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18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榜單揭曉,在金融圈刷了一波屏。
對吃瓜小夥伴來講,榜單本身沒太大意義,但這些A股頂尖分析師對市場的觀點、行業的剖析以及重點關注的股票,對大家投資或許有幫助。
今天,小通翻閱了上百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整理出A股策略研究和全部26個一級行業的新財富獲獎分析師的市場觀點,供參考。
內容略長,大家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行業。
策略研究
第一名 海通證券(荀玉根、李影等)
核心觀點:
1、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我國長期股權投融資時代已徐徐展開,權益投資出現三大特徵:賽道化、龍頭化、機構化。
2、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021年市場或將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3、A股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內需是中期主線,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或源於港股補漲。
《「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201128
第二名 廣發證券(戴康、鄭愷、曹柳龍、俞一奇、倪賡等)
核心觀點:
1、上半年判斷「流動性寬鬆比疫情進展更為重要」,下半年判斷「經濟修復可持續」。
2021年A股核心矛盾切換至「盈利修復VS信用緊縮」,金融條件收斂使A股連續兩年擴張的估值大概率轉向收縮,降低預期收益率。
2、中國經濟延續修復,驅動力來自於出口、製造業投資和消費的改善。順周期板塊或將延續「相對業績」優勢,「出口鏈」順周期有望開啟新一輪結構性「擴產」。
3、貨幣政策將「穩健」為主,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股市供求緊平衡。「估值降維」結束後或將重新增配消費和優質科技股,北上資金持股集中度或在明年重新提升。
《逆水行舟——2021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20201206
第三名 興業證券 (王德倫、張憶東、李美岑、王亦奕、張兆、吳峰、李彥霖等)
核心觀點:
1、2021年市場整體或將波動向上。全球經濟基本面從疫情中恢復向上,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
2、歲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資時點:基本面持續向上,內外經濟改善,景氣向上補庫存品種有望成為受益方向。
3、宏觀流動性易松難緊,全球寬鬆時代格局已經到來。股市流動性好於社會宏觀流動性,居民、機構、外資等持續增加權益資產比重。
4、A股結束牛短熊長、進入長牛,從「有利好才漲」逐漸向「有利空才跌」轉變。
《權益時代新格局——2021年度A股策略報告》,20201120
銀行
第一名 浙商證券( 邱冠華)
核心觀點:
經濟在復甦、拐點在驗證、估值在低位、倉位在底部,繼續重點推薦銀行板塊投資機會。
選股上,未來十年的銀行好比過去十年的水泥,大浪淘沙K型分化。選股思路要從傳統周期股投資的側重β改為側重α。
重點關注股票: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光大、招行、長沙、南京、工行/建行、郵儲。
《銀行: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20201209
第二名 申萬宏源 (馬鯤鵬、李晨、鄭慶明等)
核心觀點:
維持銀行板塊看好評級,個股層面優中選優。
基於:1)宏觀經濟確定性復甦;2)流動性邊際收緊是銀行更為舒適的經營環境;3)2020年全年銀行板塊利潤增速轉正判斷下,優質個股表現更加:三季報高利潤表顯著修復帶動行業利潤中樞上行,部分改善幅度較大的股份行及中小銀行業績增速亦將水漲船高。當前銀行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重點關注:
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
《M1加速向上是經濟強勁的最有力體現》20201209
第三名 中泰證券 (戴志峰、鄧美君、陸婕等)
核心觀點:
繼續看好板塊估值修復行情。
本輪銀行股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宏觀經濟修復程度決定了銀行股的上漲空間。目前經濟處於上升期,銀行基本面穩健、估值和公募基金倉位在歷史低位,我們判斷銀行估值修復行情或會持續,是跨年度行情。
重點關注:中長期看好的是優質的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其次看好業績有彈性的標的: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和江蘇銀行。
《高位維持,支撐經濟修復和銀行板塊邏輯》20201209
非銀金融
第一名 海通證券 (孫婷、何婷、李方洲等)
核心觀點:
保險:伴隨經濟好轉,負債端和資產端同時改善,有望帶動保險板塊估值顯著修復。
券商: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券商各項業務有望提速,頭部券商優勢顯著。
多元金融:政策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信託行業進入平穩轉型期。
行業排序及重點關注公司:行業推薦排序:為保險、證券、其他多元金融,重點關注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東方財富、國金證券等。
《國常會關注人身險發展,健康險/養老險空間大20201213
第二名 廣發證券 (陳福、陳卉、陳韻揚等)
核心觀點:
證券: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加速提升,券商投行業務競爭加劇
我們看好全面市場註冊制等政策寬鬆環境下規模增量與業務創新賦能行業龍頭企業
重點關注股票: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東方財富、招商證券等。保險:考慮到保險產品剛兌屬性有望獲得高淨值客戶青睞、開門紅投入增加提振隊伍銷售熱情、萬能險帳戶收益率高於同期理財產品、低基數等因素,我們繼續維持2021年開門「紅」的預期,開門紅則有望全年紅。
龍頭保險公司開門紅預售持續超預期,長端利率維持高位。
重點關注:
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
《非銀金融:開門紅持續超預期,券商業務環境優化》20201214
第三名 天風證券 (夏昌盛、羅鑽輝等)
核心觀點:
保險而言,行業格局在發生積極變化;年金險的需求在提升;差異化服務打造+專業化隊伍建設+科技賦能將有效提升人均產能,打破「增員」驅動的傳統模式;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與居民收入預期的持續提升將帶來保費好轉;國務院層面明確要求了「擴面提質」,未來的監管政策有望能促進健康險、養老險的增長。基於以上因素,我們認為2021年行業有望走出低谷,開始進入到一個向上周期。
重點關注:中國太保
券商方面, 2021年證券行業的投資機會或將來自於:1)機構業務具有競爭優勢的券商;2)零售業務受益於結構優化的券商。
重點關注:
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
《走出低谷還是短期反彈?——保險2021年行業策略報告》20201212
《證券:2021年證券行業業務增量來自於哪》20201212
房地產
第一名 廣發證券 (樂加棟、郭鎮等)
