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2020-12-14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近代中日關係錯綜複雜的歷史上,爆發於19世紀末的「留學日本熱」,堪稱是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深遠的一幕。

一場甲午戰爭,戰敗的大清先挨揍再割地賠款,理論上說,中日兩國算是結了「血仇」。但奇特的是,結下「血仇」的兩國,「教育交流」隨即就火熱起來。確切說,是大清的莘莘學子一撥撥削尖了腦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留學日本」的熱潮這下成了開閘的洪水。從1896年至1911年,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學生就有近萬人,自費生更是「公派生」的兩倍以上,甚至還有「步履維艱的纏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來留學的情景。」

為什麼如此狂熱?首先就是甲午戰爭的刺激,一場甲午戰爭,清王朝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海戰陸戰全被打回了原型。「後起之秀」日本那迅速崛起的景象,自然深深震撼了清王朝的年輕一代。外加挨揍後的大清,練兵自強更成了當務之急,之前學西方學了這麼多年,越學越沒長進,還總覺得文化國情不同。身邊「國情相似」的日本取得了成功,這也自然叫多少晚清志士深受鼓舞,漂洋過海也要來學一學。

同樣重要的原因,還有「性價比」:比起價格昂貴的「留學歐美」來,「留學日本」的費用只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且學時還短,比如在「速成班」裡一到兩年就能畢業。外加中日文字文化相近,學習交流的「門檻」也低了很多。特別是對於晚清官吏們來說,如果能以「官身」去日本走一趟,學成回來後更是仕途大好。種種便利,正如晚清名臣張之洞所說「路近省費,風俗相近,文字易通」。

而在這股持續數年的「留學日本熱」裡,最為熱門的專業,當屬軍事專業。由於甲午戰爭裡被打得太慘,所以很多為國家命運心急如焚的晚清年輕人,都急切想知道日軍為何這麼強,赴日時就果斷選擇了軍事專業。甚至還有很多原本選擇其他專業的晚清留學生,來到日本後受到震撼,也堅決「換專業」學軍事。以《雲南光復諸人事略》的形容說「非武功不足以立國,且足以立身」。僅1908年這一年,在日本學軍事的中國留學生,就有上千人之多。且遍布日本海軍陸軍各個專業院校,日本軍校裡,幾乎到處中國人。

那麼問題來了,和清王朝「結血仇」的日本,就真的願意張開懷抱,連最機密的軍事院校,都讓中國留學生敞開了學?其實,日本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背後有著精細的算盤。

首先,晚清「留學日本」能形成熱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當時的推動鼓勵: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許多政要就先後訪華,竭力鼓動清王朝「留學日本」,1898年時,日本駐華大使矢野文雄也宣布,日本將負擔二百名清朝公派留學生的學費。1902年起,為鼓勵中國留學生赴日,日本又推出了「速成班」,也就是只要你肯花錢來,別管公費自費,保證讓你「速成」畢業。就連那些半點底子沒有的「赴日官員」們,日本的學校還開設「特設班」,保證叫他們快速「鍍金」。

甚至就連最「敏感」的軍事教育,日本也夠「放得開」。雖說日本也嚴格限制中國留學生學習軍事,其戶山、炮工、陸軍大學等專業院校都對中國留學生緊閉大門。但經過清政府的交涉,他們最終還是同意清政府派專業軍官進入這些院校學習。至於普通留學生?從1903年起,日本建立了專門接受中國留學生的「振武學校」,學生在這裡受過訓練後,先分配到日軍各個聯隊做「士官候補生」,期滿後進入士官學校學習,隨後進入專業軍事院校深造。

如此「放開」的培養,目的也很明顯。那位宣布對中國留學生免單的日本駐華大使矢野文雄就曾說:「如果將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國新人才散布於古老帝國,是為日本樹立日本勢力於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也就是說,日本如此政策,就是為其培養親日力量,給其未來的對華侵略鋪路。以這個意義說,他們有些目的確實達到了。

