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演兵場12月10日報導:面對青藏高原上複雜的地形,15式輕型坦克如何應對?新一期央視《軍事紀實》節目進行了全程解密。一米多高的斷崖、坦克車組最害怕的「黑沼澤」,15式輕坦依舊能夠如履平地、縱橫馳騁,展示了「高原小黑豹」的優良戰鬥性能。
圖片說明:15式輕坦高原上馳騁 央視視頻截圖
今年9月,西藏軍區某合成旅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腹地進行了一場多兵種、全要素的實戰化立體奪控演練。在這裡,氣候、自然環境相當惡劣,除了缺氧,地面還遍布崖壁、泉眼、沼澤地,坦克的機動性、穩定性面臨巨大考驗。
演練中,經過殲擊機、自行榴彈炮、火箭炮和反坦克飛彈的火力猛攻,「敵」陣地和人員遭受重創。戰鬥向前沿逼近,接下來完成清剿行動、打擊「敵」地堡群的重任,就落到了裝甲部隊身上。
圖片說明:斷崖、黑沼澤,高原地形複雜多變 央視視頻截圖
圖片說明:斷崖、黑沼澤,高原地形複雜多變 央視視頻截圖
張豪車組擔任的是主攻隊基準車的位置,也是整個進攻車組的刀尖位置。就在車組全速前進的時候,駕駛員卻發現前面的道路中斷了。在車組的前方,是一條深約一米的斷崖。這裡是坦克進攻的必經之路,如果車組不能快速通過,並且實現首發命中,就會影響這次奪控任務的最終效果。
關鍵時刻,怎麼辦?「如果坦克速度太快,火炮就很有可能直接插到斷崖底部的土裡。泥土、砂石,甚至是一些比較大的石頭,就會灌進火炮炮管裡面,這對後續的射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速度太慢,又跟不上整個隊伍的行進,體現不出我們前三角進攻隊形的穿透力。」
圖片說明:張豪車組順利通過斷崖 央視視頻截圖
圖片說明:張豪車組順利通過斷崖 央視視頻截圖
最終,憑藉默契的配合,張豪他們將車體成功通過斷崖,但強烈的震蕩,讓車長張豪和駕駛員陳安然的身體重重地磕在了坦克上。
實際上,為了適應高原特殊的作戰需求,15式輕型坦克已經做了大量試驗。它的動力充足,在通過砂石、頁巖,還有沼澤地的時候,相對比較容易一些。「高原小黑豹」的突擊性能、輕巧性能就更容易發揮出來。在重量上,15式輕坦比我軍99A主戰坦克輕了數噸,但動力和99A主戰坦克相近。輕量化的車身,配備大功率發動機,極大地解決了坦克在高原地區因缺氧導致動力不足的問題。
然而,坦克車組剛剛順利通過斷崖,一個更加複雜的地形出現在了車組眼前,這正是他們最怕遇到的「黑沼澤」。
圖片說明:黑沼澤攔住了坦克車組的去路 央視視頻截圖
「黑沼澤」是喜馬拉雅山腹地常見的一種地形,因為沼澤是黑色沙土質地,所以被稱為「黑沼澤」。官兵之所以擔心「黑沼澤」,是因為高原植被的根系非常發達,根與根之間串聯,形成了一個個堅硬的障礙,而障礙中間是淤泥,坦克很容易陷入其中出不來。
圖片說明: 此前就發生坦克被陷住的事故 央視視頻截圖
據西藏軍區某合成旅坦克連政治指導員王輝輝介紹,這種沼澤地是他們最害怕遇到的,因為它的深淺無法知道,如果坦克陷進去之後,不及時拖救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逐漸地往下沉,這會對後面的施救、以及行軍造成很大的麻煩。
此時,張豪車組如果陷入「黑沼澤」中,不但會打亂裝甲車組的隊形,更無法完成射擊任務。作為攻擊隊裡的基準車,如果不能迅速到達陣地,及時摧毀「敵」方地堡火力,都可能會給後方車輛帶了毀滅性的隱患。
在觀察選定路線之後,張豪他們決定加大油門,全速衝過去。濃濃的黑煙從車尾冒出來,駕駛員陳安然死踩著油門,一直不敢放鬆……
圖片說明:張豪車組順利通過黑沼澤 央視視頻截圖
終於,憑藉著平時紮實的訓練,不到2分鐘,作為基準車的張豪車組成功駛過了這片「黑沼澤」。攻擊車組全速衝擊,實現了車組首發命中,完成了摧毀任務。
15式輕型坦克,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輕型坦克,是一個專門為山區作業設計的新型輕型坦克。它是我國陸軍繼99A主戰坦克之後的又一型重點裝備。
資料圖:亮相高原演兵場的15式輕坦 圖源:軍網英文版
15式輕坦採用我國新一代的坦克動力系統,其發動機最大功率1000馬力,這賦予該型坦克強大的高原和叢林機動能力。另外,它具有極強的信息化能力和態勢感知能力,具有「先敵機動,先敵發現,先敵打擊」能力。
作為國產最新型陸軍裝甲突擊力量的優秀代表,15式輕型坦克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這也使得它的整體作戰能力躋身當今世界頂尖水平。目前,該坦克已列裝解放軍部隊,這也證明了我陸軍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又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