核心觀點:
匯率帶動核心資產重估,低估值地產修復可期。
另外,疫情衝擊下,需求端復甦表現強勁。預計2021年全國銷售面積同比或增長2%,金額同比增長7%。
而且土地質量改善,行業具備系統性糾偏機會。
融資新政促進供給側改革,行業競爭格局優化。需關注企業的資源儲備及能力儲備。
綜合銷售業績成長性以及當前估值,建議關注2021年銷售增長確定性較強個股。
重點關注:
一線A股龍頭:保利地產、金地集團、萬科A、招商蛇口。
二線A股龍頭:中南建設、陽光城、金科股份、藍光發展、華發股份、榮盛發展。
《節物風光不相待,惟進取也故日新——房地產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20201213
第二名 興業證券 (閻常銘、郭毅、徐鷗鷺等)
核心觀點:
行業供給側改革可能會改善龍頭房企利潤率,如土地成本確實下行,龍頭股投資機會將顯現。
2020年下半年以來,以三條紅線為代表的地產融資政策持續收緊,未來土地溢價率有望持續下行,有持續拿地能力房企利潤率將提升。但也需密切關注土地出讓底價的變化趨勢,如溢價率和底價同時下行,地產股投資價值將顯現。
重點關注:
金地集團、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積餘、世聯行、中南建設、新城控股、金科股份等。
《需求持續,靜待開發利潤率改善;空間廣闊,關注後服務市場龍頭——2021年房地產行業年度策略》20201111
第三名 海通證券 (塗力磊、謝鹽、金晶、楊凡等)
核心觀點:
在房企融資監管趨嚴的環境下,強者恆強邏輯依舊存在,行業集中度提升可能進一步提速。
重點關注:萬科A、保利地產、金地集團、金科股份、新城控股、中南建設、陽光城等。
物業公司方面,伴隨竣工面積數據的持續修復,物業公司作為房地產行業後周期或會持續受益。
重點關注:招商積餘、新大正。
《房地產:全國土地需求下降,成交價與溢價率環比上升》20201209
食品飲料
第一名 廣發證券 (王永鋒、王文丹、劉景瑜等)
核心觀點:
優質企業稀缺性持續加強,消費龍頭有望演繹長期牛市。
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推動龍頭定價權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優質企業稀缺性持續加強。短期來看,我們預計2021年經濟將明顯復甦,拉動食品飲料終端需求恢復。且2021年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較大,有望拉動食品飲料提價。
重點關注:
(1)白酒: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酒鬼酒/古井貢酒/今世緣/口子窖/順鑫農業。
(2)食品:海天味業/中炬高新/涪陵榨菜/恆順醋業;頤海國際/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安井食品/三全食品;伊利股份/中國飛鶴;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農夫山泉;絕味食品/安琪酵母/桃李麵包/雙匯發展/洽洽食品/鹽津鋪子。《需求復甦,強者恆強——食品飲料行業2021年度策略》20201210
第二名 華創證券 (董廣陽)
核心觀點:
樂觀看待板塊跨年行情及旺季行情,進一步關注白酒、啤酒、乳業、調味品等提價動作落地,以及經銷商大會規劃出臺催化。
1)白酒板塊:緊握高端白酒,逢低布局次高端龍頭。重點關注茅臺、五糧液、老窖,精選次高端龍頭逢低布局,2021年上半年需求低基數下高增長,關注古井、汾酒、今世緣,關注洋河、順鑫、口子窖的預期修復。
2)啤酒板塊:華潤(H股)、青啤(AH),關注重啤。
3)食品板塊:結合估值安全邊際,重點關注乳業龍頭伊利。其他食品板塊持續精選估值回落至合理,且來年需求可延續的標的,安琪、雙匯、桃李、榨菜,關注恆順/安井/湯臣。
《食品飲料:「漲」聲再起》20201214
第三名 招商證券 (楊勇勝、於佳琦、李澤明)
核心觀點:
高估值是2021年食品飲料板塊投資面臨的困難,絕佳好賽道or業績高成長,能夠讓我們應對高估值。
白酒/調味品/滷味/奶粉依然是最佳賽道,值得高估值;疫情受損的乳業/啤酒/飲料/烘焙,以及行業高成長的速凍/奶酪,將展現出業績高成長,建議根據業績節奏及估值擇機布局。
建議三條思路優選個股。一是繼續關注賽道紅利,依靠業績消化估值;二是剛需板塊經歷疫情後格局改善,利好龍頭企業;三是尋找高增長公司,包括疫情受損基數低、細分行業高速增長、以及經營改善有待驗證的標的。
重點關注:
茅五瀘、汾古洋今;海天、中炬恆順榨菜、安琪;3.絕味、飛鶴;伊利/蒙牛、華潤、青啤、農夫等。
《手持好賽道,緊盯高成長——食品飲料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1117
醫藥生物
第一名 興業證券 (孫媛媛、徐佳熹、黃翰漾)
核心觀點:
持續關注2021年景氣度維持板塊:「創新消費升級」依然是醫藥行業不變的投資主邏輯。創新藥及其產業鏈與創新醫療器械板塊的高景氣度有望延續;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保健需求的升級趨勢不言而喻。除必需醫療外,具有消費品屬性的醫藥產品也有望受到患者及消費者的青睞。
2021年醫藥板塊「磨底」、「結構性行情」的機會較大。
重點關注:
「醫療服務自費消費」:逢低布局各賽道龍頭企業【醫療服務】、【藥店】、【品牌消費品】、【自費醫療】。
「創新藥及產業鏈」:下半年業績加速【大市值龍頭】、【細分賽道】、系統性優勢的【Big Pharma】、新興【Biotech】。
「高成長賽道之醫療器械」:【創新\進口替代的醫療器械】、【創新疫苗】
「關注血製品機會」:【血製品】。
《醫藥:反彈持續性如何?》20201208
第二名 海通證券 (餘文心、鄭琴、賀文斌等)
核心觀點:
醫療政策影響板塊波動,關注具備創新及消費屬性公司。
預計未來醫藥政策將在為醫保結餘開支的同時,持續鼓勵創新,行業分化明顯。
我們認為醫療服務,自費藥領域,血液製品等領域短期內不受醫藥政策尤其集採影響,確定性或較高。
長期我們建議,關注具備創新核心技術壁壘以及具有醫藥消費升級屬性相關公司。
重點關注:
1)具備品種持續兌現能力的創新藥企和業績快速增長CRO/CMO板塊;
2)非藥、消費類龍頭公司,包括連鎖醫療服務、藥店,消費類屬性較強標的;
3)趨勢向好的細分行業公司。
《醫藥白馬率先反彈,後續關注醫藥政策落地情況》20201213
第三名 國盛證券 (張金洋、繆牧一、胡偌碧、祁瑞、鄧雲龍等)
核心觀點:
醫藥長達4個月的調整核心因素是醫藥高估值及高漲幅的釋放,而並非政策導致的基本面大變化因此不改醫藥的長期走牛的大趨勢。
展望2021年,2021年一季度有望迎來醫藥最甜蜜躁動期。
我們認為在整體估值不便宜的狀態下,醫藥投資更要把握最核心特性「強科技+消費最強成長」,「科技」從真創新中挖掘強爆發;「消費最強成長」把握業績成長強確定性、線性外推延續時長及高天花板這兩項真成長核心要素。
重點關注:
(1)非產品埠強於產品埠、非醫保產品埠強於醫保產品埠;
(2)確定性龍頭強於其他,仍有業績錢可賺;
(3)政策免疫的、尤其是非產品埠的細分領域及龍頭容易出現估值現象級公司,繼續雙擊。
再考慮疫情特殊時期,我們策略思路為「全球疫情常態化超預期」+「更為極致聚焦的政策免疫
《2021醫藥「春季躁動」有望提前到來,關注醫藥消費投資機會》20201215
批零和社會服務
第一名 天風證券 (劉章明、馬松、孫海洋等)
核心觀點:
中國及全球經濟穩健復甦,經濟實體將受益於出口、商品銷售和服務業的持續回暖。站在當前關鍵時點遠眺,我們認為未來三個季度可選消費或優於必選消費。遠眺未來可選消費更強,疫苗落地緩解市場擔憂情緒,樂觀預期先行。樂觀預期將帶動酒店、餐飲、黃金珠寶、百貨&免稅&出境遊、化妝品、跨境電商行業。
重點關注:
【酒店】首旅酒店、錦江酒店、華住
【餐飲】海底撈、九毛九、廣州酒家、頤海國際
【黃金珠寶】周大生、老鳳祥、豫園股份
【免稅&百貨&出境遊】王府井、凱撒旅業、海南發展、海航基礎
【化妝品&醫美】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珀萊雅、愛美客、華熙生物
【跨境電商】小商品城、安克創新
《商業貿易:復甦預期+疫苗預期+低基數,助推可選消費發力》20201112