比如晚清至民國時期的軍事發展,就打上了太多「日本烙印」,大批從日本回來的留學生,成了近代中國的軍事骨幹,晚清民國時代的軍隊訓練裝備乃至軍官培養,都一度嚴重依賴日本。比如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等學校,都大量聘用日本教官。一位畢業於雲南講武堂的新中國元帥,也曾回憶起那時中國的教育特點:「學校的制度和作風是仿效日本士官學校」。換句話說,藉助留學教育,晚清至1937年的幾十年裡,日本一直對中國軍界進行著滲透。

同樣讓我們看到日本「目的」的,還有這些留學生裡的「敗類」們,僅看這些「軍事專業」的留學生,在民國時代裡,就出現了王揖唐、臧式毅、黃自強、張嵐峰、王永泉、李慧濟等臭名昭著的漢奸們,他們或是在淪陷區出任偽職為虎作倀,或是乾脆直接當帶路黨,還有人投靠汪偽政權「曲線救國」。這裡面的每一位,都是日本留學教育的「成果」,至今也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過,別看日本如願收穫了這麼多敗類,但以他們「日本樹立日本勢力於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的目的來說,他們還是打錯了算盤。

以《劍橋中國晚清史》的評價說:「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中,中國留學生前往日本進行留學的活動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學生出洋行動」。其帶來的影響,當然不是幾個敗類,而是對近代中國變革的推動。單是在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成立的兩三年內,在日本學習軍事的中國留學生,有三分之一都加入其中,李烈鈞、許崇智、蔡鍔、閻錫山等民國風雲人物,都是其中一員。滿懷報國心留學,卻看透清王朝腐朽的他們,毅然選擇了另一條九死一生的路,終於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為中國近代史翻開了新一頁。

而且,儘管這些「留學生」們,後來出了不少臭名昭著的叛徒,但是面對1931年起那場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大多數人都做出了正確抉擇,有人哪怕已垂垂老矣,卻是大節不虧,有人雖說屢戰屢敗,卻也屢敗屢戰。特別是在國民黨軍隊裡,「日本海歸」也是無比重要的力量。慘烈的抗日戰場上,多少「中日老同學」就是這樣鋼刀對刺刀,展開一場場浴血搏殺……

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重新回看那場晚清年間起的「留學日本潮」,我們除了有警鐘長鳴的感嘆,卻更有深深的敬意:一百多年前,那些滿懷熱血漂洋過海的年輕人,也許在「畢業」後走上了不同道路。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未曾忘記少年時代的理想。他們也許立場觀念不同,卻以一生見證:七尺之軀,不曾負國。

參考資料:李鳳斌,王煒《清末中國學生留日原因初探》、虞曉波《清末留日軍事教育述論》、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屈辱的歲月,奮鬥的徵程》、《劍橋中國晚清史》

