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認識一座城市,了解甚至融入當地人的lifestyle,並不是件難事。不同地域的人,都總有些共同有趣的生活元素。
每旅行一個城市,我喜歡以咖啡開始所有的體驗。本篇分享,想帶你去三個城市,在三家令我印象深刻的店裡,感受三地人們的獨特生活方式。
— BANGKOK —
ROAST(theCOMMONS)
在曼谷那些天,帶著「沒吃過ROAST,就白來曼谷了」的說法,走進the COMMONS這座商場。餐廳在頂層,原木開放廚房非常顯眼。
ROAST的菜品選擇非常多,加之餐單設計得極為精美(簡直想買走),很難不犯選擇困難。
但egg bebendict是必定要試的。水煮蛋與荷蘭醬滿分,肉類我總會選smoked salmon,沙拉菜亦放得毫不客氣。
最特別之處,相信你也看到了。可頌作base,提供酥脆口感黃油香,牛角包愛好者當場舉手投降。
一道egg benedict已算滿足,想不到收尾甜點更是驚喜,兩份可愛的朱古力小泡芙,一邊是巧克力味雪糕,另一邊巧克力奶油,它絕對配得起這個邪惡名字,triple chocolate puff。
ROAST用餐完畢,還要到樓下的Roots Coffee Roaster喝上一杯,才肯離去。Roots的咖啡與ROAST相同,在曼谷有不少門店。一個月一款特調創意咖啡,每次剛推出便在ig上爆紅。
這個僅四層的小商場,更像一座共享空間大宅,每個入內的人都能馬上進入慢活狀態。地處日本區,這裡卻聚集了包括本地年輕人在內的各國旅客,不算最地道,卻是我心中最印象深刻的曼谷風味。
ROAST(theCOMMONS)
335 Tong Lo 17 Alley, Khwaeng Khlong Tan Nuea, Khet Watthana, Bangkok
Mon-Thu 10:00-23:00 Fri-Sun 09:00-23:00
Instagram @roastbkk
— TAIPEI —
Instil Coffee Dimension
臺北一直給我的感覺,是個大城市的繁華氛圍與在地人情味共存的地方。在臺北喝咖啡,也是多元的體驗。
這家Instil Coffee Dimension位於大安區一條小巷,低調的黑色掛牌稍不留意就會錯過,內用喝咖啡,還要先沿小樓梯走到地下室。
咖啡都是soe,附上一張小卡片,風味描述清晰。
凍檸啡其實還有另一個稱謂,西西里咖啡。這款清爽帶點微酸的檸檬咖啡,在臺灣頗受歡迎,連便利店也在賣。Instil這邊的版本還會shake過一遍,口感更加飽滿。
地下室空間很小,咖啡師在角落搭起小吧檯手衝。據說店裡不時就舉辦杯測活動,還會請來冠軍咖啡師進行分享。
在臺北的日子,約上了好幾位當地朋友,喝到不少好咖啡,更是很能感受到臺灣人做各種事情的用心。
Instil Coffee Dimension
臺北 大安區 復興南路二段78巷2號
2, Lane 78, Section 2, Fuxing South Rd, Da'an, Taipei
Mon-Fri 07:00-18:00 Sat-Sun 10:00-20:00
Instagram @instilcoffee
— SHANGHAI —
Manner Coffee
3月份的上海,陽光照亮每條小街,把禿枝樹影印在路上,早餐店前排起長龍,蒸氣緩緩冒出。一切都很上海。
想更深入了解這座城,不妨去菜市場買杯咖啡。
Manner Coffee相信是上海最有名的外帶咖啡店。創立4年,門店已超10家,專程到訪在菜場旁的第一家店,白領客人源源不絕。正如其名,他們希望喝咖啡成為大家一種習慣。
很喜歡上海的咖啡文化,除了咖啡本身的產品把關普遍成熟,店家同時注重出品以外的體驗及品牌塑造。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店,同樣有趣。以至於一趟上海行下來,跑過二十多家亦樂此不疲。
Manner Coffee(南陽路店)
上海 靜安區 南陽路205號
205, Nanyang Rd, Jing'an, Shanghai
Mon-Fri 08:00-18:00 Sat-Sun 09:00-17:00
Instagram @manner_coffee
說起上海,下個禮拜,每年最熱鬧的咖啡展會將如期開幕,僅限4天。你的機票已經準備好了嗎?
這是HOTELEX今年的第一場上海展。展會當中的上海國際咖啡美食節,更是匯集了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日本% Arabica,TRUNKCOFFEE,Philocoffea,Glitch,義大利Gardelli,香港Amber Coffee Brewery,Cupping Room等,在展會都能一次過打卡。現場還有發現劇場和ALLSTARS全明星等精彩活動等大家來玩!