第二名 海通證券 (汪立亭、李宏科、許櫻之、陳揚揚、高瑜等)
核心觀點:
總體來看,社零及百家零售增速逐月改善,可選品類表現較優,消費穩定回暖勢頭延續。展望2020年四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我們預計可選消費增速有望繼續環比改善,建議關注細分品類及對應公司的業績彈性;而超市行業受肉類價格下跌、疫情影響水產消費以及基數效應等周期性影響,短期同店仍有一定壓力。零售行業正步入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新一輪轉型創新期。看好具有核心供應鏈優勢的超市龍頭,有望在行業陣痛期拉長供應鏈長板、補強科技能力短板,同時優化組織機制,從而加速提升市場份額。
社會服務方面,隨著疫情緩解,我們預計線下接觸類活動行業(酒店、餐飲、景區演藝等)有望好轉。疫情加速中小企業市場出清,龍頭擴張提速,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重點關注:
中國中免、海底撈、九毛九、錦江酒店、宋城演藝、中公教育、中國東方教育;華住、百勝中國、首旅酒店、新東方、好未來、新東方在線、廣州酒家。
《商業貿易:10月社零總額增4.3%環比提升,可選品類增速較優》20201122
《社服&教育:危中見機,集中度提升與龍頭成長》20201126
第三名 長江證券 (李錦、趙剛、陳亮、範晨昊等)
核心觀點:
回歸當下渠道模式和品牌格局的變化,我們認為,2020年疫情居家環境大幅提升了渠道變革的劇烈程度,而基於龍頭的網際網路公司仍在加速布局渠道轉型,我們判斷,今明兩年仍是渠道變革和品牌競爭格局重塑的關鍵年份。
從長期產業趨勢來看,基於民族自信、強消費能力、工業製造能力以及高效的渠道基礎,中國正迎來細分領域優質國貨品牌崛起的浪潮。
重點關注:
永輝超市、家家悅、天虹股份、愛嬰室、紅旗連鎖、壹網壹創、珀萊雅、周大生、老鳳祥;良品鋪子;愛美客等。
《交相輝映——零售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1214
家電
第一名 長江證券 (管泉森、徐春、孫珊、賀本東等)
核心觀點:
考慮到國內消費需求穩步復甦、空調價格競爭步入尾聲,家電行業景氣與格局兩個大邏輯都在向好,行業已步入量價齊升通道,主營逐季提速可期;得益於規模的快速恢復,以及價格拐點的確立,盈利持續改善或仍較為確定;此外,四季度開始,行業量價以及公司收入、利潤基數均明顯降低,經營改善確定性進一步提升。
未來一年時間維度內,白電有望複製2017年走勢,當前估值性價比優勢依舊凸顯,正迎來較優配置窗口,估值切換行情值得期待。
重點關注: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及海爾智家;老闆電器、浙江美大及華帝股份;九陽股份、海信家電、科沃斯及榮泰健康等標的。
《家電:大家電經營趨勢向好,估值切換行情可期》20201207
第二名 光大證券 (金星、甘駿、王奇琪、王彥瑋、朱悅)
核心觀點:
展望後續,家電龍頭之間仍會有動態博弈,但板塊整體競爭格局邊際改善,所以價格會隨成本上行,緊平衡修復。
一方面價格彈性會帶動收入端復甦彈性更強,另一方面,成本轉移能力更強的龍頭利潤率溫和修復確定性領先。
我們重點關注三條主線:
1)確定性領先,未來2~3個季度量價復甦能力更強的白電龍頭: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海信家電;
2)小家電或仍是增速最好的成長板塊,疫情催化結束後,優選具備中長期持續成長能力的:九陽股份、新寶股份;
3)估值底部,經營逐季改善:老闆電器、華帝股份、歐普照明。
《家電:成本端再起波瀾,家電利潤何去從?》20201206
第三名 安信證券 (張立聰)
核心觀點:
家電板塊的戴維斯雙擊值得期待。
2021年我們將進入後疫情時代,雖然生活大體恢復常態,但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具有一定的趨勢性。家電行業的四大紅利(電商紅利、出口紅利、地產後周期紅利、居家紅利)或仍將繼續,其持續性有望超出資本市場的預期。我們判斷行業基本面的超預期,以及藍籌標的的估值提升,將帶來家電板塊的投資機會:
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
浙江美大、海容冷鏈、石頭科技;
老闆電器、華帝股份、歐普照明;
小熊電器、新寶股份、蘇泊爾、九陽股份、北鼎股份;
海信家電、海信視像。
《溫柔的雙擊:行業紅利延續,藍籌估值提升——家電行業2021年度策略》20201213
農牧
第一名 長江證券 (陳佳、餘昌等)
核心觀點:
根據我們對春節前三個月生豬供需的分析,我們認為,2020年11月-2021年1月,生豬需求的增加預計顯著超過供給的增加,豬價上漲有望持續。
重點關注:
繼續看好優秀養殖企業投資機會,如牧原股份,重點關注溫氏股份和傲農生物,建議關注正邦科技,新希望,唐人神和金新農。
《生豬養殖系列報告六十一:從供需變動幅度看春節前豬價趨勢》,20201123
第二名 廣發證券 (王乾、錢浩)
核心觀點:
2021年豬周期大概率開啟下行通道,雖然價格仍居高位,但成本因素將成為企業無法再迴避的問題。
飼料行業步入成熟期,行業洗牌加速,優勢企業份額持續提升。
從下遊景氣度來看,預計行業2021年豬料彈性最足、水產料次之、禽料保持平穩。生豬存欄逐步恢復,動保行業需求趨勢上行,常規品種恢復正常免疫程序,圓環、偽狂犬等品種需求彈性高,規模化加速長期利於滲透率提升。
我們長期看好生豬規模化機遇,同時提示建設過高標準豬場的戰略風險。
重點關注:
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聖農發展、立華股份、海大集團、普萊柯、中牧股份、科前生物、生物股份、中糧糖業等。
《養殖利潤仍將維持高位,飼料行業加速集中——農林牧漁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20201203
第三名 天風證券 (吳立、魏振亞、陳瀟、王聰等)
核心觀點:
1、價格與政策或共振,繼續重點關注農業板塊。
2、養殖產業鏈:重點關注生物股份、龍大肉食、聖農發展,把握養殖個股的預期差。
3、種植產業鏈:重點關注種子板塊(轉基因推進或加速)、新洋豐和中糧糖業。
4、農業績優股:重點關注海大集團。
《農林牧漁:建議繼續重點關注農業板塊投資機會!》20201213
輕紡
第一名 申萬宏源 (周海晨、王立平、屠亦婷、丁智豔)
核心觀點:
家居消費受益竣工,軟體格局優化,定製探索成長新動能。
造紙方面,競爭格局改善,關注龍頭成長屬性。
輕工消費上,必選格局優化,高端可選回流。
重點關注:
顧家家居、敏華控股-H、大亞聖象、海鷗住工、歐派家居、索菲亞、志邦家居、博匯紙業、太陽紙業、奧瑞金、寶鋼包裝、中糧包裝、晨光文具、公牛集團、中順潔柔、飛亞達
服裝零售持續復甦,今年三季度環比改善明顯,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另外,2021繼續看好電商滲透率持續提升,看好電商高景氣和運動服飾復甦。
重點關注:
1)運動服飾龍頭:安踏體育、李寧、申洲國際;
2)業績持續改善:海瀾之家、比音勒芬、地素時尚、森馬服飾、太平鳥、羅萊生活、水星家紡。
《危中求變,格局重塑——2021年輕工造紙行業投資策略》20201119
《服裝消費拐點向上,戴維斯雙擊提振板塊——2021年紡織服裝行業投資策略》20201116
第二名 長江證券 (鄢鵬、於旭輝、雷玉、蔡方羿、李俐璇、馬榕、徐皓亮)
核心觀點:
國內紡服市場已經從「擴張時代」進入到「效率競爭時代」。
區域上,對大中華區較樂觀,景氣或有望延續。預計今年四季度環比改善有望延續,整體經營趨勢向好。中國服裝市場的零售表現將對品牌商業績產生顯著影響,進而影響上遊製造企業的訂單情況;同時,市場景氣度也將影響到下遊運動零售商的未來營運表現。
《海外觀紡服,景氣存分化》20201215
第三名 廣發證券 (糜韓傑、趙中平、陸逸等)
核心觀點:
2021年上遊紡織製造板塊策略:行業將逐漸回暖,看好具備長期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供應鏈龍頭公司。
2021年下遊服裝家紡板塊策略: 2021年上半年有望持續高景氣。關注積極布局數位化轉型的行業龍頭公司。疫情後居民消費將更加注重健康,加之2021年奧運會和2022年冬奧會,運動鞋服行業未來有望持續保持高景氣,行業龍頭公司地位穩固,競爭優勢明顯,繼續建議關注。
