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90後,還剩最後的倔強

2021-03-01 南方人物周刊


90後曾經的標籤是:叛逆、另類、個性、非主流。

如今即將面對的是脫髮、養生,以及三十而立。

當然,這只是一種對生活現狀的自黑和調侃,調侃90後開始屈服於年齡和生活,開始用防脫洗髮水,買保溫杯泡一壺枸杞菊花茶,開始放棄掙扎,開始佛系。

但現實是,90後們多少還保持著最後的倔強:

堅持熬(修)夜(仙)打遊戲;

冬天至少露出腳踝,堅持不穿秋褲甚至敢於露出大腿;

吃火鍋拒絕大骨養生湯底,要吃麻辣鍋,至少是鴛鴦鍋;

不追明星八卦,不聲援、不站隊;

對重磅新聞保持理性,先思考,後評論;

面對微信裡一個個右上角閃爍著紅點的圖標,不執著於「已讀」,用「未讀」的時間進行自我的反思;

最重要的是,還對這個世界保有好奇心——

探索一切的「未知」

希望《南方周末》原創「未知」帆布包,能夠成為陳奕迅歌裡的那個「你的背包」,陪伴你一路的探索,時時提醒你還要保持這份年輕的倔強,這份珍貴的好奇心。

「未知」帆布袋

給你一場理性的儀式感

原價169元

周mall特惠價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即日起至2月28日,關注周MALL公眾號,對話框回復【南周文創】,即可領券!領取優惠券可享受周MALL商城全場商品8.5折

掃碼即可關注

打一開始,我們就決定用最極簡的風格做一款最實用的帆布包。拒絕千篇一律的風格,也拒絕無聊的設計。

重磅新聞必須「已知」,微信消息必須「已讀」,在人人必須跟隨潮流的時代,你需要一份理性的自我空間。「未讀」書籍裡的智慧,「未知」哲理的思索。

我們把「未知」作為理性思考的代表,誠懇地印在包上。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不可錯過」的信息,應該回歸到對自我的關註上來。

至於包袋最終呈現的顏色,不期望萬能百搭,但一定要簡單有範兒。廠家幫我們實驗了N種染色洗水色彩,終於調到了這款讓所有人滿意的深空灰。搭配風格化的字體設計,沒有多餘的紋飾,大氣且簡約。

這款極簡的帆布包,沒有任何場合的限制,背去書店、咖啡館,安靜不搶眼;走在街上,是不會出錯的街拍單品;提著去超市購物,你就是生活質感本身。當他人還在糾結於什麼服裝和場合搭配什麼包包時,背上「未知」的你,已經自由瀟灑地走在人群中。

「未知」帆布袋

給你一場理性的儀式感

原價169元

周mall特惠價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帆布包是一種追求簡單和方便的單品,所以在設計上往往會忽略它的實用性和功能屬性。

而「未知」帆布袋則充分考慮了實用性的元素。最開始我們給這款包的增加了一個內袋,方便存放鑰匙、零錢等必備物品。但仍覺得不夠,又在包包的背面增加了兩個外部小袋,方便存收納一些需要隨時取用的小物:紙巾、耳機、小鏡子……

出門在外,你再也不會因為在雜亂的包包裡找不到東西而焦頭爛額了,整齊有序的收納讓你的每一次出門都擁有好心情。論便捷實用,你大概很難找到比「未知」更貼心的設計了。

⬆️內部暗袋

⬆️背部小袋

「未知」帆布袋

給你一場理性的儀式感

原價169元

周mall特惠價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目前市面上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帆布袋採用的都是沒有拉鏈的敞口式設計,夠隨性卻不夠安全。而拉鏈設計的缺點是拉鏈易壞,且容易在拉合中夾到東西。

而「未知」帆布包的設計在隨性和安全之間找到一個了平衡點。

斜挎版的增加一個木質的束口紐扣,完美解決了帆布袋不夠防盜的特點,安全又美觀,同時也保留了帆布包自由隨性的特色。

⬆️木質環扣封口

一款好的帆布包最重要的屬性還是要「能裝」

這款未知帆布袋的長寬分別為40CM和34.5CM,是帆布包最適宜的大小,背上身後看來大小適中,而內部卻仍「別有洞天」,塞入一個15寸平板電腦、一把雨傘、一些文件資料後包內空間還綽綽有餘。

在布料選擇上,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帆布袋使用的是麻布,背在肩上易溜肩且不夠舒適;在製作布袋時,通常也只使用一層布料,不耐用且易透水,常常一點液體潑上去,包內的物品就馬上遭殃,更不必提雷雨天氣的慘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歷經六個月的反覆取材打樣,尋求最好最舒適的布料,最終選擇了這款16安高織全工藝雙股全棉洗水珠帆布,背起來非常舒服。我們又特意做成了雙層加厚,不溜肩,且不易透水。更重要的是抗皺耐磨,再擁擠的地鐵或公交也不用擔心包包被擠壓或劃傷了。

