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我們大新當地的百香果
多吃能讓皮膚更白皙健康
小姐姐們趕緊點擊
屏幕下方的連結買起來哦!
△綠優鮮公司的客服人員正在直播帶貨
在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大新綠優鮮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分揀中心裡,如今每周都會舉行1到2場線上直播,為大新當地的水果「帶貨」。
22日,該公司總經理陸彥鑫告訴記者,在江海區電商服務團隊的引導下,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公司成功打開了廣東市場,去年往廣東各地發出了近3萬件水果快遞。
扶貧資金入股水果電商公司
陸彥鑫是一位80後,一直從事電商行業。他的家鄉大新縣一直都有種植水果的傳統,但由於種植分散,銷售渠道薄弱,很難形成規模。2016年,萌發水果電商創業念頭的陸彥鑫回到家鄉,創建了大新綠優鮮農產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優鮮公司」),和當地果農合作,利用電商渠道銷售水果。「剛開始時,收購量有限,也沒有拳頭產品,加上營銷手段簡單,所以銷量很低,每天大概只有15到20份訂單。」
△綠優鮮公司位於崇左大新縣的分揀中心
2017年,江門市江海區安排扶貧工作組,對大新縣進行對口幫扶。剛到大新不久,工作組就關注到陸彥鑫的水果電商生意。工作組成員劉洋說,大新的水果種植有一定基礎,具有發展產業扶貧的潛力。而電商渠道能夠讓外省,尤其是廣東的消費者直接對接水果產地,消除中間差價,讓水果種植戶能賺更多錢,「關鍵在於如何讓水果種植形成規模,讓電商渠道更加順暢。」
經過對接協商,工作組最終和陸彥鑫達成協議,以粵桂扶貧資金作為貧困戶入股資金,吸收80戶貧困戶入股綠優鮮公司,在大新縣恩城鄉恩城社區打造百香果扶貧示範基地,以百香果作為水果電商的拳頭產品;同時帶動周邊貧困戶種植百香果、木瓜、小米蕉、火龍果等多種水果,由綠優鮮公司收購,逐步打造出「公司+電商+基地+貧困戶」的產業鏈經營模式。記者了解到,目前百香果扶貧示範基地面積已經達到近400畝,加上周邊貧困戶種植的500多畝其他水果,綠優鮮公司的貨源有了保障。
廣東訂單三年實現百倍增長
有了產品和產量,下一步就是如何改善公司的電商運營。「早就知道廣東的電商營銷很有特色,一直想找個合作夥伴帶一帶。」在了解到陸彥鑫這個想法後,江海區扶貧工作組馬上幫他牽線搭橋。從2018年9月起,江門翔鴻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江海區電商服務團隊前往大新縣開展粵桂江海大新電商扶貧協作技能培訓,對陸彥鑫及其團隊、當地水果種植戶以及農特產品生產企業主、殘疾人等對象開展了三期的電商業務培訓班,先後共有118人參加。陸彥鑫說,服務團隊從下載安裝淘寶軟體到註冊帳號、店鋪裝修、產品上架、日常運營、售後服務等環節進行詳細培訓,之後還用幾個月的時間與學員們一起深入到農村、種植基地了解農產品,幫助他們如何選購、網上銷售農產品,整個培訓讓他獲益良多。
△綠優鮮公司員工正在分揀水果,準備發往廣東
隨後,該團隊還為綠優鮮公司提供電商業務培訓、農產品產銷對接和市場信息服務等,提高了公司的網絡運營能力,拓寬了銷售渠道,並協助該公司將水果產品銷往廣東地區。在該團隊的指導和支持下,2018年10月,陸彥鑫讓員工在網購平臺上做起了直播,「直播的主持也不是什麼網紅,全部是由我們營銷、客服團隊的同事來做。」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加上開拓了直播渠道,綠優鮮公司的銷售立馬有了起色。2017年全年,該公司發往廣東的訂單只有252件,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增長了近10倍。去年一年,綠優鮮公司就發了近3萬件訂單到廣東。從「一」到「十」到「百」,三年實現百倍增長,綠優鮮公司成功打開了廣東市場。「有了粵桂扶貧協作這個平臺,政府下一步還將給予我們銷往廣東的訂單快遞補貼,我對今後的電商發展更有信心了。」陸彥鑫說。
入股貧困戶也嘗到了甜頭
不僅公司生意有了起色,以扶貧資金入股的貧困戶也嘗到了甜頭,「去年公司給貧困戶分紅總共8萬多元。」除了入股分紅外,陸彥鑫還聘請了20多名貧困人員到運營團隊和示範基地裡打工,「做得好的每個月都有3000多元工資」。
龐奉英是大新縣大新和樂城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和小孩,去年8月開始,她擔任綠優鮮公司客服,一個月收入3000元。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既有工資收入又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陸彥鑫說,他的公司致力於讓員工「守得住家,看得了娃,又有錢花」,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特別是吸納貧困勞動力前來就業,使貧困戶有穩定收入,實現增收脫貧。
來源: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周穎森 陳光海 劉文強 譚耀廣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原標題:《江海團隊指點!廣西崇左水果用「電商」打開廣東市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