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2020-12-22 硬派科技

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來源:財訊網 2020-12-01 10:03:42

「中科融合榮獲2020年『i創杯』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中科融合榮獲2020年度中國MEMS產業最具投資價值獎一等獎」、「中科融合入選畢馬威中國第一屆『芯科技』新銳企業50榜單」……

近期,有關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融合)的重磅利好消息頻頻傳出。據中科融合透露,他們之所以在各類競賽中脫穎而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科融合做的是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採用交叉融合的形式進行團隊的搭建。

那麼,中科融合究竟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呢?

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於「AI+3D」自主核心晶片技術的硬核科技創新性企業,中科融合具有完全自主研發並獲得中科院重大突破專項「優秀」的MEMS感知晶片技術和新一代低功耗人工智慧AI晶片引擎技術,將致力於在5G時代賦能具有邊緣智能的3D感知設備,推動具有百億美元規模的智能3D產業鏈的爆發。

成立於2018年底的中科融合,兩年來已投入數千萬研發費用。目前,中科融合核心科技已經突破卡脖子技術。

中科融合智能3D感知晶片與模組,以「大視角高可靠性MEMS晶片」和「高性能低功耗3D+AI處理器晶片」技術,替代美國壟斷的DLP模組和GPU 計算晶片。賦能由5G和AI帶來的萬物互聯時代的海量3D視覺終端,在智能製造生產線、機器自動化、混合現實建模等眾多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端到端的方案。

據中科融合聯合創始人&CTO劉欣博士介紹,相比於美國壟斷的DLP模組和GPU計算晶片,中科融合智能3D感知晶片與模組,可有效解決「價格太昂貴,核心組件價格萬元,難以起量;供應不安全,核心組件美國產,數十億資本投入的3D視覺系統有「失明」風險;支持有限,依賴國內經銷商,未來新興產業響應緩慢」這三大缺陷,為3D視覺領域廠商提供高精度低成本的晶片級解決方案。

另外,據劉欣博士介紹,中科融合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在3D技術鏈中的各個領域都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技術垂直集成能力的企業,從MEMS的設計製造到光機模組的製造,到算法(三維重建算法和深度分析算法),到CMOS晶片設計,中科融合可以做到垂直集成。

打造融合晶片「攻堅團」:跨國、跨學科人才交叉融合,

創新的核心在於人才團隊。

據介紹,中科融合90%以上為研發人員,相關技術來自於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AI和MEMS微鏡的兩個實驗室。目前,中科融合已建設了一支結合海外歸國頂尖人才和國內頂級專家,平均15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晶片專家團隊為核心的,國內少有的跨學科領域的綜合性人才團隊:具備自基礎層到應用層的MEMS晶片工藝、光電模組集成、三維多點雲融合、深度學習算法、高能效SoC集成電路晶片,以及光機電系統集成的全生態鏈技術儲備和持續開發能力。精準覆蓋完整生態鏈中的MEMS晶片工藝、AI算法、集成電路晶片設計等細分領域的交叉融合。

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多,其核心團隊申報的「基於MEMS晶片的高精度結構光動態測量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就已入選2020年省級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項目。

中科融合在對於3D感知晶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6年設立的蘇州納米所;2009年,國產第一代半導體晶片技術的先驅——中科院王守覺院士成立高維仿生信息學實驗室,為納米所播下了人工智慧的種子。數年以後,多位海歸博士歸國加入納米所晶片專業團隊,從SOI的晶圓開始歷經長達數年的不懈奮戰,終於掌握3D-AI雙引擎SoC晶片和MEMS微鏡3D結構光晶片技術。形成了一支國內少見的學科交叉融合、軟硬體相結合,平均15年以上晶片研發經驗的領軍團隊。