沙洗工藝賦予了包包擁有自然褶皺機理,使之風格化更為獨特。從而給予一種簡潔而不簡單內斂中不失雅致的文藝氣息。

很多包包用久了都會顯舊,但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工藝,包包會隨著使用和不同的程度和時間的洗滌會更有味道!正如好的牛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色相會有沉澱的韻味,變成時間的印記。

「未知」帆布袋

給你一場理性的儀式感

原價169元

周mall特惠價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無論是側背的文藝青年,亦或斜挎的復古ICON,都可以完美駕馭這款包包。

多重設計多種背法,讓帆布包不再單調,讓它成為你凹造型的利器。

作為一群以碼字、內容輸出為生的人,對於文創商品的嘗試,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第一批產品到貨後,我們給公司裡所有的同事們人手一個,並收集了他們的試背體驗。

連向來最挑剔的同事H都從牙縫中擠出了這樣的肯定:「這是目前為止我用過的手感最好的包包了。」聽到這樣的評價,我們既欣慰又感動,也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把這款帆布包推薦給我們的讀者了。

任意身高,任何體型,從不挑剔的「未知」帆布包都能成為襯託你的好伴侶。如果近期要入手一隻帆布包,希望我們的「未知」能成為你的選擇,讓我們陪你一起自由瀟灑地度過每一天吧。

「未知」帆布袋

給你一場理性的儀式感

原價169元

周mall特惠價89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即日起至2月28日,關注周MALL公眾號,對話框回復【南周文創】,即可領券!領取優惠券可享受周MALL商城全場商品8.5折

