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15式輕型坦克的持續量產服役,該型號在近段時間以來也是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了各種公開的報導當中。近日,在《軍網英文》網站發布的一組照片裡,官方就為我們展示了大批15式輕型坦克在高原河谷當中進軍的雄姿,盡顯這款高原地區頂級戰力的風範。
作為一款專門為高原以及南方地區研發的輕量級坦克型號,戰鬥全重只有35噸級的15式,相比於我們印象中高大威猛的99A主戰坦克顯然要小巧玲瓏的多。不過,在搭配了功率高達1000馬力級的增壓柴油機以及懸掛系統之後,其在各種複雜地形下的機動性能絕對可以讓一般坦克望塵莫及。
由於定位是輕型坦克,所以15式的主炮選擇的是105毫米線膛炮而非我國第三代主戰坦克常見的125毫米滑膛炮。不過即便是如此,憑藉著這門線膛炮長身管的優勢以及配套穿甲彈、炮射飛彈的極致性能,15式仍舊能夠在兩千多米典型交戰距離甚至更遠的距離上威脅到T-90S的正面裝甲。
至於防護能力方面,這款輕型坦克除了最基本的基甲之外,還外掛了大量模塊化複合裝甲。對於30噸級的15式而言,其所實現的車體/炮塔正面防護性能已經是屬於一流的水平。而在引入了包括光學/雷達等多種體制在內的告警系統之後,該型號對各種威脅的感知也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
除了在這個噸位級上已經是做到了極致的機動性、火力以及防護這三大要素之外,這款國產輕型坦克在信息化以及火控系統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雖然這些軟體層面的東西,無法以視覺感官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但對於一款立足於現代化戰爭的武器裝備而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毫不誇張地講,剛剛實現量產服役沒多久的15式,已然憑藉著其眾多優異的特性和先進的性能,成為了新世紀以來輕型坦克領域的領軍型號。受此影響,就連美國陸軍也開始逐漸重新重視起了輕型坦克的開發和裝備,並希望在2025年前完成研發並進入量產階段。(圖片鳴謝:軍網英文)