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影響下,2020年成為中國晶片企業承壓的一年。發展晶片技術沒有捷徑,開發和迭代需要有流片周期,這既是挑戰,也是極高壁壘。中科融合在高精度3D視覺晶片的製造和智能處理上,走的也比較快,優勢較為明顯。但依然會尋求可能的國際合作。中科融合希望緊抓突破機遇,通過自主研發的國產晶片技術批量化低成本的優勢,在幾年內,成長為一個「世界冠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打破歐美企業核心技術壟斷 萬州造「中國芯」即將投產
    近日,隨著萬州首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感測VCSEL晶片在威科賽樂公司正式下線,成功打破了歐美企業核心技術壟斷。目前,該晶片生產線已全面進入工藝優化階段,預計下半年進行小批量投產。「以前,VCSEL晶片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手中,該晶片的下線,意味著威科賽樂成功擠入了全球為數不多可以自主研發VCSEL晶片的企業陣營。」
  • 又一核心技術剛剛打破國外壟斷,背後公司衝擊上市,燃料電池或再迎...
    據蘇州日報7月20日報導,近日,蘇州科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氫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獲評姑蘇領軍人才重點項目,成為蘇州全市2個重點項目之一,將得到40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據了解,質子交換膜作為氫燃料電池生產的核心技術,全國僅有2家企業能實現產品的產業化。蘇州科潤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大偉說:「這種產品一旦投入量產,就能打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 重慶理工大學:研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技術及智能裝備領域,該研究所曾獲得重慶市科學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多項獎勵。建立政產學研聯合攻關創新模式11月17日,在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智能檢測與裝備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基地),石曉輝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調試一款動力總成測試裝置。
  • 精準傳感遇見智慧生活——中科銀河芯發力消費端
    此外,國際、國內的晶片代工企業對國內晶片設計公司開放,為國內晶片企業『小快靈』的彎道超車提供可能。」中科銀河芯創始人郭桂良說。踏踏實實,發揮工匠精神,中科銀河芯作為一家晶片設計公司,經歷了十年的技術積累及產品積累,厚積薄發,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發展的今天,公司實現快速發展。截至目前,中科銀河芯研發團隊已開發十幾款高端傳感晶片,單顆晶片銷售達到數百萬顆。
  • 「華存電子」推出第五代智能存儲PCIeSSD架構,打破國際壟斷|芯創業
    最有技術含量和核心技術的則是主控晶片。存儲晶片必須通過兼容的主控晶片才能夠工作,主控晶片是存儲產業的關鍵性組件,決定存儲產品的性能和信息安全。但目前,我國存儲晶片幾乎完全依靠進口,其自主研發勢在必行。同時,隨著扶持政策日益加強以及產品技術不斷走向成熟,國內主控晶片廠商也是順勢日趨崛起。
  • 濟南國際醫療科技園合作項目籤約
    此次項目籤約所在的濟南國際醫療科技園,是齊魯國際生命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中心醫院東院區、漢峪金谷BC地塊和劉智遠細胞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44平方公裡,以中心醫院為依託,引進國外優質醫療資源,嫁接高水平專科診療技術,示範推動醫療產業國際化發展。
  • 打破國外壟斷和封鎖 奧來德獲頒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在大連開幕,開幕式上頒發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總幹事鄧鴻森通過視頻向大會致辭。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升翕光電科技發明的專利《一種OLED線性蒸發源結構》獲頒「中國專利金獎」。
  • 國產系統生態聯盟成立:打破微軟壟斷
    但是,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在作業系統方面我們都依賴於傳統的國際科技巨頭,前者是谷歌旗下的安卓手機作業系統,後者則是微軟旗下的Windows作業系統。如果說國產品牌在市場份額的勝利是開啟了國產科技的第一步,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壟斷則是國產科技最關鍵的一步。
  • 蘇州國際科技園舉行智能生活新品聯合發布會
    7月23日,蘇州國際科技園舉辦「企業新品聯合發布會—智能生活專場」,來自園內的擎天柱、艾果智能2家科技企業向市民推出最新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產品——守護天使兒童智能定位手錶、萬能遙控器「極蛋」。精確度最高的兒童定位手錶近年來兒童失蹤拐賣事件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淘氣待不住,注意力總被吸引,家長有事纏身不能總盯著孩子。
  • 真空幹泵獲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青睞!中科儀將獲大基金投資
    真空幹泵獲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青睞!中科儀將獲大基金投資 根據協議,大基金、渾璞投資和國科科儀就中科儀真空幹泵產業化升級等戰略投資事宜達成意向,投資金額分別為不超過人民幣1.4億元、7000萬元、5000萬元,投資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受讓老股、認購新股等。
