮殿呵呵一笑,轉過身去,踏上了一條尋求解脫的道路。他走啊走,走到一棵樹下,樹上有很多鳥,嘰嘰喳喳,吵鬧不停。他就此坐下,修習禪定。
  • 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郭縣令種稻釀酒
    節目播出時間首播:每周五上午 08:20--08:30重播:每周五下午 17:50--18:00歡迎收聽收聽往期節目: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神山由來(上)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神山由來(下)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龍泉奇緣(上)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龍泉奇緣(下)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九龍爭鬥殃百姓 玉帝怒罰守龍山(上)有聲書《龍泉流出的故事》 九龍爭鬥殃百姓 玉帝怒罰守龍山
  • 有八鬥之才 與九五之尊失之交臂 創作的曲子被佛教奉為圭臬
    魚山坐落於東阿縣城東南20公裡處的黃河北岸。屬泰山西來餘脈。海拔82.1米,佔地80餘公頃。相傳,因其形似甲魚,或曰古建魚姑廟於山頂,故名魚山。在南北朝時期的劉敬叔所著《異苑》中記載了曹植在魚山聽到梵唄的故事:曹植登魚山,臨東阿,聽到峰巒的山洞裡傳來悠揚的誦經聲,「清通深亮,遠谷流響」不覺「斂衿祗敬」,於是就根據這個旋律創作了梵唄,以致於佛教流傳至今。南朝劉義慶《宣驗記》、唐湛然《法華文句記》都記載了類似的說法。
  • 嘆為觀止的武則天真跡草書《升仙太子碑》
    清乾隆皇帝亦曾住蹕緱山並作《登緱山》詩一首,而在此之前的武周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更是親筆撰文書丹於緱山立下《升仙太子碑》。2018年4月初,中原一帶正是梧桐花開的時日,在河南偃師市府店鎮裴建平老師的傳拓傳習所,見到了他多年前傳拓的《升仙太子碑》拓片,有幸親睹女皇武則天的草書真跡,為女皇76歲高齡時在如此巨石上親筆書丹兩千餘字而折服。
  • 身有栴檀香緣 | 佛教有聲故事
    長按二維碼收聽『佛教故事』/ 更多精彩 /
  • 「有聲精品訪談錄」春風文藝出版社:聲音是故事的開始 有聲的...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評選工作正在進行中。評選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將獨家呈現「2020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訪談錄」,對話本次參選的多家出版社代表及主創團隊,共話有聲出版行業未來。本期訪談嘉賓是春風文藝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劉丹。
  • 寶寶的陪伴 葉一茜推薦的有聲故事投影燈
    25 06:18:21 來源: 中關村在線 舉報   各位寶爸寶媽還在為每天給孩子念睡前故事而煩惱嗎
  • 開拓特色新文創IP長音頻領域,QQ音樂攜敦煌開啟千年壁畫有聲故事徵集
    4月13日,敦煌研究院官方音樂號正式入駐QQ音樂,不僅為聽眾帶來經典壁畫的有聲故事,更首次帶來騰訊攜手敦煌打造的「敦煌動畫劇」,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九色鹿的傳說在內的《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仁醫救魚》《五百強盜的罪與罰》等千年壁畫的精彩動畫故事,以全新視角呈現千年壁畫故事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讓敦煌文化「動聽」又「好看」,帶給用戶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文化體驗。
  • 【有聲故事】不怕冷的衣服
    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分享好聽的故事點擊播放鍵,聆聽故事 (朗讀:謙謙)故事簡介
  • 有聲小說大全免費版看大部頭的書太痛苦?那試試中短篇小說集吧!
    有聲小說大全免費版朋友,除此以外, 不要讓自己尷尬!如果真的沒有這種大經典小說,你為什麼不只看較輕的中篇小說集,專注是本質,看完之後還是很有收穫的!策展人已為您準備了一份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清單。看看是否有您喜歡的類型!沒有。
  • 罕見元代釋迦太子誕生像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對印度的太子誕生像進行了重新塑造,變成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的形式,就像中國佛教對印度其他佛教思想和文化的改造一樣。歷史上,表現太子誕生題材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在古印度佛教藝術中,它多以敘事的形式出現在四相、八相等組合式佛傳題材中(圖15),但到中國除了成組式佛傳表現形式之外,單獨的太子誕生像也十分流行。
  • 《慶餘年》長公主不只是支持太子,16集就有透露!
    很多人看《慶餘年》看到最後才知道,長公主表面支持太子,背地裡其實支持二皇子。一開始太子對長公主的態度,是言聽計從,事事為長公主著想。讓人感覺他們的關係非常好。其實電視劇16集就有透露,長公主不只是支持太子。
  • 鶴唳華亭:流出刪減12集!顧逢恩為太子造反,卻換來太子揚言滅門
    關注飛鳥語娛,瘦十斤呦~比《鶴唳華亭》還虐的是《鶴唳華亭》的番外,首輪播出為了過審活生生刪掉了12集,而最近卻一次性放出來了。肥鳥做了半天心理建設,還是被太子氣得肝腸寸斷。求太子跟渣皇帝相愛相殺,放過可憐的小表哥顧逢恩一家人不好嗎?太子死得多窩囊?劇中把太子的死包裝得無比「聖潔而理想主義」,寧願犧牲自己也不想為了奪權流血。然而事實上,肥鳥沒見到太子保護了多少天下蒼生,相反,由於太子的懦弱無能,親如生父的老師枉死,小表哥顧逢恩一家枉死,甚至自己的愛人都死去活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