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全國各地的超市和市場都能看到在售的東北大米,一方面是每年的新米在衝擊市場,一方面是東北的糧庫拍賣的陳化糧在填充市場,還有一方面就是東北的一些特色稻米在走中高端市場。而且,東北地區雖然是一年一熟的地區,但是水稻的產量也是比較驚人的。
東北的大米比較有名氣,口感香甜、軟糯、適合燜制米飯,尤以黑龍江的五常稻花香、吉林的飲馬河大米、柳河大米以及遼寧盤錦大米以及一些地區種植的秋田小町、沙莎妮和越光米,品質都非常的好。但是,很多人懷疑東北有限的水稻種植面積如何能賣到全國,真的有那麼大的產量嗎?
第一,東北的水稻面積比較大。東北,準確的說是遼寧、黑龍江、吉林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主要以玉米、水稻和黃豆種植為主。據統計,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6000萬畝,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20%以上。這麼看的話,東北地區的水稻賣到全國也不足為奇。我們來計算一下東北地區的水稻年產量,按畝產500公斤的保守產量計算,東北地區一年的水稻產量可以達到300億公斤。按整精米率60%計算的話,大米的產出量可以達到180億公斤/年,折算一下的話全國13億人口每人可分得14公斤左右。這麼看的話,東北大米賣到全國也不是什麼難事了。黑龍江有個建三江,水稻種植面積1000萬畝。建三江下屬的一個國有農場的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水稻全國的人口每人可分得接近1斤的水稻。東北的大米供應全國有問題嗎?
第二,陳化糧在衝擊市場。東北地區的新米價格基本都在2.5元以上,其中黑龍江的價格最低。因為黑龍江的水稻普遍等級都屬於國家二等糧、三等糧,在原糧收購的價格方面就有一定的劣勢。比如說黑龍江的常規圓粒粳稻的收購價格在1.3元/斤左右,按照60%的整精米率計算,加工一斤大米的基礎原糧成本就在2.16元/斤左右。加上損耗、運輸、加工、人工、場地、存儲等成本的話,運到長江以南或者運到關裡,出售的價格至少需要2.7-3元/市斤左右的價格。但是,關裡很多地方的東北大米價格遠低於這個價格,為什麼?因為糧庫每年都會拍賣存儲超過3年的陳化糧來清理庫存,這些陳化糧的基本銷路就是加工、拋光之後運到關裡以低於正常的東北新米價格出售來獲利。您在關裡買到的低價東北大米基本都是陳化糧。所以,東北的陳化糧在佔領一部分市場,東北大米賣天下也不是什麼問題。
第三,中高端的品牌市場份額。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填飽肚子不是終極目標,吃飽的同時要吃好、吃的精貴。這樣以來,一些本應該被國內稻農淘汰的低產、低抗的優質水稻品種又開始逐步的推廣,以其較為優異的食味值特性來增收、佔領市場,比如說黑龍江的五常稻花香,吉林省的柳河大米、延邊大米、九臺和榆樹、鎮賚等地種植的秋田小町、沙莎妮等水稻開始以中高端的產品逐步的在全國推廣。所以,超市和市場中的東北大米,有一定的比例是走的中高端市場方向。而且,這類高端消費者遍布全國,全國賣東北大米也不足為奇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