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常埋怨老師講課的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記筆記,那我要告訴你,是你記筆記的方法錯誤了。只要你掌握正確的做筆記方法,那麼記筆記的時間不但不會不夠用,還能多出很多時間來思維,大大提高你的課堂學習效率。
首先,你不能把課堂上的東西全部都記下來,這樣做,時間肯定是不夠用的,你只能夠整節課都疲於應付筆記,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那樣子的學習效率就會非常低下。這也是一部分學生,課堂上看起來記得很歡,學得很認真,但成績卻一直提不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你要將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分類,可以分在三個類型。
一類是比較簡單的,在課堂上就可以記憶下來,或者短期記憶下來的。這些知識,就沒有必要在課堂上做筆記了。那樣的話,你就會節省出一大部分的時間,去思考,去與同學交流了。
第二類是稍微複雜的,在課堂上沒辦法記憶下來,或者記憶的時間維持過短的,但卻是能夠理解的。對於這種類型的知識,記筆記時,不能全記,不要把老師講的,或者課件顯示的,一字不漏地記下來。那些,時間肯定是來不及的。那應該怎麼記呢?應該記關鍵詞,將這些關鍵詞加上自己的理解,串聯成完整的知識點。這樣做,不僅能夠延長記憶的時間,而且相當於將新知識在腦海裡編譯了一篇,這是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
第三類就是那些對你來說是困難的,甚至是完全無法理解的知識。那就只能幾乎完全一字不漏地把它們記錄下來了。這時你也不用擔心時間不夠。因為正常情況下,老師也會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對學生們預留時間,而且一般都會照顧成績比較落後的學生。容易的知識,自然不會留時間給學生記錄,有點難度的知識,也就會相應留一點時間給學生記錄,對於課程的難點,自然就要留下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記錄了。
課堂上,將知識分成三類,有所側重,記下來後。課後還要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對那些通過短時間記憶,或者用關鍵字記錄的知識,及時地用學科的語言結合自己的語言整理,恢復出來,繼續進行複習。對那些無法理解的內容,或通過繼續獨立思考,或通過與同學合作交流,或通過向老師提問等方式,一定要把它們完全弄懂。然後,再將所有的內容,歸納總結起來。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它們系統化,並且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
隨著記筆記的技巧的提升,對於你來說,困難的知識自然會逐漸減少,能夠理解的內容就會慢慢增多。這樣,你在課堂上記筆記的時間壓力就會大幅減少,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極大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