相關焦點

  •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允許那麼多,中國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與昂貴的「留學歐洲」相比,「留學日本」的費用只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學習還很短。例如,可以在「速成班」一兩年內畢業。而且中日文字文化相似,學習交流的「門檻」也降低了很多。尤其是對晚清官員來說,如果能以「官信」的身份去日本一趟,學業結束後回來的話,仕途會更好。各種便利,如晚清明信張志東所說:「路近城碑,風俗相似,文字通順。
  • 甲午戰爭後,日本為何允許那麼多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軍校學習
    為什麼如此狂熱?首先就是甲午戰爭的刺激,一場甲午戰爭,清王朝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海戰陸戰全被打回了原型。「後起之秀」日本那迅速崛起的景象,自然深深震撼了清王朝的年輕一代。甚至還有很多原本選擇其他專業的晚清留學生,來到日本後受到震撼,也堅決「換專業」學軍事。以《雲南光復諸人事略》的形容說「非武功不足以立國,且足以立身」。僅1908年這一年,在日本學軍事的中國留學生,就有上千人之多。且遍布日本海軍陸軍各個專業院校,日本軍校裡,幾乎到處中國人。
  • 留學生在日本就業好不好?為什麼選擇在日本就業
    很多去日本留學的留學生,在畢業後有些會選擇回國,但是還有些會選擇在日本就業,作為亞洲數一數二的發達國家,日本消費水平和就業薪資水平偏高。那麼,留學生在日本就業到底好不好?日本企業為了擴大企業國際化確保勞動力供給,開始調整留學生就業方針,積極接受外國留學生就職成為各企業的新思路,並開始付諸實施。如果留學生學成後希望留在日本就業,現在這樣的機會也很大。因為日本家庭現在普遍有一種「少子化」的傾向,年輕的夫妻不願意生孩子,造成了社會上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非常需要像中國留學生這樣的生力軍進入,所以相對就業比較容易。
  • 中國在日本留學生:疫情期間不能外出打工 跟在國內學習沒區別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多地蔓延,很多外國留學生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據報導,對於中國留學生黃鴻偉來說,外出打工不僅是其收入來源,也是他學習日語的實踐機會。
  • 日本將允許更多外國人進入本國,全日空航空恢復部分中國航線
    日本將允許更多外國人進入本國,全日空航空恢復部分中國航線 蔡木蘭 2020-09-24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再次「封國」,然而中國留學生除外……
    因為我國在抗疫方面得到了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認可且中日之間有雙邊入境措施,根據日本法務省官員介紹,中國大陸赴日人員,不屬於此次日本政府的決策之中,簡單總結一下即是:① 新獲籤證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可以入境② 短期商務的中國大陸籤證,也可入境③ 但日本與香港沒有雙邊入境措施,因此,逗留香港的外國人,日本將禁止入境。
  • 日本靜岡留學生向藝妓學習禮儀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日本靜岡縣立大學2日開辦禮儀講座,向5名留學生介紹了日本傳統接待客人的文化。留學生們身著和服,向伊東溫泉的藝妓(右二)學習正確坐姿。(共同社) 中新網11月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靜岡縣立大學(位於靜岡市)2日邀請伊東溫泉的6位藝妓在大學內開辦講座,讓留學生親自體驗日本傳統接待客人的文化。當日藝妓們給中國、土耳其 、菲律賓等國的5位女留學生穿上和服並給她們化妝,教授榻榻米的禮儀。最後留學生們穿著還不太適應的和服大方地給客人們行禮。
  • 日本老師長期囚禁中國女留學生,一天只允許吃一頓飯,上一次廁所
    留學生在國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遠在異國他鄉,遭受非法囚禁或人身威脅時,沒有辦法及時利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5日的報導,京都府一名老師毆打並非法囚禁與其同居的中國女留學生,日前已經被警方逮捕。
  • 赴日留學生7月之後只要檢測核酸陰性就能進入日本了?嘿嘿嘿,哈哈哈!
    今天早上開始,很多留學生群裡又開始在傳一張圖,傳得有模有樣,有說7月1日開始,只要是持有在留資格認定證書的留學生在指定醫院檢查核酸確認陰性後就可以進入日本了,還有說這個政策目前只面向已經持有留學籤證的留學生,暫時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可以回日本了。總之就是大家喜大普奔,認為終於可以來日本留學了。
  • 甲午戰爭清軍為何慘敗?日本軍官說出原因,一真相被忽視了上百年
    在中國的屈辱史中,甲午中日戰爭是非常重要的近代戰爭,這場戰爭讓中國人認清了清政府已經無藥可救了,也掀起了帝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靠甲午戰爭的勝利成果,日本完成了國家的工業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成長提供了條件。
