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讀丨3年融資4.2億美元 高瓴資本看上了雲頂新耀哪一點?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智通財經APP

又一家高瓴資本投資的創新藥企業即將登陸港股市場。

參照近期港股二級市場的打新熱度,自帶「高瓴資本」光環的企業,無疑又將遭到資本爆炒。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據港交所9月20日披露,雲頂新耀已通過港交所聆訊,高盛和美國銀行證券(BofASecurities)為聯席保薦人。

強大的引進授權實力

招股書顯示,雲頂新耀是一家典型的license in的醫藥企業,目前公司已打造一個由八款極具前景的臨床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組合,有關藥物覆蓋腫瘤、免疫學、心腎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在License in模式下,引進方公司需要滿足資金雄厚、在相應領域中具備較強的銷售能力以及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

即,並非所有的藥企都能駕馭license in模式。對於雲頂新耀而言,恰好公司具備license in所需的特質。

在引進授權方面,公司的授權引進費用主要包括不可退還的預付款、裡程碑付款及特許使用費。期內,公司的前期付款及裡程碑付款已資本化為無形資產。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無形資產從2018年的3.15億元大幅增至2019年的16.63億元,增幅達到427.94%;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的無形資產持續增長至17.39億元。充分說明雲頂新耀具備強大的授權引進實力。

在自主研發方面,雲頂新耀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18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從5591.1萬元增長至2019年的1.51億元,增長幅度達169.64%;2020年一季度研發開支達到8018.4萬元,較2019年同期大增251.6%。

在其研發開支中,公司的研發人員費用和臨床試驗開支費用從2018年的3239.90萬元增至2019年的1.28億元。表明,隨著多條產品管線研發進程的推進,雲頂新耀的投入規模正在持續擴大,充分顯示了公司在自主研發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

在其強大引進授權能力下,當下雲頂新耀目前共有8個到達臨床期的核心藥物,其中許多都處於臨床研發的後期階段。

8個項目進入臨床階段

招股書顯示,雲頂新耀目前已有8個到達臨床階段的核心藥物,其中4項藥物正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另有2種藥物將在今年開始註冊試驗。

從雲頂新耀的研發管線來看,公司所有引進的管線都是FIC和BIC類產品,對應的腫瘤、免疫、心腎以及感染性疾病四個領域,公司都已有相應的核心產品,分別為sacituzumab govitecan、etrasimod、Nefecon以及eravacycline。

先說抗腫瘤的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這款藥同類首創的TROP-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同時也是近期國際創新藥領域的明星藥。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該藥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專門治療復發或難治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的ADC藥物,也是FDA批准的第一個Trop-2靶點ADC藥物。其已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兩次治療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患者。

今年4月,雲頂新耀獲得了sacituzumab govitecan的中國臨床試驗申請批准,預計2020年及2021年,公司會開展mTNBC三線治療橋接註冊性試驗、HR+/HER2-mBC三線治療註冊性試驗、轉移性尿路上皮細胞癌二╱三線治療註冊性試驗,以及亞洲籃子研究,當中包括具有高TROP-2表達的多種癌症類型的病患。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存在TROP-2過度表達的癌症的總新發病例數超過350萬起,佔2019年中國全部440萬起癌症發病個案超過78.9%,因此,sacituzumab govitecan可能具有廣譜的抗腫瘤效果。

除了上述這款核心產品外,公司另外三款核心產品也同樣具備重磅藥屬性。免疫學領域的etrasimod是一種潛在同類最佳的第二代1-磷酸鞘氨醇受體(S1PR)1、4及5口服調節劑。

2019年在中國的市場規模達人民幣162億元,預期到2024年將擴大至53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6.8%。

同樣的,心腎疾病方面的Nefecon是布地奈德的口服靶向釋放製劑,Nefecon的創新製劑讓布地奈德可靶血遞送至小腸中產生異常IgA抗體的部位,有助提升療效及降低與全身使用布地奈德相關的副作用,是一種潛在首創用於治療IgA腎病(IgAN)的候選藥物。