  • 材料觀察|茂萊光學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國產替代!TCL科技
    ;TCL科技10.8億美元收購三星蘇州面板廠, 整合資源挑戰京東方;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新設備,可植入豬腦讀取腦電波。實現光刻機核心光學器件的部分國產替代02「信號鏈晶片第一股」上市申請獲批,芯海科技暢享物聯網大勢8月25日,芯海科技的首發申請成功獲證監會核准,這也意味著,科創板即將迎來信號鏈晶片第一股
  • 原力芯健康床墊融合10大核心科技,睡出好身體
    2019年9月中旬,力欣國際正式向外宣布,以量子科技在健康領域的應用為切入點,隆重推出全新一代「原力芯」系列產品,走進千萬家庭的臥室,拉開力欣國際「呵護家庭健康,打造臥室健康文化」的序幕。2020年,力欣國際再次發力,產品全新升級。
  • 提供國產高端環境傳感器晶片產品,中科銀河芯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引發...
    中科銀河芯市場總監王文華表示,受益5G通訊變革下的基站數目增加與智慧型手機射頻前端鏈路的結構性變化、5G的部署將帶動AIoT的爆發及長期受益汽車電動化、汽車電子化大趨勢,車用電源管理、傳感器等市場快速成長,模擬IC超過50%的市場在中國,但中國自給率僅有12%,高端模擬晶片自給率更是僅佔5%,主要依靠進口,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啟迪萬華科技園啟動暨籤約儀式舉辦
    餘杭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葉根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啟迪萬華科技園項目籤約以來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僅兩個多月時間完成了招商展示中心開放和眾創工社落位,並成功與四家科技企業和四大科技服務機構籤約,體現了清華啟迪的行勝於言、務實進取的拼搏精神,為餘杭經開區科技園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他希望啟迪萬華要大膽先行先試、勇敢創新、探索科技園區引領產業升級的新模式,為餘杭經開發區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提升做出更大貢獻
  • 突破國外技術壟斷,「齊碳科技」自研國內首臺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21世紀是基因的世紀」,多年來,少數國外寡頭一直壟斷著基因測序核心技術,如今,一家年輕的中國創業企業正在逆流而上,突出重圍。 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際壟斷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 從1977年第一代基因測序儀誕生起,基因測序技術已歷經四代更迭。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Sanger測序法)由於成本極高、通量極低等缺點,制約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打破國外壟斷 君樂寶推出全球首款全產業鏈A2型奶牛奶粉
    君樂寶至臻奶粉煥新升級,臻選僅約30%的A2純和基因奶牛,並在全球首家採用自有牧場、自有工廠的全產業鏈模式生產A2型奶牛奶粉,打破了國外品牌對於A2蛋白奶粉品類的壟斷,為中國媽媽提供更好的選擇。    打破國外壟斷 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近年來,A2-β酪蛋白是牛奶蛋白成分研究的一大熱點,作為牛奶中含有的多種β酪蛋白之一,A2-β酪蛋白因其分子結構不同,更為親和人體。已有多個國際品牌推出了相應的奶粉產品,但國產奶粉此前在該領域還是空白,國人只能通過海淘等渠道購買A2型奶粉,價格也相對很高。
  • 41個中國芯項目脫穎而出!2020中國芯應用創新高峰論壇暨IAIC頒獎...
    圖: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桂林 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桂林b表示,中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集成電路的地位日益突出廣東龍芯中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江山先生從多維度談到龍芯的CPU發展生態。
  • 通信基帶晶片供應商中科晶上披露上市輔導情況 擬登陸科創板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北京證監局網站,5月7日,中信建投披露了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晶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中信建投和中科晶上於2020年4月23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晶上依託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無線通信技術研究中心,於2011年註冊成立。
  • 財經獵豹|探秘江蘇民企「千億俱樂部」蘇州製造業「五虎上將」
    許多年前,全球光通信核心技術被國外封鎖,中國要用光纖大多依靠進口,市場被國外壟斷,每芯公裡光纖價格超出1200元。價格高也沒有辦法,通信行業吃了沒有核心技術的虧。於是亨通決心自主研發創新。而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摸索,研發人員在屢試屢敗中一點點進步。 2010年,亨通最終完全掌握了製造光纖、光棒的核心技術。
  • 打破國外壟斷!今天,沈蕩這個總投資1.3億的重大項目投產!
    「爭先創優」 交出高分答卷今天上午,位於沈蕩鎮的浙江華帥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城市軌道交通PMMA(亞克力)隔音板項目正式投產。記者走進剛剛投產的PMMA(亞克力)隔音板生產車間,嶄新的生產流水線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