重點關注:
上遊:開潤股份、偉星股份、健盛集團;港股標的:申洲國際。
下遊:太平鳥、比音勒芬、森馬服飾、海瀾之家、羅萊生活、富安娜、地素時尚、歌力思;港股標的:波司登、安踏體育、滔搏、中國利郎。
《抓住六大關鍵詞:疫苗、棉花、rcep、景氣、數位化、奧運——紡織服裝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20201208
電子
第一名 廣發證券(許興軍、王亮、彭霧等)
核心觀點:
立足邁向5G的核心產業背景,立足中長線的視角,堅持看好消費電子的成長主線,長期看好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同時建議關注周期性板塊的景氣度復甦進度。
建議關注消費電子板塊的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東山精密、信維通信等;
半導體領域的卓勝微、瀾起科技、韋爾股份等;
同時建議關注周期性板塊的復甦機會,包括京東方A、TCL科技、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
《經營指標顯著改善,行業趨勢持續向上——電子行業2020年三季報總結》20201108
第二名 天風證券(潘暕、陳俊傑、張健等)
核心觀點:
對於未來三年消費電子的成長,預計蘋果產業鏈的公司將大舉向下遊成品組裝滲透,三類公司將勝出,有成品NPI開發能力,有海外優秀管理能力,能夠通過上遊組件持續盈利的。安卓產業鏈仍然有中遊模組份額提升成長邏輯,短期關注華為份額切換帶來的增長。
向上遊材料、半導體、設備等挖掘高附加值是長邏輯,同時伴隨行業屬性從消費向5G應用、IOT、新能源汽車、智能醫療橫向擴張。
產業鏈重點關注領益智造、聞泰科技、比亞迪電子、立訊精密、工業富聯、歌爾股份等。
《電子製造:未來三年誰會勝出?》20201127
第三名 國盛證券(鄭震湘)
核心觀點:
過去三年,半導體板塊是第一次出現了板塊業績走在了股價之前,市場情緒對板塊形成了很大影響。
1)板塊業績拐點確定,存貨佔比大幅下降。
2)市場預期拐點,外部環境變化、政策周期強化,產業鏈自主化趨勢不移。。
3)全球產業拐點,全球龍頭展望產業鏈訂單爆滿,2021年拐點基本確立。
電子最核心邏輯在於創新周期帶來的量價齊升,本輪創新,射頻、光學、存儲等件在5G+AIoT時代的增量有望與下遊需求回補共振,2021年有望迎行業拐點。
《電子產業:三大拐點》20201109
計算機
第一名 安信證券(胡又文、呂偉、凌晨等)
核心觀點:
中央2021年經濟工作專門強調「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計算機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近期多各重要信號預示自主可控核心標的或迎來業績兌現的拐點。
從市場角度,信創從政府開始拓展至金融、能源等重要行業,持續關注金山辦公、誠邁科技、中國軟體、中國長城、東方通、奇安信、中科曙光、太極股份等兼具政府與行業信創市場龍頭地位的核心標的;
從產品角度,信創從IT基礎設施軟硬體延伸至工業控制等核心應用,重點關注中控技術、鼎捷軟體等核心標的。
《計算機:中央再度發出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的信號》20201213
第二名 申萬宏源(劉洋、洪依真、黃忠煌等)
核心觀點:
2020年計算機個股分化更加明顯,行業整體漲幅居中。對比2016/2020/2021年的宏觀流動性/投資者機構/估值/外部環境,計算機2021不樂觀、不悲觀,個股選擇難度更大。
全領域智能替代技術背景是科技領軍的全產業鏈創新+AI行業賦能普及帶來的產業重新洗牌機遇。
全領域智能替代可用全球/國內、市場化/非市場化兩個維度拆分。智能替代的科技底座是華為等新科技領頭羊的技術外部性。
關註標的:
全球市場化:海康威視、石基信息、德賽西威、恒生電子、深信服、虹軟科技、金山辦公
國內市場化: 衛寧健康、科大訊飛、浪潮信息
非市場化:啟明星辰、綠盟科技、千方科技
《全領域智能替代——2021年計算機行業投資策略》20201116
第三名 興業證券(蔣佳霖、孫乾、吳明遠等)
核心觀點:
從「計算機投資時鐘」來看,目前正處於復甦期下半場,2021年有望迎來景氣期,尋找結構性機會將是主旋律。計算機板塊目前正處於第四輪波動周期的上行階段,本輪上行的時長、幅度均低於前面三輪。
計算機強規模效應龍頭具有稀缺性持續提升、成長天花板更高、業績兌現能力強的特點。參考美國市場過去十年的經驗,市值規模前十的科技類企業均為強規模效應的產品型、平臺型企業,其業績增長、盈利能力、股價表現均持續優於整體市場,表現出極強的抗周期屬性。
投資建議:或可超配計算機板塊強規模效應型的產品化和平臺化核心賽道龍頭公司,建議關注金山辦公、廣聯達、用友網絡、國聯股份、中孚信息、安恆信息、鼎捷軟體、深信服、恒生電子、科大訊飛、太極股份、衛寧健康。
《計算機:以靜制動,聚焦計算機強規模效應龍頭》20201111
傳播與文化
第一名 廣發證券(曠實、葉敏婷、徐呈雋等)
核心觀點:
移動網際網路:使用時長和用戶已觸達天花板背景下,細分領域中結構化特徵凸顯(視頻本地生活服務)。移動視頻表現亮眼(短視頻迎來高速貨幣化時期,中視頻用戶仍有成長紅利)。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社區團購成為新風口,用戶量和GMV爆發式增長。關注騰訊控股、美團、嗶哩嗶哩、芒果超媒、快手等。
遊戲:疫情紅利消退、買量競爭加劇、新品延期等因素導致Q3-Q4業績估值雙殺,但前期板塊調整已消化上述利空。明年上半年A股遊戲龍頭重新進入產品釋放周期,預計遊戲業績增速築底將在2021年一季報完成。遊戲行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競爭格局穩定,關注騰訊控股、網易、三七互娛、心動公司、完美世界、吉比特、祖龍娛樂等。
影視院線:行業出清仍在延續,部分影投市佔率明顯提升。賀歲檔和春節檔有望驅動票房景氣度回暖,短期可關注春節影片的主投主發方。中長期來看,頭部院線動態優化存量影院資產,持續保持經營優勢,競爭格局優化和單銀幕產出回暖有望推升估值。關注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光線傳媒、貓眼娛樂。
教育: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燒錢營銷下獲客成本短期難見下降;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巨頭入局,以及線下機構加大OMO建設力度,未來行業競爭依然激烈,關注新東方在線、跟誰學、新東方、好未來。
出版:2020年出版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受到疫情一定程度影響,業績和估值處於相對低位。2021看好具備優質存量圖書和暢銷新書出品能力公司的業績反彈和估值提升,關注新經典和中信出版。
《需求有望結構化改善,價值回歸——傳媒網際網路2021年投資策略》20201206
第二名 東吳證券(張良衛、周良玖等)
核心觀點:
未來行業廣告資源供給與手遊ARPU仍有望保持向上趨勢,通過提升買量效率及品效合一打法可以控制長期用戶獲取成本,以創意素材和優質產品吸量並提高付費轉化率,仍然可以實現ROI的提升。推薦具備強研發實力、注重品類多元化,在買量市場具備強競爭力的優質公司。
《遊戲:渠道變遷與流量爭奪下的買量市場新常態》20201130
第三名 長江證券(王傲野、王成璐等)
核心觀點:
遊戲板塊:遊戲板塊整體估值調整至合理位置,在遊戲買量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未來遊戲公司競爭依然以產品創新能力為主,頭部遊戲研發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馬太效應明顯,研發端優勢持續加大,優質研發商長期競爭優勢依然顯著。繼續關注A股遊戲大廠【完美世界】、【三七互娛】、【吉比特】。
視頻板塊:愛奇藝會員提價或將帶動行業性提價可能,騰訊後續有望跟進。