最後,感染性疾病的eravacycline(Xerava)是一種潛在同類最佳新型全合成非消化道給藥的四環素類藥物,和中國的競爭對手相比,這款藥的不良反應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目前公司已在中國完成1期PK橋接試驗,並正在中國進行cIAI的3期註冊性試驗,計劃年底在中國提交NDA。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革蘭氏陰性MDR抗生素市場為中國感染性疾病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2019年的市場規模達人民幣205億元;2019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1.4%,2024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0%。

憑藉著產品自身的優點,可以預見,這款產品上市後,有望快速放量,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不管是研發實力,還是成熟的授權引進,都充分顯示出雲頂新耀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因此在成立不足3年的情況下,公司獲得多家知名機構的青睞。

眾多明星資本捧場

招股書顯示,雲頂新耀由公司控股股東康橋資本(C-Bridge Capital)主導孵化。康橋資本是頂尖的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基金,對於資本運營十分熟練。

3年間,康橋資本推動雲頂新耀進行了3輪融資,合計4.2億美元,今年6月份獲得最大一筆的融資。

2020年6月,雲頂新耀獲得3.1億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包括兩部分優先股籌資,2.6億美元C-2輪以及5000萬美元C-1輪。C2輪由建峖實業投資領投,RACapitalManagement和高瓴資本共同領投。

據智通財經APP統計,縱觀今年1-5月國內生物醫藥融資情況,在總共114起投融資事件中,單輪融資到達並超過1億美元的僅有13家,而在未上市公司範圍內,單輪融資超過3億美元的,僅雲頂新耀一家。

經過多輪融資,目前雲頂新耀的股東陣營星光熠熠,明星機構雲集。控股股東康橋資本CBC持有62.48%的股份;淡馬錫全資子公司Palace Investments持股1.42%、RAC持股4.64%、高瓴資本持股3.16%、貝萊德持股3.34%。

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最近幾年,國內投資機構在醫療領域投資最活躍、賽道布局最廣闊,非高瓴資本莫屬。

儘管高瓴資本創立於2005年,但真正開始投資醫藥行業從2014年才開始,在這6年時間裡,高瓴資本陸續大手筆投資了醫療器械、創新藥、服務外包、醫療服務多個領域,總投資金額超過1200億元。

從最早的百濟神州,到後來的君實生物、甘李藥業、沛嘉醫療等,不愧為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的投資大拿。

除了參與一級市場以外,近年來,高瓴資本又盯上了二級市場中的多家創新藥、醫療器械等賽道的企業,這些企業,如:百濟神州、愛爾眼科、恆瑞醫藥、泰格醫藥、微創醫療等眾多被高瓴青睞之後,股價都走出了一波大牛,因此二級市場也因此形成「高瓴概念股」。