  • 甲午戰爭被俘虜並被帶到日本的清軍將士,後來結局如何了?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慘重的一段歷史,它帶給中國人民的屈辱,無法用筆墨來形容,人員與物質的損失是一個方面,戰爭的失敗帶給中國人民最大的打擊,則是民族自信心與國家驕傲的喪失。甲午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挑起豐島海戰開始,到1895年4月月17日以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完敗而結束。歷時近一年的戰爭,清軍共有清軍19148人死亡,5308人負傷,1790人被俘。
  • 甲午戰爭清朝給日本的戰爭賠款值多少人民幣?
    [摘要]根據貴金屬價值計算:大清賠了日本:3808萬英鎊X7.322克X261元/克=727億7526萬人民幣,727億人民幣,不過相當於2015年裡中國遊客在日本的爆買總額。有兩種算法,第一種是按照英鎊的金屬價值來算,當時的一英鎊等於7.322克黃金,而今天的金價是261元/克,所以根據貴金屬價值計算:大清賠了日本:3808萬英鎊X7.322克X261元/克=727億7526萬人民幣727億人民幣,不過相當於2015年裡中國遊客在日本的爆買總額,所以還有第2種換算方式。
  • 清末留學生為什麼多偏愛去日本,日本相較於西方留學又有什麼優點
    中國留學生東渡日本始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底,清朝首次派遣十三名留學生抵達日本。據實藤惠秀《中國人留學日本史》所記載,當時這十三人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嘉納治五郎完全擔負教育這批學生的責任。
  • 笹川陽平:日中不會爆發新甲午戰爭
    笹川陽平: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日本自衛隊的交流活動,就是在即便日中兩國在政治上出現摩擦也要堅持交流的前提下開始的。即使是在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那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派團訪日了;即便是在「中國潛艇進入日本領海」的那年,日本自衛隊也前往中國交流了。雙方都為此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這個過程中有過這樣一個插曲。
  • 為什麼日本會鐵了心的先侵佔臺灣?
    1895年,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籤訂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劃給了日本,為什麼會籤這個馬關條約?就是因為之前打甲午戰爭輸了。為什麼會輸呢?這個問題非常非常的複雜,沒有辦法去解決,但是可以把它歸納總結一下,那就是日本當初也是被西方列強打破了國門,中國當時也是被西方列強打破的國門。
  • 日本早稻田言語學院中國留學生舉辦「雲演講比賽」
    中國僑網3月2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日前,位於日本東京的早稻田言語學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日語演講大賽。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和傳播,早稻田言語學院打破傳統模式,將比賽挪到雲端,安排參賽學生錯峰到校,在攝影設備前用日語抒發感悟。比賽中。
  • 日本老師長期囚禁毆打中國女留學生,一天只讓吃一頓飯,已被逮捕
    在十幾年之前,人們對國外學校的印象大多是師資力量雄厚,學習條件非常好,留完學之後回國可以找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不過遠在異國他鄉,人身安全很難得到保證,一些留學生在遭受非法囚禁或者是人身威脅時,沒有及時利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女性。
  • 中國女留學生林子依獲日本和服設計獎(圖)
    (日本《中文導報》)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日本留學的華人林子依,畢業設計作品將日本的kawaii風格與傳統風格相結合,製作的作品獲得了日本設計獎。  林子依來自四川省成都市,高中三年級時赴日留學,畢業於明德義塾高等中學。自幼學習鋼琴,在中國已經拿到鋼琴業餘水平十級證書。喜愛音樂、藝術。林子依回答記者提問,敘說了自己的獲獎經歷。
  • 日本邊境政策重大調整!入境日本留學生要注意哪些?
    緬甸、寮國以及中國臺灣 允許這5個國家/地區部分海外員工 恢復和日本的正常出入境往來 橋豆麻袋,你說這個跟中國留學生無關? 不是的,聽院花給你詳細分析一波,誰可以辦理日本籤證?
  • 人間| 日本私立高中裡,被同胞霸凌的中國留學生
    由於較低的教學水平與高昂的入學費用,在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以及平緩的經濟形勢下,日本不少普通私立高中近年來的整體入學人口漸趨減少,有的學校甚至一度難以為繼,直到後來通過大量招收海外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才逐漸恢復盈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