掃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壓力下的90後
    三十而立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然而在當今社會, 三十而立依然成立嗎?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從結婚年齡來看, 古人15歲結婚較為常見, 而如今中國法律男子「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比古人推遲了5~7年,從人均壽命來看提高了又何止10年。由此看來立還是要立的, 但是不是三十歲有待商榷。
  • 90後,三十而立的年紀你過得怎麼樣?
    我是一個大齡90後,我們是被60、70羨慕的一代,沒有經歷兵荒馬亂、缺衣少食的年代,是伴隨著共和國高速發展成長起來的一代,曾經被貼上「溫室裡的孩子」,「標新立異的代表」,「垮掉的一代」等等標籤。在一片質疑聲中成長起來。
  • 2020年三十而立 90後夫妻演繹他們的小幸福
    2020年,是第一批90後的三十而立之年。這一年,是疫情防控之年,這一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不少人說,2020年,很不容易。但在生活之中,總還有著一些美好和期待。  本期《家訪》,記者走進兩個剛剛舉行婚禮的90後家庭,講述他們三十而立這一年的酸甜苦辣。
  • 三十而立,送給90後,送給自己
    25歲後的日子,就像立秋後的天氣一樣 ,悄無聲息卻按部就班,樹葉在陽光下一片一片掉落,總感覺眼前還是綠意盎然,看了看日曆才發現已經8月中旬了,就像自己一直覺得才20多歲,卻突然30歲了。三十而立,不禁感嘆,以前的不努力和所謂的雄心壯志,現在看來就像吹牛一樣,說到卻沒有做到,總感覺什麼都很簡單,卻什麼也都做不好,結婚生子、養家餬口,是每個90後嘴上不說心裡都明白的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老話之所以能傳下來的確有它的意義。是我們認輸了嗎?
  • 三十而立變成「三十而離」? 90後正成離婚群體主力
    「前些年是80後,這幾年90後也加入了,婚後一兩年就來辦離婚,有的甚至頻繁離婚。」賈奇英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對夫妻,大約二十七八歲,有過六七次婚姻登記記錄,「電腦上一個界面都顯示不完,還要翻頁」。事實上,90後離婚早已不是新鮮事。河南省鄭州市民政局曾有過統計,90後離婚數量已經佔到全市總離婚人數的兩成以上。
  • 90後奔三了,你慌了嗎?
    繁華都市中的90後十而天真無邪,迷迷糊糊地跨過了小學;十五而懵懂無知,懵懵懂懂走過了初中;二十而青澀不解;匆匆忙忙跑過高中二十五而倔強不羈,自信堅定地邁出大學三十而立!!!青春過後,只能繼續燃燒在我們90後成長的過程中,是一個信息突然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隨著網際網路迅速崛起。然而我們在這樣的潮流衝擊下,我接受到了很多很多東西。
  • 三十而立:90後詩人如何破解生活和詩藝的雙重焦慮
    2020年,最早的一批90後已邁入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對於90後詩人意味著什麼?他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尋靈感,又如何在工作與學習之餘思考和書寫我們的時代?7月12日晚七點,由《詩刊》社主辦的「首屆90後詩歌雲端峰會」在騰訊看點平臺成功直播,王二冬、李唐、李壯、艾諾依、張晚禾、馬驥文、李海鵬、康宇辰、徐威、秦三澍、左手、徐曉、朱光明、郭月洲、趙琳、火棠16位詩人圍繞「三十而立: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與詩歌」,暢談各自生活現狀、詩人身份的確立、對同代人的反思等話題,活動由《詩刊》編輯、詩人丁鵬主持。
  • 中年人最後的倔強
    是什麼構成了中年人最後的倔強
  • 穿雨鞋也要潮,是第一批90後最後的倔強:)
    早上出門大雨,打著傘穿著防水面兒羽絨服雪地靴的第一批90後中年少女小編本人,千算萬算,還是溼了腳...不,是溼透了鞋溼到了襪子,破壞了整個少女的養生計劃:)而穿著雨鞋的法國小哥和妹子們,步伐輕盈,大步向前,無所畏懼。
  • 戰「疫」-努力|夢想,浴火重生後的倔強
    好幾次晚自習下課,我痴痴地望著兩點閃爍的飛機滑過漫天的黑際,幻想著什麼時候也能有那麼一架航班,載我去想去的城市……離高考還剩兩個月的時間,一路順風順水的我終於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瓶頸期。我無論怎麼努力,學過的知識點終是在腦海裡徘徊,久久不見回應。一次次愈發觸目的模擬考試成績,在我和未來之間隔了道厚重又虛無的紗,桌角的插畫也如同那黯淡在黑夜的航班,漸行漸遠。
  • 三十而立,以何而立?最早的90後,已過而立之年-附年齡對照表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追求完滿人生的典範,尤其是三十以後。那麼,在人生的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和七十歲,具體又該怎樣度過呢?
  • 90後: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
    一談及90後,給人們常常留下的是任性、灑脫的印象,而同齡的90後今年已經是29歲,三十而立的年齡為何不急著結婚生子呢?那是因為隨著房價物價的上漲,而作為最後一批已是三十而立的90後來說,卻是買不起房,談不起戀愛,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有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
  • 保羅13代:老炮最後的倔強
    然而保羅13代的到來絕非易事,在保羅12代籤名球鞋誕生的時候,就有「這是保羅的最後一代籤名鞋」、「12代之後保羅籤名鞋的研發生產線將被叫停」......這樣的聲音出現,然而.
  • 生而為人,最後的倔強,應該叫堅強
    只是想了一下,生而為人,總該堅持一下,最後的倔強應該叫堅強。馬克思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在我看來也是如此,生活很苦,但那些堅強的人可以堅持到最後,取得應有的勝利。所以,這個時候只能自己堅強,那是絕望裡最後的倔強。這樣的人,真的很厲害了。
  • 飛嫂:70後,高跟鞋已是我們最後的倔強
    做為一名70後,如若不是刻意去提起自己的年齡,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年輕。不知那些如我一般70後的朋友們,你們有何感想?秋天到了,於普通人來講,秋天就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一個鮮花盛開的季節,一個詩情畫意浪漫滿地的季節......秋天到了,換季了,女人們一扒拉衣櫃,發現能配得上這個秋天的衣服可真是了了無幾。
  • 現如今,90後也有「中年危機」
    三十而立,中年危機2020年,初代80後已經衝破40大關,最早的一批90後也在今年進入了三十而立,「青年」這個名詞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下子把80後90後狠狠的甩在了沙灘上。作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又趕上二胎政策落地,許多不知人間深淺的80、90後一下把自己逼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4-2-2型夾心餅乾。他們普遍身上背著好幾座大山。房貸、車貸、孩子的養育、教育資金、父母的養老,更不提撫養孩子、贍養老人需要花的時間和精力。
  • 記者調查:第一批90後30了 「初老」跡象「我不想長大」要不得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月6日訊(記者 孫秀青)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今年1月1日,第一批90後迎來了他們的「而立之年」。他們有的家庭工作穩定,有的在結婚生子後打算考研。面對「三十而立」這個話題,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感受?
  • 2020年,第一批90後邁入而立之年」,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伴隨著2020年的到來,第一批90後都到了而立之年。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但對20後來說,90後已經是上個世紀生人了。 在中國文化中,30歲是人生長河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頻頻被貼上「標新立異」「個性自我」等標籤的90後,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三十而立」?
  • 瑞典人最後的倔強與驕傲,令人同情
    當你掀開蓋後,那撲鼻而來的發酵臭味,就足以讓無數人退避三舍。每年春季,瑞典人捕獲鯡魚後,通過古老的「臭化」方法保存,到了夏季再享用,既是對男子漢的氣概考驗,也是維京人300年來一直堅守的傳統驕傲。瑞典人確實很驕傲。從近代史以來,通過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以及數百年來對貧窮國家的剝削,讓瑞典建立起烏託邦式的高福利社會。
  • 淺談「三十而立」:孔子的本意真是如此?
    自年初開始,隨著第一代「90後」陸續跨過三十歲大關,人們往往就「三十而立」展開討論。隨著孔子的時代遠去,「三十而立」逐漸成了習語,指三十歲的人應該在某個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就。「三十而立」一語典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泰伯》載:「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可見,立與孔子執著一生的「禮」是相關的。在孔子的世界裡,把禮弄懂了,也就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