論資金實力,論眼光,無疑高瓴資本都比普通人更勝一籌。

綜上,強大的明星投資團隊陣容,加上多款重磅在研產品,無疑加大市場投資者對雲頂新耀的期待。

相關焦點

  • 嘉和生物、雲頂新耀兩隻醫藥股襲來,富途備足240億額度助你打新
    嘉和生物擬發行約1.2億股股份,其中公開發售約1200萬股,國際發售約1.08億股,每股發行價20.3-24港元,每手500股,入場費12121港元,預期將於10月7日上市。而雲頂新耀25日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6354.7萬股,募資34.95億港元,發行價50-55港元,一手500股,入場費27777港元,預計於10月9日掛牌上市。
  • 高瓴啟動130億美元新融資 世界級投資巨頭重裝上路
    來源:新浪財經就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迫使美國開始於3月間封鎖防疫的前夕,矽谷曾經舉行了一次只有受邀才可參加的活動,赴會者是一些全球級別的投資精英。高瓴和騰訊的紐帶極為緊密,他們後來聯手投資了不下20家公司。騰訊擁有巨大的網絡流量和眾多的移動用戶,因此,他們在談判桌上的影響力經常讓許多私募股權巨頭也望塵莫及。漢領資本(Hamilton Lane)管理著旗下超過660億美元的資產,也是高瓴的投資方之一,該公司亞洲投資部門聯席主管夏明晨解釋道:「在中國有一種獨特的現象。
  • 10月新股搶先預熱,熱門標的齊發該如何抉擇?
    四隻新股嘉泓物流,納泉能源科技,True Partner和譽燊豐控股剛結束招股,由於四隻新股均為小市值標的,除了想搏冷賭「妖股」,投資者整體參與熱度並不高漲。 另外,兩隻高熱度,且高瓴資本加持的生物醫藥股--嘉和生物-B(6998.HK)和雲頂新耀-B(1952.HK)先後完成上市。
  • 跟誰學定增融資8.7億美元;雪球1.2億美元E輪融資|創投周報
    雪球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 雪球嘉年華現場,雪球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楠對外宣布公司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李楠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持續的業務升級和產研投入。
  • 貨拉拉尋求新融資 估值達80億美元
    貨拉拉尋求新融資 估值達80億美元 出處:北京商報
  • 每日優鮮獲4.95億美元融資;小鵬汽車完成C+輪近5億美元融資
    ,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將於近期完成C+輪融資,金額約8億美元,投後估值40億美元。本輪領投方為KKR,紅杉中國、騰訊、今日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鐘鼎資本等跟投。其中紅杉中國屬首次參投,KKR、騰訊、今日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鐘鼎資本均為老股東。 每日優鮮獲得4.95億美元融資 每日優鮮是一家專注優質生鮮的特賣平臺,近日獲得新一輪 4.95 億美元融資。
  • 騰訊、高瓴等投資,猿輔導獲10億美元新融資;簡單充獲螞蟻金服戰投
    近日,在線教育平臺猿輔導宣布完成 10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 IDG 資本跟投,猿輔導投後估值為 78 億美元。拼多多通過定向增發11億美金A類普通股拼多多是一個基於團購的社會化電商平臺,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產品。通過定向增發11億美金的A類普通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8%)已被投資人認購,交易預計於2020年4月上旬完成。12.
  • 單筆融資10個億,不敢想?今年這123家公司都做到了
    醫療健康領域在 2019 年就有相當高的熱度,2020 的疫情催生下,該領域在一二級市場都獲得熱捧,尤其以生物製藥為最受關注。在一級市場,2020 年包括科興公司旗下科興中維、晶泰科技、雲頂新耀等製藥公司均拿到了超過 10 億元的投資。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 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12月22日消息,貨拉拉宣布完成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老股東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  貨拉拉透露,此輪融資將用於下沉市場的業務拓展,並在多元業務布局和物流數智化方面持續發力。
  • 融資中國:2020醫療中概股赴美IPO 中靶VC/PE不足30家
    2020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中共有5家醫療企業,分別是天境生物、安派科、傳奇生物、燃石醫學和泛生子。五家上市企業首發募資總額共計10.22億美元,發售募資淨額也達到9.29億美元。從當前市值看,傳奇生物以36.58億美元的總市值領跑,其次為燃石醫學26.73億美元、和天境生物26.13美元。