營銷板塊:線下樓宇廣告復甦強勁。【分眾傳媒】四季度影院廣告重啟,同時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活動形成需求催化,公司具備較強的業績增長彈性,或可重點關注。
電影方面:12月院線影片陣容強大,票房表現可期。華納兄弟宣布取消院線窗口期,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的發行模式,其他好萊塢巨頭或將採取類似策略,因而明年進口影片供給確定性增強,我們對明年電影市場表現持相對樂觀態度。
《打造開放平臺,構建遊戲世界——從Roblox看遊戲創作平臺的潛力》,20201208
通信
第一名 中信建投(閻貴成、武超則等)
核心觀點:
展望2021年,5G規模商用,科技的發展階段又進入終端普及與應用爆發的前夜,市場的投資主線正在轉向。市場對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充滿期待,但進展可能將循序漸進。
應該回歸基本,企業IT上雲或許還是最先落地的環節,其中加強統一通信能力並雲化正在成為趨勢,需重視,5G消息也可能在B端市場獲得發展。雲基礎設施的光模塊仍值得關注。
此外,面向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有望迎來加速發展期,投資機會顯現。從市場空間來看,車的智能化最具投資潛力,然後是車的網聯化,從推進節奏來看,車的網聯化可能最容易、最快落地。
非常看好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投資機會,認為「增量部件、供應鏈重塑、關鍵器件國產化」三條主線非常值得重視。
《通信:跨越低谷,擇優布局——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20201206
第二名 天風證券(唐海清、容志能、王奕紅等)
核心觀點:
隨著時間接近年底,針對2021年的產業鏈相關招投標有望逐步落地,5G建設進度和產業鏈發展預期有望進一步明確。雲計算、物聯網等應用持續快速發展,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5G建設全面推進帶動網絡-終端-應用產業鏈持續成長,雲計算加速發展推動數據中心-網絡設備-雲應用的長期成長,5G、應用、數據流量發展大邏輯不變。
近期建議重點關注高景氣細分領域、低估值且未來成長邏輯清晰的標的,重點關注IDC、物聯網、光模塊、視頻會議的優質標的。5G投資機會核心機會在5G網絡(主設備為核心)+5G應用(雲計算+視頻+流量+物聯網)。
《通信:中國電信光纜集採價格略好於移動,數通光模塊龍頭推出800G產品》20201213
第三名 國盛證券(宋嘉吉、黃瀚等)
核心觀點:
2018-2019年,通信行業的焦點在國內5G設備,政策、投資、創新都處於上行周期,隨著2020-2022年進入規模建設期,投資增速、集採報價等量、價的邊際變化成為新焦點,超預期難度較大。
而雲計算與工業網際網路的投資則方興未艾。5G三部曲將逐步向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等方向延伸。
隨著5G網絡及終端逐步普及,通信板塊將逐漸從投資驅動轉向需求驅動,2021年將重點關注需求面有邊際變化的賽道。
關註標的:白馬優先、守正出奇。推薦白馬組合:新易盛、億聯網絡、中際旭創、天孚通信、七一二、移遠通信、中天科技、中興通訊;拐點型組合:會暢通訊、太辰光、華正新材、沙鋼股份及能科股份。
《5G三部曲,花自向陽開——2021通信年度策略》20201211
機械
第一名 廣發證券(羅立波、戴川、王珂等)
核心觀點:
製造業鏈條復甦帶來裝備領域積極變化,我們建議關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細分領域龍頭,有以下幾條線索:(1)繼續重點關注工程機械龍頭和核心零部件,包括三一重工、恆立液壓、艾迪精密等;(2)關注廣義自動化及零部件企業,具體包括埃斯頓、弘亞數控、綠的諧波等;(3)關注通用設備的優質龍頭,包括杭叉集團、國茂股份等。
《機械設備:企業長貸的持續增長意味著什麼?》20201014
第二名 中信建投(呂娟、陳兵)
核心觀點:
2020年,將是中國由「製造大國」逐步實現「製造強國」的新起點。
預計實現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伴隨國內高端產能投放、高端設備需求增加,優質設備類公司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另一方面,優勢設備龍頭將加速全球化進程。
隨著中國高端製造業競爭力提升,同時在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等大背景下,機械上市公司中湧現一批競爭力強的面向C端市場的裝備公司。與原先主要面向B端市場的機械設備公司不同,此類面向C端市場的機械裝備公司更注重產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研究。
重點關注:
工程機械: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
C端機械:巨星科技
《機械設備:產業升級推動設備長牛——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20201209
第三名 東吳證券(陳顯帆、周爾雙)
核心觀點:
2021年挖機有望開門紅,看好國產龍頭戴維斯雙擊的機會。12月核心零部件廠商挖機油缸排產同比大幅增長40%以上,排產量創年內新高,顯示下遊挖機需求旺盛持續,預計全年挖機銷量有望達33萬臺,累計增速升至40%左右,2021年迎接開門紅則是大概率事件。
預計未來幾年工程機械行業波動估計維持正負5-10%,波動率將比上一輪要小很多,2024年後有望進入下一輪大的更新周期。
低波動率周期裡面更強調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和生產效率提升,關注中國製造業智能工廠優秀的公司【三一重工】,數字智能化國際化將持續帶來業績彈性,全球競爭力逐步體現帶來估值溢價,看好公司戴維斯雙擊的機會。【中聯重科】起重機混凝土機龍頭,估值存在修復空間。【恆立液壓】國內液壓龍頭,進口替代增長可期。
《機械設備:工程機械銷量高增有望開門紅,新能源終端需求旺盛利好設備商》20201212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第一名 長江證券(高登、高伊楠、鄧晨亮)
核心觀點:
總量方面,2021年行業有望迎來顯著復甦,實現兩位數增長。總量之外,智能電動引發的技術變革是核心看點。
推薦兩條主線:1)零部件角度,Model Y將於2021年初國產上市,推動行業電動智能化加速,帶來核心部件新增或升級空間,關注:新泉股份、拓普集團、伯特利、銀輪股份、富奧股份、凌雲股份、星宇股份、華域汽車、濰柴動力;
2)整車角度,智能化推動整車廠從單一製造環節升級到全產業鏈協同與分配,開啟長期成長空間,提升產業地位,關注: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
《乘聯會11月銷量點評:行業持續改善,新能源表現亮眼》,20201208
第二名 天風證券(鄧學、婁周鑫、文康等)
核心觀點:
此輪強Beta周期有望維持一年,增速高點或出現在1季度,疊加年報&一季報有望持續超預期,看好汽車板塊的跨年機遇。
在順周期、順趨勢大環境下,仍需把握「主線」整車+「滯漲」零部件機遇。而在當前時間點,零部件板塊的性價比或更優(目前行業PB分為僅為56%),看好未來幾年維度的「戴維斯雙擊」。
零部件根據演繹過程可分為兩大類:
1)領域龍頭&長期賽道:岱美股份、福耀玻璃、玲瓏輪胎、道通科技、科博達、精鍛科技、愛柯迪。
2)強Alpha下的估值修復:中鼎股份、均勝電子、保隆科技、拓普集團、旭升股份、銀輪股份、天潤工業、多倫科技、常熟汽飾。
3)Beta主線:華域汽車。
《汽車:賽程是否過半?跨年行情該如何把握?》20201125
第三名 廣發證券(張樂、閆俊剛、劉智琪)
核心觀點:
1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放寬限購、以舊換新,突出了汽車消費在穩定內需中的重要地位。估計21年乘用車終端銷量增速有望10-15%,考慮到疫情衝擊後,企業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成本和費用端改善(庫存管理、資本性開支、經營性現金流、人力資源管理等),乘用車行業盈利有望達到或超過19年。
