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這種只有3毫米長的飛蝨實際上是三年前被發現的,不過現在看來依舊覺得神奇異常。它在其後腿被稱為轉節的節段上有一個彎曲的狹條,上面分布著10到12個輪齒。在向前跳躍之前,飛蝨將其一條腿上的輪齒與另外一條腿上的輪齒咬合以「彎曲」它們的腿。這一動作將該昆蟲的後腿緊緊地咬合起來,確保其雙腿在跳躍的過程中能同步移動……
編譯/圖靈4.0
原文/twistedsifter.com/2016/06/first-mechanical-gear-ever-found-in-nature/
齒輪是人類史上的偉大發明,通過齒輪,我們得以完成許多精密的機械,讓人類發展更上一層樓。一直以來齒輪都被認為是人造產物,因為自然界完全沒有任何齒輪構造,但現在這個論斷終於被推翻了。
透過解剖分析及飛蝨跳躍時的高速錄像影片,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的教授馬爾科姆·伯羅斯(Malcolm Burrows)跟格雷戈裡·蘇頓(Gregory Sutton)才終於在自然界中首度發現齒輪結構,他們也將這項發現發表在了《科學》期刊上(Vol. 341, Issue 6151)。
兩隻後腳的齒輪結構互相嵌合,讓飛蝨在起跳時兩腿保持對稱。飛蝨起跳時兩腳動作差距只有30微秒(1微秒=1/1000000秒)。
這種飛蝨在其後腿被稱為轉節的節段上有一個彎曲的狹條,上有10-12個輪齒
伊蘇斯飛蝨(Issus coleoptratus)
這是廣告:七夕快到了,利維坦服裝對摺售賣5天(8月8日-8月13日),長按上圖二維碼進入,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thegoat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