發現劇場(N6H20)
4月1日:
主題:洋腔洋調話咖啡
國際範的咖啡節?聽聽海外大咖怎麼說!
10:30-11:00
《The trend in World Brewers Cup》
Tetsu Kasuya@Philocoffea
11:00-11:30
《近年日本及亞洲各國精品咖啡的趨勢》
YASUO SUZUKI@TRUNK COFFEE
11:30-12:00
《Sustainability: The Future of Coffee持續性:咖啡的未來》
Jim Lee李美傑@Ocean Grounds Coffee Roasters
主題:形·態
經營管理、跨界、風格、異業等模式探討
13:30-14:00
《咖啡的跨界空間運營》
杜穎喆@MO+ Café
14:00-14:30
《降成本+增盈利+保質量》
鄭松茂@質館咖啡
14:30-15:00
《SYMBOL COFFEE 跨界新玩法》
程佳@SYMBOL COFFEE 信步咖啡
15:00-15:30
《咖啡館的品牌化運營》
歐祖華Gary Au@Urban Coffee Roaster
15:30-16:00
《換一個思路談談產品對產值和翻臺率的影響》
董萌@vanilla cafe香草咖啡
16:00-16:30
《精品咖啡館品牌的數據化運營》
羅奇斌@Basic Coffee
4月2日:
主題:魔都咖啡新勢力
魔都新店頻開,這是他們作為咖啡館主的首次發聲!
10:30-11:00
《保持獨立咖啡館的獨特性》
董曉莉@Hidden Track
11:00-11:30
《105 cup of love》
李浩騏@105 café
11:30-12:00
《網紅咖啡館或精品咖啡館?》
楊逸凡@HUGME
主題:品·味
尋豆,虹吸,技術……學院派分享咖啡本源
13:30-14:00
《好喝的咖啡就是最好的營銷》
周娜@珈琲光景Lumière Café
14:00-14:30
《趣聞、品嘗、杯測:北歐精品咖啡20年》
李冬梅@北歐青蛙咖啡
14:30-15:00
《競賽和營運中的品控》
張寅喆@UNiUNi
15:00-15:30
《Green Bean Logistics - Farm to Roaster/生豆物流運輸-從莊園到烘焙》
Ben Evans@Uncle No Name Espresso
15:30-16:00
《到底要多懂咖啡才能開咖啡館?》
胡穎@Outman Coffee
16:00-16:30
《尋找一塊咖啡田:從朱苦拉到潞江壩》
陶興@Tian Café | 田珈琲
4月3日:
主題:中國咖啡榜樣力量
中國咖啡崛起啦!一起來感受咖啡人的驕傲吧!
10:30-11:00
《當七年的Barista,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譚胤@Seesaw品牌體驗總監
11:00-11:30
《FISHEYE|去「精品化」的精品咖啡》
孫瑜@FishEye Cafe 魚眼咖啡
11:30-12:00
《MANNER的靈魂不是老韓》
韓玉龍@Manner coffee
主題:榜·單
各大媒體榜單的常客,好人緣的館子是如何煉成的
13:30-14:00
《從一個咖啡館到一個咖啡項目》
王磊&王遴@有容乃大
14:00-14:30
《執笠》
陳冠豪Dawn Chan@Amber Coffee Brewery
14:30-15:00
《甜品店也有好喝的咖啡》
胡藹@In Dough We Trust
15:00-15:30
《喝一口北歐夕陽》
韓高芳Annie@årgang Kaffe
16:00-16:30
《行走,為國內精品咖啡文化的積蓄力量》暨行走的咖啡地圖新書籤售會
高雪&趙悅@行走的咖啡地圖主理人
4月4日:
主題:Café Culture專場
10:30-12:00
*具體日程以現場為準
ALLSTARS(N6H30)
Vladimir Nenashev
2018年世界咖啡烘焙大賽冠軍(俄羅斯)
Rubens Gardelli
2017年世界咖啡烘焙大賽冠軍(義大利)
Emi Fukahori
2018年世界手衝大賽冠軍(瑞士)
Irvine Quek
2018年世界拉花大賽冠軍(馬來西亞)
Manos Mamakis
2018年世界咖啡與烈酒大賽決賽選手(希臘)
記得mark好位置和時間,準備出發的朋友們,期待聽到你的上海行分享,在HOTELEX玩得開心!
2019上海國際咖啡美食文化節
2019年4月1日-4日
(4月1日-3日:9:00-18:00;4月4日:9:00-12:00)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6館(&ET3美食節)
Instagram(Kenton.cc)
小紅書(Kenton.cc)
公眾號微信(kentonleung1)
· 往期回顧
Guangzhou丨Taipei丨Macau丨Shenzhen
Singapore丨HongKong丨Shanghai
圖:Kenton | 文:Kenton
本文所有圖片文字屬本人原創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