從中長期看,千人保有量偏低,乘用車需求增長還有空間,法規約束下供給側出清加速,具有核心競爭力、品牌向上、組織效率高、成本管控能力強的龍頭公司份額和利潤有望進一步提升。
乘用車關注經營韌性強、低估值高股息率龍頭上汽集團及有望迎庫存需求共振的廣汽集。
《積極擁抱變革與升級中的α——汽車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20201130
建築和工程
第一名 國盛證券(夏天、何亞軒、楊濤等)
核心觀點:
展望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化,基建、地產投資預計平穩增長,製造業投資有望得到改善。建築業發展至今總量24.8萬億已十分龐大,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總量增長已不是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主題。機會來自於轉型升級和行業格局變化。
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工業化、信息化發展對建築行業提出全新要求,對建築業自身及產業鏈帶來全新機遇。另一方面,行業增速放緩將加速龍頭企業市佔率提升,強化龍頭優勢,龍頭企業有望重估。
重點關注低估值建築龍頭品種中國建築、金螳螂。看好裝配式產業發展,重點關注鴻路鋼構、精工鋼構、遠大住工、亞廈股份、華陽國際、東南網架。製造業投資領域重點關注中材國際、中國化學。
《建築裝飾:思維轉換,擁抱未來》20201213
第二名 興業證券(孟傑、黃楊等)
核心觀點:
近期多地繼續出臺裝配式建築推廣政策,鋼結構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在公共建築領域的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鋼結構住宅技術也在不斷成熟,鋼結構綠色建築政策可能走在裝配式各項專項規劃編制的前列,未來裝配式綠色建築趨勢愈發明確。
裝配式作為建築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大方向不改,行業政策及基本面仍不斷向好,產業鏈行情有望延續,繼續關注裝配式裝修、鋼結構、PC結構及設計等三大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於低估值順周期的裝配式裝修龍頭【金螳螂】,以及鋼結構龍頭【鴻路鋼構】。
《建築:「十四五」裝配式綠色建築趨勢明確,首推金螳螂和鴻路鋼構》20201214
第三名 長江證券(畢春暉等)
核心觀點:
隨著國內外疫苗開發不斷取得突破,國內外需求復甦步伐有望加快,信用市場或由寬到緊,低估值品種的市場關注度顯著提升。自2017年PPP模式熱潮褪去,缺少總量擴張邏輯的建築行業進入長時間的估值消化階段,目前的行業估值水平位於歷史底部區域。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進入穩態,基建投資的波動率趨於平穩,未來總量空間保持相對穩定,建築板塊投資框架中的行業β屬性將逐漸弱化,具有核心競爭力、業績穩增估值便宜的企業將更受青睞。
繼續關注:1)裝配式設計領域的華陽國際,專注鋼結構的鴻路鋼構和精工鋼構,布局裝配式PC的中國建築;2)傳統基建鏈的華設集團(原中設集團)、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低估值優質龍頭。
《繼續推薦低估值基建鏈和裝配式建築》,20201129
新能源與電氣設備
第一名 長江證券(鄔博華、馬軍等)
核心觀點:
繼續重點推薦光伏板塊投資機會,建議繼續布局3條主線。風電方面,國內風機價格下跌有望加快平價項目推進,海外海風需求延續旺盛,繼續推薦「雙海」邏輯。
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將實現爆發式增長,增速有望超過50%,為近三年新高;同時伴隨鋰電成本下降,儲能、兩輪車等增量市場也有望打開,行業將擁抱高景氣。
除了持續推薦的「全球化」主線外,過去兩年產業鏈擴產的整體放慢,「緊平衡」可能成為明年鋰電行業的第二大主線。
《裝機中樞提升,技術創新突出——光伏年會總結》,20201213
第二名 東吳證券(曾朵紅、阮巧燕等)
核心觀點:
美國拜登當選有望鼓勵電動化,日本考慮2030年全電動化,明年電動車國內和海外均高增,強烈推薦全球供應鏈龍頭和有價格彈性標的。
中國2060年碳中和,2030年碳達峰,2025年非化石能源佔比25%,2030年25%超預期,歐盟碳排放目標提升到55%,美國拜登當選後回氣候談判,都將加快光伏從輔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進程,強烈看好光伏龍頭。
重點關注:寧德時代、隆基股份、匯川技術、陽光電源、新宙邦、天賜材料、當升科技、華友鈷業、通威股份、錦浪科技、璞泰來、億緯鋰能、宏發股份、恩捷股份、科達利、福斯特、晶澳科技、雷賽智能、國電南瑞。
《電氣設備新能源:2025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20%和25%,利好光伏和電動車長遠發展》20201213
第三名 中泰證券(蘇晨、花秀寧、鄒玲玲等)
核心觀點:
應該重視華為對供應鏈的重塑,優選賽道卡位比較確定的環節。全球電動化在歐洲碳排放政策疊加超強補貼、中國雙積分政策及供給端優質車型加速,未來行業產銷仍然維持高增速。隨著各環節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供應鏈同質化將會逐步展現。
建議長期重點關注競爭格局好、產業話語權強的環節,大貝塔中找強阿爾法機會。
重點關注: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璞泰來、三花智控、億緯鋰能、宏發股份、拓普集團、先導智能、贏合科技、鵬輝能源、臥龍電驅等。
《電力設備新能源:非化石能源佔比目標超預期,聚焦成長龍頭》20201213
國防軍工
第一名 安信證券(馮福章、張傲等)
核心觀點:
五中全會提及「安全」和「國防」達到歷史新高的29次,並且用兩大段文字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具體實施要求,這是2000年以來歷次五年規劃中所沒有出現的。
軍工行業十四五或將加速增長,並將從預期逐步兌現至資產負債表,全行業配置角度具有比較優勢;軍工底層資產發生較大變化,好公司佔比增多;估值具有一定性價比,繼續看多軍工核心資產,調整帶來配置機會。
重點關注航空、航天、信息化和新材料等方向。
《業績逐季改善,盈利能力提升,資金加速配置——軍工行業20年三季報綜述》20201103
第二名 興業證券(石康、李博彥、黃豔等)
核心觀點:
展望「十四五」,軍工行業有望迎來結構性加速:航天裝備方向有望迎來系統性加速;航空裝備方向新型軍機有望迎來顯著加速;電子裝備作為配套產品其需求增速是其它各領域的加權平均,在信息化建設持續大力推進的背景下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地面裝備與艦船裝備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審視整個軍工行業並考慮在A股中的有效投影標的,建議沿著產業鏈中上遊高成長優質標的和下遊主機廠及核心配套企業等平臺類標的兩個方向布局2021年軍工板塊投資機會。
重點關注宏達電子、鴻遠電子、中航光電、火炬電子、中航重機、中航機電、中國海防、國睿科技、盟升電子、北摩高科、菲利華、鋼研高納、寶鈦股份、中航沈飛、航發動力等。
《軍工:超配上遊優選個股,逢低配置平臺類標的》20201214
第三名 申萬宏源(韓強等)
核心觀點:
1、供給與需求共振,催生需求大周期,同時匹配供給大改善
需求端:1)亞太地區地緣格局日趨複雜加速需求釋放;2)軍隊作戰編成及指揮體系改革牽引新型裝備列裝需求;3)中國現有裝備相對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迭代需求迫切