  • 高瓴在賭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上市的新股中,高瓴資本當基石投資者的新股,上市首日實現正漲幅的概率高達90%。   那高瓴到底在投什麼?賭什麼?其邏輯又是什麼?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百濟神州虧損淨額分別為1.2億美元、0.93億美元、6.7億美元。2018年,百濟神州又在港股上市,但上市後的2019年,又巨虧9.5億美元。   成立10年,百濟神州沒有賺過一分錢。新浪財經在《連虧10年的百濟神州 憑什麼被高瓴資本8次投資?》一文中指出,百濟神州甚至在港股招股書中還寫道,「可能永遠不會盈利」。即便如此,高瓴依然選擇了奉陪到底。
  • 富途解讀|高瓴資本新動作!直接持股一代鞋王子公司,消費領域投資...
    三年前,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以453億港元完成「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港股私有化退市,轟動資本市場。去年10月,高瓴操刀百麗旗下滔搏上市,上市當日市值超過570億港元。 這中間,這兩家機構都獲利頗豐。就在剛剛,高瓴與滔搏的合作又有了新進展!
  • 頻頻失手,4300億高瓴資本投資神話能否繼續?
    11月3日,藥明巨諾(2126.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但作為「藥明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藥明巨諾並未延續曾經的輝煌,開盤後雖一度上漲超6%,但臨近中午時,其股價就迅速下跌6.51%,報22.25港元/股。而其背後的明星投資者——高瓴資本還認購了1000萬美元的股份。
  • 醫療中概股赴美IPO,中靶VC/PE不足30家,禮康橋收穫10億回報
    比如,在燃石醫學一案上,聯想之星、濟峰資本、紅杉中國皆先後投資3輪、招商國際資本投資了2輪。 天境生物一案上,高瓴資本、天力士投資2輪、康橋資本累計投資3輪。 泛生子一案上,分享投資、嘉道谷3次下注、約印醫療基金也投資2次。
  • 高瓴資本再次重倉中國:百麗格力之後,笑納張磊23億的凱萊英是什麼...
    2月16日晚間,上市公司凱萊英(股票代碼,002821)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870萬股,發行價格123.56元/股,PE巨頭高瓴資本則以不超過23.11億元現金方式全額認購,定增完成後,高瓴資本成為凱萊英持股5%以上股東。
  • ...巨頭股價創歷史新高,高瓴資本158.41億受讓股權賺翻了,其新能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高瓴資本布局新能源板塊早已有之,布局標的涵蓋光伏、鋰電池、電動汽車等,而且多隻標的股的帳面浮盈都在60%以上。光伏巨頭今日衝擊漲停在A股市場上,明星機構的投資動向頻頻成為市場的風向標。在12月20日晚間,高瓴資本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的消息就讓整個市場沸騰了。
  • 傳貨拉拉尋求至少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估值達80億美元
    來源:韋亞軍微博來源:新浪科技攝影:Bob君據報導,知情人士今日透露,香港地區按需物流和遞送公司Lalamove(即內地的「貨拉拉」)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估值約為80億美元。該知情人士稱,Lalamove希望籌集至少5億美元資金。當然,取決於投資者的需求,Lalamove此次可能會籌集更多資金。Lalamove由史丹福大學畢業生周勝馥於2013年創立,按需提供麵包車叫車和快遞服務。據其網站顯示,該公司在亞洲、拉丁美洲和美國的24個市場開展業務,擁有超過70萬名司機合作夥伴。
  • 扎堆增發,這3家一周融資61.7億美元
    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車企的代表,業績的暴增持續拉升了市值。股價於12月份創下654.32美元的年內新高,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年內增加近50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特斯拉也進行過三次增發募資計劃,分別在2月、9月、12月增發23億美元、50億美元、50億美元。這也有利帶動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走勢。
  • 傳「貨拉拉」尋求5億美元融資 估值或達80億美元
    12月17日,據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香港地區按需物流和運輸公司貨拉拉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估值為80億美元,希望至少籌集5億美元,也可能會根據投資者需求籌集更多資金。新一輪融資的審議還處於初步階段,因此細節仍有可能改變。
  • 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 新運動健身品牌強在哪兒?
    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Keep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據了解,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蔻圖資本跟投,GGV、騰訊、五源資本、時代資本和BAI資本等老股東也追加了投資。8輪融資超6億美元從目前的規模和行業位置來看,Keep在健身賽道的一直處於領跑區,據官方稱,已有超3億用戶通過Keep獲得家庭場景下的運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