供給端:1)國產新型武器裝備已進入量產階段;2)軍民融合、股權激勵、資產證券化助力產業鏈效率提升;3)我國國防軍費持續中高速增長疊加裝備費佔比提升保障供需順暢
2、軍工重點上市公司業績2016年以來持續改善,且業績增速中樞上行;行業盈利能力改善明顯
3、軍工當前估值和機構配置比例均處於歷史低位,行業整體配置性價比較高
建議重點關注中航沈飛、中航飛機、航發動力、中直股份。
《供需共振匹配行業大周期,重點板塊有望持續高增長——2021年國防軍工行業投資策略》20201118
環保
第一名 廣發證券(郭鵬、許潔、邱長偉等)
核心觀點:
經歷過去幾年去槓桿的洗禮後,當前融資壓力已顯著緩解,環保板塊業績增速正逐步恢復,此外經營現金流持續好轉,運營資產佔比提升,板塊經營質量預期持續改善。
進入2020年,專項債+可轉債發行加速、股權轉讓陸續完成,強化企業拿單意願。「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建議、國常會、習主席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發言等多場景中仍高頻次強調環保重要性,環保仍是「主攻方向」之一。
板塊業績確定性持續加強,當前估值仍處於底部,行業迎來重要配置窗口期。
關注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估值具備提升空間的公司。中再資環、旺能環境、盈峰環境、瀚藍環境、維爾利、龍馬環衛。
《尋找增長確定性,擁抱行業新機遇——環保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20201213
第二名 東吳證券(袁理等)
核心觀點:
持續推薦環衛電動化,滲透率有望從19年3.42%提升至30年80%:
a)碳排放有望納入環保督察,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政策加碼;
b)環衛車低速運行排放大,減排效果顯著;
c)續航技術成熟;
d)全生命周期已平價油車,隨成本下降25年經濟性優勢較公交車接近
建議關注環衛電動裝備龍頭:盈峰環境、ST宏盛、龍馬環衛。
《環保工程及服務:碳排放政策力度加大提振新能源產業,廣東促進環保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20201214
第三名 長江證券(徐科、羅松、任楠等)
核心觀點:
環保行業具備剛需性,受疫情影響小,Q3單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已恢復至23.1%,投融資數據顯示業績增長具備續航力,且處於估值低位,故值得重視。
固廢、水處理作為環保行業主體,兼具成長性與現金流,適合價值投資。
環保同樣不乏高增長或新開啟的賽道。比如汽車尾氣、汽車拆解、土壤修復。
《業績為王,守正出奇——環保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1208
化工
第一名 長江證券(馬太、施航等)
核心觀點:
隨著疫情逐漸平復,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基礎化工各子行業步入強勢修復階段,2021年化工產品價格和行業盈利有望繼續上行。國內化工龍頭企業已在國內競爭中脫穎而出,未來有望逼近、趕超全球化功龍頭;
整體看好順周期行業如紡服鏈、農業鏈、地產鏈以及細分成長賽道如半導體材料、國六產業鏈。
重點關注:
萬華化工、華魯恆升、揚農化工、龍蟒佰利、華峰氨綸、桐昆股份、金禾實業、新和成、蘇博特等。
《越過山丘,真龍昂首——化工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1214
第二名 申萬宏源證券(謝建斌、宋濤、馬昕曄、徐睿瀟、李楠竹)
核心觀點:
內需企穩,供需逐步平衡,原油價格成本支撐仍在,關注成長屬性明確的周期及成長領域的低估值白馬。
重點關注:
1、堅守價值,建議關注萬華化學、華魯恆升、揚農化工、龍蟒佰利、新和成;
2、下遊偏消費領域,建議關注輪胎:玲瓏輪胎、陽穀華泰;食品添加劑:金禾實業;農化板塊:中期股份、利民股份等;
3、基建內需領域:蘇博特;
4、周期領域:關注景氣度有望反轉的子行業龍頭,魯西化工、三友化工、中泰化工等。
5、新材料領域,5G等產業升級帶來發展新機遇,建議關注:(1)半導體材料:雅克科技、安集科技、晶瑞股份、鼎龍股份;面板材料:濮陽惠成、萬潤股份;(2)5G材料:金髮科技、回天新材、昊華科技;(3)催化材料國瓷材料:萬潤股份、奧夫環保、建龍微納;(4) 鋰電材料:恩捷股份、新宙邦;(5)軍工材料:光威復材、泰和新財。
《需求逐步進入淡季,靜待周期品中樞回歸,持續關注價值及成長龍頭》20201213
第三名 海通證券(鄧勇、劉威、朱軍軍、劉海榮、張翠翠、孫維容、胡歆、李智等)
核心觀點:
11月OPEC產量仍維持較高減產執行率,國際油價震蕩上行。隨著全球疫苗研發取得進展,原油需求段有望改善,建議關注油價回升的投資機會。
關註標的:
1、 民銀煉化板塊,建議關注恆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洪、桐昆股份、恆逸石化、衛星石化;
2、 油服板塊,關注中海油服、傑瑞油服。
《11月利比亞復產帶動OPEC原油產量提升,下調2021年原油需求預期》20201215
電力、煤氣等公用事業
第一名 申萬宏源(劉曉寧、葉旭晨、王璐、查浩、鄭嘉偉等)
核心觀點:
碳中和背景下,清潔能源成長空間打開,運營賽道長坡厚雪。
估值上,穩定與成長兼具,估值有望系統性抬升。運營類資產可適用低風險溢價和穩定增長預期,電力行業中外均為成長賽道。
標的:長坡厚雪有望鑄就大市值龍頭。
重點關注:
華能國際、華潤電力、福能股份、龍源電力、林洋能源;信義能源、晶科科技;長江電力
《碳中和承諾下確定性成長賽道——2021年清潔能源運營行業投資策略》20201117
第二名 長江證券(張韋華、金寧等)
核心觀點:
火電行業及公司業績有望延續改善趨勢,市場電規模進一步擴大,電力體制改革成效顯著。
投資建議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加速推進,10月用電量繼續回暖,預計未來用電需求將隨著宏觀經濟復甦存在較大邊際改善空間,具有一定逆周期性和投資防禦性的公用事業板塊有望走出穩健行情。
當前煤價中樞支撐弱化,火電行業及公司業績有望延續改善趨勢。
重點關注:
華電國際、華能國際、國投電力;長江電力;三峽水利。
《公用事業:各省陸續發布2021年市場電交易方案,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20201213
第三名 海通證券(吳傑、張磊、戴元燦、傅逸帆等)
核心觀點:
2021年市場電價或分化,火電2021年值得期待。
2021年整體市場化電價或繼續下降,但下降幅度或將遞減。
另外,碳交易推進,火電集團運營風光,不懼成本增加。而且綜合能源服務加速證券化,價值鏈整合有望提升其估值。在經濟轉型階段,火電有較好的消費屬性,估值應該修復。
重點關注:
華電國際、華能國際、京能電力、建投能源、國投電力、皖能電力、長源電力、內蒙華電。
《公用事業:提升長協煤比例,火電2021年值得期待》20201214
能源開採
第一名 廣發證券 (沈濤、安鵬、宋煒)
核心觀點:
順周期具備彈性,行業格局持續向好提升估值。
2021年動力煤受益於需求回升,新建產能下降,價格中樞有望高於2020年,而焦煤在進口整體收縮及產量平穩的預期下價格或也將平穩上漲。
且行業企業的煤礦資源和盈利繼續分化,優質公司估值有望繼續提升。
重點關注:
陝西煤業、兗州煤業、平煤股份、盤江股份和部分央企龍頭等。此外,今年以來國企加速整合,西山煤電、大同煤業、山煤國際等相關公司的轉型整合也值得關注。
《煤炭新十年:有周期,也有格局——煤炭開採行業2021年策略報告》20201214
第二名 申萬宏源證券(孟祥文、王宏為、劉曉寧等)
核心觀點:
鋼鐵需求表現超預期,帶動庫存加速去化;預計鋼材價格將跟隨需求表現高位回調。
重點關注:
普鋼方面:寶鋼股份、華菱鋼鐵;
特鋼方面:中心特鋼;
高溫合金標:ST撫鋼。
《鋼材需求表現超預期,庫存加速去化——2020年11月鋼鐵行業數據點評》20201215
第三名 興業證券 (海通 李淼、吳傑、戴元燦等)
核心觀點:
關注板塊價值重估、焦化供改、山西國改三條主線:
1、未來幾年煤炭行業供需格局或將保持弱平衡狀態,同時伴隨行業頭部集團兼併重組提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煤價中樞有望維持在綠色區間範圍,行業盈利屬性將由周期向公用事業過渡,行業估值有望重塑。
2、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焦化去產能整體落實頗具成效,疊加需求端持續向好,焦炭價格及盈利同比顯著回升。即使部分產能今年底無法退出,明年上半年也將逐步退出,焦化板塊供給收縮可期,盈利有望維持高位。
3、經過重組,山西省屬煤企開啟「雙航母」領航新格局,上市公司在集團中的地位有望顯著提升,資本運作有望更加靈活。
重點關注:
中國神華、陝西煤業、平煤股份、兗州煤業等。
金能科技、淮北礦業、開灤股份等。
山西國改相關機會,包括山煤國際、西山煤電、大同煤業等公司。
《煤炭:龍頭兼併重組提速,板塊價值有望重塑——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20201202
金屬和金屬材料
第一名 長江證券 (王鶴濤、肖勇、趙超、葉如禎、王筱茜等)
核心觀點:
需求扁平化的大周期背景下,有色金屬領域中,細分子行業增速遠快於總量需求增速的方向,莫過於新能源鏈條的能源金屬與新材料領域的高溫合金和鈦材。
從長周期視角來講,電動車浪潮勢不可擋,上遊鋰鈷鎳資源的充分保障是必備前提。
對軍工鈦合金來講,我國已邁入軍工現代化的加速階段,鈦合金憑藉優異的金屬性能在海陸空軍工裝備應用上全面開花,而雙寡頭的競爭格局推動龍頭企業進入新一輪訂單驅動的產能擴張周期和業績快速釋放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有色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之能源金屬和鈦合金篇》20201209
第二名 天風證券(楊誠笑、孫亮、馬金龍、田源、王小芃、田慶爭等)
核心觀點:
白銀目前正處於投資屬性的階段,工業屬性的大幅增長,白銀牛市悄然而至。
短期來看,在看好未來黃金走勢的同時,也看好白銀的價格;
長期來看:白銀的內在價值將由投資屬性過渡到工業屬性,由此可能帶來下一波牛市。
重點關注:
興業礦業、銀泰資源、盛達礦業。
《工業金屬-白銀牛市開啟:金融屬性搭臺,工業屬性起舞》20200921
第三名 廣發證券(巨國賢、李莎、宮帥等)
核心觀點:
四季度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疫苗進展順利以及基建刺激的進一步預期,金屬價格再次大幅走高。
復甦通脹中商品價格有望回升,而過高的通脹帶動的全球央行收縮也將影響商品價格漲幅;新能源材料在需求驅動下展開新一輪景氣周期,資源與渠道均將體現出核心價值;中國航空材料產業有望在航空工業作用下迎接繁榮的新時代。2021年將是機會紛呈的一年,從行業表現看,上半年的工業金屬、下半年的新能源材料、全年上行的航空材料將成為主旋律。
1、基本金屬。關注:紫金礦業、雲鋁股份、西部礦業、馳宏鋅鍺、天山鋁業、中國鋁業等標的。
2、貴金屬。關注:銀泰黃金、赤峰黃金、興業礦業、山東黃金、盛達資源、中金黃金等。
3、新能源。建議關注:華友鈷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雅化集團、寒銳鈷業、盛屯礦業。
4、其他小金屬。關注:寶鈦股份、西部超導
《機會紛呈中的主旋律——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策略》20201214
交運
第一名 長江證券 (韓軼超、馮啟斌、魯斯嘉等)
核心觀點:
第三季度經營已恢復常態增長,頭部公路資產長期穩健。另一方面,從頭部高速公路資產的增長穩定性看,無論是危機後修復速度快於宏觀經濟,還是長期增速相對穩定,恢復常態的頭部資產大概率延續穩健表現。
短期估值收益替代股息收益,募政策與公募Reits兩重催化在途。展望明年,補償政策的出臺以及公募REITS對於板塊的估值提振將形成催化。在連續2年牛市表現下,未來市場預期收益率收窄可能性上升,基於勝率和賠率。
《公路與鐵路:平復如故,待躍起——當前時點如何看待高速公路板塊》20201204
第二名 興業證券(張曉雲、王品輝、王春環、吉理、孫修遠、龔裡等)
核心觀點:
交通運輸仍是為數不多處於低位的核心資產板塊,2021年,疫情扭轉+需求改善將迎來行業拐點。
重點關注:
快遞版塊:政策利好明顯、業務量大幅增長的順豐控股;電商快遞龍頭潤達股份;
航空機場板塊:α品種推薦:春秋航空、華夏航空、上海機場;β品種推薦:吉祥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白雲機場;
航運板塊:集運建議關注中原海控;海運建議關注中遠海能、招商輪船;
公路板塊:山東高速、寧滬高速、粵高速;
供應鏈板塊:廈門象嶼、華貿物流、東百集團、飛力達、物產中大、建發股份
推薦組合:順豐控股、韻達股份、春秋航空、上海機場、中遠海控、華貿物流、東百集團、山東高速。
《交通運輸行業周報:《民航評審規則》修訂,監管放鬆持續驗證》20201213
第三名 申萬宏源( 閆海等)
核心觀點:
1、 空運及貨代:繼續看好跨境電商爆發,物流話語權重回中國對貨代行業的影響,關注中國外運,華貿物流。
2、快遞:建議持續關注長期邏輯清晰,業務量保持高速增長、業績提升穩定的順豐控股;對於加盟快遞,我們認為行業龍頭中通領先優勢有望轉化為業績改善,從而迎來估值修復,關注行業龍頭中通快遞。
3、航空機場:各國國內市場方面,中國國內市場幾乎完全復甦,而其他大多數市場仍然非常低迷。
《交運:中歐班列出現貨物積壓,BDI未跟隨鐵礦石價格上漲》20201212
非金屬類建材
第一名 長江證券 (範超、張佩、李金寶等)
核心觀點:
水泥:步入淡季,北方需求季節性回落,南方依然表現強勢。
玻璃:下遊採購積極,玻璃原片庫存持續下降
玻纖:需求良好,基本面延續強勢。
1)繼續看好底部確認且邊際改善的玻纖龍頭(中材科技、中國巨石、長海股份)。此外關注偏竣工端的玻璃,行業高景氣有望持續,龍頭成長性在持續凸顯,如旗濱集團;
2)繼續關注後周期品種。如防水板塊(東方雨虹、科順股份、凱倫股份)、後周期家裝建材(偉星新材、兔寶寶、北新建材、永高股份,長期持續看好堅朗五金、三棵樹);
3)關注水泥表現,關注華東水泥4季度的價格彈性,北方水泥在基建需求支持以及格局優化下有望重現2018年後華東走勢。
《建材:基本面持續強勢的玻璃玻纖》20201213
第二名 廣發證券( 鄒戈、謝璐等)
核心觀點:
「十四五」後需求有望改善,看好明年上半年基建表觀增速提升。
2021年為「十四五」第一年,預計新批覆項目仍然較多,展望2021年,考慮到2020年發行的部分政府債券資金或將明年上半年逐漸在項目端確認,最後反映到基建投資,同時考慮到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數,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逐漸回暖,預計2021年廣義/狹義基建投資增速將維持在5%-7%的區間,尤其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或將較高。
此外,建築行業龍頭公司的訂單及收入增速或均明顯優於整個行業的增速,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同時考慮到目前的基建央企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底部水平,目前基建央企的投資性價比提升。
重點關注:
(1)低估值基建央企:如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具備內生成長性的檢測龍頭(國檢集團);
(2)高成長裝配式公司:前端設計公司(如華陽國際),景氣度有望持續向好的PC/鋼構龍頭(遠大住工/鴻路鋼構/精工鋼構)和有望切入裝配式行業的裝修龍頭(金螳螂/亞廈股份)。
《裝配式揚帆起航,基建路在何方?——建築行業2021年度策略》20201203
第三名 國盛證券(黃詩濤、房大磊、石峰源)
核心觀點:
中長期看,繼續強調大B採集的快速增長和龍頭集中度提升,看好小B工程市場拓展和成長空間,尤其是下沉市場的小B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